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倾听经典的声音

 HNYZL 2024-03-28 发布于上海
图片

文章节选自林安梧先生《老子译评》


    近二十余年讲习儒道佛经典,有一大感触。每回讲来,总觉不是我在“讲”,而是我在“听”。我在“倾听”经典,因为倾听经典,而使得这倾听开启了讲,此之谓“开讲”。开讲不是我在开讲,而是经典在开讲,我反而是在倾听。


    倾听《论语》、《孟子》,一念警恻,体贴得儒家的“自觉”。在此“自觉”中,人进到世界中,担起来,说:'我,就在这里。”
   倾听《老子》、《庄子》,致虚守静,体贴得道家的“自然”,在此“自然”中,人在天地间,看开了,说:“我,归返天地。”
   倾听《金刚经》、《六祖坛经》,万尘俱落,体贴得佛教的“自在”,在此“自在”中,人在宙宇间,放下了,说:“我,当下空无。”

    有倾听,有交谈;有融会,有沟通。新的话语就在耳际重新响起--


    佛陀说:“我,当下空无。”正因这“无我”的“自在”,让“我,归返天地”,就这归返天地,我醒觉到“我,就在这里”。
   老子说:“我,归返天地。”由于这“无为”的“自然”,“我,就在这里”承担挑起,就这承担挑起,我猛然觉悟还得放下,回到“我,当下空无”。
   孔子说:“我,就在这里。”只因这“承担”的“自觉”更须“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使其生长,却不占有,任其作为,却不依恃,由其生长,却不宰制),如此,“我,归返天地”,既归返了天地,进而“我,当下空无”。


   孔子说“我挑起”,为的是苍生,回到天地,“看开”一切,终而能“放下”。
   老子说“我看开”,所以能放下,面对苍生,“放下”执著,这才能“挑起”。
  佛陀说“我放下”,更而能挑起,如如无碍,“挑起”志业,把世界“看开”。


   “放下”、“挑起”、“看开”、“放下”、“挑起”、“看开”,环环相续、永不停歇!

图片
图片

【作者简介】

    林安梧,台湾台中人。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台湾大学第一位哲学博士。台湾元亨书院创院院长。现任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曾任美国富布赖特访问学人、台湾清华大学教授暨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台湾慈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

   师从牟宗三先生,是当代新儒学第三代中极具创造力的思想家。在牟先生“两层存有论”的基础上提出“存有三态论”,主张融通儒道佛三教,面对二十一世纪文明的新挑战,展开对话与交谈。方法论上,以船山学、十力学为基础,提出“道、意、象、构、言”五层诠释的中国诠释方法论。

    著有《王船山人性史哲学之研究》《存有、意识与实践:熊十力体用哲学之诠释与重建》《中国近现代思想观念史论》《血缘性纵贯轴:解开帝制·重建儒学》《林安梧访谈录:后新儒家的焦思与苦索》《儒道佛三家思想与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等著作三十余部,发表论文二百余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