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蓝:中年人的修行

 安蓝2021 2024-03-24 发布于甘肃

站在厨房等锅开的时候,突然就想起那件事来,羞愧如面汤始料不及地溢了出来……
走进那家麻辣烫馆时,正值三八节的晚饭时间,一眼扫过去,满满当当都是人。好友眼尖,在离取菜窗口很近的位置,发现一个空座。我们走过去,将包和花放在桌上,占了座,就去挑菜。
挑完菜,付了钱,回来时座位已被一位老太太和一个小女孩所占。好友依然眉开眼笑,说,这是我们的座。那老太太往里一挪:你们坐这儿吧,咱们一起坐。当下,我心里就有些不悦。那小女孩很聪明,像是对我们说,也像是自言自语:咱们四个坐着刚好。
座位是四个人的没错,但桌子实在有点小,若是一家人,挤挤倒也罢了,但是跟陌生人挤在那样小的一张桌子上吃饭,我心里的不舒服在膨胀。
抬头环顾左右,我看到窗边的一个座位空了出来,便对好友说:我们去那儿吧。拿了包和花,兴冲冲还没走到跟前,便被另一个老太太捷足先登了。转了一圈儿,没找到一个空座,我们扫兴地回到了原座。
好友可能看出了我的不爽,对我讲起她的故事,我“饶有兴味”地听着,脸上的阴云,怎么也挥之不去。
老太太和小女孩的麻辣烫先端了上来,老太太大概也有点歉疚,对我说:你也吃点。我心里不高兴,板着脸摇摇头。
小女孩并没有受我的脸色影响,一边吧唧吧唧吃着菜,一边跟奶奶说话。有几次,我想说点什么,可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的不高兴,连我自己也没办法。
可自始至终,好友一直笑脸盈盈,没有表现出一丝不愉快。若是小娟在呢?她也一定不会不高兴,并且一定会亲切地对那老太太说:没事儿,阿姨,你就坐这儿,咱们四个人一起吃还香。并且,她也一定会笑嘻嘻地夸那小女孩:小丫头真聪明,上几年级了?并且,整个桌子的气氛一定会很愉快。
想到这儿,我的羞愧,像窗外的风,愈加凶猛。
为什么独独我就那么不高兴呢?可见,有些秉性是遗传基因决定,娘胎里带来的,修行也无法解决。
那么,如果我妈在呢?她也一定不会不高兴。她是那样喜欢热闹,那样热心,那样大方,那样没心没肺。就算那张桌子上再来四个人,她都会很热情地让他们坐着,并且还会把自己的菜让给别人吃。
话又说回来,如果我妈带着她的小孙女,占了别人的座,别人也如我这般,始终冷着脸,她该有多难受?
羞愧裹着歉疚,如风中的沙石,猛烈撞击着我的脸颊。我的修行呢?
在家里,捧读圣贤经典的时候,感觉自己已经修行到家了:不困于情,不乱于心,不怒于色,不喜于形,一切随缘,万事不挠心。为什么一出门,遇到一点事,便千般修行,万般善果都没了踪影?
这修行,修的究竟是什么?是心吗?虽不至澄澈通透,但也算善良正义、知书达理、宽容悲悯。是行吗?行为端正,举止得体,不为非作歹,不危害他人……
不对,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倘若,那桌子大一点,能坐六个人呢?我还会不会生气,还会不会板着脸?我想不会。一定不会。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那么不高兴,而且始终将不高兴牢牢挂在脸上呢?思来想去,可能是因为性格。没错儿,一定是因为性格。
好友性格温和、善良,从小背负着照顾弟弟妹妹和家人的责任,长大后又从事了二十多年美发工作,她的职业素养要求她,要对任何人面带笑容。她也习惯了,笑对一切。
小娟,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众人眼里的明星,无论何种场合面对什么人,她都像一朵盛开的向日葵,周身散发着灿烂的光芒。最关键的一点是,她始终都能考虑到别人。
而我……一株生于荒漠,又压在石板下的野草,我有顽强的生命力。可以掀开石头,迎接风沙,面对一切风霜雨雪甚至冰雹。我学会了突破、奋进、战天斗地,学会了压抑、忍让、独来独往、逆来顺受,却没有学会如何掩藏自己的情绪,没有克服生命里原本的缺陷——距离的消失带来的压迫感和恐惧感。
是的,归根结底,是因为潜意识深处,我不喜欢跟任何人距离太近,这种近让我产生了不适和恐惧,感觉自己的边界被侵犯……而我,又没有学会隐藏情绪,因此……
那么现在的反思,又是为了什么?是因为突然意识到,在朋友面前,暴露了自己不为人知的缺陷?还是因为,潜意识深处,我也是有全能自恋的:我应该时时处处做到完美,不应该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可能兼而有之,更为可能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不断地读书、学习、谨言慎行,美其名曰在修行。可是,当遇到事情的时候,发现自以为是的修行,竟然不攻自破。这种挫败感,让我无法接受。
写到这里,我不禁对修行产生了疑问。到底什么是修行,为什么要修行?
孔夫子为代表的儒家修行是为了修养德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德抱负。
曾子的“止于至善”和子思的“致中和”都是要求调适性情,处于中和、至善之地,有益于心身健康。
老庄提倡“致虚极,守静笃”的修行之法,以“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理念,指导人们“淡泊名利,明哲保身”。以期修养成一副“心如死灰,形似槁木”的至高境界。
阳明先生所说的修行,即是修心。修心,即为致良知。致良知,要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不二法门是:事上练。因此,良知,并不仅仅是嘴上说说、心里想想,要落实在每一件事上。通过做事情,达到致良知,存天理,养浩然之气。
当下充斥网络,流行于世的修行,除了以上这些,我觉得更应该是修“习性”。
是的,在这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靠一部手机,人们宅在家里,即使不与人接触,就能获得丰富的信息、知识、道理、思想、技能。关于人生、关于梦想、关于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生存、如何修身养性,每个人都能头头是道地讲一大堆道理,然而,一旦步入现实,遇到事情,所有网络学来的一切知识、道理,通通被旧有的习性打败。
要不然怎么说“性格决定命运”呢?所谓的性格,就是从小到大有意无意养成的一切行为习惯的集合。这些习性的养成,也必然是为了更好的活下来,而有意无意所做的一件件大事小事的集合。
因此,要修“习性”,也要通过一件件事情,来慢慢改变一些不良行为、习惯,从而养成新的、更符合当下环境的,更有利于生存的行为、习惯、秉性。
在我来说,之所以要修行,是为了更好地渡过当下的一些困境。以及为了内心更通透达观,身体更健康舒适,生活更宁静淡泊。
当我对朋友们说出我的想法,他们纷纷嗤之以鼻:切,都快五十岁人了,还修个毛,好好地想咋活就咋活。中年人,最好的修行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随波逐流浪个够。
不知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对此,有什么想法和高见呢?留言,评论,一起聊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