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建坤:也许,“感悟与感觉”是人所追求的极致

 行为逻辑 2024-03-27 发布于天津

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第3332

写作目的:帮助更多的人提升智慧

2023年8月10日,我当时在前海,早晨醒来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是成熟。

然后扒拉手机,随便看看。很短的时间,看到了包括文章、视频在内的东西,有几个关键词冒了出来,分别是:

包容、容纳,简单、好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阴阳。

后来,我发现,这几个关键词不就是成熟的标志吗?

于是我就用这几个关键词写了一篇关于“成熟”的文章。(感兴趣的可以去看那天的文章)

七后来看了,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太清楚是不是有道理。

当时我解释了两句,但是也没有觉得把这个讲明白,毕竟他的经验表明:做成事是需要制定目标的,也就是需要提前有预期收获。

今天突然想起了这件事,我对于“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有了新的感悟。

《道德经》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是:无为而无所不为。

无为其中的一个重点是:不设预期。

这有什么好处?

预期、目标这些东西可以牵扯人欲望。

做到了高兴、兴奋,未做到失望、悲伤。而且在做到之前还会焦虑、迷茫。

从本质上讲,我们无论做什事,都是一种体验,而这种体验终将以感受而储存下来。

就像我们获得了名与利,最重要的并不是我们获得的这个结果,如果一个人只在乎那个获得的最后的结果,那么,当他目标达到的时候,他就废了。

我们要把重点更多的放在达到前的过程和达到后对名和利的使用上来,这样才能生生不息。

所以说,如果一个目标感很强的人,他不能把创业做事转化为一种享受,那么,当他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停下来的时候,他会变得痛苦。

如何才能转化为一种享受?

玄机就在“无为而无所不为”。

简单来说就是,“无为”,只关注当下、做好当下、享受当下。不去过多的看结果。也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当你不计较最后的得失,也就没有了得失心、没有个顾虑,就能更好的全力以赴做事,那么,最后的结果反而是好的。

这就是“无为而无所不为”。

这也是佛家所讲: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做好“因”上的事情,自然会有那个“果”。

这是把事做好的逻辑。

接下来大家想一下:

当我们得到那个“果”,无论是“名”还是“利”,我们最终能够留下来的是什么?我们最终获得的到底是什么?

感受。

过程和结果只是一种体验,最后留下的只有感受。

一个人获得了名,他其实获得是那个有名的感觉。一个人赚到了钱,他其实获得的是有钱的感觉。

如果一个人获得了名利,却没有获得名利的感觉,从本质上讲,他从未获得过名利。因为这些终将逝去。

接下来讲重点:这种感觉是源于心,而不是脑。

西方有些人说:如果你想成为百万富翁,首先你要像百万富翁一样思考。

这句话暴露出了一个问题,作者根本就没弄清楚“心”与“脑”的区别。

也许他找到了心想事成的秘密的要点,但也只是在井沿边上扒出头看了一眼,并没有找到清晰的本质。

大家想一个问题:当你出现了灵感,你觉得自己开悟了,但是后来又忘记了。

为什么?

因为大多数人出现灵感后第一件事就是用大脑去评判。

你的灵感你觉得来源于脑,其实是源于心,脑只是一个途径。

当你出现了来之不易的灵感,你不心去感受,而用脑去评判,你当然会失去。

所以,我们人这一辈子所有的体验如果不能更多的用心去感受,你的这种体验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意义的。

这里还要强调一下,人很多时候“心”的感受,会通过“脑”来传达。

比如有一个词叫:颅内高潮。

这是一种强烈的感受,它是与心相连的,只不过通过脑来表达了出来。

今天就写到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我现在在做私域社交电商的社群团购项目,可以帮助你在不投一分钱的情况下,用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实现年入百万的收入水平。很多时候,认知不高源于信息差,如果你想减少信息差,提高认知,我可以向你介绍这个项目,对你来说也许就是一个新的商机,新的开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