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开太极拳“以意打人”的神秘面纱宋书铭把太极拳分为“门外、入门、

 飞雪迎春5466y8 2024-03-25 发布于广西
揭开太极拳“以意打人”的神秘面纱
宋书铭把太极拳分为“门外、入门、阶及、登堂、入室、开窍、神明”七个阶段。依我30多年的练拳经验看,太极拳只有“门外、开窍、阶及神明”三个阶段。和王宗岳的“著熟、懂劲、阶及神明”类似。

“大师们”多强调99%的人入不了门,是太极操,以赚取高昂的入门费。本文让你省了!

开始学拳就不对,就是旁门左道,当然99%的人入不了门。是正门大门金光大道,还是旁门左道误入歧途,就看你对“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这句话的信念、信心和念力。

仅仅打拳用意不用力,一推手就用力靠招,还是初级念力。推手用意不用力才是正念到底。最近推手才悟出这个秘密。

本人前文《太极拳不打死桩》有助于大家开悟。太极拳不打死桩、死物、死人,是因为其没有意识,没反应。因为人是有意识的活人、正常人,所以挨打。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你即不楞,又要命,是正常人,所以挨打。

人天生有安全意识,谨慎之意、恐惧之心十足。所以一吓就跑。只要你有意识的用手指之力微微一引导,他就有反应。再一引导,出乎意料了,他就慌了——你不是要打我吗?怎么又不打了?谁说不打,看第三下!这回是真的,他就傻了!

用沈家祯的话讲是打出对方的呆顿劲!用师父的话讲,一个劲打不了人,得三个劲。棚捋挤按四个劲不用打完,他就出去了,关键是要打圆!且是微圈快变,半秒钟,一触即发。沈家祯1935年版的《陈式太极拳》一书讲”空、洁、揉、搓”四字,是深得其中三昧。

太极拳打的就是你的反应!或者叫条件反射。如果你是个傻子,没反应,呆若木鸡,还不好打——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能不懂是高人,孟子四十不动心,呆若木鸡才是斗鸡中的战斗鸡!何况傻子还有一把子傻力气。就象评书里说的傻英雄。抗美援朝不要命的志愿军“傻”战士,鬼子都怕!

你说,我知道了,你玩,我也玩,不就是动心眼,斗意念,看反应吗?可是,你指定玩不过我!因为你恰恰进入我的节奏!我三四十年就玩这个了,你是刚知道。三十年你就跟人家斗劲,研究招法打人了,你怎么能会!我已经玩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神不知鬼不觉的程度,你才刚知道。你给我玩一个我看看!

所以,太极拳误人一生,不是太极拳的错,是假大师的错!我拜师,是不见真神不下拜,所以经师很早,拜师很晚,一拜就是真人。您是三人行必有我师,东一嘴西一嘴的吃糠咽菜,怎么能成!

广场上一说就是谁是我师父,谁谁谁是我徒弟。师父是那么好认的吗?徒弟是那么好当的?师父访徒弟三年,徒弟访师父三年。我教了也有几个人,认可的徒弟只有一个。

想跟我学的问我在哪打拳,我常引用贾岛的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回应。
就在火炬广场,广场连着公园,人最少的地方,就是我打拳打拳的所在。

太极拳是心学。一般人强调渐修顿悟的过程。我则认为是顿悟渐修。于日常生活中体悟,是王阳明心学的方法,也是太极拳的悟性所在。渐修顿悟关键是顿悟。顿悟就是开窍,就是“原来如此”的感叹。这个感叹来的太晚,已过盛年,是大部分人练不出太极功夫的真正原因。

开窍、顿悟之后的渐修才有意义。心窍不开,白练,不如去跑步。用杨班候的话说——“不懂劲,苦练三十年,也是自欺欺人”!

所以,太极三阶段“门外、开窍、阶及神明”,要在开窍上多用心。然后是阶及神明的过程,这个过程比较漫长,但是却是有意义的高效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