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渔的“中年危机”

 nizijun 2024-03-26 发布于广东

  作者:马庆民

  张爱玲曾说:“人到中年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一句话,形象地描述出了“中年危机”的焦虑。

  当然,“中年危机”并不是近现代人的专属,其实古人同样存在这种情况。

  三百多年前的一个清明节,有个男人跪在父母坟前百感交集,内心愧疚,长歌当哭:“三迁有教亲何愧,一命无荣子不才。人泪桃花都是血,纸钱心事共成灰。”

  这个男人就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李渔——当然,他那会儿还叫李仙侣。此时的李仙侣,人到中年,前途无望,正处于人生的迷惘期。

  李仙侣自幼聪颖,为了让李仙侣能静心攻读,他母亲曾学孟母“三迁教子”,将他安置到一座“老鹳楼”读书。李仙侣也不负所望,24岁第一次参加童生考试,便首战告捷,大放异彩,试卷甚至被奉为教科书。一时间,李仙侣名动江南,被认定是天才,更是未来之星。

  但谁能想到,这次童生考试,便是李仙侣科考之路的巅峰了。

  29岁乡试,李仙侣名落孙山;33岁再考,因为局势动荡,李仙侣不得不中途折回。更可叹的是,这一次乡试,竟是明朝举行的最后一届。因为不久后,清军入关了。

  李仙侣只得归隐故乡,不知不觉他已经36岁了,想到再也无法光宗耀祖,自己又年近中年,他不禁两眼一黑——因为所谓的“中年危机”就这么恍恍惚惚地来了!于是有了在父母坟前号啕大哭的那一幕。

  不过好在李仙侣是个理智派,哭过叹过又纠结一阵后,很快便接受了现实。因为他认为“天生一人,必备一人之用”,既然此路不通,那就另寻他路。于是,他把原来不食人间烟火的李仙侣改成了十分接地气的“李渔”,号“识字农”,举家迁往杭州,选择了一个在当时的读书人看来很无奈的行业——“卖文为生”。

  李渔的这种“自由撰稿人”的身份,不仅被时人视为“贱业”,而且还看作是“不走正道”。但李渔并不在乎这些,且十分坚定自己的方向。也正因如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卖字糊口”的专业作家,就此闪亮登场。

  为了摸清楚读者的口味,李渔特地去各种场所做市场调研——杭州的大街小巷、戏馆书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身影。他在不断接触、不断观察、不断了解中发现,从豪绅士大夫到普通市民,皆对戏剧、小说有着浓厚的兴趣,如果写大家都喜欢的东西,是非常有市场的。

  李渔正好有这方面的专长,不仅有才有趣,喜欢研究生活之乐,而且还通晓人情世故,善于社交。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创作能力极其旺盛,不仅先后写出了《笠翁一家言》《笠翁十种曲》《无声戏》《十二楼》《闲情偶寄》等五百多万字,还批阅《三国志》,倡编《芥子园画谱》……尤其《闲情偶寄》一书在当时颇受欢迎,一度掀起了生活艺术之风,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

  明确的定位,他清晰地认识到,看自己书的群体,多是市井平民,所以他尽量把内容写得浅显。等到他写的剧本《怜香伴》《风筝误》相继演出并引起极大的轰动后,一时间,“天下妇人孺子无不知有湖上笠翁”(湖上笠翁是李渔的号)。新作一问世,立马就被抢购一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此时李渔已经从一个“自由撰稿人”,升级成了一个“畅销书作家”。

  试想?如果李渔当时没有“拐弯”,而是一条道走到黑,那就不会有后来的“芥子园”,也不会有如今依然有趣的“笠翁对韵”了。

  虽然时代不同,但面对困惑与危机,李渔并没有迷茫,更没有一蹶不振,而是不惧世俗眼光,坚定地走出了一条那个时代“离经叛道”、前人不曾尝试过的新路,不仅实现了知识变现,更实现了财富自由。

  可以说,李渔对今天的我们很有启示:中年危机并不都是人生真正的危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还是一种提示,也是一次转折。当“危机”出现时,我们没必要恐慌,甚至绝望,如果一条并不适合自己的路走不通了,那就不妨换条路,发挥自己特长,尊重自己兴趣,坚定自己的方向……然后坚持不懈。

  因为,只有如此,我们所以为的“绝处逢生”,才有可能变成一片“世上桃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