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夏临床应用及其用量

 健行zhz 2024-03-24 发布于山东

仝小林1 ,王天铬2 , 赵林华 1 , 邸莎1*

1.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北京 100053 2.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摘要: 整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 总结半夏具有以下特点。 1) 经方及历代经典方剂之中半夏用量范围为 0.19 268 g, 现代医家运用半夏用量范围为 6 60 g 2) 根据具体疾病、 证型、 症状确定半夏最佳用量及配伍:如半夏燥湿化痰行气, 配伍茯苓、 泽泻、 陈皮、 黄连、 瓜蒌等, 治疗糖尿病、 高脂血症、 代谢综合征、 高血压、 痛经、不孕、 冠心病等内分泌、 妇科、 心血管疾病, 用量为 6 30 g; 半夏燥湿化痰散结, 配伍竹茹、 露蜂房、 山慈菇、白花蛇舌草等, 治疗肿瘤、 甲状腺结节等, 用量为 9 45 g

关键词: 半夏; 临床应用; 量效研究; 配伍

中图分类号: R285.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5699(2019)11-1448-04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 ( 2010CB530601) 。

作者简介: 王天铬( 1996 -) , 男,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中医防治。

* 通信作者:仝小林,电话 - 010 88001166, 电子信箱 - Xiaolintong66@sina.com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 Pinellia ternata Thunb.Breit. 的干燥块茎, 主要含琥珀酸、 麻黄碱、 天冬氨酸、半夏淀粉、 半夏蛋白、 挥发油等。 半夏味辛, 性温, 有毒,归脾、 胃、 肺经, 具有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之功效。 药方由药物配伍及药物用量两大部分构成,二者共同决定疗效, 在药物配伍合理的前提下, 用量可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临床半夏应用广泛, 用量不一,因此有必要总结古医籍及现代医家运用半夏的临床经验, 系统归纳半夏临床常用剂量、 配伍、 所治疾病等规律, 以供临床科研同道参考借鉴。

1 经典名方用量与配伍

古医籍载半夏通过配伍可治疗痰饮、 头痛眩晕、呕吐等疾病。 历代方药用量折算因时代度量衡不同而变化, 如东汉 1 两约 13.8 g, 宋金元 1 两约 41.4 g,明1 两约 37 g[1]

配伍橘红, 如二陈汤(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各药为咀, 每服四钱, 用水一钱, 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半夏(5两约207 g,每服约 1.38 钱, 约为5.7 g)辛苦温燥、燥湿化痰,配合橘红理气行滞,气顺则痰消,相辅相成,共奏燥湿化痰之功, 主治咳嗽痰多、 色白易咳, 恶心呕吐、 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 苔白滑或腻、脉滑;

配伍干姜、细辛,如小青龙汤(东汉《伤寒论》),半夏(半升约 67 g[2]祛痰和胃、 散结降逆, 配伍干姜、细辛, 治疗寒饮咳嗽, 痰多清稀夹有泡沫者;

配伍天麻、 白术, 如半夏白术天麻汤(元《脾胃论》 : 上件㕮咀, 每服半两, 水二盏, 煎至一盏, 去渣, 带热服,食前) , 半夏(1 5 分约 6.2 g) 燥湿化痰、 降逆和胃,

配伍天麻、 白术, 治疗风痰眩晕、 头痛;

配伍生姜,如小半夏汤(东汉《伤寒论》 ) , 半夏(1 升约 134 g)除痰湿饮浊、降逆止呕, 配伍生姜加强降逆止呕的效果,针对胃寒或痰饮导致的胃气上逆效果良好;

配伍人参, 如大半夏汤(东汉《金匮要略》),半夏(2 升约268 g)降逆止呕,配伍人参, 治疗胃虚不受纳导致的呕吐;

配伍秫米, 如半夏秫米汤(《黄帝内经》),半夏(5 合为 0.5 升,约 67 g) 化痰和胃, 配合秫米达到化痰和胃、 安神的目的, 使得痰饮祛, 胃气和而睡眠得安;

配伍厚朴, 如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东汉《伤寒论》 ) , 半夏(0.5 升约 67 g) 降逆消痞散结,配伍厚朴, 加强了消痞散结的作用, 以三补七消之法治疗脾虚腹胀;

配伍瓜蒌, 如小陷胸汤(东汉《伤寒论》),半夏(0.5 升约 67 g) 燥湿化痰散结, 配伍瓜蒌, 治疗痰热结胸之证;

配伍海藻、香附、青皮, 如通气散坚丸(明《外科正宗》: 各药等分研为细末, 荷叶煎汤, 制为丸,如豆大, 每服 1 钱, 空腹时用灯心草 20 根, 生姜 3 片,泡汤送下) , 半夏(每服约 0.19 g) 消痰散结, 配伍海藻、 香附、 青皮等软坚散结与行气之药, 治疗瘿瘤痰核;

配伍干姜、 黄芩、 黄连, 如半夏泻心汤(东汉《伤寒论》),半夏(0.5 升约 67 g) 降逆、 消痞散结, 黄芩、 黄连清泻里热, 干姜温中散寒, 达到辛开苦降、 开痞散结的作用, 治疗心下痞满。

2 名老中医用量与配伍

王绵之创王氏降脂方治疗高脂蛋白血症, 其中清半夏燥湿化痰, 配伍利水渗湿之茯苓、 泽泻以加强燥湿化痰, 清半夏为 9 g; 糖尿病以痰瘀阻滞为主, 故以二陈汤为主方, 陈皮与半夏相配伍, 燥湿化痰兼行气,半夏为 9 g [3-4] 。 常配伍党参、 炒白术等治疗脾胃虚寒证或兼痰食积滞[5] ; 配伍柴胡、 炒白芍、 当归等治疗痛经之血虚肝郁证[6-7] ; 配伍肉桂、 菟丝子、 淫羊藿等治疗不孕症之痰湿壅盛者, 半夏借助肉桂、 菟丝子、 淫羊藿等补心肾阳虚之药, 祛除胞宫中的痰湿。 以上半夏燥湿化痰, 均为 12 g [8-10]

邓铁涛以温胆汤加减治疗冠心病, 常用半夏配伍竹茹、 橘红、 茯苓、 丹参等益气健脾、 化瘀去痰以治疗冠心病, 半夏常用 9 g [11]

朱良春创抗癌单刃剑方(仙鹤草、 白茅根、 龙葵、槟榔、 制半夏、 甘草) 抗癌解毒, 主治食管癌、 肺癌、胃癌、 肝癌、 乳腺癌等多种癌症, 其中制半夏 10 g 祛痰燥湿, 配伍槟榔片降气行水, 化痰湿之郁结[12] 。 在定喘散的基础上加入紫菀、 半夏、 地龙、 露蜂房、 诃子以化痰解毒、 敛肺定喘, 治疗肺系疑难杂症之痰瘀毒邪阻塞脉络, 其中姜半夏常用 10 g [13]

颜正华常配伍橘红、 竹茹治疗外感风寒以及内伤痰湿犯肺型咳嗽, 其中半夏 10 g 降逆燥湿化痰, 3 药配伍增强行气化痰之效[14-15] ; 配伍藿香、 佩兰、 苍术、薏苡仁等治疗寒湿中阻型慢性胃炎, 其中法半夏 10 g降逆燥湿, 与上药配伍辟秽化浊, 以散中焦寒湿; 二陈平胃汤治疗痰湿中阻型痞满, 其中法半夏常用 10 g燥湿化痰、 和畅胃气[16-19]

何任用半夏厚朴汤治疗甲状腺囊肿、颈前血管瘤、甲状腺瘤、 颈淋巴结肿等有形的气郁痰聚之疾, 取用姜半夏 9 g 燥湿化痰, 达到行气解郁、 开痰散结的目的[20]

3 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用量与配伍

仝小林认为现代人糖尿病、 高脂血症因过食膏粱厚味, 使得中焦气机壅满, 胃纳太过, 脾运不及, 导致痰浊堆积而化热所致。 以半夏配合瓜蒌、 黄连组成小陷胸汤辛开苦降、 消膏降浊以化痰热之结, 半夏常用 6 15 g, 用于治疗肥胖初期 2型糖尿病、 高脂血症;配伍瓜蒌、 薤白治疗心痛彻背、 不得卧之胸痹, 半夏除胸中痰满, 常用 6 15 g; 配伍黄连、 竹茹、 陈皮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 半夏降逆和胃、 燥湿化痰, 痰湿重时半夏用量至 60 g; 半夏配伍黄芩、 生大黄、 柴胡治疗代谢综合征、 高血压、 肥胖 2 型糖尿病或肝胆消化系统疾病, 常用 12 30 g [21] ; 小半夏汤治疗各种呕吐如糖尿病之胃瘫、 眩晕病之呕吐等, 胃热重时配伍苏连饮, 胃寒重时用干姜易生姜[22] ; 配伍附子治疗脾肾虚寒的各种严重性呕吐, 虽为反药, 但未见毒副作用, 必须注意附子须经过严格的炮制减毒。 临床经验为: 附子用到 15 g须先煎4 h, 用量30 g则须先煎8 h,口尝无麻辣感方可; 半夏须制用, 用量 9 30 g [23] 。 对于半夏剂量的应用, 仝小林教授认为半夏和胃 6 15 g,止呕 15 30 g, 安眠 30 60 g, 对于痰浊深重或者急危重症者, 半夏应当大剂量使用, 可用至 60 g [24]

傅延龄将半夏与黄芩、 黄连、 栀子、 生姜、 人参、甘草配合使用, 治疗寒热错杂导致的心下痞, 并根据寒热比例调整药物剂量。 黄连有时仅用 1 3 g, 而有时却用至 10 12 g; 黄芩少则 6 8 g, 多则 12 15 g,甚至 20 g; 姜、 夏、 参、 草用量在 6 15 g 的范围内选择[25-26]

黄煌认为“半夏体质” 人体质为营养好, 皮肤滋润或油腻, 或黄暗或有浮肿貌, 但缺乏正常光泽, 痛苦主诉甚多, 感觉敏锐、 多疑、 惊恐、 忧虑、 失眠、抑郁、 恐高、 晕车, 易头晕呕吐等。 适合运用半夏类方如二陈汤、 温胆汤、 半夏厚朴汤进行调养, 半夏为15 20 g [27] 。 针对半夏人的多疑多虑、 精神紧张、 情感起伏变化大、 人多肥胖等特点, 治疗这类患者的失眠时, 重用制半夏 40 g 化痰安神, 配伍竹茹而成温胆汤之意, 以达到安神的效果[28] 。 温胆汤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 恐惧症、 更年期综合症、 产后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冠心病、 临床高血压、 心脏神经官能症、 室性早搏、 心律失常、 抽动症、 近视、 弱视、 失眠、 眩晕、头痛、 胃炎等[29-30] , 其中半夏为 12 40 g

周仲瑛用法半夏配伍地龙、 露蜂房等虫类药治疗肺系难治性疾病, 法半夏燥湿化痰, 虫类药入络剔邪(如地龙 10 g) 、 化痰通络, 化肺部顽痰, 通肺部经络,法半夏为 10 g [31]

4 现代医家用量与配伍

4.1 配伍白术、 天麻 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痰浊中阻型眩晕, 半夏燥湿化痰, 白术、 天麻健脾除湿祛风, 三者配伍加强化痰祛风、 健脾除湿功效, 半夏10 g, 炒白术 15 g, 天麻 12 g [32]

4.2 配伍黄芩、 黄连 治疗慢性胃炎、 心悸, 半夏味辛,燥湿化痰, 黄芩、 黄连味苦燥湿, 3 药配伍达辛开苦降、化痰消痞之功, 半夏 9 15 g, 黄芩 10 12 g, 黄连6 g[33-34]

4.3 配伍白花蛇舌草、 丹参、 太子参、 生地黄 治疗恶性肿瘤, 大剂量半夏化痰散结止呕, 配合运用解毒抗癌、 化痰软坚、 活血化瘀、 益气养阴等法, 再结合具体情况配伍露蜂房、 山慈菇、 丹参、 党参、 麦冬、 白芍、沙参等, 达到解毒抗癌、 软坚化痰、 活血化瘀、 益气养阴的治疗效果, 生半夏为 15 45 g, 一般用量为 30 g。生半夏先煎可保证其安全性, 当先煎 45 min 1 h [35]

4.4 配伍麦冬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半夏燥湿化痰,麦冬养阴益胃, 两者配伍加强燥湿化痰、养阴益胃功效。其中半夏常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炮制品, 用量为9 g,麦冬 15 g [36]

4.5 配伍薏苡仁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失眠, 单兆伟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脾胃虚弱, 中阳不振,寒饮内停, 故阳气不下行交于阴而不寐。 半夏燥湿化痰, 薏苡仁健脾利湿, 2 药合用可退痰饮而和胃安眠,半夏 6 g, 薏苡仁 15 g [37]

4.6 配伍柴胡 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 半夏和胃降逆, 柴胡疏肝清热, 两者配伍加强疏肝清热、和胃降逆的功效, 其中半夏 12 g, 柴胡 10 g

4.7 配伍竹茹、 黄连 治疗痰热中阻型反流性食管炎,半夏燥湿化痰, 黄连清热燥湿, 竹茹清化痰热, 3 药配伍加强清化痰热的功效, 其中半夏 10 g, 竹茹 15 g

黄连 3 g

4.8 配伍瓜蒌、 石菖蒲、 紫苏梗 治疗冠心病属痰浊,瓜蒌散结、 清化痰热, 石菖蒲化痰行气、 开窍, 紫苏梗行气宽中, 3 药合用加强行气开窍、 燥湿化痰的功效,其中半夏 15 g, 瓜蒌 20 g, 石菖蒲 20 g, 紫苏梗 15 g

5 小结

通过整理历代医家运用半夏经验, 总结出经方及历代经典方剂之中半夏用量为 0.19 268 g, 现代医家用量半夏为 6 60 g。 根据疾病、 证型、 症状总结其配伍及用量: 半夏燥湿化痰行气, 可配伍茯苓、 泽泻、陈皮、 黄连、 瓜蒌、 黄芩、 生大黄、 柴胡, 治疗内分泌疾病(糖尿病、 高脂血症、 代谢综合征), 为6 30 g;燥湿化痰、 和胃降逆, 配伍生姜、 干姜、 附子、 旋覆花、 代赭石、 黄连、 陈皮、 柴胡、 芍药、 薏苡仁、 藿香、佩兰、 苍术、 白术、 麦冬、 党参、 竹茹, 治疗呕吐、反流性食管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 痞满、肝胆消化系统疾病, 为 6 30 g; 燥湿化痰、 和胃降逆, 配伍竹茹、 陈皮、 枳壳, 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惧症、 产后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失眠, 为 6 60 g; 燥湿化痰, 配伍黄芩、 生大黄、柴胡、 竹茹、 陈皮、 枳壳、 天麻、 白术, 治疗高血压、眩晕, 为 6 60 g; 化痰散结, 配伍露蜂房、 山慈菇、白花蛇舌草、 仙鹤草、 白茅根、 槟榔、 甘草、 龙葵,治疗肺系疑难杂症、 肿瘤、 甲状腺囊肿、 颈前血管瘤、甲状腺瘤、 颈淋巴结肿, 为 9 45 g; 燥湿化痰, 配伍竹茹、 橘红、 茯苓、 丹参、 瓜蒌、 薤白、 石菖蒲、紫苏梗, 治疗冠心病、 胸痹, 为 6 15 g; 燥湿化痰,配伍肉桂、 菟丝子、 淫羊藿、 柴胡、 炒白芍、 当归,治疗不孕、 痛经, 用量为 12 g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半夏有镇咳、祛痰、平喘、止呕、抗肿瘤、 抗心律失常、 抗早孕、 抗胃溃疡、 改善胃功能、抗炎、 抗微生物等作用。 生半夏毒性较强, 可以通过

先煎或者炮制降低其毒性, 孕妇慎用。

参考文献:

[1] 姬航宇 .《伤寒论》 本源药物剂量探索 [D]. 北京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2009.

[2] 郝万山 .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 [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05, 3(3):48-51.

[3] 王坦 . 王绵之教授临床经验整理与继承 [D]. 北京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2010.

[4] 王绵之 . 王绵之教授方剂学讲稿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5.

[5] 樊永平 , 王煦 . 王绵之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1996, 19(2):43-44.

[6] 杨勇 , 白晶 , 吴晓丹 , . 王绵之教授妇科诊疗验案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中医临床版 ), 2010, 17(2):27-28.

[7] 白晶 , 马少丹 , 张晔 , . 王绵之教授治疗痛经经验总结 [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9, 32(10):710-711, 715.

[8] 刘淑清 , 王煦 , 王绵之 . 王绵之治疗不孕症的经验 [J]. 中国医药学报 , 1994, 9(6):45-47.

[9] 张林 , 白晶 , 吴晓丹 , . 王绵之教授治疗不孕症经验 [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0, 5(9):741-742.

[10] 张庆 , 樊永平 . 王绵之教授治疗月 经病的经验 [J]. 环球中医药 , 2013, 6(12):923-925.

[11] 刘嘉芬 . 邓铁涛诊治冠心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整理研究 [D]. 广州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2012.

[12] 吕泽康 .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诊治疑难病经验研究 [D].南京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2017.

[13] 朱金凤 . 朱良春扶正通络法治疗肺系难治病经验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D]. 南京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2015.

[14] 吴嘉瑞 , 张冰 . 颜正华教授治疗咳嗽经验介绍 [J]. 新中医 ,2009, 41(9):11-12.

[15] 邓娟 . 颜正华教授临床治疗咳嗽病经验 [J]. 世界中西医结

合杂志 , 2008, 3(5):249, 251.

[16] 徐刚 , 常章富 . 颜正华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1996, 19(3):24-25.

[17] 刘民胜 . 颜正华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临证用药探赜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 2011, 26(4):723-725.

[18] 吴嘉瑞 , 张冰 . 颜正华辨治痞满经验探析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2, 19(10):86-87..

[19] 高承琪 . 颜正华辨治 眩晕经验 [J]. 北京中 医药 , 2009,28(9):669-670.

[20] 金国梁 , 何若苹 . 何任运用半夏厚朴汤的经验 [J]. 北京中医 , 1994(1):3-4.

[21] 周强 , 赵锡艳 , 逄冰 , . 仝小林教授运用大柴胡汤治疗代谢性疾病验案解析 [J]. 环球中医药 , 2012, 5(10):754-757.

[22] 李君玲 , 周强 , 逄冰 , . 仝小林治疗糖尿病合并呕吐经

验总结 [J]. 辽宁中医杂志 , 2013, 40(12):2422-2424.

[23] 吴义春 , 孙鑫 , 仝小林 . 仝小林附子半夏同用治验举隅 [J].辽宁中医杂志 , 2010, 37(2):349-350.[24] 于晓彤 , 逄冰 , 周强 . 仝小林教授运用半夏经验 [J]. 吉林中医药 , 2015, 35(6):569-571.

[25] 王洪蓓 , 黄熙颖 . 傅延龄经方辨治消化系统疾病 [N]. 中国中医药报 , 2017-06-08(4).

[26] 王洪蓓 , 黄熙颖 , 傅延龄 . 傅延龄运用经方辨治消化系疾病临床经验 [J]. 北京中医药 , 2012, 31(9):660-663.

[27] 郑春叶 , 连新福 , 刘赟 . “ 半夏体质的性格特点及临床应用 [J]. 吉林中医药 , 2012, 32(4):418-419.

[28] 宋永刚 . 黄煌教授药证相应用药验案举隅 [J]. 江苏中医药 ,2009, 41(7):51-52.

[29] 刘西强 , 崔德强 , 眭冬蕾 . 黄煌教授运用温胆汤经验 [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0, 27(2):189-191.

[30] 李淑萍 . 黄煌教授运用温胆汤治疗杂病经验 [J]. 吉林中医药 , 2010, 30(7):567-568.

[31] 阮兴秋 . 周 仲 瑛教授从痰瘀辨治 肺系 难治 病 经验研究 [D]. 南京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2009.

[32] 王宇,王恩龙.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中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2017, 31(5):28-30.

[33] 王方石 , 王晓男 , 闫秋 , . 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J]. 中国医药导报 , 2014,11(19):82-85.

[34] 卢建新 . 高荣林调理脾胃 经验总结及用 治前列腺癌验证 [D]. 北京 : 中国中医科学院 , 2012.

[35] 张成铭 . 大剂量生半夏治疗恶性肿瘤 16 [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7, 9(6):108-109

[36] 梅惠文 . 单兆伟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 [D]. 南京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2012.

[37] 禹承伶 . 金小晶教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总结 [D]. 南京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2011.

(责任编辑: 张 晔 收稿日期: 2019 - 09 - 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