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道外儒】易理中的生命之道与儒道会通

 生意盎然 2017-03-26

《周易》哲学作为孔子的生命哲学通过六十四卦体系揭示出生命存在的自在与自为之理,即生命自在的顺行天道之“损道”,与生命自为的逆行天道之“益道”,故“天道损,地道益,人道中行而知损益”,从而“避损行益”、“贞吉悔亡”就成为人之生命存在的天然价值追求,《易》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就是对这一价值追求的理论表达。这种揭示不只是在知识论上对人之生命存在于世界之中的自在与自为之理的揭示,还是功夫论上的根据此生命内在的自在与自为之理进行生命自我修炼的自为之道,如此就使《周易》哲学揭示的生命之道成为一种实践的理论,成为生命修炼的理论,从而贯通了道家的内丹修道的理论与实践。且在义理上,《周易》哲学的“恒以一德”亦与老子《道德经》的“恒道”相互贯通,《周易》哲学的损益之道及生命修炼之道亦与《内经》的“七损八益”之理相贯通。从而证明孔子儒家与老子道家在作为其共同的理论根源的生命之道方面是一体贯通的,足证儒道本然会通,故长白山书院以“内道外儒”立教。

 

1.《咸》、《艮》二卦的生命之道与道家的内丹修炼相贯通

《周易》哲学内含的生命内在的修炼之道集中表达于“咸”、“艮”二卦之中,将“咸”、“艮”二卦的爻、彖、象辞贯通于《周易》哲学的“生生”本体与“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价值宗旨,就可以发现《周易》哲学以“咸”、“艮”二卦的象、数、理、义揭示出生命内在的修炼原理与方法,可以贯通道家哲学的内丹修道。下面本文根据鞠曦的易学原理解释之:

“咸”卦上兑下艮,上卦“兑”为“悦”,下卦“艮”为“止”,卦理为“止而悦”的生命之道;“兑”为少女,“艮”为少男,指示此卦为指引少男少女通过“止而悦”的方式实现生命修养的功夫论。故而咸卦《彖》辞曰:

 

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柔上而刚下”言说的是“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地道,因《说卦传》言“立地之道曰柔与刚”,故“柔上而刚下”就是对地道的表达。“二气感应以相与”则言说的是“形而上者谓之道”的天道,因“二气”定是指阴阳二气,而《说卦传》言“立天之道曰阴与阳”,“一阴一阳之谓道”,故阴阳二气表达的就是天道。而“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则是说“形而中”的人道,只有人才能自觉自为地实现“止而说”的生命之理,最终达到“享利贞,取女吉”的目的。“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是天道与地道自然流行的过程,而圣人立于天地之中,“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这是人道的自为。“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即圣人的“感人心”已经内含了天道阴阳、地道柔刚的自在流行,又超越天道与地道的自在而实现生命修养的自觉与自为。故咸卦《象》辞说:

 

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就卦象而言,山本高耸之物,而泽为易流之物,高耸之山上何以能有易流之泽以润生万物呢?因为高耸之山上有中虚之处,才可以容下易流之泽而不动,且欲容此泽,山上不仅要有虚,且山必岿然不动,方能容此易流之泽,从而使山与泽阴阳相感,刚柔相交而生万物。君子正是观此阴阳、刚柔、天地、山泽之象而效法之,故能“以虚受人”。由山之静止中虚,涵摄易流易动之泽而生育万物,生生不息,正可见易道生生的本体支配下的生命流行过程,君子穷此生生之理,而尽自我生生之性,故有“咸”卦六爻所具体展开的生命内在之理与具体的修炼之道。

“咸”卦六爻之中从初爻的“咸其拇”到二爻的“咸其腓”,再到三爻的“咸其股”,都是在言说少男少女的青春时期如何感于外在世界的诱惑而“志在外也”,因追逐欲望而消耗并损害生命,故警告曰“居吉”而“往吝”。九四进一步解释说,虽然人之青少年时期也知“贞吉悔亡”,但由于还“未感害也”,故而“憧憧往来,朋从而思”,奔逐于外而“未光大也”,无法光大自己的生命。那么怎么才能解决“憧憧往来”的问题,光大自己的生命呢?就要效法咸卦“山上有泽”所表达的“止而悦”的天地生生之理,使生命的盲动静止下来,排除外物干扰,“以虚受人”,由“咸”始,经“未济”而“益”,正是前文言“益道三卦”之理,以之增益自己的生命,光大自己的生命。

而如何使自己生命的盲动静止下来呢?“咸”卦九五爻言“咸其脢,无悔”,即指导少男少女将所感所知反身集中于后背,即人体的督脉之处,使生命能量在自己的体内运行,而不会浪费奔逐于外,增益自己的生命。庄子言“缘督以为经,可以长生,可以延年”,亦是此意,此处已经与道家的修道相通。而人之生命的自我修养不能停止于“无悔”而已,故为“志末也”,故还要继续增益自己的生命,最终要达到上六爻的“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即使身体内部的能量上下自由流动,身心通畅,疾病自然难侵,从而身心康健,“滕口说也”。

“咸”卦揭示的是少男少女的修身功夫,而“艮”卦则继言成人的修身功夫。“咸”卦卦象为“山上有泽”,卦理则为上兑下艮,揭示“止而悦”的生命修养之理。“艮”卦在卦象上则是“兼山艮”,山上有山,卦理则是“止而又止”,由“咸”卦的“止而悦”进而到“艮”卦的“止而又止”,最终实现“艮”卦上九爻的“敦艮之吉,以厚终也”,显然在功夫论的层次上又进一层,生命的盲动已经完全清除,身心合一,也就是中国哲学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境界,达于生命修为的极致。中国哲学的儒、释、道三家都有各自静坐修心的功夫论实践方式,其本质都是为了实现“咸”、“艮”二卦“止而悦”与“止而又止”的生命修养原理,最终达于“艮”卦上九的“敦艮之吉,以厚终也”,也就是《大学》所言的“止于至善”,而至善者,生生也,止于至善,止于生生之至善也。

而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止于生生,“艮”卦的卦辞揭示说:“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 无咎。”“咸”卦的功夫是“咸其脢”,即感于后背,而“艮”卦的功夫是“艮其背”,即止于后背,在功夫论的层次上又进一步,使生命能量不盲动于外,完全在体内运行,故能增益生命,忘我而“不获其身”,进而“止而又止”,由“不获其身”的忘我再进一步达于忘情、忘物,即“行其庭,不见其人”,不为外物所限,身心自在合一,故“无咎”。这也就是孟子的“求其放心”与“善养吾浩然之气”,心止于内而忘我忘物,方能达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的生命修养境界。再看“艮”卦的《彖》辞:

 

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艮”卦的功夫论是“止而又止”,已经完全克服了“咸”卦揭示的“憧憧而来,朋从而思”的生命盲动性,从而完全身心合一,故而能自如、自在的展开生命活动,即“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艮其止,止其所也”,即止于生生也,此生生为自我生命内在的生生,而不是外物的生生,故只能内求而得,而不可向外求取,内外不相与,故言“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的意思是说,只要我们明白了这一生命修养之理,就可以据以展开生命修养的具体功夫实践,最终会达于忘我忘物而与道合一,生生不息而“无咎”。是以“艮”卦的《象》辞又言:

 

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君子观“兼山艮”之象,而体会生命运行的自在与自为之理,止而又止,止于生生之道,故而能“思不出其位”,自然合于天道,实现生命修养的功夫境界。也就是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亦是老子的自然“无为”,亦是庄子的“逍遥”自在,亦是佛家的“觉”与“悟”。《大学》有言:“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知其所止”即止于生生之道,让生命的能量流行于自己的身心之中,而不是浪费于外物的追逐,自然“思不出其位”而“无咎也”。

 

2.《易经》的“恒以一德”与《道德经》的“恒道”相贯通

“内道外儒”是长白山书院的立教宗旨,而其内在学理依据则是儒道之学的本然贯通。道家的内丹修道贯通于《易经》的损益之道及“咸”、“艮”二卦的生命修炼之道,这是从学理的实践层面来证明儒道本然会通。此外,鞠曦还从道家的经典文本《道德经》与儒家的经典文本《易经》共同具有的“恒道”宗旨来证明儒道本然会通。

前文已述,“恒以一德”是易学的基本问题,“恒”者,生生也,故“生生之谓易”,《易经》整部经典都是对生生之道的存在论演示,以“形而中之卦”演示“形而中之人”的生命存在的可能性。“生生之谓易”,“生生”给出易的存在,而“易以道阴阳”,易言说一阴一阳之变化,“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的变化之中给出道的存在,故可知“一阴一阳之道”亦由“生生”给出,从而可言“生生之谓道”。故《易》以“恒”为德,即以生生之道为德。鞠曦通过对《帛本老子》的研究认为老子《道德经》所言之道亦为生生之恒道,从而使《道德经》与《易经》由“恒道”而一体贯通,使两部儒道经典会通为一。《帛本老子》的文本依据如下: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此段文字关键在“恒道”二字,通行本将“恒”改为“常”,虽从语意的直接性上可以相通,但却失去了老子“恒道”的宗旨,亦使老子“恒道”与《易经》的“恒以一德”失去了联系,从而使儒道经典失去了文本相通的依据,此当为学术史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一句,意为人们话语言说之中的道都不是“恒道”本身,也就是说“恒道”本身不是言说与理论的事情,而是存在的事情,是实践的事情,是生命修炼的事情。故老子此语“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并不是通常理解的“道不可言说”,而是道可言说,但非言说之事,而是生命修炼之事。而在此语之中,老子明示了“恒”之一字,以示道之德为“恒”,从而与《易经》的“恒以一德”相贯通,说明《易经》与《道德经》都是以“恒道”为宗。

以时空统一论解之,“恒道”为时空统一的自在,即生生不息的本然状态,而“可道也”之道已经落入“形而中之人”的时空自觉性的判定之中,从而将时空自在的统一分裂为“时间”与“空间”的存在,成为“非恒”之道,亦即由形而上之“恒道”下降为形而下之器物,故器物终有毁坏而“非恒”。将“恒”定位为道之生生之德,就可对下文做出统一之解释了。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恒”本身就是道之生生之德,“恒”只是生生不已,不会给任何存在命名,故任何名称的给出都是主体之人的命名,而不是“恒”道本身的命名。

故下文言“无名,天地之始也”,即言“无名”乃为恒道生生不息的自在状态,天地皆从此恒道生生中开始,故可言天地始于无名,从而言“无名,天地之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也”,“有名”是人之命名,是人以时空自觉分割、划定万物之区分,并为之命名,万物皆以“有名”才成其为万物,否则万物无法称其为万物,只是恒道生生之流行中的自在,故言“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徼”。“观”只能是人之观,也就是老子要指点我们如何去观察此生生之恒道。上文已言“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故此“恒道”不可以言说求之,只能在恒道生生的存在流行之中去“观”之。那么如何“观”呢?老子告诉我们“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徼”。“欲”只能为人所有,“恒道”本是自然的生生之道,本无所谓“有欲”与“无欲”,故无论“有欲也”,还是“无欲也”,都是主体之人的赋予,都是主体之人为了“观”此“恒”而铺设的道路。

“恒无欲也,以观其眇”即从无欲的角度观“恒”,将此“恒道生生”视为无知无识、无欲无求的自然存在,而此无知无欲之“恒道”却生生不息,流行不止,也就是时空统一的生生自在,从而得此恒道生生之妙。这与孔子“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之叹同一宗旨。

“恒有欲也,以观其徼”。即以有欲观“恒”,将此“恒”视为有欲以成就万物的存在,观此“恒道”如何化生万物,使万物由无名而有名,从而使万物生长消亡,也就是主体以时空自觉为此恒道生生的自然状态进行时空划界,命名万物,从而使万物“有名”而成“万物之始也”,而万物有始就必然有终,故要“观其徼”,“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无论“有名”还是“无名”,无论“有欲”还是“无欲”,都是由此“恒道生生”而来,故言“两者同出”,同出于“恒”,“异名同谓”,命名不同,所指却都是生生之恒道。

“玄之又玄,众眇之门”。恒道生生,玄矣!妙矣!可观之,可得之,可守之。既已观之、得之、守之,又何必言说? 既得“众眇之门”而入又何言哉?生命至此只是一修证、修炼、修行之过程,一切言说论证皆已没有意义。故老子当年骑青牛出关本不想留一言,《道德经》五千言也只是对如何走进恒道生生的“众眇之门”的一种指引,而非西方哲学那种纯粹的思想与理论言说。故在中国哲学面前,理论永远是苍白的,只有生命的修证与践行才是最终的宗旨。故鞠曦给出结论说真正的哲学必须是内化的,内化后的哲学已经不必再言说,只要去践行就可以了,如此也可以说真正的哲学最终是要内化为生命的实修与实证而消亡其理论形式的。

 

3.《易经》、《道德经》与《内经》相贯通

《道德经》与《易经》由恒道而贯通,鞠曦又从学理上将此两部经典与《内经》相贯通。《内经》自古为中国医家必读经典,其理论宗旨不是简单的祛疾治病而已,而是从恒道生生的本体论出发,揭示生命自在的损益之理,男女有别的“七损八益”直接贯通孔子《易经》哲学的“损益之道”,而其对生命修养的指引亦直接贯通道家的内丹修炼与《易经》的“咸”、“艮”二卦内含的生命修炼之理。从而可以从学理上使《道德经》、《易经》、《内经》三部经典相贯通,更加证明儒道之学本然会通,故君子之学必须“内道外儒”,方为真正得传统文化之宗旨。在长白山书院的学术理路中,《内经》虽然是传统医学著作,但本质上更具有哲学性,揭示出生命之道与生命之理。《上古天真论》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天真”就是天道,天道自然流行也即时空统一的生生不息状态,而“上古之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形与神俱”,也就是保持生命自在的自然无为状态,实现“内时空”的自在统一,从而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而“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逆于生乐,起居无节”,即已打破生命自在的时空统一态,从而离开“天真之道”,以至“半百而衰”。下文接下来指点“古圣人”如何“教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也就是告诉世人应当如何修炼生命,已经直通道家的内丹修炼之道。“精神内守,真气从之,恬淡虚无”,与内丹修炼的“炼精化气,炼气还神”相贯通,即使精、气、神合一,实现“内时空”的统一,从而自然合于生生之恒道,故能实现“病安从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