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图馆藏品鉴丨明嘉靖铜活字蓝印本《墨子》

 星河岁月 2024-03-28 发布于江苏

国家图书馆藏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芝城铜活字蓝印本,是《墨子》明代重要版本之一。

图片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芝城铜活字蓝印本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多数学者认为《墨子》不是墨子自著,大部分篇章是墨子讲学的记录,由其弟子及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今本《墨子》为汉代刘向校定,著于《别录》。刘歆《七略》与班固《汉书·艺文志》均据此,《汉书·艺文志》著录七十一篇,现仅存十五卷五十三篇。

图片

《墨子》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时期鲁国人。早年受孔子的儒家教育,后开创相对独立的墨家学派。墨家的政治主张都是以解救时弊为目的,倡导“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宣传天志、明鬼,针对当时流行的命定论,墨家又主张“非命”。在真理的原则上,主张经验论。在伦理思想上,墨家的根本观念是“义”,“义”的观念来源于“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义利统一的道德观。

图片

墨子像

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各种社会历史原因,后来墨学渐渐衰微,由“天下显学”变为民间私学,汉代中期则完全退出了官方讲坛,后世治墨者寥若晨星,这都对《墨子》的流传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墨子》典籍的传承也饱受磨难。明以前的墨家典籍难觅踪迹,使得明代的《墨子》典籍深受专家和学者重视,明时《墨子》典籍的研究对墨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图片

明代《墨子》

明道藏本是迄今发现仍完整保存的《墨子》最早版本,也是明以后各家版本的直接祖本,因而十分珍贵。《道藏》即道教经典著作总汇。据唐宋金元都曾刊刻过《道藏》的史实,以及《墨子》仍保留了唐写宋刻的痕迹,可以推测,在唐代以前,这种道教大典已收录了《墨子》。

图片

《道藏》

明嘉靖芝城铜活字蓝印本前有韩愈《读墨子》,卷首目录末有“明刑部河南清吏司郎中吴兴北川陆稳校行”之句。“卷之十三《鲁问》第四十九”之后,有“嘉靖壬子岁夷则月中元乙未之吉芝城铜板活字”一行。卷末有“嘉靖三十一岁次壬子夏季之吉芝城铜版活字”一行,证明为明陆稳校印蓝印本。

图片

卷首目录末有“明刑部河南清吏司郎中吴兴北川陆稳校行”之句

该书曾经清代藏书家黄丕烈校并跋。后经聊城杨氏海源阁收藏,又转归姑苏潘博山,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图片

清代藏书家黄丕烈校并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