人文讲座 3月31日
许纪霖:探寻中国文化的过去与未来
中国文化是世界轴心文明之一,有辉煌的过去,近代以后,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之下,风雨飘摇,被连根拔起。如何重建中国文化的未来?这正像调酒的艺术,看调酒师的创意和勾兑。未来的中国文化,也取决于如何融合中西文化传统,取决于我们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五千年的中国,处于同一条文化的生命线上,把握了这个民族的深层结构,也认识了你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从当下的问题意识反思中国文化的过去,从文化的传统展望中华民族的未来。 3月31日,洞穴文化力邀华师大紫江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许纪霖教授带来主题分享:调酒般的艺术:中国文化的过去与未来。 
嘉宾介绍
许纪霖,1957年出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思想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担任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杂志编委。近年来主要从事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史和知识分子的研究以及上海的城市文化研究。被评为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五十人之一。
人文讲座 3月31日
许纪霖:探寻中国文化的过去与未来
嘉宾介绍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何怀宏
在现实的日常语言使用中,“文明”还可以指一种彬彬有礼的,体现了文明进展成果,合乎礼仪规范,尤其是非残忍与野蛮的行为和活动。但这并不是一种完全的道德评价,“文明”更强调的是行为礼仪方面。就内心而言,在有的思想家看来,原始人也许还要更为心地单纯或淳朴,乃至是“高贵的野蛮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