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宣城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

 开信有益 2024-03-28 发布于安徽

原创 ltsr2718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2023-06-30 09:11 安徽
图片
图片
宣城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

夏建圩

微信版第1360期

摘要:宣城自汉唐两晋宋元明清以来,人物、山水、物产与文学,就已闻名遐迩,成为皖南地域文化核心之一,积累了深厚的文化资源。大量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坚,凝练成为精神财富,在当代仍具有价值,对当今各项事业建设,尤其是文化与社会建设有着借鉴意义。进入新时代,宣城市对文化事业建设高度重视,对优秀文化进行创造性继承,创新型转化,取得了优异成绩。

关键词:宣城文化;优秀传统;精神内涵;时代价值

01
忠诚担当

历史上,宣城这方土地,留下众多爱国担当的事迹,涌现出众多爱国志士仁人。明代沈有容(1557—1627),字士弘,号宁海,宣城洪林人,为沈氏第十三世祖,万历七年(1579)中武举。沈有容少年时性情豪放不羁,“幼走马掣剑,好兵略”,当时边疆形势危机四起,决心以武报国。明代万历二十五年(1597)至四十七年(1619)年间,沈有容镇守在闽海前线,在此期间他曾三入台湾及澎湖列岛,歼擒倭寇,驱逐荷兰殖民者,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功从外国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的将领,维护了国家统一。近代广德人张光藻(1815—1891),1870年任天津府知府,在处理天津教案时,不畏惧法国殖民者威胁,根据实际情形,维护老百姓利益。

宣城更是一片红色土壤,见证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全过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忠诚担当,敢于斗争,为革命做出贡献,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1920年,恽代英、肖楚女先后在宣城安徽省第四师范学校传播主义马克思,使得广大学生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面貌为之一新。宣城四师成为皖南传播主义马克思的一个中心阵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指引不少青年先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四师不少学生在大革命时期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像李求实(湖北人)、吴华梓(湖北人)、何世琨(合肥人)、马存宣(合肥人)、谭梓生(旌德人)、梅大栋(旌德人)、曹宣天(和县人)、曹国芸(芜湖人)、祖晨(宣城人)、陈文(郎溪人)、田道生(寿县人)、李延瑞(泾县人)、吴茂祥、江干臣(宣州人)等,都为中国革命发展与胜利作出了贡献。

图片

1926年1月,国民革命军在广东挥师北上,势如破竹,1927年2月中旬,北伐军进入皖南。1927年2月28日至3月5日,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师师长戴岳、政治部主任肖劲光率部进驻绩溪,在政治部组织发动下,绩溪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开展,组建农民协会、妇女协会、商民协会和学生会,并恢复县政权;支持民众审判贪官金铭欺压剥削人民的罪行等。同时,六师政治部进驻旌德县城,成立旌德党部,革命活动公开,成立工会、妇女协会等组织。3月8日,肖劲光率所部,脚穿麻布鞋,肩戴“不怕死、不扰民”的臂章,进驻宣城城关,在北伐军支持下,成立国民党宣城党部,号召民众为打倒军阀、铲除贪官污吏。3月初,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副军长鲁涤平、政治部主任李富春,率第二军军部和第四、第五师向南京进军,由湖州至广德,动员民众投身革命,组建国民党广德县临时党部,城乡工农运动发展,封建势力受到沉重打击。此后,第二军经过郎溪,李富春接见了夏雨初等人。在二军政治部的帮助下,还成立了一支四五十人枪的农民自卫武装。北伐战争在安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在安徽的统治,帮助祁门、黟县、休宁、广德、郎溪、太平、绩溪、芜湖、宿松、桐城、繁昌等县建立了国民党县党部,组建革命政权。推动安徽工农运动迅速发展。安徽境内工会人数达8万之多,全省有组织的农民8300多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安徽农民武装暴动如燎原之火,遍布江淮大地数十个县,斗争持续至抗日战争。其中最早的是1927年5月16日,皖南旌德县仕川农民组织自卫军举行暴动,向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打响第一枪。至10月,安庆、芜湖、宿县、寿县、六安、泗县、霍邱、无为、南陵、旌德、郎溪、凤阳等地成立了党的组织,随着传达贯彻八七会议精神,桐城唐家沟(今属枞阳),潜山梅城,南陵谢家坝,郎溪建平,阜阳城内,广德花鼓,太湖、宿松、望江交界处大石岭,桐城欧家岭,怀宁高河埠,庐江罗家嘴等地纷纷暴动。

1938年8月2日,新四军军部及其直属部队进驻泾县云岭。新四军第一、二、三支队在皖南开辟了宣(城)当(涂)芜(湖)边、南(陵)芜(湖)宣(城)边、泾县西北部地区三块抗日基地。

解放战争初期,中共在苏浙皖三省边区的领导机构,先后设有中共苏浙皖边区特委、中共苏浙皖边工委,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为我军南进做好准备。 

中共皖南地委是皖南核心地带领导机构,在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带领群众,以旌德黄高峰为根据地,展开游击战争,被誉为“皖南小井冈”;解放战争期间,胡明等领导的皖南游击队,配合正面战场,成为开辟第二战场的重要地带,在渡江战役中,皖南成为策应大军渡江及南进的重要基地。

02
开放包容

宣城地处苏浙皖沪三省一市交汇区,吴头楚尾,受到吴越、荆楚,江南、徽州等多种区域文化影响,它们在此交汇融合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宣城文化。宣城地区的居民,也是南北杂居。三国时期,宣城属吴国管辖,境内大量山越人,从山区迁居丘陵与平原,成为编户齐民,共同开发宣城。唐代开始,北方官员在宣城地方为官,任满后定居,以绩溪、旌德为多。黄河流域的厚重与南方的灵动,在此交融,形成绚丽多彩,成就非凡的宣城文化。明末清初,徽剧逐渐形成,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徽班进入北京演出,开始走向全国。徽剧不仅孕育了京剧,而且中国南北4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都与它有着紧密关系。绩溪是徽剧起源地之一,清道光十年(1830)后,绩溪徽剧班主要有“庆春和”“柯长春”“新彩庆”“新阳春”等;到1934年,绩溪尚田村还有徽剧班社“柯长春”。1983年10月,全国徽调、皮黄学术研讨会在绩溪召开,与会专家学者赴伏岭镇,考察清代、民国时期的徽剧戏服、道具、剧本、曲本;村中老艺人演出《八阵图》《二进宫》《龙虎斗》《水淹七军》等徽剧传统剧目,受到一致好评;伏岭民间剧团获文化部嘉奖,并赠“老树奇花”锦旗一面。2008年国务院授予伏岭“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徽剧)之乡”,伏岭镇中心小学开设了徽剧班,传承徽剧戏曲艺术。

近代皖南花鼓戏形成与发展,也是文化融合的代表。皖南花鼓戏,是安徽省5大地方剧种之一,至今约150余年。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至清末,由湖北、河南毗邻安徽的地区,有移民迁居苏浙皖三省交汇地。他们带来湖北花鼓调和河南地灯等民间戏曲,并与皖南等地土著民间歌舞不断融合,并吸收了京剧、徽剧等剧种的艺术,逐步形成了具有粗犷、质朴、明快的艺术风格和鲜明乡土气息的地方剧种,有众多大小剧目,成就辉煌。皖南花鼓戏虽在皖南盛行,但是它不仅仅属于皖南一区,在苏浙皖沪“三省一市”交界处,江苏高淳、溧水、句容、溧阳、宜兴、江宁、南京;浙江吴兴、安吉、孝丰、昌化、余杭都广泛传唱,颇受群众欢迎。

皖南花鼓戏与湖南、湖北花鼓戏,河南地摊子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契合度很高,长期互相借鉴学习;而苏浙皖一直是皖南花鼓戏主要传播区域。新中国成立后一直至80年代,皖南花鼓戏多次赴沪参加华东戏剧会演,曾沿着长江至武汉演出,历时长达一个月,反响很大,甚至广西地方戏剧团也闻讯赶到武汉来向皖南花鼓戏学习与交流。上世纪50年代,皖南花鼓戏著名艺人迟秀云的《小尼姑下山》《珍珠塔》《打补丁》等7个唱段,被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灌制成唱片;迟秀云与剧团多次至上海、无锡、杭州及湘、鄂、苏、浙等省市巡回演出,得到了著名表演艺术家田汉、盖叫天、赵丹等人的赞誉,京剧、越剧等兄弟剧团剧种纷纷学习、取经。

图片

在苏浙皖三省交汇的广大农村,皖南花鼓戏是最受欢迎的剧种。建国初,浙江安吉群众步行几十里山路至广德看戏。宣城市民间剧团也长期在这些地区演戏,宣州区许文波创建的皖南花鼓戏艺术团就长期在高淳、溧水、溧阳的乡镇演出,尤其是在庙会等集会上唱戏,还前往浙江与江西演出。郎溪县振兴剧团长期在苏浙皖三省交界区域演出,很受欢迎。三省一市的文化机构也经常组织戏曲交流学习活动。这启示我们:在整个长江经济带,皖南花鼓戏有着很高的认同感,联系着民情、乡情与域情,是一张很好的文化名片,完全可以集长江经济带的智慧与力量,携手唱好花鼓戏,推动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传承皖南花鼓戏优秀传统,打造皖南花鼓戏精品力作。

20世纪60年代中期,根据中共中央、军委中央、国务院和毛泽东关于加强备战、巩固国防的战略部署。上海小三线主要在是皖南地区。据统计,从1965年至1988年,上海在宣城境内“小三线”单位近60家;另外江苏宣城境内“小三线”单位有7家。上海、江苏“小三线”建设,对于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小三线”虽成为历史,但宣城与上海、江苏经济、文化、人员往来互动,更加紧密,对宣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03
务实创新

在选择职业上,宣城人历来务实。从“耕读传家”到“读书好、营商好、效好就好”再到士农工商“四业均等”,反映出宣城人求真务实的态度。“读书变化气质”,读书不一定为做官,通过读书,知晓为人处世的道理,知书达理,才是读书的本义,从事一切行业都要读书、知理。

明清时期,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甚至海岛沙漠,都留下宣城商人经商的足迹,宁国府商帮与徽州商帮并称。其中绩溪商人以吃苦耐劳有韧性著名,称之为“徽骆驼”“绩溪牛”。长江中下游有“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的歌谣,是说绩溪人善于经营,随着店铺人口聚集,往往形成城镇。他们艰难创业,大都从伙计开始干起,依靠诚信、勤奋、节俭,或就地取材,或进行长途贩运,积累一定资本后,独立经营,数十年不辞艰苦,经历无数挫折失败,积少成多,成为富商大贾。除了“红顶商人”胡雪岩之外,绩溪胡位咸家族、泾县黄田朱氏、旌德舒氏等也是商界代表,还有众多不为人知的商人,他们的创业经历,对我们仍具有启发。

创新是商品和企业的生命力源泉,是商界制胜秘诀。胡开文墨就是通过一步步创新而不断发展壮大。胡开文的创立者是胡天注(1742—1809),绩溪上庄人。少年时在休宁汪启茂墨店从业,后娶汪启茂之女为妻,当时墨店林立,汪启茂在同行竞争中折了本,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形下,胡天注接手汪启茂墨店。为创出高质量产品,他不惜巨资买上等原料,聘良工刻模制墨,打出“胡开文”品牌,给顾客全新的感觉,并开创出各种形式、档次的品种。其子胡余德又在徽州各县及安庆、芜湖、扬州、上海、武汉等地开设分店,使胡开文墨业扩展到大江南北,名扬中外。1915年,胡开文生产的“地球墨”夺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把徽墨推向了世界。而今天,胡开文墨厂借助网络销售,开拓了海外市场,已经将胡开文墨卖到了全世界!

近代汪立政、汪惕予、汪振寰祖孙三代在上海经营汪裕泰茶号是典型代表。汪立政(1827—1895),字牧民,一字以德。清代道光十九年(1839)汪立政跟随族人至上海茶叶店学徒,咸丰元年(1851)在上海旧城老北门(今人民路)创办汪裕泰茶号(即南号),前为店面,后为工场,可精制加工。门市零售兼批发。第二代汪惕予(1869—1941),汪立政次子,谱名志学,又名自新,早年学医,后接手汪裕泰茶号。在产品及营销上有所创新,茶叶层次多样,先后推出“金山时雨”“金叶”“卢仝”“虎”“鹤”等茶叶品牌,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包装设计,更加具有都市气息。加强宣传,在《申报》上打广告。清同治八年(1869)在上海四马路(今福州路)开设第三分店,宣统元年(1909)后,汪惕予在南京中路增设汪裕泰第4家茶号。1927年汪惕予在杭州建汪庄别业,内设茶叶门市部,专营上等优质茶叶。

图片

第三代汪振寰(1898—?),号汉航,曾留学日本学习商业,1919年继承汪裕泰茶号,主要销售新制的绿茶、红茶、花茶和茶砖,销货主要去路为上海各大公司茶叶部及罐头食品公司,并自设门市部三处直接销售本埠用户外埠客户,计有香港、广州、天津、重庆茶号及兰州、九江、济南等茶客向其订购。国外销货客户来自伦敦、纽约、挪威、新加坡、马尼拉以及澳洲等地;北非则自设办事处直接推销洋庄绿茶。民国初年至全面抗战初期(1912—1939),是汪裕泰茶号鼎盛时期,在上海、苏州等地共开设茶庄8爿、茶叶加工栈房(茶厂)2处、分店4爿,2辆十吨大卡车、3辆小轿车。汪立政祖孙三代在近代上海茶业界影响很大,有茶叶大王之称。

宣城在三农改革中,敢行敢试。1979年,宣城县洪林公社鸽子山大队的吴村生产队,根据实际情况,改“包产到组”为“包产到户”,率先在村里推行责任田,吹响皖南农村改革的号角。进入新时代,旌德着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2018年颁发了全国第一本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不动产权登记证并发放全县首笔抵押贷款。以创新的理念、改革的精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宣城有效实施,让广大农民群众获得更多的改革红利,过上美好生活。

04
崇德诚信

人无德不立,道德是为人的根本。“三立”: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居首位。历史上宣城的名人及其家族,都将道德培养作为首要任务,道德养成之后,无论为官、务农、经商、读书,都能行得端,做得正。

历史上宣城涌现出有众多品行高尚的人物,如梅尧臣、吴潜、沈寿民、施闰章、梅文鼎、吴肃公、礼学三胡(胡匡衷、胡秉虔、胡培翚)、张光藻、胡天注、包世臣、胡雪岩、泾县三吴(吴玉如、吴作人、吴组缃)、谭梓生、王稼祥、吴波等等,他们为人、为政、为学、经商等方面,值得学习借鉴。

2015年9月2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以多种形式介绍宣城章氏家训,颇有代表性。《章氏家训》全文如下:

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防家两字,曰盗与奸;败家两字,曰嫖与赌;亡家两字,曰暴与凶。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忿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吃紧在尽本求实,切要在潜消未形。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产业不患贫而患喜张,门户不患衰而患无志,交游不患寡而患从邪。不肖子孙,眼底无几句诗书,胸中无一段道理。心昏如醉,体懈如瘫,意纵如狂,行卑如丐。败祖宗之成业,辱父母之家声;乡党为之羞,妻妾为之泣 。岂可入我祠而葬我茔乎?戒石具左,朝夕诵思。

《章氏家训》共196字,主要内容为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忍让安家,嫖赌败家,凶暴亡家,不存猜忌,不听离间,不生愤事,不专公利。其最核心的内容是耕读和勤俭,最核心的思想在于教育子孙后代以知书达礼修身立命,遵守规矩为家族争光。

施闰章(1618—1683),安徽宣城人,字尚白,号愚山,清顺治六年进士,做过山东学政,又在江西湖西地区任职,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侍讲。愚山先生是清初著名诗人,诗与山东莱阳宋琬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称,他的诗“温柔敦厚”,号为“宣城体”,名气很大。施闰章不仅是著名的诗人与学者,而且他还是一代清官廉吏,所任之处,受到老百姓爱戴。

顺治十三年(1656),施闰章出任山东学政,督察山东各州府学校与生员。当时科举考场中“请托”等舞弊之风盛行。施闰章坚决抵制这股不正之风,他要求通过考试,严格把关,为朝廷选拔优秀士子,绝不会违背天意,为非作歹。这时推荐施闰章来山东任职的刘正宗派人来见施闰章。刘正宗是文华殿大学士,又是山东人,其亲朋的子弟在考试中不合格,刘正宗希望施闰章能网开一面,予以录用,但施闰章当面拒绝。

正因为他的凛然正气,使当朝权贵也无可奈何。后来刘正宗将通过考试举子的文章拿来细看,想乘机找茬报复,结果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刘正宗不得不佩服,他对人说:“施闰章不惧怕权势,不惑于钱财利禄,是个君子啊!作为学政却能抵制'请托’之风,只有施闰章做到了。”施闰章并非不讲人情,第二年他到青州主持考试,考生入场完毕,考院严锁后,又有三位老者请求入场考试,施闰章出于怜悯破例答应他们。时至中午,三人仍未出场,施闰章又供应他们酒食,对士子爱护可见一斑。清初戏剧家洪昇、著名小说家蒲松龄,都曾受过施闰章的教诲与培养。蒲松龄说:“愚山是我的老师。我还是童生时,他就很赏识我。十分爱护激励读书人,从不凭借权势作威作福,从不阿谀权贵。”因为施闰章重视士人的选拔,又能公正、严明,“崇雅黜浮”被誉为“冰鉴”。

图片

施闰章像

诚信,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宣城人讲诚信、重情义。“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说的是南北中医制药的老字号代表,胡庆余堂就是由绩溪人胡雪岩1874年在杭州创建的,他立下“戒欺”的堂训,匾额至今保留在胡庆余堂,“戒欺”两个大字,占了匾额近一半面积,字迹浑厚有力,非常醒目。左边一段小字:

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是则造福冥冥,谓诸君之善为余谋也可,谓诸君之善自为谋亦可。

孟子说过:“医者,是乃仁术也。”胡雪岩虽是商人,但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坚持以义取利,绝不以利害义。他公开声明:医药关系性命,万万不能弄虚作假。胡庆余堂的药品都是“采办务真”“修制务精”,所以他们敢于挂出“真不二价”的牌子,打造金字招牌,成为百年老店。

05
从容自信

仁者爱山,智者爱水。宣城境内既有崇山峻岭,也有清流急湍,又有茂林修竹,全市森林覆盖率59.34%,是安徽省唯一的省级生态市。南宋诗人杨万里进入宣城地界,就惊呼“路入宣城山便奇,苍虬活走绿鸾飞”,道出宣城生态之美;宣城山水更能入画成诗,杨万里赞叹:“不是青山是画图,南山瘦削北敷腴。两山名姓君知麽?一字玄晖一圣俞。” 玄晖、圣俞,分别是谢朓、梅尧臣的字,谢、梅二人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两座高峰,他们的诗歌艺术与宣城山水有必然关系。

清乾隆18年(1753),宫廷画师张宗苍(苏州人),绘《宣城鸟瞰图》上呈乾隆帝,乾隆题诗:

“宣城县即宣城郡,永安桥接凤凰桥。谢公李白两人物,前呼后应相逍遥。

会心何必定会面,秋朝端涣胜春朝。寄问高楼今在否,意存我独凌空标。”

谢朓(464—399)是南齐著名诗人,任宣城太守期间写下大量优美诗歌,后世以“谢宣城”命名其文集,宣城也因谢朓而闻名后世;乾隆诗中的“高楼”,即今谢朓楼。此后李白、韩愈、白居易、顾况、许浑、杜牧、沈括等,都在宣城留下传世诗篇。据统计,唐五代诗人总数约3400人,与宣城有关诗人152人,创作了600余首歌咏宣城的诗歌。正是前人的启迪,加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到北宋初期,宣城在诗歌艺术上放出异彩,历元明清,辉煌千年,“宣城自古诗人地”。宣城地方大族如梅氏、沈氏、施氏、吴氏、章氏、许氏、高氏、胡氏、吕氏、徐氏、李氏等等, 大多在两宋之际辗转迁来定居, 因社会相对稳定,地方物产丰饶,经济的发展,促成教育及文化的发展,宣城地方家族中孕育出众多著名历史人物,前后辉映。至清初,宣城地方文化家族能够在周边徽州、苏南、浙西北巨族林立的形势下保有一席之地,重要原因就在于宣城文化家族具有鲜明的特色,概括说来一是儒学,代表人物是吴肃公、沈寿民等;二是宣城体诗歌,代表人物是施闰章、高咏等;三是宣城数学,代表人物是梅文鼎及其家族众多成员;四是宣城画派,梅清、梅庚、半山等为代表。

图片
06
精益求精

在文化上能代表中国的有很多,但最典型的当数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是历史的载体,并将中国文化的内涵、魅力与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们对世界文明传播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深受世人喜爱,影响深远。宣城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是宣笔、徽墨、宣纸、宣砚原产地。

以宣笔为例,宋代宣笔就闻名遐迩,深得士人喜爱,陈氏、诸葛都是世代从事宣笔制作的家族,时人称宣笔为 “千万毛中拣一毫”。梅尧臣以宣笔作为礼物送给好友欧阳修,欧阳修作《圣俞惠宣州笔戏书》:

圣俞宣城人,能使紫豪笔。宣人诸葛高,世业守不失。紧心缚长毫,三副颇精密。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京师诸笔工,牌榜自称述。累累相国东,比若衣缝虱。或柔多虚尖,或硬不可屈。但能装管榻,有表增无实。价高仍费钱,用不过数日。岂如宣城毫,耐久仍可乞。

欧阳修精于鉴赏,把宣笔特点表述得很全面:精密、美观、适手、价廉、耐用。宣笔制作工艺是国家级非遗文化,制作主要有选料、水盆、制杆、装套、修笔、镶嵌、刻字、检验包装等八大工序一百多个环节。

除了精美绝伦的文房四宝,宣城的“三雕”与版画技艺,不可忽视。历史上宣城各地分布祠堂、民居、牌坊,被称为“三绝”,另有石雕、砖雕、木雕,被誉为“三雕”,都是宣城工匠创造的艺术品,既发挥教化、激励等功能,还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是宣城工匠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如绩溪太极湖村,是“三雕”代表之所,值得研究、保护。另外,明末清初,旌德的汤氏、刘氏、李氏、鲍氏刻工,雕刻技术世代相传,逐渐形成精湛而圆熟的刻画技艺,他们以刀代笔,曾活动在杭州、南京、苏州等地,进行创作,留下大量具有珍贵价值的版画作品,精雅绝伦,被国内外博物馆争相收藏。

刘光旸,字雨若,旌德县人。明末清初篆刻家、鉴赏家,对历朝宗器和明贤字画不仅如数家珍,而且真赝立判无疑。顺治初,曾以所刻《快雪堂法帖》,进呈顺治帝。康熙16年(1677)他又刻《翰香馆法书》丛帖,由钟繇、王羲之、董其昌等28家的82件作品集成,以其书斋“翰香馆”命名。

宋荦作《刘鸿胪歌》称颂其技艺:

十年海内盛翰墨,短碣丰碑尽镌刻。琅华馆与快雪堂,至今处处生颜色。忆昔先皇天纵才,临池学书何勤哉。宸翰精妙古无比,上与云汉同昭回。犹云绝技必古人,穷搜墨宝前具陈。真迹双钩上文石,扬也奉诏无逡巡。玄秘塔,九成宫,经年摹勒何其工。纵横波磔无遗憾,本来面目将无同。拓成匍匐瀛台奏,至尊含笑当清昼。赐金赐绢皆固辞,赐官拜受诚希觏。官列鸿胪承帝眷,从兹出入文华殿。退朝常得奉宸游,日下人争识君面。

清顺治五年(1648),旌德汤村的汤尚、汤义刻《太平山水图画》。汤能目、汤复《黄山图》《离骚图》。康熙二十五年(1686)《黄山志定本》中,有图16幅,刻工是汤能目。这些版画,均是珍贵的艺术精品。

图片

太平山水图之一

同时期,鲍守业与鲍天锡同刻吴门顾云臣(见龙)画文喜堂本《秦楼月传奇》等书插图。著名收藏家郑振铎在《中国版画史图录》中说:“旌邑鲍承勋为清初之镌图名手,所镌有《秦楼月》及《杂剧新编》之插图等,此书尤为罕见,故收入焉……可见当时承勋声势之浩大。”

清嘉庆《宁国府志》由洪亮吉、凌廷堪两位著名学者主持修撰,是方志中的精品,旌德乔亭刻工刘光显模仿梅清、蔡瑶、半山等画家笔法,雕琢《北楼》《敬亭》《景梅亭》《麻姑山》《桃花潭》《琴溪》《龙池》《西津》《南湖》等24幅山水版图,均为弥足珍贵的艺术品。他们不仅是“剞劂匠”,更是艺术大师,他们精益求精,进技于艺的追求值得提倡。

(作者系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