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管家」5-6年级第七期:生活教育之耕耘向未来

 以字为马 2024-03-27 发布于北京

周 末 管 家

“周末管家”一期课程是德学记研学专门针对小学生开发的研学产品,旨在帮助孩子们在周末有限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体验。该产品基于“三生教育”的内涵,历时一年的精心研发,致力于为孩子们创造无限的可能性。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我们将小学阶段分为三个学段,每个学段每学期有9天的课程安排,共计54天的课程时长。这样的设计既保证了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又能够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我们相信,孩子们在户外的广阔天地中能够更好地接触自然、了解社会,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行动力。因此,我们选择在周末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深入到各种场景中去体验和学习。

在整个课程中,我们精心设计了108个知识点,涵盖了社科人文、自然地理、沉浸式体验等多个方面。这些知识点既有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有实践操作的锻炼,旨在全面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养。

通过“周末管家”课程德学记研学的学习,孩子们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培养出对自然和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我们相信,这样的研学产品将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片

 少年行 游中学 学中悟

图片

在中国山东省有个地方名叫寿光,这里是“中国蔬菜之乡”,为什么说是蔬菜之乡,主要原因是这里盛产蔬菜,寿光的蔬菜不仅种植面积大,而且种类丰富,还带动了本地成为我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也就是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大家都知道,寿光是北方地区,冬季本身不适合盛产蔬菜,但是由于大棚技术的发展,寿光的蔬菜不仅遍布国内,甚至还走向了国际市场。

本期让我们跟小德一起走进和寿光一样的温室大棚。

沉浸式 体验 探索 实践

第1课时

走进田园

同学们,你们知道超市、菜场里卖的蔬菜都是从哪来的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到三岔口的“菜篮子”基地,快来和小德一起探索一下  大棚的神奇之处吧!
图片

一片标本田,万千丰收梦

【提问】今天课程开始前小德给同学们布置一个小任务,同学们学习过程中注意要寻找答案,首先,进入棚内,大家会觉得这里温度湿度都比较高,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温度能控制好的原因?
图片

(1)温室大棚的墙体是塑料膜做的,整体透光性比较好,增加了阳光照射。

(2)大棚还会搭配草帘、棉被等覆盖物,能起到保温作用。

(3)部分大棚会增加升温装置,有的会有火炉、大灯泡、暖气、暖风等装置。

(4)大棚的密封性比较好,减少了热量的流失。

图片

控制好了温度,就解决了农作物生长的主要问题,当然,其他的比如灌溉用水,棚内用电,大棚排污等也是需要解决的。用大棚种植蔬菜,是人类智慧的产物,而现代更是有了智慧大棚,用人工智能精确控制,不仅省了人工,也更加科学了。

未来农耕的方式会不断发展,相信等大家长大后,现代农业的前景会更加辉煌。

图片

瓜果蔬菜标本介绍

俗话说“黄瓜爱水,丝瓜爱藤”、“深栽茄子浅栽葱”、“春分菜,大暑摘瓜”,这些都是历代农民根据自己的农耕经验总结出来的,这些瓜果蔬菜丰富了我们的餐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认识几种瓜果蔬菜吧!

图片

【萝卜】

萝卜原产于亚洲的西南部;现在中国各地普遍栽培;在朝鲜、日本等地也有分布。

约在 13 世纪,萝卜从伊朗引入中国。萝卜的根部肉质肥沃,一般呈长圆形或圆锥形,外皮绿色、白色或红色,茎无毛,叶片大,有钝齿,花白色或粉色,花期为 4-5 月。萝卜能消食化热,祛邪热气,民间一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

【科普】

牡丹燕菜。洛阳水席是本地特色传统名宴,全席共 24 道,其中第一道名为“牡丹燕菜”。相传,唐朝武帝时期,洛阳东关长出一个重达几十斤的萝卜,菜农认为是祥瑞之兆,便把萝卜献给女皇,武则天本就酷爱祥瑞之说,因此非常高兴,命御厨将它做成菜肴,赐名“燕菜”,此后,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设宴时都效仿女皇,很快,燕菜传遍全国,因其起源于洛阳,故名“牡丹燕菜”。

你在温室大棚里都发现了什么?

图片

遇见扎染

图片

万物有形,草木沁染,青出于蓝。扎染,自然有染。扎染,一门古老的艺术。它让雪白的布匹变得趣味盎然;它让一个个花纹跃然而上,使原本单调无味的白布变得美丽动人,色彩点染生活。

快看!课桌上,摆放着一堆堆工具和白绸,好像有魔力般吸引着大家。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扎染吧!

图片

通过动手体验,看似无序的捆扎,随心所欲地渲染色彩,却展现出让人赞叹的美丽图案。这便是扎染的魅力所在。

第二课时

趣享农耕

图片

文明是如何开始的?

从蛮荒的石器时代到华夏文明的形成并不是一而就的,这两个时间段之间还有一个缓冲时期,就像是文明的一缕缕曙光需要透过层层乌云才能渐渐普照大地。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去揭秘!

图片

来挑战一下~这些传统农具,你认识几个?

图片

耕地整地工具用于耕翻土地,破碎土垡,平整田地等作业。经历了从耒耜到畜力犁的发展过程。汉代畜力犁成为最重要的耕作农具。魏晋时期北方已经使用犁、耙、耱进行旱地配套耕作,宋代南方形成犁、耙、耖的水田耕作体系。

水田耕整地工具主要有耕、耙、耖等,这套耕作体系在宋代已经形成。晋代发明了耙,用于14耕后破碎土块,耖用于打混泥浆。宋代出现了耖、砺礋等水田整地工具用于打混泥浆。

秧马,出现于北宋时期,是拔稻秧时乘坐的专用工具。

图片

耧车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播种工具,发明于东汉武帝刘秀时期,宋元时期北方普遍使用。北魏时期出现了单行播种的手工下种工具瓠种器。

水稻移栽工具――秧马,出现于北宋时期,它是拔稻秧时乘坐的专用工具,减轻了弯腰曲背的劳作强度。

图片

犁地拉耧,劳动寻趣

物资提供

①道具:锄头,镢头,铁锹,犁,耙,耧

比赛规则

将 4-5 个犁放置在田垄间。

参赛队员分组确定好哪些同学牵引,哪些同学往前推。牵引同学控制在 7-10 人,往前推的同学确定 2 人。

每队以最后一名队员过终点为比赛完成时间,通过终点用时最少的队伍获胜。

本期课程总结

“千万不要浪费粮食,农民伯伯种地很辛苦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当然知道种地非常辛苦了,可是农民伯伯到底是怎么种地的呢?

今天,我们和小德一起去了农庄,也体会了一把面朝黄土背朝天耕作的辛苦!收获了不一样的体验,初步了解农具的发展历史,知道农具的分类。学习温室大棚种植,感受农业科技魅力,动手制作了手工扎染,知道了扎染的含义和艺术特色,掌握手工扎染的步骤。

小德希望通过周末管家,可以让孩子们学有所获,一二年级着重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三四年级能让学生通过一天学习写上一段话,五六年级要写好一篇文章。

下 期 预 告

图片

花生糖的制作在我国已有数百年历史,在现代运输工具发明以前,古人是怎么运输这些货物到市集上呢?下期我们跟小德一起来体验一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