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汤立 —— 《问界》 引航未来 开创艺术新纪元

 泊木沐 2024-03-28 发布于辽宁

汤立 原湖北省文联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研究员,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导师,北京大学汤立中国画工作室导师。

早年从事现代山水画创作,曾经应邀在日本、英、美等多国举办个人画展;后主功大写意花鸟画、写意人物。近年来在国内多地美术馆、博物馆举办画展。

他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中、西两方面艺术学养,能文、能诗,擅长书法,是当代极具影响力一代中国写意画大家。中央电视台 《探索·发现》和《人物·访谈》栏目均有专题片播出。

文化的永恒(画语拾零之一)

科技在飞速发展,时代在变化,而人性亘古不变,艺术从古自今始终折射出人性之光。

总有一些经典无法超越而具有永恒意义。回首华夏文明:哲学、文学、书法、绘画、雕刻等,从仰韶至先秦,先秦至北朝。至此,华夏先民开天辟地、戛戛独造。中华文化盛大出场,其哲学之理、意象之光、浩然之气,定一尊,一以贯之。

“关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周易》)两千年前,华夏先哲即倡导观察自然,亲近自然,以人为本。而人与自然相和谐正是人类向往与追求的普世价值,天人合一理念无疑是中华民族奉献给全人类的不朽智慧。

距离 产生美,有距离方能永恒。

科学的创新是颠覆式、进化式,是先进淘汰落后。艺术则不同。人类艺术从原始到之后数千年的各个时期,均形成了不同文化特点,产生了不同的经典,这正是令人感动的艺术的丰富性与文化的厚重性之所在。

否定过往传统,打破现存的艺术是西方“否定之否定”的哲学观,并由此而派生出了颠复式的创新。追求“创新”的绝对性是西方当代哲学的基本精神。

中国艺术最值得珍视之处是它的每一次的发展均是返本开新,返朴归真,从原点再出发,是循环往复式的发展。这种“渐进式的发展”与西方“颠覆式创新”不同。这体现出中西方两种文化、两种哲学的根性差异。均由各自所处的地埋、环境、气候等生存条件、以及社会、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形成的文化所决定。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东方与西方艺术生硬地结合出新的真正的美,横亘在中西方文化与美学之间是一种根性差异。对于外来艺术有可融与不可融,考验的是艺术家对于世界美术史全方位审视后的判断力、哲学眼光和慈悲的心性。

艺术没有先进与落后、新与旧之分,只有卓越与平庸、崇高与渺小之别。中西方艺术到了最高境界往往相通,但达到最高境界的途径,使用的工具、材料和表现形式并不相同。中西方艺术所呈现的气象之别,则是由各民族文化的原始DNA所决定。

对传统要有敬畏之心。在这个飞速发展求新求変的时代,保留我们的文明,守住民族的文化,保存中国画、中国书法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经过千年文化积淀而成的文化型态的完整性是我们每个文化人的责任与担当。

阴山岩画、仰韶彩陶、商周青铜器,汉石雕,汉画像砖等,无不彰显出“浑然与天地同体”的雄浑气息。中华美术的源头正是以生命饱满、大器磅礴为美学特征。

中国画的花鸟山水画能以高尚情操感染人,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以人为本,崇尚自然,天人合一。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世人会认识到其精神价值,这是中华文明奉献给人类的精神瑰宝,是世界艺术中的独绝。

在人类制造的失误中,我看到了人性的丑陋,威权的无道,庸众的无知,善者的无奈。而高尚之艺术,能使人心感悟于至真、至善、至美。美育无疑是人类精神自我完善的重要一端。

如果有一天,中国重新成为世界最强国,所依赖的一定是我们的文化,而不是其它。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文化艺术上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大气磅礴、浩然正气即是中华文化的原生气质与动力,也应是大国复兴的时代主旋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