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芝栽培研究进展

 东营菌物科学 2024-03-25 发布于山东

王恬恬 1,2,3徐济责 1,2 图片刘晓龙 1 图片

1. 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长春130118;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院,吉林132101;3. 延边大学农学院,延吉 133002

图片刘晓龙,九三社员,吉林农业大学副教授,1993年6月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1993年至今,就职于吉林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现任国家乡村振兴局黑木耳产业顾问组专家、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食用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吉林省食品安全专家、吉林省食用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食药用真菌栽培技术研究及教学工作,先后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吉林省科技厅项目、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标准化项目等,制定国家林业行业标准、吉林省地方标准17部,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出版食用菌方面书籍42部,发表论文10篇。

摘 要 灵芝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非洲、南美州等地,在亚洲作为传统中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药用、保健及观赏价值,在医药、保健品、化妆品、装饰品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深受中外消费者青睐。收集野生灵芝及栽培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以满足其在市场上日益增长的需求。栽培基质普遍采用段木或代料栽培,仿野生栽培也已广泛应用。文中重点从灵芝产业发展现状、野生资源收集与品种选育、栽培原料、栽培模式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灵芝栽培的研究情况,同时指出了目前灵芝人工栽培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灵芝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灵芝;产业现状;栽培模式;栽培原料
灵芝是灵芝科Ganodermataceae、灵芝属Ganoderma真菌的统称,是一种白腐真菌,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抗菌、保肝、抗糖尿病、抗衰老等多种药理活性,因其食用和药用价值在亚洲已有2 000多年的应用历史。在古代,灵芝通常为野外采集,仅供达官显贵所用。1937年,人们开始尝试人工栽培灵芝。直到1969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组织分离法,首次人工培育出正型结盖灵芝,该研究成果为我国灵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1987年,日本开始灵芝栽培技术研究,利用空调调控温度,获得袋栽和瓶栽灵芝,改善了传统灵芝栽培缺陷,随后美国在1989年培育出灵芝子实体。此后,灵芝人工栽培逐渐从中国、日本和美国传播到世界各地。人工栽培灵芝发展至今,栽培技术也呈现多样化,包括段木栽培、代料栽培与林下仿野生栽培,涉及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原木栽培、短段木栽培、树桩栽培、袋栽和瓶栽。灵芝在世界各地可用作茶和膳食补充剂,每年全球市场价值超过15亿美元,除此之外,灵芝还作为盆景用于装饰园林和其他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药用、保健及观赏价值。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灵芝栽培的研究进展,以期提高灵芝的产量和质量,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灵芝奠定基础。

1 灵芝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灵芝主要分布于欧洲北部、南部,非洲中部,南美以及亚洲东部。我国灵芝栽培四大主产区分布在福建、浙江、山东、吉林等地。全球首个段木灵芝生态种植基地位于福建武夷山,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蒲城县和武平县,以段木仿野生栽培、代料栽培和林下有机栽培为主,栽培品种为紫芝(“武芝2号”)、赤芝(“赤芝119”)、鹿角灵芝等。“武平灵芝”2016年被评为福建省名牌产品,2018年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0年列入“福建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3年种植总面积达3.5万亩。浙江龙泉市因地处浙闽赣交界,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造就了质地极佳的龙泉灵芝。龙泉段木灵芝孢子粉年产量高达100 t,主栽培品种为“沪农灵芝1号”和“龙芝2号”。目前,“沪农灵芝1号”已成为全国“育粉型”灵芝主栽培品种,种植面积约1.5万亩。山东主产区在泰山、冠县一带,主要栽培品种为赤芝、鹿茸芝及紫芝。“冠县灵芝”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产量约占全国灵芝总产量的60%,冠县成为全国知名的灵芝生产经营集散地,并于2022年2月获批国家级“药食同源”试点省份,产品远销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吉林省灵芝主要以段木栽培方式为主,年均产量可达2 354 t,产地涉及白山市、通化市、吉林市、延边州和辽源市的15个县(市、区)的29个乡镇,2018年“吉林长白山灵芝”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上地区在栽培品种、栽培方式及地理环境等方面均有差别,形成了灵芝产业多样性发展模式。
据估计,在全球市场上至少销售了百余个品牌的灵芝产品,这些产品的保健功能包括抑制肿瘤、免疫调节、抗疲劳、促进睡眠、抗衰老、调节血糖和保肝等。1995年,全球灵芝天然保健品的市场总额达到162.8亿美元。2004年,全球灵芝产量约为5 000~6 000 t。2015年,中国灵芝子实体及孢子粉产值达16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75%和30%。2019年,灵芝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年产值已超过万亿美元,而中国、日本和韩国是灵芝产品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

2 灵芝栽培研究

2.1 野生资源及品种选育

2.1.1 野生资源收集及保藏
野生灵芝作为杂交育种的基础材料,种质资源收集并对其进行基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灵芝野生资源广泛分布于亚洲、美洲、澳洲和非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分布于东北三省、贵州、四川、云南、浙江等地。目前,对于现有野生灵芝种质资源,国家并没有统一的机构或权威部门对其进行完整的收集与保藏,主要通过采集获取野生资源。
食用菌种质资源是国家重要的生物资源,是生产科研工作的基础,保持菌种优良特性对科研以及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种质资源保藏已受到广泛关注,国内外一些微生物研究所已设菌种保藏机构,如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美国模式菌种保藏中心(ATCC)、荷兰菌种保藏中心(CBS)、联合王国国家酵母保藏中心(NCYC)、德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DSMZ)、韩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KCTC)、日本技术评价研究所生物资源中心(NBRC)等菌种保藏机构。菌种保藏常采用控制温度、氧气和营养等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或抑制菌丝生长,从而达到保藏目的。目前,关于灵芝菌种保藏方法主要有5种,而不同保藏方法均有其优缺点。(1)琼脂斜面低温保藏法:将菌种保藏于4 ℃冰箱并定期转接菌种,一般3~6个月转接1次,方法简便,适合于经常使用的菌种;(2)液体石蜡常温保藏法:石蜡能够防止培养基水分蒸发,隔绝斜面菌丝与空气接触,降低微生物代谢活性,使其处于休眠状态,可保持菌种优良特性,一般可保藏3~5年;(3)盐水保藏法:以深层培养的菌丝体为保藏菌种,以无菌生理盐水作保藏液进行菌种保藏,据黑龙江省应用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研究室报道,紫芝菌种应用该方法可存活1.5年;(4)液氮超低温保藏法:将菌种密封在有保护剂的安瓿管内,一般常用的保护剂有甘油和二甲亚砜,将其置于-196 ℃超低温液氮罐中保藏,可保藏20年,适宜菌种的长期保存,且其适应范围广,但不适合生产上菌种的保藏;(5)超低温冷冻保藏法,与液氮超低温保藏法相比较,-80 ℃超低温冷冻保藏法具有成本低、易于操作、可应用于生产的优点。除此之外,灵芝低温保藏保护剂的研究,为灵芝菌种保存提供了新方法,如王晓敏等通过响应面法对灵芝菌种低温保藏保护剂配方进行优化,筛选影响菌丝活性的关键保护剂种类,发现最优保护剂配方为蔗糖5.8%、甲醇8%、丙三醇4.7%。
2.1.2 品种选育
我国的灵芝种类较多,根据形态特征和颜色可分为赤芝、黑芝、青芝、红芝、白芝、黄芝、紫芝、圆芝、鹿角芝及白肉灵芝等,其中赤芝G. lucidum和紫芝G. sinense被2020年版《中国药典》所收录,是官方认证可药用的2种灵芝。除此之外,白肉灵芝G. leucocontextum为灵芝属新品种,栽培于中国西南地区。目前,世界范围内可确认的灵芝属物种共有137种,中国可确认的灵芝属物种共有124种,占世界已知灵芝种类的88%。近年来,我国培育出一大批灵芝品种,国审品种包括“川芝6号”“G26”“金地灵芝”“泰山赤灵芝1号”;省审品种包括四川省的“川芝8号”“药芝1号”“蜀芝1号”“蜀芝2号”“川芝1号”“药赤芝1号”“紫芝1号”“攀芝1号”“攀芝2号”“康定灵芝”,福建省的“芝102”“芝120”“仙芝楼S3”“芝MRC1号”“芝MRC2号”,安徽省的“芝萃1号”“金芝1号”“金芝2号”,浙江省的“仙芝3号”,上海市的“沪农灵芝4号”“沪农芝7号”“沪农芝9号”等。其中,有6个品种通过原生质体技术育种获得,“G26”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以韩芝和红芝为出发菌株,经过原生质体融合育成;“金地灵芝”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以赤芝为出发菌株,经过原生质体再生技术选育的新品种;灵芝新品种“芝102”是以“南韩灵芝”和“G8-2”为亲本,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杂交,筛选获得的杂交菌株,抗杂菌能力较强,朵形好,出芝整齐,产量高;“芝120”是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与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南韩灵芝”和“韩国灵芝”为亲本,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杂交选育的品种。“芝MRC1号”和“芝MRC2号”是福建农林大学采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杂交育种技术选育而成。另外,上述品种中有5个品种经诱变选育而成,“仙芝楼S3”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与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以“韩芝3号”为出发菌株,通过神州一号、三号、七号宇宙飞船多次搭载,进行空间诱变而成;安徽省“芝萃1号”是旌德县黄山毫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合肥师范学院和安徽大学以1株产粉野生紫芝为育种材料,经过尖端掐丝脱毒、紫外线诱变选育而成;“沪农灵芝4号”“沪农芝7号”与“沪农芝9号”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经诱变选育而成。其余品种以野生灵芝为出发菌株,经系统选育而来。

2.2 栽培原料

2.2.1 木段栽培树种选择
灵芝为木腐菌,子实体通常呈扇形或蹄形生长于枯木或树桩上,特别是阔叶树,在欧洲、亚洲和南北美洲的针叶树上较少见。大多壳斗科植物树皮较厚、形成层发达、不易与木质部剥离、树质坚硬,适宜栽培灵芝。目前,灵芝段木栽培主要采用柞木、椴木、榆树、栎树等阔叶树种。除常用阔叶树种外,其他段木也被应用于栽培灵芝,Thiribhuvanamala等及Mehta等利用果树木段栽培灵芝G. lucidum,评估其产量及生物学转化率,发现椰子树与芒果树产量最高,适宜栽培灵芝。农东红等采用油茶枝干及常规段木(枫香木、板栗木)栽培赤芝G. lucidum与紫芝G. sinense,结果表明,LZZ1灵芝菌株油茶段木栽培产量显著高于枫香木及板栗木,适宜用油茶段木栽培灵芝。而朱华功等选择白桦、千金榆、落叶松、核桃楸和蒙古栎用于松杉灵芝G. tsugae短木段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松杉灵芝菌丝在5个树种短木段上均可生长,其中落叶松树种最优,但综合经济与生态效益,蒙古栎最适于松杉灵芝栽培。除此之外,桂圆树、构树、梨枝、美洲山核桃树、李子树等也被用作栽培灵芝的段木基质。
2.2.2 代料栽培原料种类
灵芝代料栽培主要以木屑、棉籽壳、玉米芯为原料,辅料包括麦麸、米糠、玉米粉等。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林业资源被过量消耗,因此,传统的以不同阔叶树木屑为原料栽培食用菌已不是既经济又环保的方法。目前,每年全世界农业废弃物的产量巨大,预计2016—2050年间将会增长至30亿t以上,尽管它们可以成为各种工业生产的良好原料,但其中约有一半未被利用,并呈现出严重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浪费。农业与食品废弃物富含纤维素与木质素,可以作为栽培灵芝的基料,如米酒糟、芦苇秸秆、食物废弃物、槟榔茎秆、药渣、玉米秸秆、葵花籽壳等逐渐被开发为灵芝的栽培基质。如Veena等利用农业废弃物稻草栽培灵芝,发现稻草在灵芝G. lucidum栽培中具有巨大潜力。Khoo等探究食品废弃物与生物质废料(椰子果皮、咖啡渣、香蕉皮、蛋壳、茶叶废料、甘蔗渣、纸尿裤)作为基质栽培灵芝G. lucidum,结果表明,TE基质(25%纸尿裤芯、10%咖啡渣、5%香蕉皮、5%蛋壳、5%甘蔗渣、50%商品基质)能促进菌丝快速生长。Atila探讨了小麦秸秆、棉籽粕、向日葵粕、大豆秸秆、豆秆替代传统木屑(栎树和杨树)作为灵芝G. lucidum栽培基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棉籽粕的产量与生物学转化率最低,大豆秸秆、小麦秸秆和豆秆可作为灵芝栽培的替代基质。张波等研究莲子壳替代基础配方(杂木屑45%、玉米芯45%、麦麸5%、玉米粉4%、石膏1%)中的木屑和玉米芯,从中优选出莲子壳基质高效配方,结果显示,培养料添加一定比例莲子壳可促进灵芝G. lucidum菌丝生长,其中60%添加量处理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周威杰等在灵芝(隆丰灵芝1号)栽培基质中加入不同比例竹屑,观察灵芝的菌丝生长情况、出芝产量、生物转化率及商品品质等指标,发现主料竹屑添加量50%~60%及棉籽壳添加量20%~30%时,灵芝菌丝的生长速度较快,产量及生物转化率较高。刘长斯等以青蒿渣和青蒿秆为主料栽培灵芝(仙草堂1号),其生物转化率达9.9%,与桑枝为主料相比,可获得高产优质的灵芝子实体。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灵芝栽培可以就地取材,不但能降低灵芝生产成本,而且能提高农业副产物以及食品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

2.3 栽培模式

灵芝的栽培模式主要分为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栽培模式示例如图1所示。

图片

图1   灵芝栽培模式Fig.1   Cultivation pattern of Ganoderma
2.3.1 段木栽培
段木栽培包括生段木栽培和短段木熟料栽培2种方法。生段木栽培是指用未经灭菌的段木直接接种栽培灵芝,有长生段木栽培和短生段木栽培2种,其中,长段木长约为120 cm,短段木长15~20 cm,木材含水量为40%~50%。生段木栽培是利用电钻打穴后在穴内接种,穴深2~4 cm,打穴后立即接种,防止时间过长木料水分蒸发,菌丝不易定植。穴内接种后要立即用石蜡封穴口,将石蜡融化后趁热用毛刷涂抹在接种区域,如果石蜡不够热则不黏连,易脱落,引起杂菌污染。
短段木熟料栽培是将段木进行灭菌后再接种培养,树种主要选择柞木、椴木、榆树、栎树、构树、桂圆树等。在接种前15~20 d将树木截成较短的原木,长约15 cm,砍去较小的侧枝、刺以及任何可能刺穿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的部位,用铁丝、撕裂绳或竹篾捆扎。若段木过干,装袋前可在水中浸泡,或装袋时倒入清水增湿。高压121 ℃灭菌1.5~2.5 h,或常压100 ℃灭菌10 h以上。袋内温度下降到30 ℃以下时接种,保证接种室的洁净和干燥,并已熏蒸消毒,熏蒸药品可采用气雾消毒剂、优氯净、保菇王等。菌丝长满袋后脱袋覆土,畦床一般填满土至菌段不易暴露为宜,菌段表面覆盖土厚1~2 cm,当畦床菌段表面覆土为4 cm时产量较低,且易受其他微生物侵染,建议畦床菌段表面覆土深2 cm,可以获得高产。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覆土材料会影响灵芝子实体的产量和品质,如周洁等74试验结果表明,覆土为黄壤、石灰岩土和河沙的灵芝G. lucidum产量显著高于覆盖紫色土和水稻土。
2.3.2 代料栽培
灵芝代料栽培分为瓶栽和袋栽2种类型,具有不与粮争地、不与其他产业争资源等特点,是白色、低碳的现代农业。与瓶栽相比,袋栽具有基质多、菇体大、运输方便等优点,因此应用广泛。目前,袋栽是华北地区的主要栽培方式,而工厂化栽培主要也采用袋料栽培,利用数字化智能系统在线监测和人工调控,以便于标准化生产和管理。阔叶木屑、棉籽壳或农业副产品常作为灵芝的栽培基质。此外,其他林副产品或食品废弃物也可作为原料栽培灵芝。一般来说,用传统阔叶树木屑作为栽培灵芝的基质时,子实体质量好且表面坚硬。种植者可以选择易从本地区获得、适合当地条件的原料及配方。笔者归纳总结文献,整理出栽培基质配方实例如下:①22.5%木屑、67.5%稻草、10%米糠;②100%芒果木屑;③90%木屑、8%米糠、2%碳酸钙;④竹屑50%~60%、棉籽壳20%~30%、石膏1%、蔗糖1%、磷肥1%;⑤60%棉花秸秆、20%棉籽壳、15%麦麸、2%玉米粉、1%石膏粉、1%磷肥、1%石灰。将选择的基质加水搅拌均匀,以手握料指缝漏水但不滴水为宜。然后装入瓶内或袋内,装料时松紧适度,采用高压灭菌或常压灭菌,高压灭菌压力达到0.15 MPa保持2 h以上,常压灭菌100 ℃保持10~12 h。接种室需提前用气雾剂熏蒸消毒,灭菌后的料袋或瓶温度降至30 ℃以下接种。固体菌种和液体菌种均可用于料袋或瓶接种,采用袋口接种或侧面打孔接种方法,固体菌种将孔填满,液体菌种接种量为总质量的5%~15%。
菌丝满袋后主要采用无覆盖物出芝方式,可分为菌墙和立体栽培出芝。菌墙出芝是一种常见的传统出芝方式,需横卧码垛,覆黑色塑料薄膜保温、保湿。而灵芝立体栽培解决了灵芝重茬及覆土造成子实体重金属污染问题,同时避免了墙式栽培出芝时的烧菌现象,是一种高效、持续、绿色、集约的灵芝栽培模式。如丛倩倩等采取大棚立体网格层架式栽培灵芝G. lucidum,获得的灵芝子实体生长整齐,质量稳定,病虫害发生率极低,为灵芝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近年来,林下仿野生覆土灵芝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该方法重点是利用林下栽培,使灵芝生长环境达到野生状态,已在浙江龙泉市,福建浦城县、武平县,广东桃源镇,江西细坳镇,湖南码市镇田沟村等地试种成功。曾广宇等通过分析红锥林下黑灵芝G. atrum仿野生栽培方式、出芝情况、采收时机及经济效益,得出林下黑灵芝仿野生栽培投入少,品质好,经济效益较高,是非常有前景的灵芝栽培模式。赵丽宏等对东北地区林下覆土栽培松杉灵芝G. tsugae的技术流程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松杉灵芝的大规模林下栽培提供了可靠依据。陈新强等进行林下仿野生栽培紫芝G. sinense试验,结果表明林下仿野生栽培灵芝的品质总体优于大棚栽培的灵芝,其原因可能是林下生长环境接近自然条件,生长周期较长,有利于物质转运和积累,从而提高灵芝品质。灵芝仿野生栽培是人工栽培与仿野生出菇管理相结合的栽培新模式,人工模拟天然菌类生活习性栽培灵芝,对提高林下经济和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林下仿野生栽培受自然气候影响较大,容易出现子实体品质难以控制、产量低、栽培效益降低,从而引起高品质的灵芝货源不足等问题。因此,开展相关林下仿野生栽培灵芝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4 出芝管理

灵芝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分为不同时期,包括原基期、幼芽期、生长期、成熟期。灵芝在其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CO2浓度、光照等。魏巍等探究了3个出芝温度(25,30,35℃)的基质物质含量和酶活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25 ℃时,灵芝能够正常出芝,还原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酸性蛋白酶活性均高于其他2个温度处理组;温度高于30 ℃以后子实体分化受到抑制。姚珂等研究了空气中CO2浓度对灵芝生长发育过程中三萜成分的影响,发现随着空气中CO2浓度的提高,子实体三萜含量在不同生长阶段逐渐升高,但过高的CO2浓度会使子实体形态呈现鹿角状。因此,在灵芝的生长阶段,温度控制在25~30 ℃,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保持良好通风,有利于优质灵芝的生长。当灵芝子实体菌盖边缘白色生长点逐渐消失,开始增厚,菌盖木质化,并伴有少量孢子弹射时,停止喷水,空气相对湿度降至80%。

2.5 采收

2.5.1 子实体采收
灵芝子实体采收因不同收获目的而不同。许琳等认为吉林地区是以段木栽培为主,产粉后收获赤芝G. lucidum子实体,并探索了吉林地区赤芝子实体后期最佳采收时间,建议为9月22日左右。郭美蓉认为尤溪县赤芝G. lucidum代料覆土栽培是在赤芝菌盖充分展开、增厚,菌盖、菌柄开始革质化,菌盖呈赤褐色或赤红色,孢子开始弹射前采收。而四川、吉林、福建、安徽等地发布的灵芝相关地方标准规定灵芝应在菌盖白边消失,菌盖颜色一致,表面附着少量孢子且木质化加重时采收。采下的灵芝菌盖朝上,排放于室内,待孢子固定于菌盖后加工、包装和销售。
2.5.2 孢子粉收集
灵芝孢子粉收集从子实体弹粉开始,至弹粉结束需要45~60 d,收集的孢子粉及时干燥,可烘干或晾干,并放在低温或阴凉处保存。不同地区灵芝孢子粉收集方法有所不同,主要有风机收集、地膜收集、套纸筒收集、培养架密封收集等方法,东北地区多采用风机收集方法。其中套纸筒收集法费工费时,只能应用于小规模农户与试验收集。而培养架密封收集法孢子粉产量高,不会混入杂质,孢子粉纯度较好,值得推广。目前,研究者已开始关注孢子新型收集方法,以期增加孢子粉产量,减少污染,提高质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如李小林等发明了灵芝孢子粉收集装置以及收集系统,包括安装架、吸管、收集装置和离心抽吸装置,可有效地提高对孢子的过滤效果和收集效率。刘长斯等在栽培房内上部设置与吸风机相连通的多个吸气头,并在下部设置有与吹风机相连通的多个喷气头,形成向上气流,阻止灵芝孢子粉在重力作用下的自然沉降,收集率达90%以上。

3 结语与展望

我国灵芝产量巨大,但也面临着一些产业发展瓶颈,忽视了灵芝种质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导致栽培菌株混乱。唐传红等认为应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灵芝数据库,其中包括每个获得的灵芝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生物活性物质和分子生物学指纹图谱,从而为灵芝属的分类鉴定、生物活性研究和灵芝种质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解决我国灵芝属菌株在研究和生产方面的混乱状况。
灵芝在保健品、医药、化妆品、装饰品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加强灵芝野生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应大力开展灵芝室内规模化、工厂化栽培技术研究,实现灵芝周年工厂化生产。灵芝工厂化、智能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将大大促进企业减人增效,保证灵芝市场的品质与数量,是灵芝人工栽培的发展方向。但灵芝工厂化栽培存在运行维护成本高、技术要求高等问题,目前并未得到有效推广。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大力实施食用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等重点项目,可推动灵芝工厂化产业发展。
随着灵芝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连作年限的增加,灵芝连作障碍问题尤其突出,特别是每年都需更换土地,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灵芝连作障碍成为当务之急,也是灵芝栽培的“卡脖子”问题。解决灵芝连作障碍应综合多种措施,包括栽培方式优化、土壤消毒、生物调控防治技术等,如采用立体栽培方式、石灰消毒法等改善灵芝出芝方式、连作土壤微生态环境及土壤理化性质来缓解灵芝的连作障碍,促进灵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灵芝栽培规模的扩大,一些灵芝病害也相继被发现,病害发生时主要通过使用农药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这种防治方法会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并且容易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近年来,生防菌及抑菌活性物质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具有选择性强、不易产生抗性,安全等突出优势,避免了农药残留对环境的破坏。因此,采用生物抑菌剂与抗病品种相结合的方法可能会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将为灵芝病害防治提供一条新途径。
图片

引用本文: 王恬恬,徐济责,刘晓龙.灵芝栽培研究进展[J].菌物研究,2024,22(1):94-102.

作者简介:王恬恬,女,在读硕士,菌类作物开发与利用。

基金信息: 吉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0204066YY,20210202080NC)

中图分类号: Q949.32;S567

文章编号:1672-3538(2024)01-0094-09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2023-10-30

出版日期:2024-01-25

网刊发布日期:2024-03-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