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引秘法·十二度按摩图

 武宗 2024-03-27 发布于北京

天下武功

导引法 动静内外调·延年益寿高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十二度按摩图是一套传统的中医按摩导引图谱,源自于清代的佚名之作,被珍录于《按摩导引养生秘法》一书中。全书共收录了十二幅彩色水墨按摩导引图,每一幅图都对应着一种特定的按摩导引方法,涵盖了人体的不同部位和不同的病症。这些方法都是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来达到治疗、预防和保健的效果。

这套图谱展示了古代中医按摩导引的精湛技艺,图谱中的每一种方法都针对不同的病症或身体需求,通过按摩、导引等手法来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和调节能力。

此图集源自清代,每一幅均堪称艺术与养生的完美结合,极具珍贵性。

一、宁肺伏火法

此法专为劳嗽之症而设。


修炼之时,需侧身躺卧,双手轻挽颈项,双腿团曲,越过腹下。持之以恒地保持此姿势安睡,便能有效降伏心火。当心火不再上冲于肺经,精气神便会自然归位,和谐安宁,劳嗽之症亦可随之自愈。

二、壮精神法

此法适用于精神衰弱者。


修炼时,应仰卧于床,双手紧抱双膝,左右用力上举。若能长期依此姿势安睡,便可激发体内生机,助长精气,甚至有助于繁衍子嗣。此外,此法还能消除疾病,延年益寿,使人焕发青春活力。

三、运气法

此法专为解决腑气不运的问题而设计。


修炼时,应蹲坐于地,双手紧扳两膝,左右均匀用力向后拉扯。在此过程中,静心等待三焦厥阴之气轰鸣作响,仿佛有气流从小便中排出之感。此时,便可体悟到仙道之气的自然流淌与调和,使身体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

四、散气消食法

此法主要针对气滞停食的症状。


修炼时,需平心静气,站立稳定。然后,左右两手交替进行,仿佛正在挽拉一张满弓,手势要柔和而有力。片刻之后,轻轻闭上呼吸,同时叩击牙齿,这样做可以激发体内的气机流动。当感到气足时,便可停止。此法有助于消散体内的气滞,促进食物的消化。

五、鸣天鼓法

此法主要治疗由外感风邪或肝风胃火所引起的头晕目昏症状。


修炼时,采取蹲踞的姿势,用两手掩耳,然后用手指轻轻弹击脑后四十九次。同时,要叩齿四十九声。这样做可以激发体内的阳气上升,有助于驱散头部的风邪和火气,从而缓解头晕目昏的症状。

六、散毒法

此法专门针对由血中邪毒所引起的痈疽或将要生成的痈疽。


修炼时,应正立站稳,然后转头向左右两侧做引弓状。接着,用两拳反向捶打背部四十五次,同时叩齿四十五次。此法能够激发体内的正气,消散血中的邪毒,从而有助于痈疽的消散和预防。

七、养心法

此法主要用于治疗心神不宁的症状。


修炼时,首先要调整呼吸,使其平缓深长。然后跪足默坐,两手向后按地,两目呈虎视状。在修炼过程中要排除杂念和不良思绪的干扰,使内心保持清静无欲的状态。这是修炼养心之法的关键所在,也是达到仙道境界的重要途径。

八、理肾法

此法主要用于治疗腰疼和疝气疼的症状。


修炼时,首先要正立站稳。然后用左右两手按摩后腰肾门部位,按摩时要轻柔而有力,并且保持节奏的稳定和持久。直到感到该部位像火一样炙热为止。接着用一节手指拄按在疼痛部位上,并运气至痛处,进行疏通和调和。这样做可以有效地缓解腰痛和疝气的疼痛症状。

九、运血法

此法专为治疗湿痛而设。


修炼时,需屈腿而坐,身体保持平稳。然后,伸出两手扳住一足,左右交替极力上举,举至最高点后轻轻放下,再重复此动作。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四肢微微出汗为止。此时,体内气血自然调和,湿邪得以驱散,湿痛之症便可痊愈。

十、养血脉法

此法主治手足痹痿、麻木不仁之症。


修炼时,应平立站稳,然后缓缓而行。行走过程中,左右两手曲肘举起,与肩同高;同时两足左右交替踏步前行,步伐稳健有力。片刻之后,叩击牙齿以激发津液分泌;待口中津液满口后,便咽下以滋养身体。此法主要功效在于调养血脉、燥湿运脾,对于治疗痹证有显著效果。

十一、保真法

此法专为精气不足者而设。


修炼时,应仰身而卧于床上或地垫上;然后右手扳住左足踝部,左手则轻轻按在外生殖器上。保持此姿势入睡或静卧一段时间;这样能够使真气固守于体内而不外泄;长期坚持修炼此法还能够达到返老还童的效果。

十二、理胃法

此法主要治疗因风寒侵袭胃部而引起的呕吐泄泻症状。


修炼时采取仰卧姿势;然后举起一手按住额头部位,以固定头部;另一手则按住腹部,以感受腹内变化。保持此姿势静卧片刻;这样便能够有效治疗因风寒犯胃而引起的呕吐泄泻症状;使胃部恢复健康状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