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无敌于世,攻守兼备的战场绝技(附古传秘练法)

 tjboyue 2024-03-28 发布于四川

武史春秋 · 百家术略

Wu Shi Chun Qiu Hundred Strategy

图片
图片
盾,也是一种古老的兵器。它的发明比弓箭要晚,甚至可以说是因为有了弓箭之后,才有了盾牌,这种说法也是合理的。弓箭可以在百步或数步之外杀人,这比长矛大戟这种只能面对面攻击人的武器要强大得多。随着战争的发展,弓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但如果双方都使用弓箭进行战斗,那就像是用生命在赌博。于是有聪明的人出现,他们知道人的身体是抵挡不住锋利的箭的,用生命去换取胜利并不是战争的正确方式。必须找到一种东西来抵抗和克制弓箭,使箭失去作用,这样才能保护自己并攻击敌人。

虽然铠甲很坚固,但不足以抵挡箭;兵器虽然锋利,但也不能挡住箭。因此,盾牌的使用开始流行起来。盾牌的制造时间无法确定,但从其功效来看,一定是在弓箭出现之后才有的。根据历史推测,盾牌可能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的盾牌主要是用来抵挡敌人的弓箭,后世称之为“挡箭牌”,这个名字非常明显地表达了它的作用。盾牌在保护身体和抵御敌人方面,确实比其他兵器更有优势。不仅箭不能伤害盾牌分毫,即使是其他兵器也不能对盾牌造成伤害。自从盾牌出现后,其他武器都黯然失色,人们争相学习使用盾牌。

但是,当时盾牌只用于防御,使用方式非常呆板,这并不是因为盾牌本身不好,而是因为缺乏灵活敏捷的使用方法。后来,人们逐渐摸索出盾牌的使用方法,并使其逐渐完善。到了汉代,盾牌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不仅可以用于自卫,还可以用于攻击敌人。它的功效在当时非常显著。例如,光武部将马武有数十名擅长使用盾牌的武士,他们每次作战都冲在最前面,所向无敌。即使面对如雨的箭矢和石块,他们也能毫发无伤地自卫。当时的坚固铠甲和锋利兵器在他们面前就像枯木朽株一样不堪一击。

后来人们认识到,盾牌是战争中的利器,于是,将领们开始在一支军队中挑选精锐士兵专门学习使用盾牌,并编成一支独立的队伍,以备战时之用。甚至有些全军都学习使用盾牌的情况出现。盾牌在世界上受到如此重视,并代代相传直到清朝中叶。例如,冯子材和刘永福所率领的盾牌军,在与外敌作战时,多次取得胜利,即使面对敌人猛烈的火力和精良的枪械也无所畏惧。然而,最终由于列强的忌惮,在海牙和平会上禁止了盾牌军的编练,使得盾牌军队从此消失。现在已经没有人再擅长使用盾牌了。

盾这种武器,高度三尺,宽度超过两尺,形状是长圆形。中间凸起,四周向内凹,有点像龟背,也有点像一个浅锅。盾的背面有一个挽手,是用坚韧的木头做的,安装在盾的后面的突出部分,这个部分叫做“盾鼻”,因为它的形状像象鼻。盾的全身都是用藤编的,所以也叫藤牌。

制作盾的时候,需要选藤,藤要粗细适中,坚实没有破损。选好藤之后,要先放到油里浸几个月,然后拿出来放在阴凉处,让油慢慢渗入藤里。这个过程中,藤不能在烈日下暴晒,因为一晒,油就会被日光蒸发掉,不能深入藤里。等藤干了之后,再在夜间露天放置一两天,然后再放入油中浸。这样反复几次之后,藤就可以用了。

制作盾的时候,还要再挑选一下藤,把稍微差点的藤挑出来,劈成片状,然后用这些藤片编织成盾。编织的时候,从中间开始向外盘绕,先把盾鼻穿牢,然后越编越大,直到达到预定的尺寸。藤片要编织得完整严密,不能让外面的整藤露出来。如果编排不密,一遇到锋利的武器,就容易被破坏。这是制作盾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事项。

盾的作用非常大,可以抵挡敌人的攻击。除了可以自卫和攻击敌人之外,盾还有特别的用处,就是可以用来渡河和露宿。盾是用藤编的,藤本身很轻,能浮在水面上。再加上油的浸润和盾的完整编排,盾放在水中就像一个小船一样能浮起来,承载一个人的重量还有富余。所以,使用盾的人如果遇到河流阻挡,就可以用盾当船,安然渡河,免去了找船过河的麻烦。但是,盾的面积毕竟太小,如果遇到大河中的风浪险恶,就不容易渡过了。当然,如果全军在追击敌人的时候,能用盾渡过一条小河,功劳也不小。

至于露宿,本是军队中常见的事情。但是,如果直接躺在地上,一来难以躲避毒蛇猛兽的侵袭,二来容易被敌人发现,很不舒服。但是盾牌军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以直接用盾盖在身上躺在地上,既避免了霜露的侵袭,又不容易被敌人发现。从远处看,他们就像一堆堆的小山丘,敌人很难看清他们的底细。而且,在丛林深树间,盾牌军还可以用皮绳穿过盾鼻,把盾悬挂在两棵树之间,就可以躺在里面休息了。由于树叶的遮挡,敌人更难以发现他们的行踪。

在战争中,盾牌军冲锋陷阵,所向无前,这是他们显著的功能,人人都能看出来。但是,盾也有害怕的东西,那就是火攻。藤本来就易燃,被油浸过的藤更容易燃烧。藤牌一遇到火,立刻就会燃烧起来,不容易扑灭。所以,盾牌军一遇到火攻,就必须立即撤退,他们非常害怕这个。除了火攻之外,盾牌军就无所畏惧了。这就是生克之道在战争中的体现。

杀机四伏的鸿门宴上,刘邦的性命危在旦夕,如果不 是樊哙的英武、张良的机智,作为项羽刀俎上鱼肉的刘邦,早成为刀下鬼了。

左手执盾,右手握剑,是战国以来步兵的标准形象, 战场上攻防变化的需要,它们缺一不可。盾是中国古代最 重要的防御性兵器之一,用来庇护士兵的身体,防御敌入刀剑矢石的杀伤。

传说在黄帝时代,战场上已经开始使用盾牌。炎帝之臣刑天与黄帝交战,被砍了脑袋,刑天以乳为目,以脐为 口, 一手操盾, 一手持戚,挥舞不停。属于新石器时代末 期的云南沧源岩画上,也发现在一幅原始舞蹈的画面上, 有舞者一手执盾, 一手执兵仗的形象,他们成是在庆祝战争的胜利,或是在战前做巫术祭祀。

盾,又称干,先秦时因为适应的范围不同,又有吴魁、滇盾成羌盾、步盾、孑盾、犀盾五种不同的名称。大 而平者为吴魁,高而隆起者为滇盾,步兵用狭而长的步盾,车兵用狭面短的孑盾,以几块木板组合面成者为木络, 蒙有犀牛皮者为犀盾。古代还将大盾称为橹或卤。汉代学者贾谊在他那篇评述秦始皇帝的名作《过秦论》中,抨击秦王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穷兵黩武,导致“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战争悲剧。确如贾谊所言,从公元前 364年到公元前234年的一百三十年间,秦国一共参加了 15次大的战争或战役,除一次外,每次都给对方造成两万人以上的伤亡,有4次竟达10万人以上。在最令人怵目 惊心的长平之战中,竟一次坑杀赵国40万降兵,这还不 包括战亡的5万赵国士兵。在帝国统一前的一百三十年间,死于对秦战争的人数多达148.9万人。

唐代的盾称作彭排,又称旁排,共有六种形制:膝 排、团排、漆排、木排、联木排、皮排。宋代人称盾为旁 牌,有步兵旁牌和骑兵旁牌之分。明代盾牌有手牌、挨 牌、燕尾牌三种传统的防御盾牌,还有三种攻防合一的火器盾牌:神行破敌猛火刀牌、虎头火牌、虎头木牌。清代的绿营盾牌和虎头牌成为盾牌史上的最后成员,在火铳类射击型火器面前,古老的盾牌显得力不从心,最终随清王朝的消亡而销声匿迹。

原始的盾牌大多用藤木之类的材料制作,有的还蒙上一层皮革。我国近代的少数民族在战斗中仍然使用此类盾牌,如云南景颇族的皮盾,台湾兰屿耶美人的藤盾。最初 的盾牌可能是伴随着弓箭的发明而出现的,人们编制了藤条之类的屏障用来保护自己,防御飞来的镞矢。盾的这种 功能一直沿用到后代,汉代关于战争的文献内,经常能见到利用盾来抵挡敌人的弓箭进攻,  “兵伏盾下” “蒙盾而行”等等皆属此类。

盾的另一种防御功能是与短兵器配合,这种盾质轻形 小,与敌人近距离格斗时,士兵可一手持刀剑挥杀, 一手 执盾抵御对方的反击。它们大多数呈圆形或较小的长方形。

盾牌的形制与制作盾牌的材料,随着战争的形式和时代的发展变化,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形势的需要。

盾的练习方法并不容易描述。首先,练习者需要使身体变得轻灵,具备腾挪跃仆的能力,然后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实力。因此,练习盾必须从年幼时开始,到壮年时才能有所成就。这是因为小孩身体轻盈灵活,跳跃腾挪是他们的天赋本能。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本能会逐渐减弱,身体也会变得越来越僵硬。

盾法注重轻灵,需要像飞隼一样腾空,像猕猴一样跳跃,像狡兔一样就地翻滚,像饿虎一样扑人。前后左右,起落迅速,这才是盾的精髓。因此,必须在年幼时开始练习,才有希望掌握这些技巧。如果年龄稍大,身体僵硬,即使练习也难以成功。

初步练习时,可以采用一些通用的方法,比如让小孩做翻斤斗、反躬托地等动作来柔韧筋骨。如果小孩在五岁以下,应该使用按摩法来强健他们的筋骨,这就是世传的胎功。每天进行这样的练习,不必急于求成,因为小孩的力量有限,过度练习会对他们造成伤害。

第二步是逐渐教授腾跃跌扑滚撞等技巧,让小孩熟悉并掌握它们。在这个阶段需要稍微严厉一些,因为小孩的年龄已经增长,筋骨已经变得坚固,不会轻易受伤。等以上技巧一一精通后,再教授他们使用盾的方法,让他们依法挽盾行走,也能随意行走。然后再教授刀法。至此,单独练习结束,开始实地试验。

实地试验是为了防止练习者只会练习而不能实际应用。十年的苦功如果白白浪费,岂不可惜?因此,必须让练习者学习实战方法,增加他们的经验。实习的方法是在广场上钉立无数木桩,错落有致,没有次序。让练习者手持刀牌在木桩间旋转翻滚,身体和刀牌都不能碰到木桩。东西前后不停地旋转翻滚,即使两桩距离只有一尺左右也必须滚过。等练习者熟练掌握后,再命令他们将滚过的木桩一一拔掉,同时在旋转翻滚时不能减慢速度。如果练习者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就可以由一个武师骑马持兵器与他们进行实战演习。习盾者必须尽全力演习,不得有丝毫松懈。等他们熟练掌握后,再由一人增至数人围攻他们,直到他们无懈可击,这时他们的盾术才算大成。

因此,一个盾的练成需要数年时间,一个人学成,需要十多年的苦功才能出面临阵。这比其他兵刃要难得多。所以说,盾的使用固然厉害但盾的学习却并不容易。世上的习武者怎么能把盾视为无用的东西而不重视它呢?

刀盾十八练法

刀牌十八法是一种结合刀和盾的武术技巧。练习盾的人必须附带一把刀,刀用来攻击敌人,盾用来保护自己。刀和盾互相配合,就像手和手臂,手指和手的关系一样,密不可分。如果分离,它们就失去了各自的作用,无法有效制敌。

刀牌之法共有十八路,其中刀法有砍、削、撩、刺、劈、剪、勒、卷、挑等九种。这些刀法的使用方法已经在第四般武艺、大刀法律中详细描述过。但这里使用的是短刀,所以有些细微的差别,下面会进行说明。

盾法则有腾、跃、扑、滚、撞、伏、窜、障、蹲等九种。刀法简单易学,但盾法却很难掌握,需要身体灵活。

具体来说,腾是向上冲跃,这时应该用旁刀来攻击敌人。跃是盾的主要动作,可以前后左右任意跳跃,这时应该用撩刀、削刀法来攻击敌人。扑是先腾起身躯,然后扑向敌人,这时应该用刺刀或挑刀法来攻击敌人。滚是用盾护身,就地翻滚,这时应该用卷刀法来攻击敌人。撞是用盾护住前方,向敌人撞击,这时应该用砍刀法来攻击敌人。伏是用盾覆盖身体,全身蜷缩在其中,刀也藏在里面。窜是乘敌人攻击我时,向旁边跃出,这时应该用剪勒法来攻击敌人侧面。障是腾跃过敌人的头顶,落到敌人的后方,这时应该先用劈刀,落地后再用削、撩、刺等法攻击敌人,具体使用哪种方法要看情况而定,不必拘泥。蹲是腾跃踔窜的起始姿势,也可以用来防御敌人的攻击,蹲在地上,身体比盾略低,盾的方向则根据敌人的攻击方向来定。

故此,刀牌十八法主要是攻击敌人的技巧,因为有盾作为保护,所以不用担心敌人的攻击。如果敌人的武器攻来,只要用盾一挡就足够了。右手的刀则可以趁机攻击敌人。双方同时进攻和防御,这就是无敌的原因。使用盾的人最容易攻击敌人的上下两盘(即头部和脚部),攻击中盘(即身体中部)的比较少。因为盾法的使用多是在地面和腾空时进行,只有扑撞两种方法是攻击中盘的。下盘取脚,上盘取头,满挪跳郎(可能是某种动作或技巧),不离左右,使敌人无法抵挡。如果马将遇到使用盾的人,既要护马又要护人,已经疲于奔命,更没有余暇去攻击取胜了。所以在马战时代,盾牌被军家所倚重,方法虽然简单但攻击效果却非常显著。

下面将盾法之九种(每种2式)介绍于下:(刀之九法参看“刀法精要”)

盾法一:腾

腾先须蹲身蓄势,足尖点地,右肘曲向后方,左手之牌。亦须着地,用力下按,然后身体向后移,右腕肘及两脚同时着地,用力向下一捺,乘势腾起,始能高跃,否则无势可乘,不易上跃,即使跃起亦力小而距离短而低,不足以制人,反可能因之而招侮矣,此不可不注意者也。其式见图1之①②。

图片

图片

盾法二:跃

跃于腾完全不同。腾上冲,跃则向任何方向平面跃出也,起势亦不同,腾须先作蹲势,跃则不然,或将盾与右腕,向跃出之相对方向,轻轻-一点,即乘反作用之势跃出,或借敌人攻我之力,略将身上提,即可跃出。来自“武宗”公众号·此则较为省力。跃法前后左右,皆可行之,不必有一定之方向,与滚略同。其式见图2。

图片

盾法三:扑

扑怯须先腾身使其高过敌人之顶,固须先腾,然后可以下扑,故其起势兼蹲腾二法,式见图1①,②两图。

图片

图片

腾起后,急收足于上,反身向斜下方扑敌,顺势用刀攻敌之中盘,与抢背法大同小异。下扑时,全身之力集于盾,若敌避迅疾,落地后即须起滚,否则易受人算,扑势见图3。

图片

盾法四:滚

滚之一法,盾中用之最多,无论何危险,皆可借一滚之力而避之,故任何势之后,皆可继之以滚,惟滚时往往亦夹杂以跃,两相借力也。滚先以盾面着地,不论左右。只须顺着滚,盾在下时,则盾面着力,盾在上时则背肩及肘着力,滚时宜蜷足,如猴拳之卧石数星式,刀平置背后,其式见图4。

图片

盾法五:撞

擅亦跃之一种,不过跃为追避,撞为攻击,功用不同耳。撤之起势与跃同,先觊敌之所在,然后举盾用全力撞之,盖以盾攻人之法也,同时右手之刀,亦可用撩刺法以取敌之中盘,若敌避过,宜连跃或滚以避之,若一疏忽受其算则晚矣,其式见图5。

图片

盾法六:伏

此为御敌之法,如我正攻人,而敌械迅至,将及于我,远避又不及,宜用伏以挡之。所谓伏,将身侧卧于地,蜷曲其身,覆盾于上,纵敌械猛烈,亦决不至损其毫发,挡击敌械之后,再因滚跃腾扑等法以攻敌,故曰此为御法也,其式见图6。

图片

盾法七:窜

窜与跃略同,惟彼则攻人,此则避敌,且窜亦可上下,不必拘泥于手也。其势都借敌人刺拨之力,因之而上下左右,甚且窜入马腹,或旋绕敌而盘转如风车,以乱敌人之目光,较平跃为难。·来自“武宗”公众号·马战之时,于盾法中最畏此法,其式见图7。

图片

盾法八:踔

踔:逾越也,即越过敌人头顶之谓也,此在盾法中,为攻取上盘之势,势甚猛而不易挡避。其势与扑相同,亦用蹲腾二势,详见图1之①、②。

图片

图片

然后,上踔,不过扑则即在正面,并不逾过敌顶,此则须逾过敌人头顶,然后用劈砍等刀法,以攻其背面,击敌于不防。如图8。

图片

盾法九:蹲

竖左手之盾于地,盾面向敌刃来处,右手以刀柄柱地,两足作寒鸡步,身体下沉,头部出至眼鼻间,以瞻敌势,此为暂避之计,亦为诱敌之法。盖敌若来攻,即可变为别种家数而取之也。其式见图1之①。

图片



图片
图片

武宗

图片

文创

武术史话  兵哲百家

武术的博大精深,有着丰富多样的历史渊源,包含哲学、兵法等文化内涵。武术不仅是一种身体技能,更是一种文化和哲学的体现。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