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近视还难防,得了散光还能恢复吗?

 lion__ 2024-03-27 发布于河南
本文字数:1801 |预计阅读 5 分钟


图片

正文



图片

比近视还难防,但是一样看不清楚,严重时也要“无奈”戴上眼镜,这个屈光问题,对孩子和家长来说,困扰不小。

散光,说的就是你。

近来遇到一个低龄却有散光的宝宝,以下是

图片

她妈妈的烦恼

图片

去年9月幼儿园入学体检初次查出宝宝有散光,到眼科门诊全面检查后确实存在,右眼150度,左眼200度,在视光医生的建议下配了散光眼镜。

最近再次复查还是有散光,而且还有近视的倾向,右眼的散光超过150度了。现在我就想请教医生两个问题:

得了散光除了戴眼镜,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宝宝的散光有机会彻底康复吗?

01

近视能控,散光难防


都会让眼睛看不清,但近视和散光两者发生原理大有不同。

近视的发生,和不良用眼习惯,近距离用眼过度和遗传因素等都分不开。判断孩子是否近视,需要通过散瞳验光等一系列眼科检查才能下定论。如果运气好,加上爸妈对孩子的眼健康很关注,从小就有很好的用眼习惯,那不近视也是可能实现的。

而散光主要是由先天决定的,就像颜值的高低、身材高矮等,先天的因素就不太可控,大部分人天生都有或高或低的散光。

在我国,超过70%的人有0.5D(50度)以上的散光,超过40%的人有1D(100度)以上的散光,当散光小于1D(100度)时,可以认为是生理性散光,所以有散光是很正常的,也不必过于焦虑。

后天因素角膜病变、倒睫、揉眼等不当行为可诱发散光,外伤、角膜瘢痕引起的不规则散光,高度散光还可能跟一种特殊的角膜疾病——圆锥角膜有关。

跟近视相比,散光度数较为稳定,不像近视一样在学龄期用眼强度大时就蹭蹭上涨,对于眼睛来说,这两种屈光不正,都是“看不清的”帮凶 。

有一个简单的小办法可以帮你快速自测有没有散光,结果仅供参考,具体度数及轴位值还是要到专业的眼科机构做检查后得知噢。

图片

· 非散光患者,看到的每一条线颜色、粗细都是相同的;

· 如果看到的线条颜色偏暗,粗细不一样,则可能是散光。

02


散光矫正,谢绝拖延


近视分低中高度,散光大抵相似,根据度数不同,可分为四种:<100度为低度散光,100-200度为中度散光,200-300度为重度散光,≥300度的则成为高度散光。

临床上,高于100度的散光就建议戴镜矫正,以获得更高的视觉质量,没到100度但明显影响视力和视功能也需配镜。

如果确诊是中高度散光却不闻不问,对于眼睛来说无异于“凌迟”,后果会很严重——


图片

· 加速近视:会看不清,更喜欢眯眼睛视物,持续、紧张的眼部调节会造成视疲劳,更易引发近视。

· 造成复视:散光眼远离视网膜的焦线方向的视标颜色变淡,边缘发虚不清,不容易辨认,视力下降,严重时孩子可能会产生复视。

· 引起弱视:双眼有高度不对称散光的人,为了看得更清楚,经常会采取倾斜头位而导致斜视,严重时可能会影响小朋友发育过程中的眼、脑配合,造成弱视。

目前并不存在什么眼药水能够治疗或者逆转散光,它的矫正方法也跟应对近视一样大差不差:

框架镜眼镜:适合低中度数的规则性散光;
硬性角膜接触镜(RGP):适合200度以上的不规则散光或高度散光,透氧性更高,不易变形,舒适度高;
手术矫正:适合18岁以上及600度以内的散光患者。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对于框架眼镜和RGP的验配,一定要去到专业的眼科机构进行散瞳验光后佩戴,而手术矫正也要谨遵医嘱,进行严格的检查后再进行。

03


正确用眼,防止加深


好消息是,随着眼球不断发育,大部分孩子在 3 岁左右时,小于100度的生理性散光度数可能慢慢降低甚至消失。

坏消息是,但有些孩子的散光度数不会随年龄缓解,甚至可能在 3 岁内就已经超过了生理性散光的度数范围。

帮孩子做好这几件事,尽量减少散光对孩子眼健康的影响。


建档、建档,还是建档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建议,儿童从出生到 6 岁,要进行 13 次眼科检查:

● 新生儿期 2 次,分别在新生儿家庭访视和满月健康管理时;

● 婴儿期 4 次,分别在 3、6、8、12 月龄时;

● 1 至 3 岁幼儿期 4 次,分别在 18、24、30、36 月龄时;

● 学龄前期 3 次,分别在 4、5、6 岁时。

就算再忙,这13次眼科检查有也别落下哦,等孩子上学后,保持半年定期检查,做到眼睛问题早发现、早干预,这是影响一辈子的大事。


用眼卫生时时关注


保持合适的用眼距离,对于散光眼或者近视眼都同样重要!

如果观察到孩子有歪头看东西、眯眼睛、揉眼睛等表现,要提醒孩子改正,如果次数很频繁,最好及时带娃就医检查。


散光突增,警惕病变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或孩子眼睛的散光度数变化较大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排除相应疾病,警惕圆锥角膜、翼状胬肉、角膜周边退行性病变等疾病。


本文经医生审核仅作科普
欢迎分享、指正
图源Pexel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