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思想解析升降散

 wyfx100 2024-03-27 发布于浙江
图片

一、方药溯源

图片

    “升降散”一名,首见于清·杨栗山所撰的《伤寒瘟疫条辨·卷四·医方辨》一节中,然此方非杨氏原创,其在书中写道:“是方不知始于何氏,《二分析义》改分量服法,名陪赈散,用治温病,服者皆愈,以为当随赈济而陪之也,余更其名曰升降散”。可见在杨氏之前升降散名为“陪赈散”,载于《二分析义》一书中。

    《二分析义》又名《救济灾黎陪赈散》、《陪赈散论说》,撰者为清·陈良佐,此书实为雍正癸卯(1723)年间,河南饥荒、热疫肆虐之际,集效验之方,总结治验而成。书中记载“陪赈散”一方“群书不载,亦非师传……非敢曰自裁,实独撰之方也”,陈良佐自言此方为其独创。

    但杨栗山却说“此方不知始于何氏”,要知道雍正癸卯年时,杨栗山已近弱冠,且其为河南省归德府夏邑县人,当知晓当时饥荒热疫肆虐之况,若“陪赈散”一方真为陈良佐所创,杨栗山没有必要特意言明“此方不知始于何氏”,故“陪赈散”一方恐非陈良佐独创。

图片

    有学者认为“升降散”源自明·张鹤腾的《伤暑全书》,但明代该书的一众抄本中均未发现升降散的相关记载。清·叶霖增订此书后,更其名为《增订伤暑全书》,在《增订伤暑全书·卷下·增补诸方》一节,清瘟败毒饮与调胃承气汤两方之间可见“升降散”的记载,方后注有“杨栗山曰”,其组成、药量、服法均与《伤寒瘟疫条辨》一致,因此《伤暑全书》中“升降散”实为叶霖引自《伤寒瘟疫条辨》。

    那么此方究竟源于何处?据“升降散”组成追溯,可于明·龚廷贤《万病回春》中寻得“内府仙方”一首,此方用药与“升降散”同,仅剂型有异,此书以往,再无用药一致之方,因此龚廷贤的《万病回春》极可能是“升降散”一方的源头。

        据其流传时序,列简表如下:

明·龚廷贤

《万病回春》

清·陈良佐

《二分析义》

清·杨栗山

《伤寒瘟疫条辨》

僵蚕二两

白僵蚕贰拾两

用黄酒炒,捣成细末

白僵蚕

酒炒,二钱

大黄四两

锦纹大黄肆拾两

捣成细末

川大黄

生,四钱

姜黄二钱半

嫩姜黄叁两

捣成细末

广姜黄

去皮,三分

蝉蜕二钱半

净蝉蜕拾两

晒干,捣成细末

全蝉蜕

去土,一钱

上共为细末,姜汁打糊为丸,重一钱一枚,大人服一丸,小儿半丸,蜜水调服,立愈。

以上四味共和匀一处,每服一钱八分二厘五毫,用冷黄酒五钱,蜂蜜五钱,调服此药。

称准,上为细末,合研匀。病轻者,分四次服,每服重一钱八分二厘五毫,用黄酒一盅,蜂蜜五钱,调匀冷服,中病即止。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流传过程中,姜黄和蝉蜕的剂量发生了变动,而僵蚕与大黄的比例却保持1:2未有改变。据此,笔者于金·张从正的《儒门事亲·治大头病兼治喉痹方》中找到了“人间治疫有仙方,一两僵蚕二大黄,姜汁为丸如弹大,井花调蜜便清凉”一方,药仅两味,僵蚕:大黄=1:2的比例与升降散同,且此方确为效验,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卷一·瘟疫五》、明·龚信《古今医鉴·卷九·面病》、明·武之望《济阳纲目·卷八·大头瘟》、明·万表《万氏家抄济世良方·卷一·瘟疫》、明·张洁《仁术便览·卷一·伤寒》、明·董宿《奇效良方·卷之六十一·咽喉门》、明·朱橚《普济方·卷 六十一·咽喉门》等一众古籍中均载有此方。因此笔者推测升降散或源于张从正所撰的《儒门事亲》一书,后被龚信所录,又经其子龚廷贤增姜黄、蝉蜕二药而来。

图片

二、理法小议

图片

    “升降散”被公认为“火郁发之”的代表方剂之一。“火郁发之”出自王冰补遗运气七篇中的《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然学界对此其认识不一,争论颇多,笔者拟从文理入手试议如下:

      “火”为象形字,本义指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火”在五运描述的是五行之火在天地间的运动变化;在六气指少阴君火和少阳相火两种气候,二者主掌火热之气。推之于人体,则生理状态下“火”可指代阳气之温煦,在病理状态下则指火热性质的邪气。

      “郁”最早写作“鬱”,此字上部为两个“木”夹一“缶”字,双木为“林”指代丛生的树木,而“缶”为盛酒和蓄水之器,二者相合有树木繁茂,积蓄雨露之意;中部“冖”表示蒙盖;下部左方“鬯”通“畅”,有旺盛之意,如《汉书·郊祀志》言:“草木鬯茂”;而右方“彡”有动物毛长之意。因此“鬱”字本身即含有树木茂盛太过,蒙盖抑制它物正常生长之意。后引申用于描述停滞、阻塞不通的状态,如《吕氏春秋》对“精气鬱”注曰:“鬱,不通”即是。

      “发”,《说文解字》解为“射发”,原意指弓箭的射出,后引申为向外之意。

图片

      综上,“火郁发之”具有双层含义,一则指阳气被遏,以通行之法治之,《内经》中所言“火郁”之意即为此,兹论如下:

      从岁运来看,“火郁”发于水运太过或火运不及之年。其中水运太过,寒气流行,火气受乘。火运不及之年,其“长气”不足,水气来乘。从岁气来看,“火郁”多发于主气二、三之气,逢太阳寒水或太阴湿土加临之时。二之气为少阴君火主气,逢寒、湿之气易导致气候应温不温、应热不热,气候反凉。三之气为少阳相火主气,天气本应炎热,逢太阳寒水相加,则易受风寒之气。

      此种情况,《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折其郁气,资化其源”的治疗原则。其中“郁气”指致郁之气,即偏盛之气——太阳寒水。“资化其源”,指补其不足也,当所胜之气不足时,可借助补充本气支持其恢复至正常状态,则不被偏胜之气所伤,故“火郁”时可治以补火。其中,太阳寒水可“以苦发之”,火不足可“辛甘温补”,此即青龙类方之取法。

      二则指火邪内闭,以透散之法治之。此实为后世诸贤所衍,升降散之“火郁发之”便为此义,相关医理请阅下文。

图片

三、方药解析

图片

      升降散共四药,即僵蚕、大黄、姜黄、蝉蜕。

      僵蚕:味咸、辛,平,无毒。主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皯。令人面色好,治男子阴疡病。女子崩中赤白,产后余痛,灭诸疮瘢痕。(《本草经集注》)

      大黄:味苦,寒、大寒,无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本草经集注》)

      蝉蜕:味咸、甘,寒,无毒。主治小儿惊痫,夜啼,癫病,寒热,惊悸,妇人乳难。胞衣不出,又堕胎。(《本草经集注》)

      上述三药之性味于《本经》中即有记载,合《名医别录》而成《本草经集注》,期间所载之内容有增无减,故为世人所公认。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但姜黄一药不同,其源自印度,于唐时进入中国,始载于唐官修的《新修本草》一书:

姜黄:味辛、苦,大寒,无毒。主心腹结积疰忤,下气破血,除风热,消痈肿,功力烈于郁金。

      后《证类本草》、《神农本草经疏》等书均沿用此说。然唐·陈藏器,在《新修本草》问世之后就于《本草拾遗》中提出了质疑,他在书中讲到:“姜黄,性热不冷,本经(即《新修本草》)云寒,误也……姜黄味辛,温,无毒,色黄,主破血下气,温,不寒”。五代时《日华子本草》、张景岳的《本草正》、李中梓的《雷公炮炙药性解》等著作均支持此说。

      粗略来讲,明以前的本草受《新修本草》之影响,多认为姜黄性属“大寒”,而明清时则多认为其性为“温”。在功效方面,“寒性说”多从《新修本草》出发,以“除风热,消痈肿”为主;而“温性论”则多出疗“暴风痛冷气”,“风寒湿痹痛”等。

图片

      笔者是“温性说”的支持者,理由有如下两点:

      姜黄为舶来品,起源于印度,为咖喱的主要成分之一,咖喱之色黄即来源于姜黄之色。作为一种长期供人食用的食品,若性味均有泄脾之用是不合理的,姜黄“味辛,苦”,其中苦乃泄脾之味,故其性应温,如此性温补脾助其消磨水谷,味苦泄脾助其布散水谷之精,乃可为食。

      姜黄“性寒”其功效体现在“除风热,消痈肿”。《诸病源候论》言:“风寒搏血,气血痞涩不通,故结痈肿”、“风热……其状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七八日,微有青黄脓涕……”。其中痈肿即可由“风寒”而生,“风热”之表现为恶风寒战,日久则可有热象。上述两症,苦、辛之味即可解,其性不必非寒。观其于诸热证之用,量均偏小,若释为辛苦温通以防冰伏,似更为合理。

图片

      综上,将升降散众药性味及用药比例制表如下:

僵蚕

大黄

蝉蜕

姜黄

味咸、辛

味苦

味咸、甘

味辛、苦

性平

性寒

性寒

性温

2

4

1

0.3

      方中大黄为阳明正药。阳明病以里热燔灼为核心病机,火热若久不得解,则可化燥内结,即“不更衣,内实,大便难是也”。大黄味苦性寒,苦能泄,寒能清,大黄一味即可兼具清里热,破燥结之功,是为阳明正药也。

      升降散中大黄用量最大,故其本为阳明之方,解“火郁”效佳,但此方可解之“火郁”并非局限于阳明肠腑之火热燥结,一身表里之郁热均可以此方达郁解热,兹述于下:

        苦:大黄+姜黄(辛、苦)

        咸:僵蚕+蝉蜕

        辛:姜黄+僵蚕(咸、辛)

        甘:蝉蜕(咸、甘)

      方中僵蚕、蝉蜕性味皆薄,其力弱不能制大黄。因而,本方以苦(大黄)为主,然大黄、姜黄合用,姜黄之温以平大黄之寒,苦寒而不致凉遏。姜黄虽味厚,然量小,故本方咸味次之。

      因此,本方的五味配伍为:苦+咸+辛、甘,而性偏寒凉。

图片

      苦寒为泻脾之正法,且大黄攻破之力更能荡涤中下二焦气血之积滞。

      咸以补心、耎心、泻肾,可润降心火而下行。本方两味咸药,性味惧薄,所谓“味薄则通”,正以通降在上之火。另外,亦能引部分大黄之力解在上焦之积郁。

      辛以补肝、泻肺。姜黄之味厚,“味厚则泄”,恰能解散表位经络之郁热。此两药能给予升降散解散表邪之力,姜黄、僵蚕于升降散正如豆豉、荆芥、桔梗之物于银翘散、桑菊饮。故升降散不仅可用于阳明病,尚可用于太阳阳明合病(以阳明为主者)。值得注意的是,这有异于麻杏石甘的麻黄+石膏——有表位津液凝滞之病机,亦别于白虎加桂枝汤中桂枝+石膏——有寒邪困表之病机,僵蚕、姜黄于升降散中解表而无麻黄伤津耗液之嫌,通行而无桂枝助火化热之弊,但其解表之力较弱,其表位表症主要由于里位火热内闭所致,可微兼表位邪困。

      甘以补脾、泻心,蝉蜕之甘本身较弱,又有寒性,正以泻心中之火、脾中之火,此即甘寒泻火也。

    综上,升降散能解三焦之郁热,兼有通达经体表经络之功。其解热闭,非止阳明肠腑之结热化燥,表里三焦、气分血分乃至局部闭阻之热均可解散(如面部火痤、抑或是局限性的皮肤发热等),故杨栗山载其主治有70余症,涵盖温病卫气营血各个阶段的病变,其解热之功高明矣。

图片

四、临床应用

图片

     升降散原方以大黄用量为最,以阳明里热郁而不发为主要病机,全方散泄俱兼,但以大黄之推陈下泄为主,若里热兼表,以表位表症为所急,又微兼表邪者,可稍作化裁,减大黄之量,微增姜黄、蝉蜕之占比,亦可加连翘、栀子、薄荷等味以增其升散之力。若若火证兼有里虚者水饮者,可入淡豉,在透热的基础上稍补中焦之虚,且此药为发酵之品,有涌泄之功效,能助全方解散“火郁”。

图片

右,29岁,2023-8-31

主诉:低热38.2℃两日;

现:

  • 低热伴头痛头晕,服布洛芬后热退,时有反复;

  • 口干,舌麻木黏腻,无口苦,不欲饮,咽喉异物感,纳欠佳,稍有泛恶,小腹无不适,大便日1行,质偏黏,畅,小便稍有灼热、色黄;

  • 畏风畏冷,无恶热,今日食汗,现关节酸痛、汗出佳转,无心慌胸闷,稍鼻塞,无流涕,身痛影响睡眠;

  • 例假推迟一周,lmp:7.21,经前咽喉异物感,周身关节酸痛,手心灼热,乳胀,腰酸,小腹坠胀;潮2-3日,量少,色先暗后可,稍有血块;

  • 舌淡红略暗,质胖,苔薄黄,下睑半白半红;

辨:表束+表寒+表虚轻;伤血+血少轻+里虚+里饮;里热+里结+水热+外热;

按:

      患者每逢经前便手心灼热、腹坠不适,然例假推迟而色暗有块,此血分有郁热未达也。此次例假推迟十日仍未潮,而反复发热,又兼畏风冷、鼻塞、身痛等表位置困阻之症。予升降散化裁,减大黄之量,增连翘、栀子、薄荷以宣发,因其纳欠佳而泛恶如豆豉以固胃,佐桃仁、鸡血藤等一则入血以解血中郁结,二则能入络解身痛之感,拟方如下:连翘15,滑石15,僵蚕12,淡豆豉12,鸡血藤9,桃仁9,姜黄9,大黄9, 栀子9,薄荷6,郁金6,蝉蜕3,6剂。

2023-9-10

服药后:热退未再反复,身痛已除;

现:

  • lmp:9.4,经前仍有手心灼热、乳胀、咽喉异物等症,潮3-4日,量少,色先暗后可,稍血块。

  • 无寒热,汗出可,偶头痛,无头晕,无身痛,无手脚麻木,无心慌胸闷,无乏力,寐可;

  • 无口干舌干,舌麻木黏腻已无,咽喉痰滞感,纳一般,胃脘无不适,小腹无不适,大便日1行,质稀,畅,小便无不适;

  • 舌淡红稍裂纹苔薄白根微黄,下睑淡白半红;

患者仍有纳差、舌微裂纹,上方稍增补中之力,拟方如下:僵蚕12,连翘12,古法淡豆豉12,大豆黄卷12,丹皮12,郁金9,姜黄9,赤芍9,栀子6,薄荷6,大黄3,蝉蜕3,12剂。

2023-10-7

反馈:

      服药期间口疮外发,续服后未再作。昨日经来,未再推迟,经前关节酸痛、手心灼热、小腹坠胀、咽喉不适等消失,纳转可,故停药。

1

END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