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革开放后繁峙第一所民办学校(一)

 平型关杂志 2024-03-26 发布于山西



改革开放后繁峙第一所民办学校(一)

——记李宏如与兴育中学

康所平

1993年,由李宏如个人投资兴办的 “兴育中学”——改革开放后全县第一所民办中学,经忻州地区教育局批准成立,当年秋季即开始招生。

其实,学校的筹备工作是从1992年开始的。

兴育中学校门

1、起因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国家就鼓励社会集资办学,1992年

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在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集资办学和民间办学,改变国家包办教育的做法。”

那时,九年义务教育还未施行。

当时,有人建议李宏如办一所高中,解决部分孩子上高中难的问题。既然国家鼓励民间办学,他也退居二线,遂有了办学的念头。

不过,一个念头的萌生也许是埋藏在他心底多年的愿望,好比一粒种子,只是在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下,它才能够发芽并破土而出。

年轻时,李宏如就曾有过一段从事教育的经历。

那是1959年冬天,公社干部抽调他去铁家会公社做扫盲辅助工作,每月有18元的工资。1960年,随着精简干部之潮,他被精简到富家庄民办中学任教。这是一所社办初中,大约创办于1958年。全校共有3名老师,在册学生30多名。校长由公社副书记兼任,公社让他任副校长并主持学校工作。

据他回忆:“开始我也很有信心,为了学校的燃料,带领学生们去距离15里远的宽坪村闹柴。但没过多久,学生就大量流失。因为那年的生活极度困难,学生们家里根本拿不出吃的供孩子上学,仅留下本村的几个可以不用带粮食的同学尚可坚持。我们几个教师也同样拿不来吃的,每天三顿饭不到一斤米,以吃白萝卜为主。生产大队对学校的支持和帮助,只能是再给些白萝卜。因为没储存的地方,萝卜冬天冻成了冰疙蛋,吃的时候用冷水把冰浸出来,加点盐,熬熟了,就是用来拌小米吃的菜了。说起来是菜,其实是主食。因为小米很少,成了引子。主要是冻萝卜。”

后来,学校实在是办不下去了,他只好向公社提出返乡务农。这对年轻要强的李宏如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打击,至少在他的人生履历上是留下了缺憾。

这次的办学是否有弥补一下当年未竟之愿的意味?

当然,循着他一路的轨迹上溯,我们也许会发现这其中也触及到他少年时的一个梦想。

1959年他在代中读完初中,很想上高中,却未能如愿。

当时,学校分配给他们班1个本校高中的保送生名额,班主任王老师给了他,这当然是件好事,别人争都争不到,而他却放弃了。王老师非常意外、失望、惋惜,并心有不甘,一连几天做他的工作,但终究还是落了个不欢而散。以致离校时他都没敢见王老师,更谈不上道别,本来,他们关系很好。这“放弃”又是为何?“因为一是父亲去世,精神和经济都失去了靠山;二是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多年后,他在自叙中这样写道,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心酸与无奈。

“补平生之憾”毕竟只是他办学其中的一个方面,更多的还是为那些如当年的自己一般求学心切而又上学无门的孩子们着想,这在他撰写的助学功德碑文中讲得明白:“改革开放提倡社会办学,我亦年老,稍有余暇,加之青年求学心切,县城高中不能满足,遂有办学之念。”

于是,1992年后半年,李宏如开始了办学的筹备工作,聘校长、建校舍、跑审批……

校长聘请了全县公认的人品好、有能力、经验丰富的原砂河中学校长、县教育局局长乔力中,跑审批毕竟是多赶几个门槛,建校舍则是硬头营生。

当时,县城内既无可利用的旧址,他又无钱建设新校——那时,李宏如每月工资一百多元,维持全家生活都有困难,但他有一处现住的房院,就坐落在县城建设街的一条巷内(后改名为永丰街兴育巷)。

他决定利用自家的房院和屋后二分空闲地建校舍。

院子的北面共5间平房,他将其中3间作学校办公室,2间作他和家人的居室。在院子西边和南边盖了几间简易房,用作伙房和宿舍。屋后的空地,新建起了二层小楼可作4个教室(是经土地局批准的)。砍掉院子里的杨树,制作了桌凳。仅建筑费用就花出8万多元,而这些都是靠借贷筹措的。

办学过程坎坎坷坷,可谓一言难尽。

兴育中学办公楼

2、尴尬

常言道,世事难料。

1992年,想上高中的人多,繁峙中学却因人满不能全接收,而1993年繁中却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原因是人们为了将来好就业,纷纷报考了师范、中专等包分配的学校,上高中的人数锐减。兴育中学原来是为考不上繁峙中学的人准备的,“拾遗补缺”而已,可现在繁峙中学都招不够,兴育中学还怎么招?——尽管招生前没料到会有如此变故,但即使知道也得招,因为兴育中学已经准备就绪,特别是上级已经批准,招生广告也贴出,如果不招,就会失信于民,更会影响报考兴育中学学生的前途——李宏如这样想。他是硬着头皮招生的。果然,原计划招收2个高中班,100名学生,结果只招起41名学生。每生每年收费600元,不要说归还建校投资,连日常的教师工资、办公费、水暖电费也不够。出师不利,兴育中学从招收第一个班开始就步入了艰难的办学之旅。

1994年没有招生。

1995年在老师们的建议下改招初中,经过努力招了1个班。原计划不招住校生。因为招生困难,后来是不论走读生、住校生都招。但学校解决不了住宿问题,只得让学生临时借宿在本街亲戚家。相距学校数百米,李宏如很担心孩子们的安全,觉也睡不踏实。为了解决学生住宿问题,1996年他又借款7万元在校南300米处建了10间简易平房,2000年招了2个初中班,教室不够用了,在宿舍院建起了三层教学楼(12个教室)、二层办公楼、伙房、锅炉房、厕所,还增设了电脑教室。

开始在大街上跑早操,从2006年起,上级主管部门不让在马路上跑操,他又购置了操场。先后共投资130余万元,因为学费只够学校日常开支,建校投资由他一人承担,未进学校的账。

兴育中学规模不大,条件一般,招生比较困难,他曾提着浆糊在大街上贴招生广告,到县城各小学散发招生广告,还到乡村小学及学生家里进行招生宣传,有时走一天招不到一个学生。除了2000年至2004年招生好一些外,其余时间每年只能招1个班。

自2005年全县小学、初中实行免费入学之后,兴育招生更加困难,他自觉年老力衰,特别是觉得若继续办下去还债就没有希望,于是在2007年停止了招生,2009年送出最后一个初中班,2011年小学六年级毕业之后,将几名五年级学生转至彩璟小学。兴育中学走完了它18年短暂的历程。期间,先后招收了1个高中班、21个初中班和6个小学班,共1200余名学生。

虽然学校账面收支结果:初中盈余5500元,小学亏损4235元,基本持平,但缺钱始终是办学过程中最令李宏如头痛的问题。据他回忆,“我只能采取挪借的办法,借上学费打外债,学校发工资时我再从别处借钱,有时也从妻子手中借,我机关的工资每月只有几百元由妻子管理,借款要打借条,至今还有9万多元未归还妻子”。

他办了18年学校没有从学校往家里领过工资。虽然每月做工资表时他同别的老师一样也有工资——开始没有工资,后来每月400元,最后几年每月700元,这只是体现在账面上,实际没有一次往家里领过钱。为了家庭和睦,为了安妻子的心,妻子每月打扫厕所的200元工资是必须发给她的。在办学中,表面上看起来轰轰烈烈,实际上只是从家里往学校里拿钱,而不往家里拿钱,家里却过着穷日子——这种情况只有他妻子知道。对此,他非常感谢自己的妻子,他深情地赞叹道“是她的宽容和大度支持了我的事业”(《回忆兴育中学》)。

为了省钱,他承担了学校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和体力劳动。农民出身的他,那时已年近六旬,仍自觉身强力壮,还能劳动。1996年寒假时高中班补课,班主任有事未到校,他既当班主任又负责后勤,给学生做饭、烧茶炉。为了解决教室漏雨问题,他同高中班的同学和泥、抹房。从1993年至2000年,冬季过星期学生放假时,怕伙房和茶炉的自来水管道冻坏,他又负责起生茶炉和伙房的炉子。

2001年至2004年,原来的旧校变成了宿舍,教室在新校区,他每天要负责十几个炉子的打炭、劈柴、生火。

但靠节省毕竟是杯水车薪,好在有许多朋友帮助,特别是建校之初,有的借给他现款,有的帮他贷款,有的帮助审批木材,有的帮助施工……据他回忆,在兴育中学的建设中,从申请办学许可证、筹集资金、施工建设,到出力帮工、运输材料,直接帮助的人近百人(这其中有县、乡在职领导、有企业界人士、宗教界朋友等)。他原想学校办成功之后邀请这些朋友聚一聚,一并感谢,结果一拖再拖终未实现。对此,他深表愧疚,在《回忆兴育中学》一文中他这样写道“他们不仅没有吃过我一顿饭,抽过我一包烟,甚至连我这个不善言辞的人的一句感谢话也未听到。但我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些人”,这从他后来为那些将借款转为赞助的人镌立助学功德碑以及碑上未列上去的,又在回忆文章里不厌其详地特意点出其姓名,便足以说明此话并非虚言。

众人的信任与帮助,正是兴育中学存在十八年的理由,也是李宏如坚持办学的动力所在,正如他所言:“我只是把大家对我的帮助当作一种正义和善行的力量,汇积起来,激励着我,用于我的实际行动,以此来回报大家。”(待续)








超过8000人已经关注订阅

觉得好看点个【在看】再走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