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大千伪八大石涛合作山水

 与春天同行 2024-03-25 发布于青海

图片
1964年,傅申(左)与丁翼(右)在台北拜会张大千

来源 l 张大千研究

作者 l 傅申

分享 l 书艺公社(ID:shufaorg)

1987年,时任美国国立佛利尔暨沙可乐美术馆中国艺术部主任的傅申先生有机会到辽宁省博物馆及沈阳市文物商店鉴赏该两处所珍藏的明清古画和张大千作品。傅申先生此行,尤其对沈阳市文物商店收藏的传为八大山人与石涛合作的《山水图》极感兴趣。返回美国后,傅申先生即对此行所见的张大千作品及传为八大山人与石涛合作的《山水图》等几件怀疑是张大千的“游戏”之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撰写“沈阳的张大千画”一文,发表于《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第1期。本期推文选自该文中“张大千伪八大石涛合作山水”章节。

时隔三十余年,现另将傅申先生旧文涉及张大千伪八大山人、石涛合作《山水图》的另外两件相关(复本)作品、1928年张大千、唐吉生合临《石涛岂敢八大君》(阳泽宇先生提供图片,见《唐吉生画稿》1930年代出版)和收藏于刘海粟美术馆的八大山人、石涛合作《松下高士图》轴一并发表,供张大千爱好者研究、欣赏。

八大山人和石涛,是清初四画僧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两位画家。他们的声誉在二十世纪的二十及三十年代到达一个新的高峰,两人又都是明代王孙的后裔。所以,不论是哪一位的画,都是藏家争购的对象。两人生前虽有交往,但传世合作画极为稀少,因此这一幅收藏于沈阳市文物商店的八大和石涛的合作画,其为众人注目,可想而知。

图片

图1 八大山人、石涛合作《山水图》轴(沈阳文物商店藏)


此画(图1)就本身而言,不论是绘画和书法,都非常地神似八大和石涛两家的笔墨风格。在题识里,八大只是简略地在名款之外,加上了年款:“己卯夏日写,八大山人”。石涛则如常例,有诗有跋:

老松作墙苑作瓦,道人来自天台者;不种黄精不属苓,张口如箕坐松下;一片松涛胜古冰,细咀饱嚼风稜稜;吾将砺齿齿已折,只恐松枯化为石。松庵年兄携此幅来,属余补墨,使它日雪翁见之,不将咲大涤子于无佛处称尊耶。辛巳二月清湘大涤子济并识。

由此可见,先是由八大山人在己卯(1699)年夏日画了一部分,后来由“松庵”其人将此画携至石涛处,请他补成,石涛的题识,并没有说明八大画了些什么,他自己又补画了些什么,但是由于两家的笔墨特征显著,我们不难分辨得出:前景干粗根细的长松、地坡,以及左方上大下小的突兀巨石,都是八大的风格;剩下的高士和坡陀修竹等,都是石涛的风格。

图片

图2 八大山人(传)作《大滌草堂图》轴(见永原织治《石涛 八大山人》圭文馆1961年)



我们都知道八大、石涛同为明代宋室之后,两人在清初同遭亡国之痛,同喜书画,虽然没有直接交往晤面的证据,但是两人曾互通音讯,互赠诗画。例如八大给石涛画过大涤草堂图(原画不传,大千仿画在日本,图2),石涛为八大画过《春江垂钓图》(大石斋唐云藏)。至于两家合作的画也有,如:

1.合作《幽兰竹石轴》(编按:又名《兰竹石图》,现藏于广州艺术博物院,图3)八大画兰石,石涛补竹(见《泰山残石楼藏画》《南画大成》)

2.石涛补《八大山人山水》(《大涤子题画诗跋》著录)题云:“己卯(1699)浴佛日雪个为岱老年翁写古树苔石,属余补水滩红叶,并赋小诗请正,清湘陈人苦瓜。”

图片

图3 八大山人、石涛《兰竹石图》(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两家的笔墨都是特立独行,当时即有好事者掇合。数百年后,幸而传世者则少之又少,因此好事的伪作者也偶有游戏之作。二十世纪的张大千,既然精通两家笔墨,自然是伪造两家合作画的最佳人选。而这一幅画,就是一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4.1 石涛致八大求作大涤草堂图书札(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图片

图4.2 张大千仿石涛《致八大山人函》(〔日〕永原织治旧藏)

图片

图4.3 傅申先生题跋:“此石涛上人真本,为沙可乐先生原藏,大千先生曾据此本伪改,傅抱石据大千伪本推断石涛生年为一六三一年。余为沙可乐先生撰写展览图录时与王妙莲前妻将此本与大千伪本比较后,重定石涛生年为一六四一年。其后汪世清等又定石涛生年于一六四二年。庚子冬,田洪购此(复制品)属题,傅申时年八十六矣。”


不过,能识出这是张大千的作品,是一个层次,要能说明这是大千的伪作,则是另一个层次,今试说明于后:在传世名迹石涛的《致八大山人(雪翁老先生)函》(图4.1、图4.2、图4.3)中有句云:

今因李松庵兄还南州,空函寄上,济欲求先生三尺高一尺阔小幅,平坡上老屋数椽,古木樗散数株,阁中一老叟空诸所有,即大涤子大涤堂也……

图片

图5 石涛《《松庵读书图》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


由是可知石涛、八大虽未尝晤面,可是有李松庵从中递信送画。这件法书墨宝曾经是大风堂的藏品,大千先生也曾经根据这一真迹,游戏笔墨,做了一件假的八大山人书札;曾被日本收藏家永原织治收藏。因此,大千是熟悉松庵其人的,何况在民国二十年前后影印流传的石涛真迹中,另有一幅《松庵读书图》(图5),石涛题诗云:

遥想松庵读书处,放笔直探鹤高翥;予时呼起图中人,二载相思同日语。壬午二月春分前五日寄松庵年道兄博教。清湘大涤子济邗上青莲草阁。

前一封信札大约是1700年石涛请李松庵带给八大的。而《松庵读书图》是1702年石涛画给李松庵的。此外,李氏曾在丁丑(1697)年的夏日题八大的花卉册一页,有“松庵”和“李彭年印”二印。因此可见这位号为“松庵”的李彭年,他在1697至1702年间,与石涛、八大交往甚密。对石涛、八大极有研究且极富收藏的大千先生想必比我们更清楚李松庵其人的。现在大千先生将这一幅游戏笔墨,纪年在辛巳((1701)年的二月,正好是配合石涛在1700年托李松庵带信给八大山人之后,想象中,在次年松庵又回扬州,将这幅纪年己卯(1699)的八大作品请石涛补景,在时间上是合情合理的,因此,作文字考证的人是无法找出破绽的。

图片

图6 八大山人、石涛合作(疑为张大千伪作)《山水人物图》


画史上有专学八大的,也有专学石涛的,而画史上,能同时仿学八大、石涛到逼真程度的,也只有张大千一人而已,因此唯有他最有资格仿作八大、石涛的合作画。因为在传世的伪作石涛、八大的合作画中,如《八大山人访大涤草堂图》,有清人及大千伪作各一,清人本(图6)则远逊大千本(图7)。

图片

图7 张大千伪八大山人、石涛合作《松竹人物图》


大千本是一条幅,右边长松一株,由松根直通幅顶,左右二石,都是八大的风格。高士与墨竹,即用石涛的风格补成。八大也是只题简短的年款,而石涛是四行长题。这两幅在章法上、风格上、笔墨和书法上,都极近似。

图片

图8 张大千1939年仿《石溪垂钓图》



两幅都是标准的大千伪作。后者的题句,是借抄自清汪绎辰编的《大涤子题画诗跋》中,染庵题石涛写兰竹的诗句。文物商店本的大干伪造题语中:“使它日雪翁见之,不将笑大涤子于无佛处称尊耶!”则是套用黄山谷题苏东坡的寒食帖语,在石涛题画中未尝他见,然而黄山谷是大千书风的主要来源,大千不但熟悉此语,而且喜欢套用此语。例如在1939年仿《石溪垂钓图》,大千亦套用此语:“它日君壁或见此图,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图8)。所以这也是此画出于大千的一个重要的辅助证据。

图片

图9 张大千伪八大山人《松竹梅三友图》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大千先生仿作的八大松石图从笔墨上去比较,如大千伪八大丁丑十一月《松竹梅三友图》(图9)以及伪八大《延龄图》,其松树的章法和笔墨,都可以用沈阳文物商店本来互证的。

图片

图10 张大千仿八大山人《荷鱼图》


再者,从大千最擅长、最常用的伪八大纪年款“己卯”来看,这儿又增加了一个实例。例如在1930年代仿作了一幅八大山人的《荷鱼图》(图10),大千仿八大“己卯端阳日写,八大山人”的署款极为逼真,也与此书上的署款极为相近。从此画上署名清湘的长题的书法上细看,也可以看出是大千先生的手笔,例如将他伪仿的八大山人《大涤草堂图》上石涛题字以及《致八大山人函》(编按:依次参见图2及图4中)比观,就能看出同一笔意、同一气息。因此,不论从画法、书法、款字及大千伪作背景都能说明这是大千的游戏之作。从书画笔法的成熟度来看,伪作的时间大约在1930年前后。

这一点也可以由左边裱绫上甲骨学家罗振玉的长题来作为辅证:

八大山人与大涤子身丁海桑之变,胸中抑塞磊落之气无所发泄,乃寓之于书画,故其所作浑健浩逸,非寻常画史所能得其万一,此帖为两人合作,尤为难得,矧为最精到之作,□□次长幸永保勿失,康德丙子仲夏雨窗,上虞罗振玉拜观于都城。

纪年“康德丙子”,即伪满康德三年(1936),当为罗氏在长春时所书。罗氏说:“此帖为两人合作,尤为难得,”正代表了一般收藏家的心理。罗氏本人收藏书画也不少,在当时也是一位知名的鉴赏家,所以收藏者也常以罗氏的题跋来增重。不过,我们也知道罗氏的眼力并不是一等,张大千生前就常对友人乐道他伪造假石涛以试验前辈鉴赏家包括罗振玉的目力的故事,(请参阅拙文:《大千与石涛》,收入于田洪、蒋朝显编《傅申论张大千》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年1月,第1至46页)因此,罗氏的题跋,实在不足以证明此画为真跡,倒反而有副作用的存在。不过,罗氏既题于1936年,也能帮助我们肯定张氏完成此画的时间总要在1936年的前几年。

当然,大千在努力仿学石涛、八大的阶段,其游戏创作的“石涛、八大合作画”,绝不止于以上数例,根据许姬传撰《临风遥企大风堂》一文中,记1982年冬:

陈苍虬之侄孙持示横八尺、长丈二之大画一幅嘱为鉴定,乃石涛、八大合作之山水人物画,细审疑为大风堂早年摹古之作,画中一人杖策,一老者跌坐,衣纹开面,神似吾乡陈老莲绶笔,而余曩年所见大千画即如此。因余未见原本,此画为何人手笔仍是悬案,以大千摹古之功而言,固优为之也。

图片

图11 八大山人、石涛合作《松下高士图》轴(刘海粟美术馆藏)

图片

图12 1928年,张大千与唐吉生合临《石涛岂敢八大君》


其所描述,很像是另一幅所谓的“八大山人访大涤草堂图”(编按:傅申先生发表本文后,出现了另二幅(图11及图12)与图6相似的作品,仅供参考),不过这一幅尺寸特别大,我们知道,大千曾针对上海地皮大王程霖生而创作过“丈二匹”的联屏石涛伪画。我虽未见许先生描述的大画,但十之八九,一定又是大千的又一伟大伪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