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体源头的秘密精气神

 神明的食粮圣地 2024-03-24 发布于广东

身体源头的秘密——精气神

我们常常用“精气神”形容一个人的状态。

精气神足的人往往给人印象:精力旺盛、事半功倍、雷厉风行等;反之,则:萎靡不振、缓慢懈怠、有心无力。 

古人有云:精足不思欲,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即:“精满、气足、神旺。” 人在年轻的时候,尤其是十八九岁的青年,元神充沛,精力十足,思维迅捷,对于世间的感知敏锐。那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的消耗,人往往就会心力渐退。

“精气神”作为构成人体生命的必须,又为消耗之物,损之则难补。

所以,了解“精气神”的生发规律,从而用天地元气所化之精,添补人体真阳的损耗,在最大限度上控制和延长人体的寿命大限。

 何为“精”也? 

 《内经·素问》中指出:“精者,身之本也”“人始生,先成精”。人是由精胞结合而成。

“精”主要藏于肾脏之中,肾脏中的“精”称为“元精”。“元精”是气化状态的,不是可见的物质状态,又称为 形而上 。传统理论指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

肾脏中的“精”来自于先天,即决定于人出生时所得的多少。

 后天之精,从地气中来,性属阴,只能充养形体,维持生命。

先天之精,从天气中来,性属阳,能控制人体的生命发展运动,《太极拳经》中讲,“命意源头在腰际”,道家曰:“人有二肾,命门居二肾之中,即人身之太极,由太极生两仪,水火俱焉,故为受生之初,为性命之本”。

 在后天的生活中,肾“精”不断地消耗,用后天诸多方法,如:药补、食补都难以增添进去。所以《丹经》有曰:“五金八石皆为假,万草千方总是差。”丹家几经实践认为“诸补不如气补”。但是下手兴功一定要得法,不能盲修瞎练。

内丹功是在先天之精中下功夫。《抱朴子·内篇》曰:“夫所谓道,岂唯养生之事而已乎?”要穷理独见,识变通于常事之外,“即可以发掘先天之精的生命潜力,减缓衰老的进程,以延长人体寿命。掌握性命度百岁乃去。”所以说道家提出的:“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是典型的内功实践和内功探索的规律。  

 何为“气”也? 

我们形容一个人有魄力、有感染力,往往用:一身正气、气宇轩昂、有气魄等。

“气”在于一呼一吸之间,关乎生命,似乎不难理解。比“精”、“神”更容易认知。人人都懂呼吸,但需真正能运用“气”调养四肢百骸,感受气与身体曼妙滋养。 

《庄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之为生,散则为死。可见气对修内功者之重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可知“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黄帝内经》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并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 

在《寿亲养老新书》中谓:“人由气生,气由神往.养气全神,可得其道。”书中还归纳出古人养气的一些经验:

一者,少语言,养气血;

二者,戒色欲,养精气;

三者,薄滋味,养血气;

四者,咽津液,养脏气;

五者,莫嗔怒,养肝气;

六者,美饮食,养胃气;

七者,少思虑,养心气。

此七者强调了“慎养”  。

 何为“神”也? 

“神”,在精、气、神中最重要,是起主导作用的。“神”更接近于“意念”、“意志” 。

生命物质起源于精;

生命能量有赖于气;

生命活力表现为神。

《黄帝内经》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故古人很重视人的神。《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充则身强,神衰则身弱,神存则能生,神去则会死。

中医治病时,用观察病人的“神”,来判断病人的预后,有神气的,预后良好;没有神气的,预后不良。这也是望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而,“神”与“精气”为相辅相成的关系。精、气既足,神自旺矣。张景岳在《类经》中也说:“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yù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

因此,精、气、神代表了一个人先天的具备和后天的生发,三者相辅相成。其精气神三个字的组合排列,也揭示了人生存的循环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