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躺平了,孩子好的更快 || 渡过

 新用户3963ynfW 2024-03-17 发布于江苏
这段时间,我听到一些家长们的讨论,大概是某位家长为了帮助自家患抑郁症的娃,苦学心理学,自己考了心理咨询师的证书,接受了很多培训,但孩子依旧没有什么好转,反而更抗拒跟妈妈接触。原本亲子之间只是不交流,证书下来后没几天就搬出家独自居住了。
我听到这件事的第一反应是吃惊,感觉父母真是不易,孩子生病了还得学习考证(虽然那个证书是业内人公认的水证),但仔细想想没考证的父母们也大多在买课学习,没花钱买课的家长们也会去网上看一些公益直播课,这些都是要付出时间成本。
我不禁咂舌,孩子生病后,父母们还在内卷自己,实在是辛苦。但不卷不行啊,因为现在许多家庭教育的课程都或暗示或明示,孩子抑郁焦虑都是原生家庭的问题,都是父母教育方式的问题,都是父母曾经欠给孩子的养育债。孩子生病了,这个债得慢慢还。
所以很多家长会在孩子生病后加倍付出:金钱、陪伴、情绪价值……有的是父母真心觉得亏欠孩子,想要弥补;有的是听到社会或医院或咨询师教育的大道理,想要模仿。
现在对于原生家庭的批判已经到了另一个极端,甚至到了家长必须要完全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即便听上去这些要求很无理。如果家长做不到或者有些许不满的情绪,就可以大力吐槽和批判。这些观念背后暗含的理论是:孩子的病一日不好,就反映家长有哪里做的不好或不够。孩子康复了,才说明家长合格了。
而这种理念催动着很多家长焦虑的学习,报班课程越来越多,考到的证书越来越多,这些付出能够给家长们一些安慰,也成为了吵架时表明自己为孩子付出的证据。
所以就形成了家长圈子里内卷的现象。
但我很想说个反常识的观点,那就是家长要是“躺平”了,孩子反而好的越快。
我想从三方面来论证一下。


第一,家长越努力付出,孩子越有顾虑。
你想想孩子怎么产生情绪问题的呢?有部分家庭是父母管得太多、管得太严,太内卷了,孩子也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在严厉管教的同时又忽视了对孩子的情感养育。重视和忽视共存,这导致了孩子情绪问题的产生。
在孩子眼中,父母的嘘寒问暖,花钱买单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好好学习,为了让孩子有“内卷”的动力,这个就跟条件反射一样,印刻在孩子的脑海中。孩子生病后,父母开始寻医问药,开始让孩子去参与各种疗愈活动,孩子的第一反应往往也是:“你们都是为了让我去学校”。本质上还是希望孩子能够继续回去“卷”,那么孩子就会非常抵抗,不仅抵抗服药咨询,还抵抗任何与“疗愈”相关的活动。
所以家长的努力付出,反而孩子不太领情,甚至还会特别不满。
可能家长会着急:“参加那些活动也是为了孩子好哇”,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点。


第二,家长越为了孩子好,孩子越不好;家长为自己好,孩子才能好。
咱们先抛开孩子不论,谈谈自己。
家长们希不希望孩子好起来?当然且肯定希望。
那为什么呢?
我想很多家长心里一定会冒出这个念头:孩子康复了,我就能轻松了;要是孩子能回学校,我就不用操心了,我自己能有时间去玩或者工作了;要是孩子能去工作,我就不用给生活费,经济压力小很多了。
但很多家长不敢大声说,因为这听上去太自私了,太“不爱”孩子了。
但这个需求是非常正常的,家长们也累了,如果孩子一直呆在家里,带个两三年,谁能不着急呢?说句实话,其实很多家长都是迫切希望能躺平的。
甚至有些家长都冒出过这样的想法:好痛苦,要是没这个孩子就好了。
我不会指责这个想法,因为我看到的是很多家长想要帮助孩子但无能为力的虚弱,也看到了父母也被“好父母”的要求所束缚住了,就如同孩子被“好孩子”的标签束缚住,众生皆苦。
所以很多父母期望孩子能快点好起来,然后因为孩子好起来了,父母自己的状态也会好很多。有时候不自觉就会想着“我这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对这个观念通常是非常敏感且厌恶,因为孩子会觉察到这个想法背后的隐喻:我是爸爸妈妈的负担,我给爸爸妈妈添麻烦了,只有我好了,爸爸妈妈才会好。
如果你是父母,你还持有孩子好了父母才能好的观点,那你的孩子可能会有一些对抗的表现。
有的是带给孩子愧疚感,孩子深深感受到自己不被喜欢,自己是个负担;也有的带给孩子愤怒,孩子会感受到一种要为父母买单的感觉。
这就会出现家长越为了孩子好,孩子越不好的情况。
反之,当家长开始关注自己的情绪需求,关注自己的需要,先让自己情绪与精力好起来,先照顾好自己,那么孩子也会慢慢有力量。
所以家长在孩子的事儿上“躺平”,把精力放在自我的心理成长上,反而更有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