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十年临床,我持续用“大黄”病例甚多,总结了 3 个经验

 伊悠帆123 2024-03-27 发布于湖南

图片


中医书友会
第3634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肖俊逸老先生人称“肖大黄”,他大黄可谓出神入化。服大黄适合什么样的人群?如何久服才能不苦寒败胃?大黄为药中将军,攻逐荡涤,为什么反而能益寿延年?让我们和肖老一起学习怎样驾驭大黄的“洪荒之力”。(导读/依伊)
—本文约2190字,预计阅读6分钟—

图片

大黄临症发挥(节选)
口述/肖俊逸
整理/蒋文诚等

简介:肖俊逸(1899——1993),主任医师,江西吉安人,有“肖大黄”的雅号,世代业医家学渊源。弱冠后就读于南昌第一中学,毕业后随父研读医经,治医重实践,不尚空谈,业医60余年,治伤寒、湿温早已名噪一世。先生非但以寒凉见长,且亦能温热,能凉能温,博采众长。生平论著不袭陈言,独标新义,著有《伤寒标准疗法》《大黄临症发挥》《医论医话方剂荟萃》,此外还先后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一、久服无败胃说

中医素有“苦寒败胃”的理论。大黄苦寒,久服如何避免败胃之弊,值得细究。余数十年临床,持续用大黄越月者,病例甚多,非但未见久服败胃者,且日见食欲旺盛。

总结经验有三:

一是当有肠热证时,有故无殒,长服无妨;

二是慢性病虚中挟实,设欲久服,应小制其量(一般为6克左右),或视证情递减其量,或作丸剂缓图其功;

三是审证求本,灵活配伍,调理脾胃,攻补兼施,则至稳至当。

兹举久服大黄案例数则,以供参考:

  • 例一:小儿久泻案

夏××,男,8个月,1975年10月27日门诊。

代述腹泻两月余,日5~6次,中西药不效。患者不发热,奶食较差,舌苔黑而厚。初用葛根芩连汤加减,3剂。服后腹泻次数较多,迸迫作声,手心发热,舌苔仍黑厚。

余以舌苔黑厚,认为湿热泄泻无疑,用三黄汤加减。


图片

处方

大黄3克,黄芩3克,黄连3克,枳实3克,焦山楂9克



服6剂,腹泻毫不见减,舌苔黑厚如故。余断为肠中湿热太盛,药不胜病,须守方再进,自能见功,但病家对治法有怀疑,不愿再服,要求更方。

经再三解释,守方不变,再服3剂,腹泻减为日2~3次,舌苔转黄,神爽食增。后再服6剂,大便日解一次。

  • 例二:神经衰弱案

刘某,患神经衰弱病,头昏失眠,有时彻夜不能交睫,异常烦躁,屡欲自尽。下肢痿软,怯于行动,稍一合目,阳即勃兴。

每隔四至五夜必梦遗一次,至白天也觉阴囊瘙痒茎中刺痒而自遗,脉细微,但重按滑数。腹胀矢气,便溏艰涩,粪黑若酱,异臭,小便短赤涩痛,尿后余沥。

病人时虑虚脱,而医者亦不详察病情,皆以脉象细微,头昏,失眠,梦遗脚软不能行走等症,诊断为虚象,率投大剂温补。

阅其所服之方,石柱参用至30克,党参、黄芪各60克,其它补肾之药亦皆12克至15克。治疗月余,病不稍减。乃投治本市某医院,住院月余,迄无效。

后请余治,详审脉症,认为肠中湿热郁积,腐败化毒,影响心神所致,法宜清肠解毒为主。


图片

处方

黄芩9克,黄连6克,黄柏9克,淮山12克,苡仁12克,莲子心5克,通补丸5克(吞服)



出入加减(但三黄和通补丸始终未除)共服50余剂,始得痊愈。

神经衰弱有因胃肠不和而引起者,余常于养心安神剂中合三黄或通补丸治之,每应手取效。

通补丸系由大黄80%,厚朴、枳实、藿香共20%组成,能清肠解毒,调中利气。此案服三黄和通补丸加健脾药近两月,并未见败胃之弊。

  • 例三:肺结核并阳痿案

胡××,男,50余岁。患肺结核,形瘦萎靡不振,气喘,行动更甚,大便闭结,两、三日一次。

我介绍服三黄丸,日服一至两次,每次1.5至3克。服至三、四个月,气喘大减,精神食欲亦较旺。一日告余曰:“年余阳痿亦勃然起矣”。

《图经本草》谓三黄丸主治五劳七伤。胡某病亦属五劳七伤范围。《医林集要》有无报丸(系用一味大黄)亦主治男子五劳七伤。

当我介绍三黄丸时,意在治其肺结核及便闭,不料气喘好转,且阳痿也因此得愈。古人之经验,信而自征。此案久服三黄丸达三、四个月,非但未败胃,且食欲日旺,丸方缓图,寓攻逐于平和,是其要妙所在

二、清肠可延年说

余年八旬又四,除目力出现老化外(老年性白内障),尚感身轻步健。平日眠食正常,亦少感冒。同道询余却病延年之道,余常以“坚壁清野”四字应之。

忆1939年,余年仅四十岁时,曾一度患神经衰弱,头昏不能久看书报,阅读稍久,两目即困疲不堪,眼睑下垂,不克自持,非立刻释卷不可。同时记忆力大为减退,神烦意乱,注意力难以集中,齿软酸痛,大便似闭非闭,食欲锐减,一切未老先衰之症接踵而来,颇感自悲矣。

遂每隔一、两天服通补丸一次,多至3克,少则1克,即获立竿见影之效,迄今历四十余年,未尝间断。虽年逾八旬,而精神体力基本正常,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症等常见的老年疾患尚未染身。是大黄清肠解毒之功惠我多多矣。

考我国汉代学者王充即有“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渣”的名论。

近代国外学者关于肠道毒素的重吸收对人体健康与寿命的影响也作过很多研究,认为肠道废物的积滞与毒素的吸收是造成很多疾病(如肠癌)与早衰的重要原因。

大黄“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实乃通中寓补,如坚壁清野而毒无由生,真谓之却病延年之良药可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