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处于人生低谷时,作一首《清平乐》,为无数失意人指明方向

 书海神游 2024-03-25 发布于广西

一九三四年七月下旬,毛主席在考察会昌之后,写下了一首著名的《清平乐·会昌》,这是他在中央苏区留下的最后一首词。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毛主席在个人诗词集将要出版的时候,又专门为这首词中的“踏遍青山人未老”一句写了段批注,批文中说:

1934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

可见,毛主席这首词是写于逆境之中。但是如今当我们读到这首词的时候,却丝毫不觉得词中人有压抑、低落的情绪。整首词写得清明、明快,生机勃勃。

那么,这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还是让我们先从毛主席的这首词的原文讲起,然后再一起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一、《清平乐·会昌》赏析

《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一九三三年,国民党集结百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发起了“第五次围剿”,当时中央苏区的权力集中在博古、李德等人的手上。

博古是一个年轻书生,李德是一个外国人,他们对于中国革命的形势并不了解,因此在对敌斗争中接连出现重大失误。此时的毛主席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还一度遭到“党内处分”。

到了一九三四年四月,中央苏区的南大门筠门岭,以及北大门广昌相继落入敌手,国民党主力部队也正式向苏区的腹地推进。

眼见根据地的范围日渐缩小,苏区的安全遭受严重的危胁,毛主席找到了当时在苏区后方主持工作的周总理,请求前往南线进行调查。

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于当年的四月底到达文昌文武坝,巡视了南线的情况,又帮助驻扎在筠门岭一带的粤赣军区和红二十二军重新拟定了作战计划,极大地鼓舞了两支军队的士气。

接着毛主席又对会昌一带的经济工作重新作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到了当年六月份,国民党兵分六路进攻中央苏区时,只有毛主席负责防守的南线一带捷报频传。

后来敌人暂时退兵,到了当年七月二十三日,毛主席带着警卫员登上了会昌城外的明山,望见三江六岸秀丽的自然风光,触情生景,写下了这首《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是指创作诗歌的灵感来源,乃是毛主席登上明山之顶的那个清晨。同时也是在隐喻——革命的黎明将要到来,中央红军看到了突破敌人封锁的希望。

“莫道君行早”一句出自《增广贤文》中“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暗喻革命的形势出现了转机,却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由这两句词来看,《清平乐·会昌》明显是在说,当时中央苏区的形势发生了重大逆转。由最开始的劣势,转到了一个更好的方向。那么,这个重大转折指的是什么事呢?

原来,一九三三年蒋介石对红军发起“第五次围剿”的时候,曾经调用广东军阀陈济棠的部队打头阵。

陈济棠早就对蒋介石心生不满了,曾经三次通电反蒋,现在蒋介石利用他的主力部队去前线当炮灰,他自然就不满意了。

一九三四年四月,陈济棠军队占领了中央苏区南大门,但是与此同时他的部队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陈济棠担心再打下去战火会烧到自己的老窝,于是在攻下筠门岭后一直按兵不动。

毛主席看破了陈济棠的心思,因此在当年四月下旬,就暗中派人去做陈济棠的统战工作,并派人在陈济棠的地盘加大抗日宣传活动,在前线大量散发“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传单。

红军的这一举动,很快就得到粤军一些高级将领的赞同。在这种情况下,陈济棠就派了一个高级参谋,带着3万发子弹到达筠门岭对红军进行试探。

过了几个月,陈济棠又派秘使带着他的亲笔信抵到瑞金,找到了周总理和朱德,表示愿意达成停战协议,送红军走出重围。

毛主席写这首《清平乐·会昌》的时候,虽然双方的谈判还没有达成,但是他已经预料到了最后的结局——那就是红军借道陈济棠的防区,开启“长征”之路。

这件事情对当时正处于逆境的中央红军来说,简直就是“绝处逢生”,所以毛主席才会在《清平乐·会昌》第一句里就写到“东方欲晓”。

毛主席的会昌之行,其实是对红军开启长征之路是有非常重大的贡献的。然而他自己却不肯居功,因为他并不是党内第一个提议“长征”的人。

好了,说完了词的创作背景,让我们接下来再看这首词的第二、三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这又是在说什么事情呢?

从表面上看,这两句词是在歌颂会昌的山水,实则不然。前面我们曾经提到,一九三四年的四月,毛主席考察会昌过后,除了巡视军队,还曾经在会昌当地抓经济生产建设。

原来博古、李德上台后,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苏区曾经搞过一场“查田运动”。这次运动在给老百姓分田地的时候,特别规定“富农不分田,地主分坏田”。

如此一来,就直接把一切富农和地主,不分青红皂白地打成了敌人。由于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多中农也被当成富农处理,而富农又被当成地主处理。

这些人不但得不到田地,还随时都会被抓起来批斗。于是大批的中农、富农和地主被迫“反水”,有的甚至“落草为寇”。这样一干,顿时把苏区原本正常的经济秩序破坏掉了。

毛主席去会昌以后,在当地搞了一次改革,重新任命地方上的干部,并纠正了“查田运动”带来的错误,他一再给干部们强调:只有关心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才会跟党走。

最后,会昌地方上重新给那些被排挤的人分了田地,对说过错误言论的人,不再追究,于是当地的经济很快就恢复过来了。

因为群众工作做得很到位,后来长征的时候,会昌一个地方就给红军提供了一万新兵,外带三万多斤粮食。

“踏遍青山人未老”一句,是反用陆游《渔家傲·寄仲高》里的名句——“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寂,鬓丝几缕茶烟里”。陆游写《渔家傲·寄仲高》的时候,他的人生是充满失意的。

毛主席写《清平乐·会昌》的时候,虽然和陆游一样经历坎坷,但是却对前途充满了期望。那时的他才四十一岁,正值壮年。

年富力强的时候,身处于革命的第一线。在博古等人错误的领导下,整个苏区六条防线,只有毛主席所在的南线形势一片大好,这就叫“风景这边独好”。

所以整首词的上半阕都在说一件事,那就是——当时的局势发展,已经映证了毛主席对于红军革命路线和方向的选择,是正确的。

下半阕写的就是毛主席替中央红军找到的那一条前进的道路,站在会昌城外向下看,极目之处尽是高峰。

这些山峰像波浪一样颠簸着,连接到了东海。而毛主席身边的战士,此时也用手指着广东的方向。因为那一带的山峦,草木更加茂密葱茏。

为什么是那一带呢?前面已经说过了,红军和陈济棠的粤军在不久之后,将会达成协议,届时红军可以不费一枪一弹,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重围。

二、这首词为何写得生机勃勃?

说这首词是写于毛主席人生中的失意之时,既对也不对。因为毛主席在创作这首词之前,的确正处于他人生中的低谷,但是当他写下这首词时,已经看到了走出低谷的转机了。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因为不信任陈独秀,于是先指派向忠发上位,后又扶持王明、博古、李德等人轮番上台。

王明、博古、李德三人,前两个是纸上谈兵的书生,后一个是老外,他们对中国的社会的情况完全不了解,只会一味照搬苏联革命的经历。

结果就是给毛主席、朱德等人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中央苏区,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与此同时,由于毛主席坚持农村包围城市,还被留苏派嘲讽说是“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

当时在苏区,站在毛主席一方的人很少。直到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毛主席才通过考察会昌替红军找到了正确的出路。

所以《清平乐·会昌》这首词是写在毛主席本人,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前进方向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上的。

这种转折肉眼可见地是“好事”,至少对红军突破国民党包围来说是这样。所以我们在毛主席这首词里看到的,并没有丝毫的失意,反而满满的都是希望。

结语

毛主席天性乐观,在他一生中写下大量的诗词里,真正表现伤感的词屈指可数,且大多是写在上井冈山之前。

进入壮年以后,毛主席始终保持着一种无坚不摧,百折不回的乐观主义精神。他强大的革命信念,通过充满正能量的诗篇,一直不断地带给亿万国人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

同时也让我们眼中看到的毛主席,永远保持着青春。他就像这首词中写的那样“踏遍青山人未老”,又像是五十年代曾经很流行的一首红歌里唱的那样——“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 参考资料:
  1. 《毛泽东诗词全编笺译》,编著:徐四海,《东方出版社》,2017.2;
  2. 《毛泽东诗词鉴赏》,编著:田秉锷,《上海三联书店》,2012.9;
  3. 《长征前夕毛泽东会昌之行的历史贡献》,作者:杨泽娟、朱近东,《党政干部论坛》,2020.05.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