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姐夫妇牺牲后,留下一个三岁的儿子,是谁抚养长大的

 历史客栈 2024-03-26 发布于山东

江姐夫妇都是革命烈士,丈夫彭咏梧在1948年1月16日壮烈牺牲,江姐也在1949年11月14日英勇就义。

江姐牺牲时,留下了一个儿子叫彭云,还只有3岁,那么,这个孩子是由谁抚养长大的呢?说起来还真让人想不到,就是彭咏梧的前妻。

彭咏梧在认识江姐之前,是有一位妻子的,叫谭政烈,后来改名叫谭正伦,两人还生了一个孩子,叫彭炳忠。

因为彭咏梧要参加革命,常年在外面奔波,家里就由谭政烈一个人操持,不光要挣钱养育孩子,还要经常给丈夫寄一点活动经费。

这样的好女人,彭咏梧自然应该好好报答才对,为什么后来又娶了江姐呢?

其实,这也是彭咏梧的无奈,或者说是革命的需要。

1943年,彭咏梧在重庆从事地下工作,为了安全需要,组织上就让他和江姐住在一起,假扮成夫妻,这样工作起来也更方便。

不过,到了1945年,随着形势的不断恶化,很多地下党员被国民党抓了起来,组织上为了确保彭咏梧和江姐的安全,就干脆让他们俩正式结婚,这样一来,就不怕国民党的搜查了。

在之前的两年里,两人一直相持以礼,恪守着底线,江姐也知道彭咏梧家里还有老婆孩子,所以一直没有想过两人会真的结婚,但是现在革命形势越来越严峻,也由不得他们多想了。

至于谭政烈那边,彭咏梧对江姐说,她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女人,会理解我们的,等革命胜利了,自己再去跟她解释。

可惜,三个人都没能等到再次见面的那一天。

到了1947年底,随着国民党在战场上的节节败退,彭咏梧和江姐的处境也更加危险,他们知道,自己随时都可能献出生命,必须要把孩子托付给一个可靠的人。

可是,托付给谁合适呢?彭咏梧和江姐认识的人,要么是革命同志,同样面临着危险,要么是亲戚朋友,也都会被国民党反动派查到,把孩子交给他们都不放心。

最后,江姐就想到了谭政烈,对彭咏梧说,你和谭政烈的关系很少有人知道,把孩子交给她应该是安全的,而且我相信她,一定能把孩子照顾好的。

彭咏梧虽然有顾虑,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同意了。

应该说,江姐的想法是对的,这两个女人虽然在关系上有天然的抵触,但两人都在深爱着同一个男人,说明两人有很多共同点,把孩子交给她也是放心的。

果然,当谭政烈看到彭咏梧和江姐写来的信后,一开始很难接受,自己苦等了丈夫这么多年,却没想到丈夫已经另娶她人,还有了孩子!

但是,谭政烈毕竟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女人,知道丈夫这是出于革命的需要,自己作为他的妻子,也有责任抚养他们的孩子。

于是,谭政烈就去了重庆,找到组织,把还不到两岁的小彭云接了回去。

果然不出所料,就在谭政烈把孩子接走后不久,彭咏梧就壮烈牺牲了,很快,江姐也因叛徒出卖,被反动派抓走了,关进了渣滓洞集中营。

彭云后来回忆说:“1947年10月,我父母受命重返下川东组织农民暴动之前,母亲给谭妈妈写了一封信,托谭妈妈的弟弟谭竹安转交,这封信不但将一切和盘托出,还嘱托谭妈妈尽快来重庆照顾我。那是我的两个妈妈唯一的一次通信,但她们从来没有见过面。”

从此,谭政烈就带着小彭云一起生活,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为了避免被反动派盯上,谭政烈还给自己改了个名字,叫谭正伦。

在谭正伦的教育下,彭云长大后也很有出息,考入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在北京一家研究所工作。

1974年,彭云的儿子在北京出生,当时,谭正伦正跟着大儿子住在成都,就想去北京看看孙子,结果就在要上火车的时候,突然脑溢血发作,不幸离世,没能看到刚刚出生的小孙子。

后来,彭云又去了美国留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并留在了美国工作,成为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计算机系终身教授。

至于彭云为什么没有回国效力,他曾经对记者解释过,说:“我总在想该不该回去。也曾经努力过,但想不好回国做什么,似乎找不到着力点。原来想做出大东西就回来,但还没等做出来就老了。”

对这个说法,您怎么看呢?

(参考资料:《人民政协报》《出版参考·新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