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虫咬荒野生态白茶,比一般的白茶更甜更好喝,是不是真的?

 小陈茶事 2024-03-27 发布于福建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和相熟的老茶友闲聊,是一天中很放松的时刻。

隔着互联网,能分享彼此喝茶的感受。

并且,茶友们总能为村姑陈,带来不少灵感与新思路。

比如,有位茶友最近正在迷恋荒野白茶,在各大群、各大直播间、各大茶掌柜的微信里,转悠了一圈又一圈。

结果有了新发现。

外面的茶掌柜在介绍荒野茶时,虫洞是个高频词。

茶友不解,索性抛过来一个问题。

“那些有虫洞的白茶,都是荒野茶吗?”

这是一个观察细致的问题。

可以肯定,生长在深山野岭的荒野茶树,叶片偶尔有虫洞,是很正常的。

但反之,不能证明什么。

有虫洞,远非荒野茶的独特标志。

《2》

站在小虫虫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

它们作为低等生物,没有太多分辨能力。

分不清高山茶、平地茶。

分不清抛荒茶、荒野茶。

分不出台地茶、有机茶。

同时,为了更好进食求生存,也不能当一只挑食的虫宝宝。

只要有条件,能啃得动,就会毫不犹豫一口咬下去。

同等条件下,虫子们不挑荒野与抛荒,而是在意食物是否可口。

细嫩鲜叶,少粗纤维,叶肉细胞鲜嫩饱满,养分多,蜡质薄,是首选对象。

如果是老叶、老梗,粗糙肉厚的,虫子们就算想咬,也有心无力……

虫洞,并不是荒野茶的独有物。

退一万步看,假设虫子们真的有超能力,专挑荒野茶来咬,那就不得了了。

李麻花设想过这样的“好生意”

下一次再给茶友们推荐新手学习包时,先不上茶,专推一个虫虫生物包。

当大家在网上买到荒野白茶,拿捏不准是真是假时,就请出神奇的虫子,辨别真假。

期间,能省去多少胡乱购茶,买茶被坑的学费!?

《3》

只可惜,天底下并没有这样的神虫。

这门抓虫鉴茶,省去鉴定费的茶圈创收思路,只是空想。

再回到荒野茶身上。

某种程度上,荒野茶树由于生长环境特殊。

无人打理,无人照料,全靠茶树本身从土壤里攫取养分,与四周杂木乱草争夺阳光雨露。

由于生长所需的养分,不如种在茶园子的茶,荒野茶的生长速度会放缓。

长得慢,能让叶片表皮细胞更厚实,生出厚实的蜡质保护层。

一旦茶树枝梢间的新生芽叶,能顺利生长。

捱过幼小细芽嫩叶期,等到叶片发育成熟,被虫咬到的概率并不高。

所以,当你下次再看到,有茶掌柜指着叶片上的虫洞,信誓旦旦的告诉你,他家的茶都是真正荒野茶时。

不妨让对方把话说清楚。

仅仅是几个虫洞,凭什么证明是真正的荒野茶?

真假荒野茶的鉴别,得靠望闻问切。

首先,看干茶上的马蹄结。

树龄老,枝干老的荒野茶,采下来的白茶,底部多数都有明显的凸起,这是其它白茶所不具备的。

如果是荒野银针、荒野牡丹王,还要仔细对比茶毫数量。

白毫多,茶毫密,才是荒野茶的真风骨。

其次,多闻香,从干香到盖香,找机会在试茶时多闻几遍。

同样是白毫银针,荒野银针的毫香,与普通高山银针的毫香,给人感觉全然不同。

荒野针,凑近能闻到野草、野花那般的气息,毫香很鲜,试新茶时,经常能闻出野蘑菇那般的味道,野劲不俗!

再次,多啜汤。

荒野白茶的茶汤,汤水很清透很鲜。

汤水层次丰美,拥有野性难驯的劲道感。

喝过荒野的,再去喝普通白茶,有过对比后,你会发现它们的口感体验截然不同。

最后,观察回味气息。

荒野白茶的回味,堪称上荡气回肠。

刚将汤水咽下,回甘立马涌现。

回甘里,也尽是野花野草野芦苇混合的多元清芬,又甘又鲜。

猛烈的鲜美清鲜体验,牢牢占据着舌面与唇齿。

持久,不歇。

一喝,便知。

SO,一款茶是真荒野,还是假荒野?光看表面工夫远远不够。

喝过,对比过,方能知。

《4》

从网上看到一段白茶产品广告。

标题很吸睛很醒目,《被虫咬过的荒野茶真的会更香更甜》。

底下还有一连串点赞。

或许,大家都听过丑苹果的故事。

皱皱巴巴,还有虫眼的苹果是纯天然的好果子。

因为它们够香够甜。

枪打出头鸟,虫咬甜果子。

正因够香甜,所以才招来虫子惦记……

但这种说法,并不科学。

凭今时今日的水果种植技术,套上袋子后,果子们哪会招来虫咬?

被虫咬过的,那都是次果,反而卖不上好价。

再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会比你咬下一口果子后,发现里面赫然是一条大肥虫更可怕的事了。

(李麻花画外音:有的有的,咬下后才发现剩半截。)

再说回虫咬白茶。

喝白茶,看重的是鲜香醇爽。

而不是单纯像普通红茶那样,又香又甜。

何况,被虫子咬伤过的白茶,与茶味甜不甜,鲜不鲜,香不香,更是没有半毛钱关系。

因为,虫咬伤,体现在茶叶身上是千奇百态的。

有的虫子,类似蚜虫,只啃吸茶树嫰梢的营养汁液,并不留下明显伤口。

但却会让好茶辛辛苦苦通过光合作用积累下的养分与风味物,凭空缩减。

有的虫子,像天牛这类的,比较坏心眼。

专门将崽产在枝干内,等幼虫孵化出来后,专门啃咬枝干。

被天牛蛀过的茶树就遭殃了,一旦主干被蛀,内伤严重,很容易整株报废;

当然,更常见的茶园害虫,还是“食叶类”居多,比如各式毛虫,它们专门盯着可口的细嫩叶片,会留下明显虫洞。

但有虫洞,并不能让一款茶变得更好喝。

恰恰相反,茶树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场地。

当叶片被虫子啃咬出来的虫洞越多,意味着能有效光合作用的地方越少。

一来二去,能量积累少了,内质欠缺。

大量营养被虫子吃掉后,留下来的虫咬茶,反而不如正常白茶好喝耐泡!

《5》

买茶喝,建议大家远离稀奇古怪的概念。

比如,虫咬茶。

当你觉得,买白茶,要选虫眼多一些的茶,喝着更安心时,容易掉进一个诡计。

一个被劣质茶瞒天过海的诡计。

虫眼多的茶叶,制造成本其实很低、很低、非常低。

大家试着想一下,一年四季里,哪个季节的小蚊小虫数量最多?

对,你没猜错,是夏天。

夏季茶园里,若是没有除草,露着胳膊往茶园边站一会,各种蚱蜢、小黑虫、蚊虫、以及说不上名字的虫子,到处都是,能将胳膊咬得到处起包。

等到白露后,山上气温凉快下来。

彼时昼夜温差大,夜间的低温,会冻死大部分虫子。

所以,白露节再上山时,哪怕不喷驱蚊水,也能放心在茶园里穿行。

至于春茶季,更是不必多说。

采银针时,春寒料峭,还要穿着棉服。

怕低温的虫子们,还在睡觉,哪里会跑出来咬茶?

所以,茶友们千万别觉得,虫眼多就是好茶。

万一别人故意采了夏茶冒充,美其名曰“虫咬生态茶”。

这种低成本造假的把戏,可别被表面给骗了。

待认真喝过茶汤,尝过茶味,不难看出真假!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