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技术标准(试行)

 昵称37581541 2024-03-28 发布于江苏

1  总则

1.1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高标准农田规划设计,全面提升项目工程建设质量,根据国家、省、行业相关政策、规范、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标准。

1.2  在高标准农田规划设计中,应符合国家、地方及行业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以及本标准规定,努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设计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绿色生态。

1.3  项目工程设计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可优先采用标准化、装配式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0600《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

GB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GB50201《防洪标准》

GB50265《泵站设计标准》

GB51247《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标准》

GB/T11836《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GB/T50363《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

GB/T50600《渠道防渗衬砌工程技术标准》

GB50707《河道整治设计规范》

GB/T20203《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T50085《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B/T50485《微灌工程技术标准》

GB/T51224《乡村道路工程技术规范》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50817《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规范》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8337《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

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T5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T 50625《机井技术规范》

SL25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65《水闸设计规范》

SL379《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

SL744《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SL654《水利水电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设计规范》

SL72《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SL/T792《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规范》

 SL191《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L587《水利水电工程接地设计规范》

SL641《水利水电工程照明系统设计规范》

DL/T1917《电力用户业扩报装技术规范》

JTG 336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T 3311《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

JTGD6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DB32/T3637《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规范》

TD/T1012《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TD/T1032《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

GB50026《工程测量规范》

SL328《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

NY525《有机肥料标准》

DB32/T1712《水利工程铸铁闸门设计制造安装验收规范》

NY/T 1119《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

DB32/T 3724《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DB32/T 3723《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概算编制规程》

DB32/T 3721《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制图及其图例规范》

3  一般规定

3.1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要目标,建设区域的耕地相对集中连片、土壤适合农作物种植、无潜在地质灾害,且有相对完善的、能直接为建设区提供保障的水源工程、骨干灌排工程和乡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并应符合主管部门指导性文件要求,符合相关规划。

3.2  规划布局应统筹协调、科学合理、经济高效、节水节地,工程宜依托现有灌排体系及路、林网合理布置,工程选址及布置应符合相关主管部门的规定及管理要求。

3.3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应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水资源满足灌溉设计保证率要求。

3.4  平面坐标系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高程系统宜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实测地形图测绘精度应符合《工程测量标准》GB 50026的规定。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等工程测量比例尺宜采用1:500或1:1000。

3.5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灌排设施应以非骨干小型工程为主,灌溉渠道设计流量宜小于2m3/s;排水沟道设计流量宜小于5m3/s;灌溉渠与排水沟沿线配套建筑物设计流量宜与渠沟流量相匹配;泵站设计流量宜小于2m3/s,装机功率宜小于100kW。

3.6  灌溉设计保证率应按《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苏政办发〔2021〕21号)的要求确定,苏南、苏中的圩区和平原地区灌溉设计保证率达到 90%以上,淮北地区达到85%以上,沿海地区和丘陵地区达到80%以上。

3.7  高标准农田各项基础工程设施使用年限应符合相关专业标准规定,整体工程使用年限一般不低于15年。

3.8  项目工程的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5,预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淮北地区宜适当考虑混凝土抗冻要求。

3.9  灌溉与排水工程各结构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水利水电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设计规范》SL654的规定。

3.10  灌溉与排水工程稳定分析、防渗排水设计应满足《泵站设计标准》GB50265、《水闸设计规范》SL265的规定;主要结构设计应根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计算和验算,对需要抗震设防的结构应进行抗震承载能力计算;建筑物回填黏性土压实度不应小于0.91,无黏性土相对密度不小于0.6。

3.11  工程地基应优先选用天然地基,当天然地基承载力小于基底应力时应采取地基处理措施。处理深度小于等于1.5m时,可采用换填方式处理,换填材料应满足承载力要求,当有防渗需求时还应满足防渗要求,并进行下卧层承载力验算;处理深度大于1.5m时可采用复合地基。

4  工程布局

4.1  工程总体布局应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要求,以灌区、流域或水系为基础,与当地已实施或正在实施的农业农村、水利、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等部门重大工程相衔接,统筹布置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等工程。

4.2  应广泛收集土地利用现状、水系分布、农田基础设施现状、土壤类型、耕地质量状况、作物布局等相关资料,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综合考虑基础条件,合理确定工程建设内容。

4.3  应遵循节约集约利用耕地的原则,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减少工程设施占地面积,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一般不高于8%。田间基础设施占地涉及的地类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规定执行。

4.4  灌溉与排水工程应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水源分布、骨干灌排工程现状、当地灌排习惯等,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合理布局灌排系统,建立旱能灌、涝能排的“水网”体系。项目区应具有可靠的水源保障。现状水源可供水量不足的项目区,应加强小型拦、蓄、引、提水工程建设。

4.5  渠道应与库、塘、堰、池和骨干灌溉渠道合理衔接,宜布置在其控制范围内陆势较高处,渠底高程与田块田面高程相协调。排水沟应合理利用原有的排水系统。灌溉水源有保障的项目区,渠道和排水沟宜采用灌排分离方式布置,高灌低排。受地形条件限制或现状水源可供水量不足需拦蓄地表径流进行灌溉时,可采用灌排兼用方式布置。

4.6  耕作田块是由农田末级固定沟、渠、路、田坎等围成的,满足农业作业需要的基本耕作单元。应因地制宜进行耕作田块布置,合理规划,提高田块归并程度,实现耕作田块相对集中。

4.7  田间道路布置应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与田、水、林、电、路、村规划相衔接,合理确定田间道路的布局,实现互联互通。

4.8  农田输配电工程布设应与当地电网建设规划相协调,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保证用电质量和安全。

5  单项工程

5.1  灌溉与排水工程

5.1.1  泵站工程

1  主要技术参数

(1)灌溉泵站设计流量根据项目区所在地灌水率、灌溉面积及灌溉水利用系数确定,每次灌水延续天数为3~5天,净灌水率宜为3.0~5(m3/s)/万亩,面积较小或有特殊灌溉需求的区域在条件允许时,净灌水率可适当加大。泵站每天开机时间可取12~16h。排涝泵站的设计流量应根据排涝面积和项目区所在排水分区的排涝模数确定。

(2)特征水位及特征扬程

——灌溉泵站从渠道取水时,设计运行水位应取渠道设计水位,并考虑渠道运行水位降落的影响;从河流、湖泊取水时,设计运行水位应取历年灌溉期满足灌溉设计保证率的日平均或旬平均水位。

——资料缺乏时灌溉泵站可将渠道、河道最低水位或渠底(河底)以上0.3~0.5m作为进水侧设计水位;排涝泵站可将周边地面典型低点高程以下0.5~1.0m作为进水侧设计水位。

——渠灌泵站的出水池设计水位应根据灌溉控制范围内最远处农田或最难灌到的农田田面高程加0.3~0.5m,按渠系布置、比降、长度及各类水力损失向上游推算确定。管灌泵站的水泵出口压力应根据流量、管道直径、管道材质以及管道布置综合确定。排涝泵站的出水池设计水位宜取与排水区除涝标准相对应的承泄区排水时段平均水位。

——设计扬程应按泵站进出水池设计运行水位差,并计入水力损失确定;最高扬程宜按泵站出水池最高运行水位与进水池最低运行水位之差并计入水力损失确定;最低扬程宜按泵站出水池最低运行水位与进水池最高运行水位之差,并计入水力损失确定。

(3)灌溉面积

渠灌泵站的单机控制面积宜为500~1000亩,低压管灌泵站单机控制面积宜300~500亩,旱作物面积可适当扩大。

2  站址选择及总体布置

(1)站址选择应根据灌溉﹑排水规划,结合泵站的布局、功能、规模、特点和运用要求,考虑地形、地质、水源或承泄区、水流流态、电源、对外交通、征迁、施工、环境、管理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丘陵地区泵站站址宜选择在地形开阔、岸坡适宜、有利于工程布置的地点。

(2)总体布置应根据站址的地形、地质、水流、供电、交通、施工、征地拆迁、环境等条件,结合整个系统布局、综合利用要求、机组型式等,做到布置合理、有利施工、运行安全、管理方便、少占土地、投资节省和美观协调。站身布置不宜缩减相关河渠的有效过流断面。

3  设计要点

(1)机泵选型。机泵选择应满足泵站设计流量、设计扬程的要求,优先选择工作性能曲线范围较广的泵型;设计工况下轴流泵效率不宜低于75%,离心泵、混流泵效率不宜低于70%。水泵的安装形式可根据场地条件或工程所在地使用习惯选用,包括潜水泵、卧式泵、立式泵等。

(2)运行方式。低压管道系统首部泵站宜采用变频运行方式。

(3)安装高程。在进水池最低运行水位时,应满足水泵的必需汽蚀余量或允许吸上真空高度的要求;进水喇叭口最小淹没深度应不小于0.5m。

(4)泵房挡水。泵房挡水部位顶部高程不应低于设计、校核运用情况挡水位加波浪、壅浪计算高度与相应安全加高值之和的大值。泵房安全加高值应符合《泵站设计标准》GB50265表7.1.3的规定。

(5)泵房布置。泵房布置应满足机电设备布置、安装、运行和检修要求;满足结构布置、整体稳定要求;建筑物造型应实用美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单台机组,无配电间的泵房面积宜小于12m2,有配电间的泵房面积宜不超过30m2;小型潜水泵站可采用无泵房设计,多台机组泵房应综合考虑设备布置、检修、人员值班等需求集约布置。

(6)机组间距。卧式泵相邻机组净距单列布置时宜为1.8m~2.0m,双列布置时宜为1.2m~1.5m。

(7)前池及进出水池。前池布置宜优选正向进水方式,扩散角单侧宜小于15°,底坡不宜陡于1:4。如采用侧向进水方式应满足水流顺畅、不产生涡流的要求。进水池的水下容积可按设计流量下秒换水系数30~50确定。出水池应满足水流平稳要求,池底高程宜低于渠道30~50cm并形成消能底坎,池顶宜高于渠顶30~50cm,出水管口上缘低于池顶不宜小于30cm,出水管口下缘高于池底不应小于20cm。

(8)泵站进水侧宜设置拦污栅,栅条间距宜为50~80mm。

(9)进出水管道。进水喇叭管中心与后墙、侧墙、进水室进口的距离应满足管道安装及水流流态要求,取值应满足规范要求。出水管道出水口处应设置断流设施,淹没出流的出水管道出口上缘宜淹没在出水池设计运行水位以下不小于0.3m;埋管管顶最小埋深应不小于0.7m;管间净距应结合施工、检修维护要求确定,并不宜小于0.8m。

5.1.2  涵闸工程

1  主要技术参数

(1)涵闸的设计流量应与沟渠流量匹配,同时应满足控制区域的灌溉、排涝上下游水位需求。

(2)水闸主要技术参数应按《水闸设计规范》SL 265的规定取用。涵洞主要技术参数应按《灌溉与排水设计标准》GB50288的规定取用。涵闸上下游设计水头差宜采用0.05m,丘陵区纵坡较大沟渠上的涵闸上下游设计水头差可适当加大,一般不宜大于0.1m。

2  闸址选择及总体布置

(1)闸(涵)址应根据项目区沟渠体系布置,综合考虑使用功能、地形地质、水流流态等因素。

(2)涵闸孔净面积和渠道过水面积应相匹配,单孔孔径原则上不宜大于2.5m。闸室进出口与上下游沟渠平顺连接,下游翼墙每侧的平均扩散角宜采用7°~12°。

(3)涵洞轴线宜短而直,并宜与沟渠、道路中心线正交,进、出口应与上、下游渠道平顺连接。

3  设计要点

(1)涵洞型式。涵洞可根据水头、填土高度、建筑材料及施工条件等,选用管涵或箱涵,管涵管径不宜大于1.5m,箱涵净高不宜小于1.2m。

(2)管材要求。可选用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HDPE管及PVC管等。

——管径小于等于600mm,无机械通行要求,且填土高度小于1.0m的管涵,可采用混凝土管或HDPE管等其它管材,采用其它管材时,环刚度和设计荷载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有机械通行要求,或填土高度大于1.0m的管涵,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管。

——孔径大于600mm的管涵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管。

选用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时,应按外压荷载确定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的级次,其中混凝土管分为Ⅰ、Ⅱ两级,钢筋混凝土管分为Ⅰ、Ⅱ、Ⅲ三级。混凝土及钢筋骨架具体要求应符合《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的规定。钢筋混凝土管壁厚、长度,以及钢筋骨架等根据管材所承受的荷载确定。钢筋骨架的纵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4.0mm,间距不应大于400mm,根数不宜少于6根。钢筋骨架的环向钢筋间距由设计计算确定,并不得大于150mm,且不得大于管壁厚度的3倍,钢筋直径不得小于3.0 mm。骨架两端的环向钢筋应密缠1~2圈。

(3)涵洞埋深。涵洞顶部覆土厚度应充分考虑耕种需求、冻土厚度、交通要求等因素,最小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上部为衬砌渠道时不应小于0.5m,达不到覆土厚度要求时,可采用涵洞下沉式设计或混凝土包封等方式处理。

(4)基础设置。当地质条件良好时,刚性接口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管道底部宜设素混凝土基础。直径≤600mm的管道基础最小厚度不宜小于0.1m,直径700~1200mm的管道基础最小厚度不宜小于0.15m,直径1500mm的管道基础最小厚度不宜小于0.2m,基础包角宜为90°~135°。

柔性接口的混凝土管道底部宜设置中粗砂垫层,直径≤600mm的管道垫层最小厚度不宜小于0.1m,直径700~1200mm的管道垫层最小厚度不宜小于0.2m,直径1500mm的管道垫层最小厚度不宜小于0.3m,田间放水口可不设基础。当采用其它管材时,基础型式及厚度可根据管材型式、直径、地质条件综合确定。

(5)闸门及启闭机。闸孔净宽小于等于2.5m时宜采用铸铁闸门,铸铁闸门设计按照《水利工程铸铁闸门设计制造安装验收规范》DB32/T1712执行;孔径小于等于0.6m时,闸门可采用满足强度要求的其他材料。启闭机选型应综合考虑闸门尺寸、供电条件、管理运行等因素,合理确定。

5.1.3  渠道工程

1  主要技术参数

(1)渠道与泵站连接时,设计流量应根据泵站设计流量与渠系工作制度分配确定;自流灌溉渠道设计流量应根据渠首引水流量与渠道工作制度进行分配确定。

(2)各级渠首的设计水位,应从水源设计水位自上而下逐级计算推求,并从田块控制点高程自下而上复核确定。田间农渠沿线放水口的水位应高出田块进水端不少于10cm。

(3)灌溉水利用系数、渠系水利用系数、不冲不淤流速、渠道安全超高、边坡系数、糙率等参数依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50288规定取用。

2  总体布置

(1)渠道布置宜依托项目区现有渠系布置。

(2)渠道应选择在控制田块内陆势较高地带,渠线宜短而直,避免深挖、高填。

(3)渠系布置应兼顾土地规划布局,原则上村、社区应有独立的配水口,农渠沿线应合理布置放水口门。

(4)渠道沿线应根据农业生产需求,因地制宜布置跨渠板桥,丘陵山区根据地形坡度可增设跌水、陡坡等连接建筑物,可优先采用装配式结构。

3  设计要点

(1)断面要求。渠道断面型式有梯形、矩形、U型等,根据灌溉面积、沿线地形、地质条件以及边坡稳定情况及是否衬砌等因素,按接近水力最佳断面进行纵横断面设计。梯形、矩形渠道底宽不宜小于0.3 m,渠道比降应接近地形坡度,斗农渠为1/5000~1/1000为宜,并满足不冲、不淤要求。

(2)衬砌形式。常见渠道衬砌型式有混凝土现场浇筑、预制混凝土铺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等。砂土地区及高填方渠道宜采用现浇混凝土衬砌。现浇混凝土最小厚度宜不小于8cm,预制型式最小厚度宜不小于6cm,渠道断面较大时衬砌厚度应适当增加。如配置钢筋网,厚度可适当降低。

(3)超高和分缝。渠道超高建议根据渠道大小采用 0.1~0.3m;

现浇混凝土渠道衬砌应设置伸缩缝,缝距不宜大于6.0m,填缝材料可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沥青胶泥、沥青砂浆,缝宽宜为1.5cm或2cm。

(4)生态要求。渠道沿线可结合建筑物位置合理设置生物通道。

5.1.4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1  主要技术参数

(1)灌溉制度、设计流量、设计水头、水头损失、允许设计流速、管径与管道工作压力、水击压力验算及其防护等应执行《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20203、《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085、《微灌工程技术标准》GB/T50485的规定。

(2)设计日灌水时间不宜大于20h;移动或半移动式喷灌工程设计日灌水时间不宜大于12h。

(3)灌溉水利用系数,管道输水灌概工程不应低于0.80;喷灌工程不应低于0.80,微灌工程不应低于0.85,滴灌工程不应低于0.90。

2  总体布置

(1)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宜在土地流转及集中统一种植管理的田块实施。

(2)管道系统类型及管网布置形式应根据水源位置、地形地貌、地块形状、作物布局和灌溉要求等综合确定。

(3)平原地区可根据情况采用树枝状管网、丰字形管网或环状管网等布置形式。丘陵地区干管宜垂直于等高线布置,支管宜平行于等高线布置。

3  设计要点

(1)管道间距。支管布置间距宜采用 50m~100m,单向灌水时取小值,双向灌水时取大值。给水装置应与田块相对应,间距宜为20~50m,水稻取小值,旱作物取大值。

(2)管材选择。管材可选用PE管、PVC管、U-PVC管或混凝土管,管顶埋深应不小于0.7m。铺设在松软地基或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地段的管道,应对管基进行处理。

(3)管道阀件。支管及各级管道的首端应设置控制阀,干支管末端、低点应设置排水阀;首部最高处、管道起伏的高处、顺坡管道上端阀门的下游、逆止阀的上游均应设置进排气阀。进排气阀通气面积的折算直径不应小于管道直径的1/4。

(4)镇墩设置。当地面坡度大于20%或管径较大时,应在管道末端以及变坡、转弯、分岔和阀门处设置镇墩,并宜每隔一定距离增设支墩。

(5)管道连接。连接方式及连接件应根据管道类型和材质选择,管道与阀件宜采用法兰连接。

(6)灌溉面积较大、分散式经营管理的地块,可采用主管道输水至田间农渠灌溉。

(7)微灌工程、喷灌工程按照《微灌工程技术标准》GB/T50485、《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085的要求执行。

(8)根据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及经济高效原则,应尽量避免电机功率过大,导致用水成本大幅增高情况。

5.1.5  渡槽工程

1  主要技术参数

(1)槽身主要技术参数按《灌溉与排水设计标准》GB50288的规定取用。

(2)渡槽进、出口应设渐变段,长度可分别取渠道与渡槽水面宽度差的1.5~2倍和2.5~3倍。

2  总体布置

(1)槽身轴线一般为直线,宜与所跨河道或沟渠正交,并与上下游引渠顺接。

(2)渡槽长度和跨度的选取应满足沟渠规划要求,尽量减少对沟渠过流断面和上、下游已建工程的影响。

(3)渡槽进口水流收缩角宜为11°~18°,出口水流扩散角宜取8°~11°。

3  设计要点

(1)槽身断面。宜按水力最佳断面的条件设计,一般采用U形、圆形和矩形断面,当采用矩形断面时,槽身的深宽比宜为0.6~0.8。

(2)防渗要求。进出口段设计应充分考虑防渗要求,底部和两侧应按地质条件设计防漏、防渗、防伸缩沉陷措施和完善的排水系统,有效防渗设施长度应大于5倍的渠道最大水深。当槽身采用圆形涵管时,涵管宜采用承插管,接口处用橡胶圈密封。

(3)基础埋深。渡槽的基础宜采用浅基础,在满足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浅埋,但最小埋深不宜小于0.5m;修建在河道中的渡槽基础,其底面须埋置在最大冲刷线以下一定深度。

(4)桩基选择。当采用浅基础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或沉降量要求时,宜优先采用预制桩等基础形式。

5.1.6  机耕桥工程

1  主要技术参数

(1)机耕桥设计车速宜采用20km/h,荷载等级、设计使用年限等主要技术参数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中的四级公路上小型桥涵标准执行。
(2)工程场地地震基本烈度大于等于Ⅶ度时,应进行抗震设防设计。

(3)桥面宽度最小净宽一般不宜小于4.0m,并与所连接道路宽度相适应。

2  桥址选择及总体布置

(1)桥址应选择在沟线顺直、水流平缓、沟床及地质条件良好的沟段上,并与生产道路相协调。桥梁与沟的纵轴线宜为正交,当斜交不可避免时,其相交的锐角应大于45°。

(2)总体布置

——机耕桥净空高度应满足排水及河道日常管理要求,并结合现有桥梁和上、下游同等规模桥梁合理确定跨径及净空要求。     

——机耕桥布置应尽量减少对沟渠过水断面的影响,单跨跨径不宜大于10m并采用标准跨径,总跨径一般不超过20m,里下河地区及其他特殊情况确需增大总跨径的应专项设计与论证。

3  设计要点

(1)机耕桥桥头接线与两岸道路宜顺接。机耕桥与两侧道路垂直连接时宜采用八字形桥台,并考虑行车安全需要。

(2)机耕桥设计应考虑雍水、冲刷对上下游河道的影响,确保农桥附近河堤的稳定,必要时应对上下游河道进行防护。

(3)机耕桥板宜选择预制桥板,单跨小于6m或运输、吊装预制桥板有困难时可采用现浇桥板。单跨大于等于8m时,预制桥板宜设橡胶支座及垫石。

(4)机耕桥桥面铺装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为C40,最小厚度不宜小于10cm。

(5)机耕桥桥台一般采用重力式桥台,台身宜采用混凝土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6)机耕桥桥台锥坡坡度不宜陡于1:1.5,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7)桩基桥台宜设桥头搭板,桥头搭板的设计应满足《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要求。

(8)桥面、桥台的排水应满足现行《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C/TD33的有关规定,并应根据需要设置必要的桥面径流汇集引排系统和设施。

(9)桥面两侧应按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的相关规定设置护栏。护栏与桥面板应进行可靠连接,可采用直接埋入、预埋地脚螺栓或预埋钢筋的连接方式。

(10)机耕桥承载力计算、稳定计算、抗倾覆计算参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当承载力不足时宜采取桩基加固措施,桩基础设计参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

(11)基础在满足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要求的前提下,还应考虑河道水流冲刷影响,必要时应增设防护措施。

(12)需进行限载的机耕桥应设置限载标志。

5.1.7  蓄水堰工程

1  主要技术参数

应依据河道的流量、流速、水位等,合理确定蓄水堰的高度、宽度、过流面积等主要技术参数。

2  堰址选择及总体布置

堰址应根据灌排区规划确定的沟渠系布置、水位、地形、地质条件、淹没情况和灌溉对引水高程、引水流量的要求等综合比较选定。尽可能选择在地形开阔、岸坡稳定、水流平顺、地质良好的地点,避免产生有害冲刷和泥沙淤积。

3  设计要点

(1)堰体型式。坝体宜采用宽顶堰(堰顶宽度δ为2.5h~10h,h 为堰上水头)或实用堰(堰顶宽度δ为0.67 h~2.5 h);堰体宜根据当地建筑材料情况选用浆砌石或混凝土等材料。

(2)上下游防护。蓄水堰上游宜设铺盖,其长度为上下游最大水位差的3~5倍;下游宜设消能防冲设施,消能防冲设计参照《水闸设计规范》SL265。

(3)防渗与冲刷。堰体与两侧河坡连接应满足防渗及冲刷要求。

(4)底板结构。堰坝底板的上、下游端均宜设置齿墙,齿墙深度一般不小于0.5m。

(5)堰高不宜大于2.5m。

5.1.8  沟渠疏浚工程

1  主要技术参数

疏浚断面应与原设计或规划断面相符合,并应按照沟渠排水流量复核。

2  设计要点

(1)疏浚的横断面宜采用梯形,对多功能利用的沟也可采用复式断面;断面应满足边坡稳定要求,且不影响河道沿线现有建筑物结构安全。

(2)疏浚弃土优先考虑沿线布置,合理调配。

5.1.9  机井

1  在干旱缺水地区,可选择抽取潜水的浅井作为灌溉水源,深度一般不大于50m。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利用规划,按照合理开发、采补平衡、高效经济的原则,确定地下水开采规模和主要设计参数,并应符合《机井技术规范》GB/T 50625的规定。

2  采用机井进行灌溉时,应配套完善机井提水的机电设备,宜采用管道输水。

3  单口机井控制灌溉面积应根据机井最大涌水量、作物灌溉要求等合理确定。

5.1.10 田间放水口等工程

1  田间放水口

(1)放水口应与田块相对应,较大的田块可设置多座放水口。

(2)管径宜≤300mm,管材可采用混凝土管、HDPE管或PVC管等,管材环刚度和设计荷载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3)放水口闸门可采用PVC闸门等,PVC闸门板厚度一般为4~10mm。

(4)放水口可不设基础。

2  下田渠(板)桥一般垂直于渠道布置,其间距应结合过渠涵洞等其它渠系建筑物设置情况、田块走向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为50~200m;桥面宽度根据农用机械下田要求、农户管理田块需要等因素综合确定,桥面净宽一般为4.5~5.5m。

5.1.11 跌水与陡坡工程

1  主要技术参数

(1)跌水与陡坡应布置在直线渠段上,其上、下游应有长度大于10倍渠道底宽的直线渠段,中轴线应与渠道中心线重合。

(2)跌差小于5m、要求消能效果较好时宜采用单级跌水;跌差大于或等于5m时宜采用多级跌水或符合斜坡地形的陡坡,其每级跌差(坡度)应相等且不大于5m。斜管式跌水或直落式跌井宜用于泄洪、退水渠末端或有抗冻要求的4级、5级渠道上。

(3)斜管式跌水斜管段的纵坡应大于临界坡度且不应陡于1:2。

(4)其他主要技术参数应符合《灌溉与排水设计标准》GB50288 的相关规定。

2  总体布置

(1)与上、下游渠(河沟)道水面力求平顺衔接,降低水头损失。通过不同流量时,灌溉渠道内均应水力条件良好,不产生过大的壅水或降水。

(2)建筑物各部分尺寸及水工布置,要满足充分消能和下游水流平稳的要求。

(3)渠外跌水与陡坡的下泄水流应有合理出路。

3  设计要点

(1)为保证消能工作用的充分发挥,跌水、陡坡上游进口宜尽量避免淹没泄流。

(2)陡坡与跌水应采用抗冲耐磨材料,陡坡陡槽内表面宜采取加糙措施。

(3)跌水墙和消力池边墙应按挡土墙设计,并进行强度、稳定和地基承载力验算。

(4)陡槽段的底板和边墙应能在自重、静水压力、水流脉动压力及拖曳力、扬压力、土的冻胀力和施工等荷载作用下保持稳定。

(5)消力池底板的设计厚度应考虑自重、静水压力、跌水水舌冲击力、地下水浮托力、基底扬压力、土的冻胀力、清淤机械重力等荷载作用,消力池前半部分的底板厚度宜适当加大。

(6)斜管式跌水的成品预制管道,应根据其实际承受的荷载计算选用。

(7)跌井的竖井圆筒衬砌层应按井内无水、井外承受土压力、地下水水压力等最不利荷载组合设计。

(8)高跌差、大流量的陡坡宜按现行行业标准《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的规定进行设计。

5.2  田间道路工程

5.2.1  总体布置

1  田间道路布置应依托项目区现状路网布置,统筹兼顾,合理确定田间道路的密度,尽量减少占用耕地。

2  田间道路通达度应满足平原区100%,丘陵区大于等于90%的要求。

3  田间道路应满足农机作业要求,设置必要的下田设施、错车点和末端掉头点等附属设施,提高田间道路通达度,满足“宜机作业”的要求。

5.2.2  设计要点

1  平面半径。平曲线半径较小的平交口路段,当地形条件允许时,宜适当增加加宽值,满足行车安全。

2  车道宽度。田间干道(机耕路)宜为3~6m,生产路宜小于等于3m,田间干道(机耕路)两侧宜设置路肩,宽度宜为0.3m~0.5m。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必要的错车道。

3  基层型式。对新筑的田间道路,基层型式应根据当地施工条件合理选用,一般选用泥结(灰)碎石、填隙碎石、级配碎石(砂砾)或其他适合材料等。对现状为砂石路改造建设硬质路,宜将现有路面整平处理,强度合格后作为基层。

4  路面型式。田间干道(机耕路)面层厚度不应小于18cm,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并满足强度、稳定性和平整度的要求,混凝土强度应不小于C30。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进行黑色化建设,沥青混凝土面层适宜厚度符合《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 3311的要求。生产路路面材质应根据农业生产和自然经济条件确定,宜采用混凝土、砖、砂石等。生产路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时,面层厚度不宜小于15cm。

5  路面应设置双向或单向横坡,坡度为1%~2%。

6  分缝要求。混凝土路面一般每隔5m设置一道缩缝,缝宽3~8mm,深度不小于4cm,表面构造设置防滑设计;每隔150m~200m设置一道横向胀缝,胀缝宽20mm,缝内设置填缝板和可滑动的传力杆。

7  田间道路路基土压实度不宜小于0.93;二灰碎石基层压实度不宜小于0.97,级配碎石基层压实度不宜小于0.97。

8  季节性冰冻地区的混凝土机耕路路基及路面的防冻措施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 的规定。

5.3  土地平整与土壤改良工程

5.3.1  土地平整

1  主要技术参数

(1)平原地区,在不影响沟渠布局条件下,宜以一块条田或条田内部的格田、畦田为平整单元;丘陵地区,应以一块梯田为平整单元,依据现状地形地貌,结合道路、渠道,分片、分区布局田块。

(2)耕作田块的长度和宽度应根据地形地貌、作物种类、机械作业、灌溉与排水效率等因素确定。

(3)田块横向坡度和纵向坡度根据土壤条件和灌溉方式合理确定。

2  总体布置

(1)零散、高差较大、田块大小不一、种植方向不一、形状各异的地块宜进行土地平整。

(2)耕作田块布局应与沟渠、道路、林网布局相协调,与农业生产要求相适应。丘陵区应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不要求田块大小统一,但应尽可能梯田化、方整化、宜机化。

(3)耕作田块建设应尽量保持原有土地所有权的完整性,减少不必要的土地权属争议和权属调整量;应有利于土地流转、集中经营、规模化耕种。

3  设计要点

(1)表土保护。土地平整中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对耕作层的破坏。动土范围较大或土地平整单元内高差大于30cm,应进行耕作层土壤剥离,剥离厚度不宜超过25cm。土地平整完成后将耕作层土壤回填再利用。

(2)耕作层厚度。水田应保证15cm~20m的耕作层,如果下层有石或泥炭层,耕作层宜为20cm~25cm。水浇地和旱地应保证20cm~25cm的表土层,如果平整覆土前土壤粗砂、砾石含量较高,土体含有障碍层,表土层宜为25cm~30cm。

(3)土壤翻耕。平整田块应进行翻耕,应清除田面50cm深以内土层中的块石及建筑物垃圾,翻耕后耕作层土壤无碎屑物。

(4)农田平整宜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田地宜相对集中连片,水田的田面相对高程标准偏差宜小于±3cm,旱田的田面相对高程标准偏差宜小于±5cm以内。
(5)土地平整区域应内部挖填平衡,如确需外来土补充时,应对外来土源进行有害性检测,严禁不符合种植要求的土源进入项目区。

5.3.2  土壤改良

1  应根据土壤退化成因,采取物理、化学、生物或工程等综合措施进行土壤改良。

2  过沙或过黏的土壤应通过掺黏、掺沙、客土、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良土壤质地。掺沙、掺黏宜就地取材。

3  酸化土壤应根据土壤酸化程度,利用石灰质物质、土壤调理剂、有机肥等进行改良,改良后土壤 pH应达到5.5以上至中性。

4  盐碱土壤可采取工程排盐、施用土壤调理剂和有机肥等措施进行改良,改良后的土壤盐分含量 应低于0.3%,土壤 pH应达到8.5以下至中性。

5  土壤板结治理,可采取秸秆还田、增施腐植酸肥料、生物有机肥、种植绿肥、保护性耕作、深耕深松、施用土壤调理剂、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改善耕层土壤团粒结构。

6  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产量情况确定各种肥料施用量,对土壤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有机质含量、土壤酸化和盐碱等状况进行定期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施肥配方。

7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应通过秸杆还田、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深翻深松等措施,保持或提高耕地地力。

5.4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5.4.1  林业措施

1  主要技术参数

依据《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规范》GB/T50817合理确定项目区林业措施中林网树种、株距与行距、树种规格与数量。

2  总体布置

林网宜根据项目区路网、沟渠等布置、气候环境等统筹布设。一般可在田间道路或排灌沟渠上设置辅助林带,配置1行或2行直根型小乔木或灌木树种。

3  设计要点

(1)树种选择。合理混交、乔灌搭配,主栽乔木树种应具备抗风能力强、病虫害少、胁地轻、生长稳定及优质速生等性状;与农作物协调共生关系应好,不应有相同的病虫害或是其中间寄主;兼顾防护、用材、经济、美化和观赏等方面的要求。

(2)苗木规格。乔木树种苗木分支点高于1.5m(行道树高于2.5m);速生树种选择胸径3~4cm以上的壮苗;提倡栽植全冠苗木,适度整形修枝;一般不移植胸径10cm以上的林木。

(3)造林方法。农田防护林工程的造林方法应符合《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的有关规定。

5.4.2  岸坡防护及沟道生态治理工程

1  总体布置

(1)沟塘生态化改造主要由工程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工程部分主要包括生态沟、生态塘、节制闸、溢流坝等,生物部分主要包括生态沟与生态塘中的动植物及微生物。

(2)沟塘生态化改造应利用原有农田排水体系,包括现有沟、塘等,有针对性的进行局部改造,以拦截净化和再利用农田排水,同时能满足汛期排水和控制地下水位的要求。

2  设计要点

(1)排水方式。在满足农田除涝标准的前提下,针对田间日常排水,实现农田排水在生态化改造后的沟塘中分段停留,实现农田排水拦蓄、净化与再利用。

(2)植物选择。生态化改造中植物的选择和种植应考虑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以达到最佳的生态拦截效果。

(3)维护管理。生态化改造设计需要考虑维护和管理,确保沟渠畅通同时,利于植物的生长、维护、管理。

(4)拦蓄排水再利用。经过拦截、净化的农田排水宜作为田间灌溉用水再次利用。

(5)糙率拟定。生态沟糙率应根据沟槽材料、地质条件、施工质量、管理维修情况等确定。

(6)岸坡防护。宜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防护方法。植物措施宜采取铺设草皮、播撒草籽等防护形式。工程措施应根据土质情况、环境条件、工程造价等因素,兼顾生态、安全、管理等需求,选择木桩、连锁式空心预制块、石笼、蜂巢格室、混凝土生态毯、土工固袋、生态墙壁砖、三维加筋固土网垫、阶梯式生态框、鱼巢式生态框等防护形式。采取直立式岸坡防护措施的同时宜结合沟塘沿线现有建筑物合理设置生物通道。

(7)岸坡高度大于2m的不透水护坡宜设冒水孔并做好反滤措施。

5.5  农田输配电工程

5.5.1  主要技术参数

1  泵站电动机的容量应按水泵运行可能出现的最大轴功率选配,宜选用标准系列,并留有一定的储备,储备系数宜为1.05~1.20。

2  农网线路宜采用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包括10kV和380V,应设立相应标识。农田输配电建设应按《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5118规定执行,并与当地电网建设规划相协调。

3  农田输配电线路宜采用架空绝缘导线,其技术性能应符合《额定电压10kV架空绝缘电缆》GB/T14049、《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GB/T12527等规定。

5.5.2  设计要点

1  供电方式。供电方式应符合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泵站容量在30kW及以下的,宜采用380V供电。

2  启动方式。电机容量在15kW及以下的,宜采用全电压直接启动方式;电机容量超过15kW的单台机组泵站,宜采用降压启动方式;电机容量超过15kW的多台机组泵站,根据计算合理选择启动方式。

3  接地要求。农田输配电设备接地方式宜采用TT系统,对安全有特殊要求的宜采用IT系统。潜水泵站配电室离潜水泵位置超过15m时,宜设置现地接线转接箱。潜水泵电气回路宜装设电动机静态绝缘监控仪,测量电动机绕组对地绝缘值;宜装设电动机综合保护器,监视因故障可能发生的超温和进水。

4  无功补偿。农业用电,功率因数不低于0.85;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应采用分相补偿或混合补偿。

5  变配电设施。宜采用地上变台或杆上变台,应设置警示标识。变压器外壳距地面建筑物的净距离应大于0.8m;变压器装设在杆上时,无遮拦导电部分距地面应大于3.5m。变压器的绝缘子最低瓷裙距地面高度小于2.5m时,应设置固定围栏,其高度应大于1.5m。

6  自动化。自动控制方案应说明控制方式、控制范围、操作流程和远传信息,并选定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主要设备配置。水力监测设计应对水位、压力、流量等提出监测设计方案。

5.6 其他

5.6.1  数字化农田

有条件地区可选取灌排体系完备、基础条件较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布置土壤质量、土壤水分、气象、作物生理生长及病虫害等的农田信息监测系统,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数字化高标准农田,实现农机作业、种植管理、灌排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农产品溯源等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灌排工程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数字化灌排系统运用智慧物联网技术将田间信息感知、决策、控制、显示、存储互联为一体,实现田间信息感知、灌排沟渠与泵站自动控制的智能化闭环管理,满足高标准农田精准水分管理需求。数字化农田灌排决策应结合作物需耗水、高效灌排技术及降雨预报等进行综合考虑,田间感知信息包括田间土壤墒情、水深、作物生长及气象等指标,灌排终端装备宜采用自动排、放水口,以及一体化自动闸门等。

5.6.2  田间监测工程

根据国家和省监测点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布设耕地质量综合监测点。监测点应设置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有代表性的田块上,具体监测内容等按《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NY/T 1119 执行。

5.6.3  其他工程

项目区按照建设规模和生产情况,科学配置仓库(机库),晒场宜与仓库设置在同一地点,宜布置在连片种植区域附近,并办理设施用地手续,其结构型式及排水设施应满足生产需求。仓库的钢架及屋顶强度设计执行相关规范。

6  设计概算

6.1  概算文件编制及相关费率取值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概算编制规程》DB32/T 3723执行。国家和省主管部门有新规定时执行最新规定。

6.2  工程量计算依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按照建筑物初步设计的几何轮廓尺寸算得的工程量。

6.3  主要材料及设备等基础价格参照最新《造价信息》确定,概算定额中没有给出材料单价的主材等的费用,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询价。

6.4  考虑高标准农田工程实际特点,泵站、桥梁、涵闸、渡槽等工程临时工程(施工导流、截流工程;施工交通工程;施工场外供电工程)费用总额不超过单体工程第1~3部分费用之和的10%。

6.5  准确套取设备安装定额,合理确定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设备(变压器、水泵、电动机、各式启闭机、金属闸门、喷微灌设备等)的设备费及安装费,安装费不得超过设备原价的15%。

7  施工组织设计

7.1  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施工条件、主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冬雨季施工组织措施、施工工期及保障措施、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组织措施、管理机构等内容。

7.2  施工条件应说明工程施工地点对外交通运输条件、上下游可资利用的场地面积和利用条件、供电条件、供水条件、主要建筑材料及工程施工中所用大宗材料的来源和供应条件等。还包括施工地点地形、地质条件、气温、降水、冰情等情况。

7.3  施工部署应说明主体工程的施工工序、方法、布置、进度以及冬天、雨季施工的组织措施。特殊的施工工序或技术要求应特别说明。

7.4  应根据国家、地方或项目建设单位的要求合理安排工程工期,并明确相应保障措施。

7.5  应明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组织措施。

7.6  应合理确定施工期洪水标准并有相应的施工导截流设计。

7.7  应明确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和有关保障措施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