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称谓:黄克诚的坚持与胡乔木、孟伟哉的更改

 昵称21405352 2024-03-28 发布于湖南
图片
黄克诚​

图片
在毛主席身边的秘书胡乔木
图片
《昨天的战争》​作者孟伟哉


     黄克诚坚持“毛主席”称谓的事发生在四十多年前。

      西历1980年11月,黄克诚在中纪委座谈会上发表长篇讲话,高度赞颂了毛主席的伟大历史功绩,驳斥了企图全盘否定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的邪流,在当时混乱的政治思潮中发出了正义的金石之声。几个月后,鉴于当时邪流仍然猖獗的状况,黄克诚把讲话记录整理成文章,准备在《解放军报》发表。发表之前,黄克诚请邓小平审阅,邓小平赞同发表并让胡乔木作文字修改。胡乔木将文中“毛主席”的称谓都改成了“毛泽东同志”,黄克诚反对这样改,说:我认为不应该修改“毛主席”的称谓,这么改我从感情上过不去,还是用“毛主席”好。最终,文章按黄克诚的意见发表了,即西历1981年4月10日《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刊登的《关于对毛主席的评价和对毛泽东思想的态度问题》。(见 https://mp.weixin.qq.com/s/ZVRKUM4kTd7fkOeBXi2bUA)

      应该说,在西历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确提出了“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要叫官衔”的要求,这是完全正确的。然而,“毛主席”这个称谓是历史形成的,它并没有强调“官衔”的意思,而是体现着对毛主席领导中共革命的充分认同。当时没有(也不可能)公开发出禁止使用“毛主席”称谓的“红头文件”,但在一部分党内外“高层人士”中掀起了否定甚至谩骂毛主席的强大声浪,是否顺应这种声浪甚至隐隐然成为能否重用的因素之一,这时候,尊称“毛主席”的声音显然是与之不太“协调”的。可以说,当时胡乔木的作为既符合显性的中央要求,又暗合某种隐性的政治思潮,而黄克诚的坚持则颇为“不合时宜”,难能可贵。

      如果说胡乔木当年更改“毛主席”称谓还可以拿出一点儿摆得上台面的“道理”的话,孟伟哉后来更改自己小说里的“毛主席”称谓则有点儿拙劣。

      孟伟哉写的讲述抗美援朝的长篇小说《昨天的战争》,第一部和第二部分别于西历1976年12月、西历1979年6月出版,其中不少地方提到毛主席。但在西历2014年出版的《孟伟哉文集》中,《昨天的战争》里凡是“毛主席”的称谓,不管是故事叙述还是人物对话,都改成了“毛泽东同志”甚至“毛泽东”。(《孟伟哉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西历2014年出版)这种做法,自然表示现在的孟伟哉与当年的孟伟哉相比,思想意识有了很大的变化,具体来说就是对革命领袖的态度变了。然而,“毛主席”的称谓现在也不违法,不存在必须更改的理由;在小说描写的抗美援朝时期,毛主席更是志愿军指战员衷心尊崇爱戴的领袖,“毛主席”这个名字是引导他们英勇战斗取得胜利的旗帜,小说中的他们口中提到“毛主席”完全是历史事实的反映。因为思想意识变了,就抹去自己写的小说中“毛主席”的称谓,既是不尊重历史,实际上也损害了自己的作品。

     称“毛主席”,或者是称“毛泽东同志”,一般来说并没有褒贬的不同,但在某种特别的情况下,称呼的不同却耐人寻味。黄克诚从井冈山时期开始跟随毛主席进行革命武装斗争,亲身经历了在毛主席领导下排除万难取得革命胜利的全过程,相比之下,胡乔木的革命资历浅得多,但从延安时期担任毛主席的秘书,到后来被重用为党内文化宣教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基本上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两人的关系更密切;黄克诚在第一次庐山会议后受到比较重的处分和冲击,胡乔木在文革中遭到一定程度的冷遇而赋闲在家;“历史转折”后,黄克诚在否定毛主席的声浪中重申毛主席的伟大功绩,胡乔木则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对毛主席的否定;有关“毛主席”称谓的不同做法微妙地反映出二者的差异:黄克诚感到不称呼“毛主席”而直呼其名,“我从感情上过不去”,胡乔木则显然没有这种感情负担。

      不过,最主要的还不在于称谓不同体现出的感情问题,而在于感情背后反映出的思想意识问题。黄克诚表面上是坚持一个称谓,实质上坚持的是毛主席指出的革命目标:对外制止侵略,对内建立一个没有人压迫人、平等公正、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已经能看得很清楚了,“历史转折”后某些势力对毛主席的否定,本质上就是要否定这个革命目标。胡乔木和孟伟哉对“毛主席”称谓的更改,其实是这种否定开始或者是这种否定持续的表现形式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