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半夏一般用量是多少克

 axxhf8 2021-11-09

半夏辛温,有毒宜制,燥湿化痰,

止呕降逆,豁痰治核,消痞散结。

(一)传统用法

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入脾、胃肺经。功效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1.痰多咳嗽,痰饮眩悸本品燥可去湿,为治湿痰主要药物,凡遇湿痰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常与橘皮、茯苓等同用。

2.呕吐反胃,脘腹痞满本品有较好的和胃降逆作用,可治疗多种呕逆,如属胃寒痰湿者,可配生姜;属湿热者,可配黄连;属气虚者,可配党参;嗳气频作者,配旋复花、代赭石。

本品辛能散结,故还可用于痰核、痈疽、梅核气;痈疽未溃者可用生半夏配生天南星、生草乌等同研,醋调外敷,已溃者不可用。

(二)用量标准

煎服3~10克。外用适量。

(三)使用注意

本品性温燥,故一切血证、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者忌服。反乌头。

(四)施治鉴别

本品列入妊娠禁忌药,但配伍生姜又是妊娠呕吐的常用药,只要用量适宜,配伍得当,并无不良反应。半夏炮制不同,其作用也就有差别,法半夏常用于燥湿化痰;清半夏消痞和胃;姜半夏常用于降逆止呕,半夏曲用于健脾消食;生半夏有毒,一般多作外用,不供内服。

(五)名医绝招

于鸽忱(山东乳山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半夏用途甚广,如恶心呕吐,咳嗽痰多,舌苔薄白而腻,特别是用于心烦不眠,头昏头痛,疗效满意。

半夏配伍用量为10克。

配茯苓、陈皮、甘草(二陈汤)治咳嗽,胃部郁闷,恶心呕吐。配茯苓、陈皮、甘草、枳壳、竹茹(温胆汤),治胆道疾患,或痰湿上蒙清窍所致的惊悸,虚烦不得眠,如神经衰弱、动脉硬化。

王琦(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更有镇静安眠的功效。张景岳谓之“治疗病不寐者神效”。张锡纯也指出,“半夏能通阴阳和表里,使心中之阳渐渐潜藏于阴,而入睡乡也”。故后世也常以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虚烦不眠证。

法半夏配伍用量为10克。

配伍党参,厚朴各10克,炙甘草6克,治胃脘痞满不适。

配伍延胡索10克,川黄连6克,制胆南星3克,治不寐,胃脘痞满不适。

梁贻俊(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

法半夏主治咳喘、外感风寒及外寒内饮证、痞证、呕吐、反胃、呃逆、结胸、失眠、痰厥、眩晕、狂证、梅核气等病证,症见咳嗽痰多,色白质稀;胃气上逆,饮邪犯胃而不和者。

本品辛散温燥,故阴虚燥咳、伤津、血证均忌用。古人对半夏有三禁:血家,汗家,渴家。半夏宜炮制使用,生用毒甚,宜慎之。半夏有孕妇忌服之说,然而,关键在于用量大小,药证是否相符(有人主张配伍生姜以制其毒———编者),故有殒亦无殒也。

半夏配伍用量为6~20克。

治疗外感风寒咳喘,以半夏10克,配伍旋复花、茯苓各15克,前胡、杏仁、荆芥各10克,炙麻黄、细辛各3克,甘草6克。

治疗外寒内饮咳喘,以半夏10克,配伍炙麻黄、桂枝、白芍各6克,生甘草、干姜各3克,五味子、杏仁各10克,茯苓25克。

治疗痞证,以半夏15克,配伍黄芩、川黄连、干姜各6克,甘草3克,党参、桔梗、紫苏梗各15克,大枣5枚。.

治疗呕吐,以半夏15克,配伍茯苓50克,生姜10克,橘皮15克。

治疗呃逆,以半夏15克,配伍橘皮、党参、柿蒂各15克,竹茹、炙枇杷叶、麦门冬各10克。

治疗反胃,以半夏15克,配伍茯苓20克,降香15克,冰糖、沉香各10克,蜈蚣1条。

治疗结胸,以半夏15克,配伍瓜蒌30克,黄连6克,大黄3克,槟榔、紫苏梗各15克。

治疗胃气不和之失眠,以半夏15克,配伍秫米40克,山楂、远志各15.克,鸡内金10克。

治疗失眠,以半夏15克,配伍茯苓25克,陈皮、枳实、白芍各10克,竹茹、川黄连、当归各6克。

治疗痰厥,以半夏15克,配伍茯苓20克,陈皮、竹茹、石菖蒲、枳壳各15克,胆南星、生甘草各10克。

治疗眩晕证,以半夏15克,配伍茯苓、白术各30克,陈皮、白芍各20克,竹茹,当归、石菖蒲各15克,川黄连、肉桂各10克,生甘草5克。

治疗狂证,以半夏15克,配伍茯苓、枳实各20克,陈皮、竹茹各15克,生甘草、川黄连各5克,石菖蒲3克。

治疗梅核气,以半夏15克,配伍赤芍30克,连翘20克,厚朴花、茯苓、紫苏梗各15克,生姜3片。

牛元起(天津中医学院一附院教授)

凡白腻苔而水滑,脉象滑,即为湿浊中阻者,一定要使用法半夏。

治疗脾不化湿,酿疾停饮,胃连呕恶诸证,法半夏配生姜,二者用量相同,9~15克。

治阴虚气逆,脾虚生湿,胃气呆滞诸证,法半夏配麦门冬,法半夏用量为6~9克,麦门冬的用量则应为半夏的7倍。

邵祖燕(天津市中医学院二附院教授)

凡具“痰湿”“气逆”之证者,必用半夏。由于“百病皆生于痰”,所以半夏的临床应用范围甚广,配伍例不胜枚举。

阴虚温燥病证慎用。半夏中毒,可用白矾9克,生姜汁5毫升调匀内服解救。

半夏用量为6~12克和胃;10克降逆止呕;30克以上治不寐;60克以上具有镇痛之效。

治脑卒中,痰迷心窍,舌强不语,以半夏10克,配伍胆南星7.5克,人参、枳实各6克,石菖蒲、竹茹、橘红各10克。

治胸痹,配伍丹参、延胡索、瓜蒌各20克,薤白12克,乳香10克。

治瘰疠,以生半夏6克,配伍夏枯草、生牡蛎各20克,地龙15克,白芥子、大贝母、僵蚕各12克.

治心下痞满,呕吐不已,配伍厚朴20克,生姜4片。

治乳腺炎,以生半夏3~6克,配葱白6~9克,共捣烂成团,塞患部对侧鼻孔,每次半小时,每日2次。

康相彬(内蒙古中蒙医院主任医师)

临床应用指征为痰白量多易咳出,或呕吐痰涎,苔白腻而滑,脉滑,必用半夏。

半夏配伍用量为15克。

治痰湿阻肺之咳喘,配伍鱼腥草30克,陈皮、茯苓、白果、枳壳各15克,杏仁、木香、麻黄各10克,甘草6克。

治痰饮停胃之呕吐、呃逆,配伍茯苓、丹参、陈皮各15克,泽泻15~30克,钩藤30克。

治胃脘痛,寒热错杂证,配伍香附、枳壳各10~15克,黄芩、川黄连、党参、川芎、莪术各10克,吴茱萸3~10克,郁金15~20克,三七粉3~6克。

治梅核气,配伍郁金、枳壳各15克,紫苏、厚朴、茯苓、陈皮、香附各10克。

康相彬主任医师认为,可用半夏10~15克,配人参、干姜治胃寒妊娠恶阻;脾肾虚寒,痰湿蕴阻证,要在健脾化痰方中加入附子以振奋阳气。

马骏(安徽中医学院二附院主任医师)

半夏治疗胃气上逆之恶心呕吐,脘腹痞闷,或肺失肃降之咳嗽、痰多、气逆、气急、脘腹痞闷,舌淡苔腻,脉滑者。

治脾胃虚弱,外邪乘虚而人,寒热错杂,升降失调而致的脘腹痞满疼痛,呕吐泄泻等症,以姜半夏10克,配伍川黄连、炙甘草各*6克,黄芩、党参各10克,白术15克,炙甘草6克。

治肺失肃降,湿盛痰多的咳嗽,咳痰,胸闷气喘,舌苔白厚腻,脉滑等,以法半夏10克,配伍茯苓15克,陈皮、白术、黄芩、胆南星、厚朴、前胡、紫苏子各10克,杏仁、炙甘草各6克。

治中焦虚寒,水饮不化,饮邪上犯于肺而致咳嗽,咳清水或泡沫样痰,胸背畏寒,喘促上气等症,以半夏10克,配伍紫苏子、陈皮、白术各10克,桂枝、千姜、炙甘草各6克,茯苓、炙枇杷叶各15克,五味子5克,细辛3克。

尚志钧(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教授)

制半夏治疗指征为呼吸道、消化道分泌过盛,如呕吐清水,咳痰清稀,不渴不欲饮,不饥不食,舌淡,苔薄白者。

干咳、干呕、口干而渴、舌红苔黄、胃有出血史,均禁用。

治呕吐,以法半夏6克,配伍党参15克,麦门冬10克,生姜3克。

治呕吐清水,以法半夏6克,配伍白术、生姜各10克,茯苓皮15克,陈皮3克。

治外感咳嗽,痰多而清稀,以法半夏6克,配伍枇杷叶20克,杏仁、贝母各10克,细辛、干姜、五味子、桂枝各3克,白芍6克,炙麻黄2克。

治痰饮内停之眩晕,以法半夏6.克,配伍泽泻、茯苓各15克,刺蒺藜、蔓荆子各10克,陈皮3克。

孙恩泽(黑龙江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

法半夏应用指征为咳嗽气逆,胸膈痞闷,呕吐,眩晕,心悸,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濡。

本品具有安神作用,对顽固性失眠疗效甚佳。但阴虚内热者不宜服。

治痰湿咳嗽气逆,以半夏15克,配伍陈皮、紫苏子、白芥子、当归、胆南星各15克,茯苓、厚朴、莱菔子各20克,甘草10克,杏仁25克。

治痰浊中阻之眩晕,以半夏20克,配伍天麻、白术、陈皮、茯苓、竹茹各20克,砂仁15克,生姜10克。

治痰结血瘀之瘿病.,以半夏15克,配伍贝母、丹参各25克,海藻、青皮、连翘、郁金各20克,昆布、陈皮、穿山甲各15克。

钱远铭(湖北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

法半夏应用指征为胸闷憋气,喘咳痰多,腹满痞闷等属痰湿郁阻,气机不利之心、肺、肝、胃系疾病。

阴虚而无痰湿者忌用。本品宜久煎以去毒。

治痰湿阻遏之冠心病,以法半夏10~15克,配伍瓜蒌、桂枝、薤白、郁金、石菖蒲等。

治肺气肿,以法半夏15克,配伍桑白皮、黄芩、麻黄、杏仁、射干、紫苏子、降香、白果等。

治痰湿中阻之胃脘痞痛,以法半夏15克,配伍枳实,苍术、竹茹、厚朴、郁金、鸡内金等。

治肝胆系疾病,以法半夏15克,配伍柴胡、白芍、乌药、郁金、川楝子、延胡索等。

刘继祖(新疆中医研究院研究员)

各种有名、无名肿物及一切上逆之证(痰咳喘、呕吐、干哕、眩晕),无明显伤阴者,必定使用半夏。

半夏辛温体滑,性燥能走能散,故阴虚内燥(舌裂少苔,脉弦细)者不宜用;血家、渴家、汗家禁用。

半夏配伍用量为3~10克。

配全瓜蒌12克,治胸痞;配天麻8克,治风痰眩晕;配远志6克,竹茹10克,治不寐;配礞石3~6克,治癫、狂、痼;配陈皮10.克,治胃脘痞胀逆气;配白芥子6克,治痰甚胸闷,黏痰不去;配浙贝母、黄芩各10克,治痰黄腥臭;配白花蛇舌草30克,治一切有名、无名之肿物;配附子8克,治腹中雷鸣攻痛,吐泻清痰之寒痰内结。

俞长荣(福建中医学院教授)

成人通常用煮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对老弱、小儿多用法半夏或半夏曲,生半夏甚少使用。热甚伤阴,津液亏损者不用半夏。半夏配伍用量为10克。

配茯苓、陈皮治痰饮咳嗽;配瓜蒌、川黄连,治心下痞满;配生姜,治寒饮呕吐;配竹茹,治痰热呕吐;配紫苏,茯苓、川厚朴,治梅核气;配麦门冬、太子参、川黄连,治火热夹饮之咽喉不利。

(六)临床妙验

区吐

张剑秋老师以生半夏、生姜各9克,水煎,分2次服,用于胃大部切除术后等不同原因引起的呕吐,疗效显著(《上海中医药杂志》1979年4期)。

名老中医临床用药心得荟萃

突发性音哑

邵桂珍老师用制半夏15克,加水400毫升,煎20分钟取汁加苦酒(醋)20毫升,待半冷时再加鸡子黄2个,搅匀,徐徐含咽,每日1剂。治疗痰火互结,咽部充血水肿之实证失音者33例,2~3天痊愈(《湖北中医杂志》1985年5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