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若要小儿安,须带三分饥与寒

 为什么73 2024-03-27 发布于北京

原创 平心堂 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 2024-03-27 17:00

“若要小儿安,须带三分饥与寒”,是流传了数千年的育儿真经。然而,现在的孩子,经济条件好了,食品种类丰富,加上全家围着一个孩子转,很容易积食。一旦积食,更易被外感侵袭,出现发烧、咳嗽。

图片
孩子积食,更易感冒、发烧
图片

一位9岁的小女孩,食欲旺盛,因积食,出现呕吐、脘腹痛等症状,吃健脾消食类中成药后不见缓解。随后出现发烧,改服小柴胡颗粒,又呕吐,体温上升38℃+。第二天下午依然恶心、发热、头痛、腹痛,疲劳乏力,面色晦暗,舌暗苔白厚。

张帅大夫认为患儿是素体脾虚,饮食过度出现的饮食停滞,后又感受寒邪,形成的外寒内积,通过消积化滞、和胃降逆,辅以解表的方法,开了2付药。服第一副药后,发烧、恶心转好;服第二副药后,头痛转好。后用益气健脾法开药一周,加快恢复脾胃功能。

图片
积食容易导致这些疾病
图片

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节或是过食高热量的食物,吃进去以后脾胃运化不了,积滞在体内酿生内热痰湿,易造成腹胀便秘、发热、咳嗽等症。

图片

腹胀便秘:小儿素体阳热偏盛,若过食肥甘辛热之物,食积肠胃,化热伤津,以致便秘。症见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数日不行、腹胀纳呆(腹胀,不想吃东西)。

图片

食伤发热:小儿阳常有余,体多蕴热,饮食不节,食滞内停,亦多化热。此时复为风热病毒所袭,外感之邪,引动内蕴之热,风热相激,熏灼蒸腾,遂出现高热。

图片

食积咳嗽:若咳嗽痰多,夜咳更甚,手足心热,颧红口臭,不思饮食,腹胀嗳腐,舌苔白厚。证属食滞中焦,化热生痰。

若要小儿安,须带三分饥与寒
图片

中医认为,孩子多无情志内伤,生病大多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吃出来的,二是受寒热所侵。“无食不招风”,若有饮食积滞,最容易招致外感之灾。父母养育孩子,遵循“若要小儿安,须带三分饥与寒”的古训,未病先防,就能避免很多健康问题。


三分饥

中医认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智力未开,饮食不知自节,脾常不足,易为饮食所伤,最易罹患消化不良及营养紊乱之症。凡生冷难化之物,在小儿尤须慎忌。奶勿过量,食宜有节,否则脾胃受伤,诸病丛生。 


三分寒

中医认为小儿是纯阳之体,天性活泼、好动,新陈代谢相对较快,而且活动量较大,孩子的产热速度快于成年人。穿得过多、过暖,会使孩子散热困难而出汗过多,并浸湿孩子的贴身衣服。这种情况下,被寒风吹过更易感冒。

平心堂赠上一首张晓彤先生原创的“宝宝平安歌”,爸妈一定要记住哦!

宝宝平安歌
少食

小儿安,饥和寒,少零食,按时饭。不挑食,不过饱,多五谷,远快餐。

吃饭时,莫打闹,肉汤淡,蔬菜鲜。只喝水,免饮料,小米粥,保平安。

薄衣

薄衣被,绵轻软,足要暖,头应寒。腹与背,莫着凉,脐要温,盖肚眠。

躲空调,离电扇,晒太阳,好习惯。衣被褥,勤洗晒,看天气,换衣衫。

防积

年龄小,脾胃弱,积食热,百病端。防积食,查大便,通为顺,软为安。

气味臭,手心热,马上服,保赤丸。一捻金,至宝锭,消食滞,得康健。

退热

小儿热,没打蔫,缓投医,莫慌乱。查舌苔,辨寒热,红为热,白为寒。

多喝水,慎用药,抗菌素,不可沾。食清淡,莫滋补,慢退热,得周全。

止咳

肺娇藏,多呵护,及时治,防肺炎。看痰色,是关键,黄内热,白风寒。

清内热,莫迟缓,邪入里,治疗难。竹沥水,止嗽散,大便通,心放宽。

有病不可乱投医

要健康,莫娇惯,多活动,少忧烦。远西药,别输液,保肝肾,护先天。

不得病,脾气好,顺自然,一生安。平心堂,诚为本,治未病,笑声甜。

图片

张帅,执业医师,儿科医师,跟随“京城小儿王”王应麟教授,从事中医儿科门诊工作学习十余年,耳濡目染,深受王应麟教授的学术论治启发,对儿科疾病有丰富的经验。

擅长:感冒、发热、咳喘、鼻炎、咽喉炎等呼吸病;呕吐、腹泻、便秘、厌食、矮小等脾胃病;湿疹,荨麻疹,生长发育疾病。

对癫痫、多动、抽动、抑郁、自闭等神经系统疾病有较好疗效。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
选择留言身份

人划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