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行者的心态

 皮皮中尉 2024-03-26 发布于河南

本文导读:

旅行者们总会同久困萎靡之人不同,总能活得活色生香,过得有滋有味。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交通便利,喜欢旅行的人越来越多,这就像笼中鸟总渴望飞出牢笼,人困顿久了就想四处兜兜转转。旅行不是离家出走更不是人间蒸发,旅行者终归要回归正常生活,可见旅行这件事不会影响人生格局,却能调剂人生,算是生活的调料。于是旅行者们总会同久困萎靡之人不同,总能活得活色生香,过得有滋有味。

有了这番对比,可见旅行是件好事,好就好在能改变人的心态,最后成为旅行者的心态。

我认为旅行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族群的又一大优势,论及重要性应当仅次于制造工具。虽然很多动物也有迁徙的习惯,但那是求生存,而人类的旅行显然更具内涵,着眼于长知识开眼界提升格局的精神层面。毕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人们早就取得的共识,如今任何一个人不去接触新事物新知识,恐怕就会与时代脱节,不足以与复杂多变的世界共存共荣。

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中,旅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堪称一件稀罕事儿,要是谁天天张罗着外出瞅新鲜凑热闹,弄不好就会成为被人蔑视的“二流子”。

这其中既有封建时代交通不发达信息不通畅的客观条件制约,也有诸如“父母在、不远游”的教条束缚。尤其是到了明代,普通人若要走出家乡二十里都需要通关文牒护身,否则就要送官吃牢饭。所以我们读书读史,见到那些寄情山水的“旅行者”,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旅行者,要么是不愁吃喝的达官显贵比如谢灵运欧阳修,要么是官场受挫的失意者如苏轼李白,而真正以积累见识领略气魄为目标的旅行者,恐怕也只有司马迁、顾炎武、徐霞客这寥寥几人而已。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制约古时候旅行的发展,那就是统治阶级的意愿,他们不愿意让治下的老百姓爱上旅行,更愿意让大伙都变成能走路的庄稼,因为那样老百姓才听话好管理。在这一点上东西方封建统治者是“心意想通”的。欧洲中世纪几乎每个国王都拿没有固定家园的吉普赛人和犹太人当靶子替罪羊,而明清时代的皇帝也更容易把外出经商不事农业生产的人视为“不安定分子”,动辄严加管束。以至于明成祖就专门下过诏书命令“下南洋”的子民限期归国,否则“天兵进剿”,可杀不可留。所以越到明清这种更接近现代的封建晚期,老百姓越不自由,越发不知道旅行为何物。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封建统治者到底在怕什么呢?

不管是为年轻时代为编撰《史记》四处寻访古迹的司马迁,还是志在天下记录名山大川写出恢弘游记的徐霞客,真正的旅行者必定胸中有沟壑、眼中有沧海,具备了常人无法匹及的各种素质。而这些林林总总的素质综合起来,就是我想聊的旅行者的心态,说白了统治者怕的就是天下黎民苍生人人都拥有旅行者的心态,那结局就是民智大开,队伍不好带了。

旅行者会思考前进的方向。古人出门旅行相当麻烦,除了准备盘缠和果腹的“路菜”,还要考虑规划目的地和路线,其实我辈现代人出趟远门也多半需要做个“路书”。“路书”何用?就是指明方向。旅行者和盲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方向感,旅行者出门大抵方向明确目的清晰,就算走过千山万水飞越大洋也要到达心仪的目的地才行。所以这个方向就是旅行者心中的启明星,一如我们常常提到的愿景蓝图。在我看来,旅行者的心态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方向感,倘若方向混沌,人生就会一团乱麻,方向清晰,则无论高潮低潮都会镇定自若,因为你知道自己要去哪儿,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旅行者会保持敏锐的神经。想想看,一个愿意外出旅行的人,必定是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必定对所遇所闻都保持了高度的兴奋点和好奇心。于是乎旅途的见闻才是一次旅行最最重要的收获,而非地摊上买到的高仿古董。既然旅行是一次对于心灵的洗礼,那么旅行者必定对周遭的一切都保持着强烈的敏感,一如我们常常提到的生活感触。在我看来,旅行者的心态中最醒目的就是这份敏锐。在生活中时刻保持了这份可贵的敏锐,即便没有背上行囊我们也会对生活充满敬意,唯有践行“日日是好日”的细腻感触,生活本身才会对我们释放出足够的善意。


旅行者会做好应变的准备。所谓“穷家富路”,旅行者多半会对自己即将开启的旅程做好万全准备,因为这是人之常情,这就是隐隐中为即将到来的变化做好应对。天气恶劣、车辆抛锚、火车晚点乃至宾馆客满,想必都会是旅行中可以预料到的变数,所以旅行者的心态中天然就具备应变的成分,毕竟谁都无法保证旅途圆满一帆风顺。在我看来,应变是旅行者心态中最积极的因素,一如“底线思维”。遇到坏事要往好处想,遇到“天上掉馅饼”就要往坏处想,有了这份至关重要的“底线思维”,我们才有应变的基础,才敢于去面对生活中必将出现的“黑天鹅”。

旅行者会保有良好的心境。出门旅行是为了放松身心陶冶情操,没有谁出门旅行是为了结仇打官司,所以旅行者总会竭尽全力为自己保住一份好心情,所以我们才会在旅途中遇到不顺时常说“千万别坏了这份好心情”。说白了,一趟满是美好回忆的旅行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旅行,一如满是好心情的日常生活。所以我认为旅行者的心态中最值得推崇的就是那份纯净无暇的好心境,心情好了自然干事充满活力,自然对人充满暖意,更自然地对生命充满了如火的眷恋与热爱。我们常说生活就是一趟旅程,那就不妨把一份好心情当成人生最佳的自我馈赠,带着爱意暖意走下去。

旅行者会热切憧憬明天。凡处在旅途当中的人,都会对旧的一天充满回味,也必将对新的一天充满希望,他们会设想明天在哪里拍照,会吃到什么样的佳肴,会遇到什么样的场景。旅行和出差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个人预期,有了预期才会有辅助实践把希望变成现实的冲动。于是乎旅行者的心态中这份关于希望的元素也显得重要起来,一如我们每个人都要对人生抱有希望。一个得过且过欠缺希望的人注定是缺乏活力的,而一个抱定“度过精彩每一天、最好的一天就是明天”主见的人一定是活力四射满溢激情的。拥有希望,相信自己越活越好,人就不会自寻烦恼坐困愁城。


剖析完所谓旅行者心态中各个元素,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封建统治者不愿让老百姓旅行甚至流动了。因为一个人完全集齐了旅行者心态这些元素,就是一个真正自由的人。就算在旅行之前不自由,也会在旅行中或者旅行之后品味感悟到自由。喜欢旅行的人未必是讨厌自己的家,或者讨厌单位或者单位的领导,而是希望品味到带着细腻温和、带着花香鸟语的自由。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在运动,在运动中实现对立统一,实践从量变到质变的伟大过程。从这个角度讲,充满运动趣味和变化乐趣的旅行,兴许真就契合了宇宙的终极法则,旅行者的心态就是宏大宇宙对人类最珍贵的馈赠,干嘛不去悉心品味、尽情体会呢?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罗振宇是骗子吗?

家有小女  自在欢喜

写作,绝不苟且

听说“小升初”改摇号了,我送女儿进了语文辅导班

家庭教育的难度,;绝对超乎想象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材

小小说:《噩梦》

阅读能力,才是响当当的硬功夫!

为什么方鸿渐的女人缘这么好?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