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期还是叛逆期》

 斐言乱语 2024-03-28 发布于湖北

《青春期还是叛逆期》

        前几日和一朋友聊天,对方说自己孩子上了初中,进入叛逆期,我纠正他说,应该叫进入青春期。进而我继续讲到,一个孩子自出生后,一直由父母养育,在幼儿期和少儿期,也就是在小学记之前,基本上都会父亲是天,母亲是地,尽管感知力和成年人无异,但是非的判断力及其有限,基本上是父母说什么就听什么。在这个时期,除了学习外,所谓的朋友实际上就是玩伴,和同学很难有深层次的交流。

        当孩子进入初中后,也就是到了十二三岁,身体出现第二性征,开始知道了男女有别,还有就是识字量变大了有能力读一些更复杂的书,他突然发现这个世界无比广阔,开始思考了,问题就出现了。这个时候,小孩子有了朋友,能够进行深入的交流,例如自己的父母教育自己方式为什么和别人父母不同,有了对比就会开始思考。其次,孩子可以读书看报,特别是刷各种的短视频,获取的信息量比很小的时候要大很多,这个时候有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他开始评判这个世界了。

        现实中很多的家庭,父母期望孩子成龙成凤,期望孩子好好学习,但父母却从来不学习,让孩子做作业读书的时候父母在刷短视频;父母要孩子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但父母却谎话连篇,言而无信;父母要孩子做一个积极正能量的人,但父母却不思进取,抱怨连天。这个时候,孩子突然发现,曾经视为天地的父母,原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伟大,曾经认为无比正确的父母,原来是如此的荒谬可笑。可能孩子也给父母提过意见,表达过不满,但却被父母残酷的镇压在萌芽状态,父母认为一个小兔崽子,突然不听招呼了。

        作为孩子,距离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还有近十年的时间(以22岁大学毕业为限),这个时候没法脱离家庭自立,又无法平等的和家长交流,也无力和父母对抗,这个时候,孩子的选择就是沉默,尽量不与父母交流。面对粗暴的父母,如果过分的压制孩子,有的孩子会选择离家出走,抱着“惹不起还躲不起”的心态;面对虚伪透顶的父母,孩子不愿戳穿,如果还要维护父母的权威和无比英明,还要在这个家庭生存,就要逼迫自己接受父母的“错误”为“正确”,收到的压制太过,还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障碍或疾病。

        面对不在“高大”或者“伟大”,不愿或者不能交流,不能反抗或者不敢反抗的父母,孩子想逃离家庭却又不能脱离家庭,很多孩子不可避免的进入了叛逆期。出生在父母不很开通的家庭,子女需要一次叛逆,才能更上一层,如果父母专制且“权威”欲重,带孩子成年时,甚至成年后都被压制,无法走完整个叛逆期,孩子要么成为“妈宝”,要么心理变得扭曲。在此看来,叛逆并不是什么坏事,如果父母认识到孩子叛逆就叛逆,适度的给孩子开放自由度,孩子的叛逆过程完成后,终究还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在父为子纲的东方文化中,大多数的父母强调“子女”要听话,要求子女“绝对服从”,实际上是把自己凌驾于子女之上,进而造成了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平等。哪里有不公,哪里就会有反抗,因此大多数的家庭的孩子都有叛逆期。如果父母有高的认知,认为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孩子也可以发表他的观点,父母如果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或者能够包容孩子不同的观点存在,不严重干涉并纠正,那么孩子也就不存在叛逆期。对于成年人,当然也包括父母在内,大多数人都不再成长或者成长缓慢,最大的原因就是认为自己无比正确,绝对正确,绝对听不进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更不用说“小兔崽子”“懂什么”的观点和意见。让一个成年人承认错误是一件比上天还难的事情,如果要“一贯正确”的父母向子女低头,无益于人类要逃离宇宙,于是乎,孩子的青春期就变成了“叛逆期”。

        对于大多数的父母,口口声声提到的是“自己的孩子”,还有就是学学“别人家的孩子”。实际上,任何一个孩子,终究都会成为一名社会人,最晚也晚不过父母百年之后。

        健康的家庭,父母会平等的对待子女,尊重子女,而不是维护自己“廉价”的权威。父母要把孩子当成年人对待,使得子女有选择的权力,有试错的机会,有担责的意识,而不是父母整日打击嘲讽,发号施令,怀柔镇压。

        前几日,一位母亲诉说到,他出差在外,在家的老公和孩子吵的不可开交,从事信息工作的父亲不满孩子物理成绩不够理想,劝阻孩子子承父业,让正上高三的孩子未来志愿填报信息类的专业,而孩子志不在此,由此引发的父子争端不休。子女接近18岁,力量慢慢变得强大,心智逐渐成熟,也就是子女“逃离”(身体和心灵)家庭之时。

        青春期或者叛逆期,两种叫法都没有错,具体什么叫法,就看针对什么样的家庭,还有什么样的父母。

2024年3月28日于出差途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