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58讲 唐代三事考证

 陈之秀 2024-03-27 发布于北京

 

一、觱篥是什么乐器?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屠觱,羌人所吹器名,以角为之,以惊中国马。后乃以竹为管,以芦为首,,谓之'觱篥’,亦曰'筚篥’。唐以后,归入乐部。”

阴法鲁先生认为,屠觱应是古羌语,“屠”可能是词头附加成分或复辅音的遗迹,“觱”可能是一个共同词根,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语言成分结合,表示吹管。

古羌人分布在今青海、甘肃、新疆及四川等地,以游牧为主。他们最初使用的屠觱,是把牛羊角的尖端锯出一个吹口,发音沉闷厚重,用以召唤牛羊或防备野兽。今山东西部仍称口吹的牛羊角为“别列”,其实就是“觱篥”的音变。唐代李颀(音其)《听安万善吹觱篥歌》说:“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说明觱篥是由新疆的龟兹地区(今库车)传入中原地区的。觱篥又写作“必栗”、“悲栗”等,都出于同一语源。已故语言学家岑麒祥先生认为,古龟兹语称觱篥为“巴勒喀”vallki,ki是语尾,表示微小的意思。今维吾尔语称“皮皮”,又称“巴拉满”等,流传到伊朗称“巴勒般”,应是“巴勒满”的音变。。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觱篥这个名称,但所指乐器的形体往往有变,如:纳西族称笛子为“匹哩”,蒙语、藏语称大号筒为“毕力”或“毕力古”,羌族、藏族称吹管乐器羌笛为“其篥”,朝鲜语称细觱篥为“草劈力”,壮语称觱篥为“波列”,黎语称“利列”,在中原和少数民族地区地区也有单用的情况存在,如:北京称鸣汽笛为“拉鼻儿”,儿童吹哨子叫“吹鼻儿”;云南彝族称吹管乐器为“别”,景颇族称吹管乐器为“比”,哈尼族称笛子为“比”,傣族称觱篥为觱,贵州瑶族称吹管乐器为“筚管”,布依族称“笔管”等。

这种乐器也传到了国外,如朝鲜、日本称筚篥,越南、泰国称筚,等。宋代以后,中原地区把觱篥改称管或管子,仍然是流行的重要乐器之一。

二、马毬是谁发明的?

在我国中原地区,原来有一种游戏,称为“蹴鞠”或“蹋鞠”。刘向《别录》说:“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之时。”《汉书.霍去病传》说:“鞠,以皮为之,中以毛,蹴蹋而戏也。”这是我国有关足球的最早记载。到了唐代初年,中原地区又兴起了一种“波罗”(polo)毬游戏,是骑在马上用毬杖打的,因此叫作“打毬”、“击毬”或“击鞠”。许多学者认为,这种波罗毬游戏出于波斯,但波斯语称毬为guy,根本没有“波罗毬”这个词,所以,很可能是个借字。但它是借的哪个民族的字呢?

有学者认为,guy这个词与汉语的“鞠”读音相近,可能是借的汉字。但“波罗”这个词却是汉语中没有的,阴法鲁先生认为,它是从藏语的线毬“波郎”(polon)演变而来的。欧洲各种语言中的马毬大都是借用的“波罗”这个词。《英国百科全书》一方面承认英语的polo源出藏语pulu(毬),一方面又认为西藏的马毬戏是从波斯传来的,难以自圆其说。因为,古阿拉伯语中没有“波罗毬”这个词,后来借用了英语的polo。俄语中有外来语“波罗毬”,也是借用的英语polo,《俄语外来语辞典》认为polo一词源自藏语是正确的。

《封氏闻见录》记载,唐太宗曾派人向“西蕃人”(即吐蕃人,今藏族人)学习打波罗毬,但因怕“玩物丧志”,所以焚毁了自己的波罗毬。

波罗毬大小如拳头,是用坚韧德木料做成的,当中挖空,外面涂以红色,或加上一些装饰品,所以又称“朱毬”、“珠毬”、“画毬”、“綵毬”、“七宝毬”或“木毬子”。毬杖长数尺,雕饰精美,打毬的一端作弯月形。马毬戏大都在毬场上举行,毬场梁端设置毬门,打毬的人分为两朋(或写作棚,即两队),骑马入场,回旋驰骋,打毬入门多者为胜,进一毬就在毬门上插上一“筹”(木片)。打毬时往往有龟兹乐伴奏。

《封氏闻见录》记载,吐蕃遣使迎娶金城公主时,唐中宗曾安排吐蕃使者观看打毬比赛。吐蕃使者请求中宗让自己带来的奴仆与汉官比赛,结果几场下来都是吐蕃队获胜。中宗不服气,亲自率领亲王和驸马等四个人与吐蕃队十个人打比赛,结果中宗队获胜。笔者猜想,这可能是因为吐蕃人照顾中宗的面子,故意输了比赛。

此后,唐穆宗、敬宗、宣宗、僖宗等以及许多文臣武将都沉溺于这种游戏之中,也有骑驴或步行打毬的。1956年,西安发掘唐大明宫遗址时,发现了一块石碑,刻有“含元殿及毬场等,大唐大和辛亥岁乙未月建”,即文宗太和五年(公元813年)。

此游戏一直盛行于唐、宋、元、明各代,直到清朝才不见于记载。民国年间,北洋军阀的军队中也有马毬队,燕京大学还举行过马毬比赛,不过却是骑着驴打毬,并且学的是欧美传来的马毬。

三、唐代的“泼水节”

大家都知道,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于傣历六七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举行,人们相互泼水祝福。而泰国、缅甸、老挝等国则于每年公历四月中旬举行。但您知道吗?在我国唐代就有“泼水节”,而且是从南北朝末年的北周宣帝大象元年(579年)以前由波斯(今伊朗)经中亚、新疆传入内陆的,被称为“泼寒胡戏”,其表演的舞蹈称为“浑脱”。据阴法鲁先生考证,“浑脱”是波斯语“口袋”kunda的音译,表演者“裸体跳足”、“挥水投泥”,手持油囊装水,互相泼洒为乐。唐中宗时,中书令张说上书,请求查禁,认为“失容斯甚”。至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此戏终因与中原风俗不合而被禁绝,但“浑脱舞”和“苏幕遮”(波斯语“披巾”samoss)曲却被中原地区的艺人采用,并发展出“剑器浑脱”、“醉浑脱”、“竿木浑脱”、“羊头浑脱”等舞蹈和乐曲。

“浑脱舞”传入日本后,“浑”写成了“裈”(音昆),有《剑器裈脱》、《曹娘裈脱》和《临胡裈脱》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