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爽剧:复仇的基本原理

 玖壹聚 2024-03-27 发布于河南




冤冤相报何了,劫劫相缠岂偶然,不若与师俱解释,如今立地往西天。

——九流部·佛教

终究是有些事不是能用原谅去完结的,尤其是在故事的表达中,往往愤怒更能积蓄力量。

其实在看了很多故事以后发现很多情节都有相似的爽点,从《基督山伯爵》到《射雕英雄传》,从《甄嬛传》到《琅琊榜》,从《伸冤人》到《城市猎人》,会发现其中相似之处之处都是复仇,而且让人觉得这种复仇很妥帖且合理。

一定程度上我们在故事中会自动忽略建立在社会律法上行为束缚,而且会把各种情绪带入,而且主角人设的经历也大体相同,往往是前期受到不公待遇,后期通过某种途径为自己讨回正义,而这种正义很大程度上并不匹配社会法律。

而这种情节被具象化以后,就成了爽剧,无论男女都对这种情节没有抵抗力,人们普遍的情感中都认为“欠债还钱,杀人偿命”是天经地义,如果结果确定,也就无需在意过程是否合理,我们认为只需要结果正义就行,但现行法律赋予每个人相同的权利,即便是恶贯满盈,依然要会有辩护律师为其开罪,程序正义在此体现。

终究有些事做出来是要起到示范效应的,尽管不符合大众的预期,结束一个人的生命在国家机器面前很简单,但要避免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却很难。

我们的故事中有侠客,国外的故事中有超人,但这个世界毕竟受委屈的人太多,所以一些感官刺激和悲悯情绪总能从某些故事中得到宣泄,就像是恐怖片,无害的刺激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人的压力。

一个人先受了委屈,然后使用暴力,这才是爽剧。反过来,一个人先使用暴力,然后觉得委屈,我们也会觉得这是爽剧。蒙太奇的技法在这里不适用,因为核心都一样,前者是好人正义的伸张,后者是恶人报应不爽。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朴素的价值观也向来都如此,期待着公平正义。我们认知中“以暴制暴”算不上褒义词,但这也只是针对个体来说,因为要施行这种行为,也只能是在特定的对象上。

一些情节在现实中永远不可能发生,一旦发生,国家机器会让你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以暴制暴”。

爽剧的魅力,或许正是在于它们能够让我们暂时摆脱现实的束缚,体验那种畅快淋漓的复仇快感。然而,我们也明白,现实生活中的正义并不总是那么直接和简单。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寻求平衡,才能真正实现公平正义。

爽剧作为一种娱乐形式,虽然有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但它也能够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和感动。从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正义的力量,也有了片刻情绪上的共鸣,当制度不够健全,法律不够完善,一些形式本身或许存在争议,但期待更好结局的心思确实相同的。

以此为基,很多爽剧能提供的不是思考意义,而是情绪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