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高手必读!掌握张仲景治病五法的精髓,21首方剂的实战应用与临床智慧!

 罗医师 2024-03-25 发布于湖南

华医世界

图片

《伤寒论》仲景治病五法:解表、泻下、温中、化瘀、理气,这些原则的治病特点是什么?

辨证施治中的精髓是什么?

本次,王程老师从理论层面出发,深入探讨仲景治病五法的精髓。包括21首方剂的辨证要点、临床适用病症及其药材注意事项等!

本文节选自华医世界《伤寒论》特效应用集训营第九讲---《伤寒论》112方精准治疗加速方案06

课程大纲

①《伤寒论》仲景治病五法的辨治应用精华是什么?

②《伤寒论》仲景治病五法的临床适用病症是什么?

③《伤寒论》仲景治病五法的治病思路和使用注意点有什么?

一、解表

《伤寒论》仲景治病五法

解表法方剂包括:

1、桂枝二麻黄一汤

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3、桂枝人参汤

4、麻黄细辛附子汤

5、麻黄附子甘草汤

1,桂枝二麻黄一汤

图片

桂枝二麻黄一汤 适用指征:

●反复发热、恶风恶寒,有汗或无汗,或伴身痒,舌淡红,脉浮。

煎煮法:

使用水量较少,为5升(常见为7-8升);用其解表、调和营卫,煎煮约20-30分钟即可。

麻黄煮一二沸,发挥解表作用;麻黄久煎,发挥治咳喘、利尿的作用。

桂枝二麻黄一汤的临床应用:主要治疗反复发热等症状。

王程老师提醒,在实际应用时,要根据患者的虚实情况,调整桂枝与麻黄的比例,以及煎煮时间。

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图片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适用指征:

●心慌,惊悸,怕声音,怕风怕冷,或伴失眠,舌淡。

药材选择及煎煮法:

单从中药学角度看,生龙骨、生牡蛎安神效果最好;煅龙骨、煅牡蛎能够更好发挥其收敛之性。

此处遵循原方,应使用煅牡蛎和生龙骨。煎煮时间短,大约为20-25分钟。

3,桂枝人参汤

图片

桂枝人参汤 适用指征:

●发热,恶寒,腹泻,稀溏便,胃脘部胀满、发硬,脉浮而弱。

桂枝人参汤体现了仲景注重解表的阴阳平衡和剂量平衡的原则。

使用思路:虚证解表用桂枝汤;身体虚弱伴随气虚,桂枝汤要加大补气、温阳的力量。

煎煮法:白术、人参、甘草、干姜四味药一同煎煮约40分钟,后加入桂枝煎20分钟。

4,麻黄细辛附子汤

图片

麻黄细辛附子汤 适用指征:

●发热,畏寒,流清鼻涕,打喷嚏,咽痛,精神困倦萎靡,情绪低落,对事物缺乏兴趣,脉沉细。

治疗思路:麻黄解表、细辛通阳、附子温中。

表里同治思想:表药搭配治疗里证的药物。

麻黄细辛附子汤和桂枝人参汤是一类,都是治疗临床久病、慢性病、复杂性疾病。

煎煮法:水量大,需要煎煮60-70分钟;麻黄需单独煎煮20分钟,发挥理气、解瘀的作用。

5,麻黄附子甘草汤

图片

麻黄附子甘草汤 适用指征:

●情绪低落,对事物缺乏兴趣,或嗜睡,脉微细。

《伤寒论》最核心思想:保胃气、存精液。

煎煮注意事项:表证解表,煎煮时间要短;里证温补,煎煮时间要长一些。

此方麻黄的作用是解表,患者有感冒症状,麻黄煮一两沸即可。

仲景解表法提示我们:要注意解表法的阴阳平衡;要重视虚实、表里的辨证。

图片

二、泻下

《伤寒论》仲景治病五法

泻下法方剂包括:

6、调胃承气汤

7、小承气汤

8、大承气汤

9、麻子仁丸

6,调胃承气汤

图片
图片

调胃承气汤 适用指征:

●便秘、腹胀,心烦,或发热,出汗,怕热。

核心要点:

1、大黄的选择:去皮,清酒洗的大黄。

2、煎煮时间短,约15-20分钟。

3、适应症:“便秘腹胀”是指患者肠道蠕动慢导致不能及时排便,用调胃承气汤。

津液匮乏、口干口渴、肠道干涩、小便赤痛者,慎用此方。

7,小承气汤

图片
图片

小承气汤 适用指征:

●便秘、腹胀,潮热汗出,谵语,微烦,小便数,脉疾滑。

小承气汤是在调胃承气汤基础上加入“厚朴、枳实”,加强促进肠道蠕动的力量。

服用小承气汤或调胃承气汤后,大便顺利排出,即可停止服用汤剂。

8,大承气汤

图片
图片

大承气汤 适用指征:

●大便干或大便数日一行,腹胀,下午3~9点潮热,怕热,手足汗出,气短,喘促,不能进食,烦躁,言语谵妄,循衣摸床,独语不休,视物不清楚,眼珠转动不灵活,舌苔厚腻,脉滑而数。

大承气汤是在小承气汤基础上加入“芒硝”,治疗便秘更加严重的情况。

煎煮法:厚朴、枳实理气作用强,促进肠道蠕动力量差,所以需先煎煮50分钟,使得药力缓和,缓慢的发挥作用。再放入大黄煎煮半小时,最后加入芒硝融化于汤剂中。

9,麻子仁丸

图片

麻子仁丸 适用指征:

●大便干结,数日不便,粪粒坚小,口唇干裂起皮,饮食佳或饮食正常,小便频数。

麻子仁丸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水液分布,但同时兼具一定的泻下作用。

使用泻下剂,并不代表患者肠道有问题,而是身体存在瘀、水液代谢异常的症状。

图片

三、温中

《伤寒论》仲景治病五法

温中法方剂包括:

10、四逆散(少阴病)

11、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12、吴茱萸汤

13、炙甘草汤

10,四逆散(少阴病)

图片

四逆散(少阴病) 适用指征:

●手足不温,一般不超过腕关节、踝关节;易上火;身体胀痛,自觉体内气窜,或伴精神萎靡不振、白天昏沉;多与情志有关。

仲景温中思想最具代表性的方剂:四逆汤。

318条“四逆”的含义:患者气机紊乱,有瘀的表现。

治疗思路:柴胡、枳实理气,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芍药滋阴养血,甘草调和诸药。

11,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图片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适用指征:

●吐泻之后,见大汗出,四肢冰冷,四肢拘急,精神萎靡,脉微欲绝。

需注意附子的用法:生用。

此方用于治疗疾病严重且紧急的情况,患者突发的大量脱水或身体极度虚弱进而出现上述的适用症状。

大量脱水常常会伴随一定的内热,导致胃肠功能减弱,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即吐。

猪胆汁引药入里帮助消化食物,恢复胃肠道功能。

12,吴茱萸汤

图片

吴茱萸汤 适用指征:

●第一类病证——头痛,局部怕风畏寒;

第二类病证——呕吐,腹泻,喜饮温水,手足凉,烦躁胸闷,脉沉迟或沉弦。

此方有温中、散寒、补益的作用,其中生姜用量较大。

13,炙甘草汤

图片

炙甘草汤 适用指征:

●心悸亢进,精神萎靡,易疲劳,有汗,胸口满闷,体质虚弱(偏瘦),口干,皮肤枯燥,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结代。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是由于感冒后大量出汗脱水导致的心慌,才可使用炙甘草汤。

滋阴:生地黄的用量为60-90g,效果佳。

仲景利水两个代表药:茯苓、麻仁

虚证的滋阴,需要同时兼顾补气、利水、理气。

图片

四、化瘀

《伤寒论》仲景治病五法

化瘀法方剂包括:

14、抵当汤

15、抵当丸

16、桃核承气汤

14,抵当汤

图片

抵当汤 适用指征:

●精神狂躁,小腹硬满,小便正常。或伴有记忆力差;或多食、易饥,大便干或数日不行;或女子月经不至,男子小便难出,舌暗,有瘀斑瘀点或舌下络脉曲张。

水蛭、虻虫:活血化瘀

添加大黄的原因:中药学认为大黄有化瘀作用;还能调节脾胃功能。

15,抵当丸

图片

抵当丸 适用指征:

●精神狂躁,小腹硬满,小便正常。或伴有记忆力差;或多食、易饥,大便干或数日不行;或女子月经不至,男子小便难出,舌暗,有瘀斑瘀点或舌下络脉曲张。

注意区别抵当丸和抵挡汤的药物用量。

抵当丸虽是丸剂,但同样需要煎煮,做成丸剂适用于急救情况。

其中大黄只需煎煮10-15分钟,泻下力量强。

16,桃核承气汤

图片

桃核承气汤 适用指征:

●下腹部拘急硬满,或精神发狂,舌暗,或舌有瘀斑瘀点,舌下有静脉曲张,大便干。

桃核承气汤和抵当丸的区别:

大黄的煎煮法、煎煮时间不同:桃核承气汤中的大黄从7升水煎煮到2升半,约40-50分钟,泻下力量较为缓和;

抵当丸中的大黄仅需煎煮10-15分钟,泻下力量显著。

活血药的力量不同:桃核承气汤中50个桃仁煎煮时间长,更多发挥润肠作用,同时兼具一定的活血力量;

相比之下,抵当丸中使用虫类药,具有强烈的活血作用。

实际应用中,根据病邪的强弱选择药力的强弱。

用于活血化瘀,急救可选抵当丸,症状轻选择桃核承气汤即可。

图片

五、理气

《伤寒论》仲景治病五法

理气法方剂包括:

17、旋覆代赭汤

18、白通汤

19、白通加猪胆汁汤

20、半夏散及汤

21、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17,旋覆代赭汤

图片

旋覆代赭汤 适用指征:

●胃脘部胀满、发硬,嗳气或呃逆不止,苔白。

治疗皮肤病的最重要理论:玄府理论,即调节气机升降。很多疾病,如便秘、感冒,均可见到瘀的情况。

只有当气机升降调顺后,痰湿、血瘀等能够理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仲景的经方里,玄府理论早有体现,以旋覆代赭汤为例,仲景在治疗气瘀等病症时,久煎药材、去滓再煎,煎煮约60-70分钟。

18,白通汤

图片

白通汤 适用指征:

●腹泻,面赤,精神萎靡不振,四肢发凉,脉微细。

关键成分:葱白

煎煮法:煎煮时间建议在25-30分钟左右。

白通汤可以看做是急救的方剂,首要目标是理气和疏通气机。气机畅通后,才能充分吸收温补力量,到达全身各处发挥作用。

方剂适用于治疗内寒、表寒、表虚症状,用葱白通表里、上下、内外。

19,白通加猪胆汁汤

图片

白通加猪胆汁汤 适用指征:

●腹泻,心烦,面赤,干呕,精神萎靡不振,四肢发凉,脉微。

当患者因脾胃虚弱引起呕吐等急性症状,在白通汤基础上加入“猪胆汁”,可有效缓解呕吐症状,帮助药物吸收。

尤其适用于那些对药物产生反感或药物难以被脾胃吸收的患者。

20,半夏散及汤

图片

半夏散及汤 适用指征:

●咽痛,咽部色淡,咳痰清稀。

王程老师再次强调:半夏入方煎煮,一定要去滓再煎,炮制后的半夏更安全。

21,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图片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适用指征:

●腹部胀满凸出,腹部局部或周身怕冷,乏力,苔白,脉缓。

“脉缓”通常表明患者主要存在阳虚问题;

此方需长时间煎煮,适用于治疗身体虚弱导致的久病。

王程老师指出:《伤寒论》中112首方剂的核心思想是保卫气、存精液,但在治疗时一定要关注瘀的问题。

仲景治病五法—理气篇的5首方剂治疗病症大相径庭,但核心点都关注调理人体气机。

王程老师提醒,必须要重视理气药物的使用及其煎煮时间的掌控。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