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调剂和贮藏养护

 zcyun666 2024-03-28 发布于江苏

1、炮制类 

酒蒸大黄缓和泻下的作用;蜜炙麻黄增强止咳平喘;炒-山药增强健脾止泻。 

2、修治类 

远志去心,山茱萸去核,乌鞘蛇去头、去鳞片。 

3、产地类 

如怀山药、田三七、东阿胶、杭白芍、广灌香、江积壳、建泽泻等。 

4.品质类 

如明天麻、子黄芩、左牡砺、左秦艽、金毛狗脊、鹅枳实、马蹄决明、九孔石决明、净山楂等。(金毛狗子黄鹅枳、马蹄夫妇明天佐母亲观看九孔石和净山

5、采时、新陈类 

如绵茵陈(质嫩)、嫩桂枝、鲜芦根、鲜茅根、霜桑叶、陈香橼、陈佛手、陈皮等。(香橼佛手皮三陈,芦桂绵茵霜桑叶。) 

6、颜色、气味类 

如紫丹参、香白芷、苦杏仁等。

与调剂有关的术语

1、中药调剂 

指调剂人员根据医师处方,按照配方程序和原则,及时、准确地调配和发放药剂的一-项操作技术。包括中药饮片调剂和中成药的调剂。 

2、饮片用量 

一般以克(g)为单位,按干品重量计算。使用鲜品时,药品名称前要注明'鲜'。

3、饮片常规用量 

系指成人一日常用剂量,饮片用量的规定常规为一-个数值范围,如黄民,9~30g。 

4、脚注

脚注的内容包含特殊调剂方法、保存方法、煎法、服法等。

与煎煮等有关的术语

1、特殊煎服法 

2、煎药量 

儿童每剂-般煎至100~300ml。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ml一般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或遵医嘱。 

3、煎药方法 

可以采用传统的煎药器具,如砂锅、不锈钢锅等单剂煎煮;也可以采用煎药机,在常压状态下煎煮药物,煎药温度-般不超过100°C。中药一般煎取两次或遵医嘱。

处方调剂的流程

中药调剂流程-般可分为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五个部分。

四查十对

四查

十对

查处

对科别、姓名、年龄

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

伍禁忌

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

查用药理性

对临床诊断

处方审核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1、认真审查处方各项内容,包括处方前记、正文、后记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对不规范处方或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对老年、妊娠期、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的用药适宜性进行重点审核,如发现问题,应向处方医生或患者核对。 

2、药师审核处方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如有妊娠禁忌、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超时间用药、服用方法有误、毒麻药使用违反规定等,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3、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4、处方一般以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但最长不得超过3天。

5、药师不应擅自涂改医师处方所列的药味、剂量、处方旁注等。

中药处方规范性

1、中药饮片处方书写要求

整体

(1)君臣佐使

(2)横竖对齐 

(3)单位一致 

(4)以剂为单位 

(5)用法用量紧随其后

细节

(1)处方用名(别名)

(2)煎煮的特殊要求(右上角) 

(3)产地、炮制的要求(药品前) 

(4)配伍禁忌 

(5)毒麻药品是否按规定使用

2、中成药处方的书写要求

整体

(1)每张中成药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每一种药品当分行顶格书写。

(2)中药注射剂应单独开具处方。

细节

(1)根据病-证选用适宜的中成药。 

(2)使用药品的通用名(自制)。 

(3)用法用量按规定。 

(4)剂型单位准确。 

(5)不能重复使用(峻烈、有毒、功能相似)

3、饮片处方药味的规范用名 

(1)中药饮片的正名和别名

正名(子)

别名

菜菔子

萝卜子

千金子

续随子

牛蒡子

大力子、鼠黏子、牛子、恶实

牵牛子

黑丑、白丑、黑白丑、二丑

茺蔚子

益母草子、坤草子

马钱子

番木鳖、马前、马前子

决明子

草决明、马蹄决明

正名(草)

别名

甘草

粉甘草、皮草、国老

益母草

坤草、茺蔚、益明

通草

通脱

茜草

血见愁、活血丹、地血

正名(参)

别名

北沙参

辽、东、莱阳

南沙参

泡、空、白

党参

潞党参、台党参、防参

拳参

紫参

丹参

紫丹参、赤参

(2)饮片的并开药名

并开药名是指将2-3种疗效基本相似或有协同作用的药对缩写在一起而构成并开药品。是种传统的用法,如二母即指知母、贝母,二乌即指制川乌、制草乌,荆防即指荆芥、防风等。

处方药名

调配应付

二冬/二门东

天冬、麦冬

砂蔻

砂仁、寇仁

腹子皮

大腹皮、生槟榔

苏子叶

紫苏子、紫苏叶

全紫苏

子、叶、梗

二地丁

蒲公英、紫花地丁

二蒺藜/潼白蒺藜

刺蒺藜、沙苑子

炒三仙

山楂、麦芽、神曲

焦三仙

山楂、麦芽、神曲

焦四仙

焦三仙+焦槟榔

龙牡

煅龙骨、煅牡蛎

中药处方用药适宜性

处方用药的适宜性审核包括用药适宜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配伍禁忌等方面的内容,若发现存在或有潜在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干预,联系医生进行确认或修改。

饮片处方用药适宜性

根据辩证诊断合理选择方药

饮片处方药味的生品制品

饮片处方药味数量单味药剂量

饮片处方药味的脚注

饮片处方的服用

饮片的用药禁忌

饮片斗谱安排

1、斗谱编排基本原则

图片

2.斗谱排列时还应参考的其他原则 

不可同放斗中: 

(1)属配伍禁忌; 

(2)外观性状相似但功效不同的饮片蒲黄与海金沙,紫苏子与菟丝子,山药与天花粉,杏仁与桃仁,厚朴与海桐皮,荆芥与紫苏叶,大蓟与小蓟,炙甘草与炙麻黄,当归与独活,制南星与浙贝,熟地与黄精,知母 与玉竹,蛇床子与地肤子,玫瑰花与月季花,血余炭与干漆碳,韭菜子与葱子。 

(3)按饮片药用部位或功效排列

(4)将同一处方中经常一起配伍应用的,如'相须''相使配伍的饮片、处方常用的药对药物可同放于个斗中。

3.药名相近,但性味功效不同的饮片; 附子与白附子,藜芦与漏芦,天葵子与冬葵子。 

4.同一植物来源但不同部位入药的并且功效不相同的饮片; 麻黄与麻黄根。 

5.为防止污染,有些中药不宜放在一般的药斗内,宜放在加盖的瓷罐中,以保持清洁卫生; 熟地黄、龙眼肉、青黛、玄明粉、松花粉、生蒲黄、乳香面、没药面、儿茶面、血竭面。 

6.有恶劣气味的药物; 阿魏、鸡矢藤。 

7.贵细药品:如牛黄、麝香、西红花、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鹿茸、珍珠、冬虫夏草、海龙海马等。 

8.毒性中药和麻醉中药应按照有关规定存放,绝不能放于一-般药斗内。必须专柜、专锁、专账专人管理,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药味调配要求

调配:选用适当的戥子; 

一方多剂采用逐剂复戥、等量递减原则; 

每一剂重量误差控制小于±5%; 

按处方中药味顺序调配,饮片间隔平放; 

体积松泡而量大的先称,粘度大的后称; 

特殊处理的药品单包,鲜药分剂量单包; 

质地坚硬的需要临时捣碎; 

含有毒性中药饮片的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2日极量。

饮片的处方应付

(1)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需调配清炒品,如紫苏子、莱菔子、蔓荆子、苍耳子、牛蒡子、白芥子、谷芽麦芽王不留行、酸枣仁等。(六子二芽忘(王)枣仁(白牛苍耳蔓紫莱,麦谷芽忘(王)枣仁) 

(2)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需调配麸炒品,如僵蚕、白术、枳壳等。(麸炒僵白枳) 

(3)处方直接写药名(或制),需调配炮制品,如草乌(水制)、川乌(水制)、天南星(矾制)、附子(炮制)吴茱萸(甘草水制)、远志(甘草水制去心)、厚朴(姜制)、何首乌等。(二乌天附子,吴远厚何首) 

(4)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炙),需调配烫制品,如龟甲、鳖甲、穿山甲等。(烫三甲

(5)处方直接写药名(或锻),需调酗煅制品,如瓦楞子、自然铜、花蕊石、钟乳石、金礞石、青礞石、等。(瓦楞铜石煅) 

(6)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炭),需调配炭制品,如干漆、炮姜、地榆、侧柏叶、蒲黄等。(蒲黄侧地榆,炮姜干漆炭

(7)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炙),需调配蜜炙品,如枇杷叶、马兜铃等。(蜜炙枇杷铃

(8)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炙),需调配醋炙品,如延胡索等。(醋熘延胡索)

(9)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炙),需调配盐炙品,如补骨脂、益智仁等。(盐炙补骨益智仁)

部分毒性中药及按麻醉药管理的饮片调配

毒性中药品种有28种:

矿物类

红粉、轻粉、雄黄、砒石、砒霜、水银、白降丹

动物类

斑蝥、蟾酥、青娘虫、红娘虫

植物类

闹羊花、洋金花、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雪上一支蒿、生白附子、生半夏、生天南星、生巴豆、生千金子、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

不可内服:红粉、白降丹; 

内服慎用:雄黄、轻粉、生川鸟、生草乌、斑蝥、生白附子、生藤黄、生天南星;青光眼、高血压及心动过 

速者禁用:洋金花;忌食生冷、豆类及牛羊肉:雪上一支蒿; 

炮制后使用:生川乌、生草乌、生天南星、生白附子; 炮制后入丸散:斑蝥、生马钱子、生甘遂。

有毒、小毒中药的用法用量及调剂

中药

毒性

用法用量

丁公藤

小毒

3~6g,用于配制酒剂

两面针

5~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患处

大皂角

1~1.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取嚏或研末调敷患处

猪牙皂

1~1.5g,多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取嚏或研末调敷患处

中药

毒性

用法用量

干漆


2~5g

半夏

内服一般炮制后使用,3~9g. 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以酒 调敷患处

华山参

0.1~0.2g

朱砂

0.1~0.5g,多入丸散,不宜入 煎剂。外用适量

苦楝皮

3-6g。外用适量,研末,用 猪脂调敷患处

羊金花

0.3-0.6g;宜入丸散;亦可作 卷烟分次燃吸(不超过1.5g/ 天)外用适量

牵牛子

有毒

3~6g,入丸散服,每次1.5-3g

轻粉

内服每次0.1.0.2g,每1~2 次,多入丸剂或装胶囊服,服后漱口。外用适量,研末掺敷患处

常山

5~9g

硫磺

1.5~3g,炮制后入丸散服。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涂敷息处

罂粟壳

3~6g

甘遂

0.5~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生用

芜花

1.5-3g;醋芜花研末吞服,每日每次0.6~0.9g.外用适量

京大乾

1.5-3g,入丸散服,每次1g;内服醋制用。外用适量,生用

附子

3-15g,先煎,久煎

制川乌

1.5-3g,先煎,久煎

制草乌

中药

毒性

用法用量

马钱子

大毒

0.3~0.6g, 炮制后入丸散

天仙子

0.06~0.6g

巴豆霜

0.1-0.3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红粉

外用适量,研极细粉单用或与其他药味配成散剂或制成药捻

闹羊花

0.6~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

斑蝥

0.03-0.06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或浸酒醋,或制油膏涂敷患处,不宜大面积用

中成药处方调配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1.调配中成药仍应遵从前述的调配工作制度,严格按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程序进行。 

2.中成药的调配必须注意药品的有效期

妊娠禁用、忌用与慎用的中成药

《中国药典》收载的妊娠禁用、忌用的主要品种有:

十滴水、九制大黄丸、当归龙荟丸、麻仁润肠丸、槟榔四消丸

再造类:再造丸人参再造丸、华佗再造丸、 抗栓再造丸

三七片、大黄廑丸、少腹逐瘀丸、血府逐瘀胶囊、妇科干金胶囊、花红胶囊、消糜栓、益母草口服液、六味安消散

小活络丸、木瓜丸、风湿骨痛胶囊、尪痹颗粒

马钱子散、云南白药、沈阳红药胶囊、跌打丸

小金丸、乳癖散结胶囊

牛黄至宝丸、牛黄解毒丸、牛黄消炎片

冠心苏合丸、紫雪散、麝香保心丸

《中国药典》收载的妊娠慎用的主要品种有:

三黄片、牛黄上清丸

万氏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

川芎茶调丸、天麻丸

女金丸、妇炎净胶囊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京万红软膏、栀子金花丸、乳增宁胶囊、乳癖消片

气滞胃痛片、芪参益气滴丸、利胆片、复方血栓通胶囊、复方丹参滴丸

四妙丸、痛风定胶囊、湿毒清胶囊、鼻炎康片

防风通圣丸、麻仁滋脾丸

含毒性饮片、按麻醉药管理饮片以应含朱砂的中成药调配

含毒性成分

中成药

蟾酥

麝香保心丸、麝香通心滴丸

淡附片

四逆汤

附片

桂附理中丸、温胃舒胶囊

附子(制)

济生肾气丸、桂附地黄丸

罂粟壳

二母安嗽丸、咳喘宁口服液、强力枇杷膏、橘红化痰丸、止嗽化痰丸

朱砂

一捻金、万氏牛黄清心丸、紫雪散、天王补心丸、朱砂安神丸、柏子养心丸、心脑静片、苏合香丸、琥珀抱龙丸、再造丸(附子)、抗栓再造丸、人参再造丸

朱砂、雄黄

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散、 牛黄抱龙丸、 紫金锭、速效牛黄丸

中药处方复核

1.中药饮片调配复核内容 核对药味及剂数,有无错味、漏味、多味和掺杂异物,每剂药的剂量误差应小于±5%。还需审查有无相反药物,妊娠禁忌药物,毒麻药有无超量。毒性中药、贵细药品的调配是否得当。对于需特殊煎煮或处理 的药味是否单包并注明用法。审查药品质量。 

2.中成药调剂复核内容 中成药调配后,也需经过复核后方可发出。按照'四查十对'审查调配药品。

发药与用药指导

1.中药发药流程与要求 

核对取药凭证,问清患者姓名、药品贴数、注意区分姓名相同相似者,防止错发事故。说明方药的用法用量、禁忌、煎煮方法等用药信息,并解答有关的咨询。含毒麻药品的处方应留存,整理登记,备查。如 发现差错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2.中药饮片用药指导内容与要点 

用法用量,用药禁忌,特殊煎法,药引,疗效,不良反应。 

3.中成药用药指导内容与要点 

特殊剂型需特别说明使用方法,势和注意事项,中成药和西药联用,应相隔半小时左右服用,特殊储存的药品,特殊人群,疗效,不良反应。

煎药程序

1.核对:处方药味、剂量数量及质量,查看是否有需要特殊处理的饮片,如发现疑问及时与医师或调剂人员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加水煎煮。 

2.煎煮前加常温水浸泡不少于30分钟,温度不宜超过60°C,用水量高出药面2~5厘米。 

3.群药按-般煎药法煎煮,需特殊煎煮的饮片则按特殊方法处理。已煎干的药宜加新水重煎,已煎煳了则另取饮片重新煎煮 

4.煎煮用火应遵循'先武后文'的原则。 

5.一般药一-煎沸后煎20min,二煎沸后煎15min;解表、清热、芳香类药不宜久煎,一煎沸后煎15~20min,二煎沸后煎10~15min;滋补药一煎佛后文火煎40~60min,二煎沸后煎 30~40min。 

6.药煎好后,趁热及时滤出煎液;以免因温度降低而影响煎液的滤出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滤药时应压榨药渣,使药液尽量滤净。将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后分两次服用。 

7.每剂药的总煎出量:成人400~600ml,儿童100~300ml。 

8.煎出液的质量要求:煎液无霉烂、酸腐味,剩余的残渣无硬心,无白心、无焦化或煳化,挤出的残液量不超出残渣总重量的20%;

9.核对:煎药袋内的姓名、取药号、药味、质量及煎煮方法等,复核无误后,即可签字发出。

煎药的注意事项

煎药用砂锅,自来水,并注意卫生与安全。宜用砂锅、耐高温玻璃器皿、不锈钢器皿;不宜用铁、铝制品。煎药前一定要用常温水浸泡超过 30 分钟再煎。

中药特殊煎服方法

1.先煎 

(1)矿物、动物骨甲类饮片(打碎先煎约15分钟) 蛤壳、紫石英、石决明、珍珠母、瓦楞子、鳖甲、龟甲、鹿角霜、磁石、牡蛎、生石膏、赭石、自然铜。(水牛角宜先煎3小时以上) 

(2)某些有毒饮片(-般先煎1~2 小时)川呜、草乌、制附子。 

2.后下 

(1)气味芳香类:降香、沉香、薄荷、砂仁、白豆蔻、鱼腥草。 

(2)久煎后有效成份宜被破坏的饮片:钩藤、苦杏仁、徐长卿、生大黄、番泻叶。 

3.包煎

(1)含粘液质较多的饮片:车前子、葶苈子。 

(2)富含绒毛的饮片:旋覆花枇杷叶。 

(3)花粉等微小饮片:蒲黄、海金沙、蛤粉、六一散。 

4.烊化(溶化):

阿胶、鳖甲胶、鹿角胶、龟鹿二仙胶。 

5.另煎:

人参、西洋参、西红花;羚羊角。 

6.兑服:

黄酒、竹沥水、鲜藕汁、姜汁、梨汁、蜂蜜。 

7.冲服:

雷丸、蕲蛇、羚羊角、三七、琥珀、鹿茸、紫河车、沉香、金钱白花蛇。 

8.煎汤代水:

葫芦壳、灶心土。

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1.虫蛀

虫蛀是指饮片被成虫蛀蚀的现象。多发生在含有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的饮片中。

如:大黄、白芷、柴胡、薏苡仁、鸡内金、北沙参。 

记忆:虫蛀大白纸,胡人内杀光。 

2.霉变

是指饮片受潮后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引发寄生在其表面或内部的霉菌大量繁殖,导致的发霉现象。 

如:天冬、蕲蛇、马齿苋、独活、人参、紫菀、菊花、牛膝、五味子。 

记忆:冬天骑马参加单身party,手举紫菊单膝跪地被狠拒,心里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啊~(ps: 你说倒霉不倒霉) 

3.泛油习称'走油”

是饮片中所含的挥发油、脂肪油、糖类等,在受热受潮或贮藏保管不善时其表面返软、发黏、颜色变浑呈现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泛油是-种酸败变质现象,影响疗效,甚至可产生不良反应。 

(1)含挥发油:当归、苍术。 

(2)含脂肪油:柏子仁、桃仁、杏仁。 

(3)含糖量多:天冬、麦冬、熟地、黄精、牛膝。 

记忆:二冬炒熟黄牛肉。 

4.变色

是指饮片色泽发生变化,由浅变深或由鲜变暗等。 

(1)由浅变深:白芷、天花粉、山药、泽泻。 

记忆:白天要光泽 

(2)由深变浅:黄柏、黄芪。 

记忆:黄白旗。 

(3)由鲜艳变暗淡:金银花、梅花、红花、菊花。 

记忆:金瓶梅赏红菊花 

5.气味散失 

主要是指饮片固有的气味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或贮藏日久气味散失或变淡。 

(1)含挥发油:沉香、肉桂。 

(2)粉碎后:豆蔻砂仁。 

记忆:香肉挥发香味,豆沙粉碎才好吃。 

6.风化指某些含结晶水的无机盐类药物,经与干燥空气接触,日久逐渐失去结晶水的变化。 

如:胆矾、硼砂、芒硝等。 

记忆:平凡而潇洒(硼)(矾)(硝) 

7.潮解

是指固体饮片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由固体变成液体状态的现象。

如:大青盐、咸秋石、芒硝等。 

记忆:水解芒硝加咸盐 

8.粘连

是指固体饮片(熔点较低)因受热发黏而粘结在一起,或含糖分较高的饮片,吸潮后粘结在一一起,使原来形态发生改变的现象。 

如:芦荟、没药、乳香、阿魏、鹿角胶、龟甲胶、天冬熟地制剂等。 

9.腐烂

主要是一些新鲜饮片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腐烂变质的现象。 

如:鲜生姜、鲜生地、鲜芦根、鲜石斛等。

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1.虫蛀:蜜丸、水丸、散剂 

2.霉变:蜜丸、膏滋、片剂 

3.酸败:合剂、酒剂、煎膏剂、糖浆剂、软膏剂 

4.挥发:芳香水剂、酊剂 

5.沉淀:药酒、口服液、注射液

自身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1.水分

水分高:虫蛀、霉烂、潮解、粘连 

水分低:风化、气味散失、泛油、干裂、脆化 

2.淀粉

虫蛀、霉变 

3.黏液质

发霉、生虫,如:枸杞子、天冬。 

4.油脂

产生异味、酸败现象:桃仁、杏仁、刺猬皮、狗肾 

5.挥发油 

气味散失:白芷、当归、山柰、荆芥、姜黄、薄荷、肉桂、樟脑 

记忆:芷若归山借姜和肉熬(脑)汤喝 

6.色素 

发霉变色:月季花、玫瑰花 

7.鞣质

水解鞣质:五味子、石榴皮、大黄、丁香。 

缩合鞣质:虎杖、桂皮、四季青、钩藤 

8.无机化合物 

磁石 

9.树脂

乳香、没药、血竭、安息香,阿魏 

记忆:9内因一-水、粉、黏、油(油脂、挥发油)、色、鞣、树、无机物

环境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1.温度 

①温度升高,害虫和霉菌容易滋生繁殖,饮片也易生虫、霉变;如:阿胶、乳香。 

②温度过低:如鲜石斛、鲜芦根。 

2.湿度

一般炮制品的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7%~13%; 

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75%; 

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75%以上,温度30℃,易发生霉变,如:天冬、地黄、山药(记忆:天地山) 

相对湿度高于75%时,无机盐类易潮解,如:芒硝、胆矾; 

盐炙饮片吸湿变潮,如:盐知母; 

蜜炙饮片吸湿粘连,如:、炙黄、炙枇杷。 

3.日光 

①对含色素的药物引起变色,如:玫瑰花、月季花、益母草、桑叶等花、叶、草类饮片; 

②含挥发油,如:当归、丁香、川芎。 

③但能帮助杀灭真菌。 

4.空气

加快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散失气味,如:牡丹皮、大黄、黄精、薄荷。 

记忆:皮黄精薄 

5.霉菌

一般室温在20℃~35℃,相对湿度75%以上霉菌极易萌发为菌丝,发生滋长, 

如:淡豆豉、瓜蒌、肉苁蓉(豆瓜肉) 

6.虫害 

温度:18°C~35℃

药材含水量:13%以上 

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上 

莲子、泽泻、蕲蛇、党参、贝母易被虫蛀。 

7.包装容器是直接盛装和保护药品的器具。 

8.贮存时间中成药与中药材有一一定贮存时间。

《中国药典》'凡例”[贮藏]项下对各名词术语的规定

(1)遮光: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 

(2)密闭: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3)密封: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 

(4)熔封或严封:防止空气和水分侵入,防止污染 

(5)阴凉处:不超过20℃ 

(6)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 

(7)冷处:2~10℃ 

(8)常温:10~30℃

中药贮藏对环境的基本要求

1.按包装标示的温度要求储存药品,包装上没有标示具体温度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贮藏要求进行储存。 

2.储存药品相对湿度为35%~75%。 

3.储存药品应当按照要求采取避光、遮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 

4.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储存。

中药饮片的贮藏要求

成分

中药

贮藏要求

淀粉多

泽泻、山药、葛根

通风、干燥

糖和黏液质多

肉苁蓉、熟地黄、天冬、党参

通风、干燥

挥发油多

薄荷、当归、木香、川芎、荆芥

阴凉、干燥

种子类

紫苏子、菜菔子、薏苡仁、扁豆

密闭缸、罐中

动物类


密封保存,四周无鼠洞,并有通风设备,阴 凉贮藏

酒制

当归、常山、大黄

密闭容器中,置阴凉处贮存

醋制

芫花、大戟、甘遂、香附

盐炙

泽泻、知母、车前子、巴戟天

密闭容器内,置通风干燥

蜜炙

款冬花、甘草、枇杷叶

密闭于缸、罐内,并置通风、干燥处贮存

矿物类

硼砂、芒硝

密封于缸、罐中,并置于凉爽处贮存

少数贵重饮片

人参、西洋参、麝香、熊胆、西红花、冬虫夏草

应与一般饮片分开贮藏,专人管理,并注意防虫、防霉,置阴凉、通风、干燥处贮藏

毒性药物


应严格按照有关的管理规定办理,设专人负责管理,切不可与般饮片混贮,以免发生意 外事故

易燃的

硫磺、火硝

必须按照消防管理要求,放在安全地点

中成药贮藏要求

1.丸剂 

中药丸剂分为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蜡丸。 

(1)蜜丸:蜜丸是最不易保存的一种剂型。 

易生虫、发霉,养护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潮、防虫防霉变。 

(2)水丸、糊丸:易发生霉变、虫蛀、松碎宜密封置于干燥处。 

(3)浓缩丸:同水丸、糊丸一样保管养护。 

(4)蜡丸:应密封并置阴凉干燥处贮存。 

2.散剂 

易吸湿、风化,在充分干燥后,以防潮性能好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散剂应密闭贮存,含挥发性药物或易吸潮药物的散剂应密封贮存。 

3.片剂 

温度高时,中药片剂极易吸潮、松片、裂片以致粘连、霉变,如发现上述现象则不能使用。

温度过低,则 药片干裂,影响质量。应密封包装或放凉爽、通风、干燥、避光处保存。 

4.膏剂分内服和外用两大类。 

(1)煎膏剂(膏滋) 

保管不当,可出现结皮、霉变、发酵、变酸、糖晶析出等现象,而不宜用药。煎膏剂应密封,置阴凉处贮存。

(2)膏药 

常含有挥发性药物,贮存环境不宜过热、过冷或过潮,膏药应密闭,置阴凉处贮存。 

(3)软膏剂(油膏) 

熔点较低,受热后极易熔化,质地变稀薄,会出现外溢现象。软膏剂应在遮光容器中密闭保存,置于阴凉、干燥处 

5.合剂 

应密封,阴凉处保存。贮存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 

6.颗粒剂 

密封贮存于室内阴凉、干燥处。 

7.胶囊剂 

贮存温度不宜超过30°C。应密封存于室内阴凉干燥处。 

8.糖浆

应使用深色盛装容器避光保存,密封,置阴凉处贮存。 

9.注射剂 

(1)注射液:密封于中性硬质玻璃安瓿中,遮光,防冻结,防高热。 

(2)注射用无菌粉末:应密封于西林瓶中,遮光。 

10.胶剂 

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防止受潮。 

11.酒剂 

在贮藏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应密封,置阴凉处贮存。 

12.露剂 

应密闭,置阴凉处贮存。 

13.栓剂 

应在30℃一下密闭保存,置于阴凉干燥处。 

14.其他剂型 

(1)锭剂除另有规定外,应密闭,置阴凉干燥处贮存。 

(2)贴膏剂除另有规定外,应密封贮存。 

(3)滴丸剂除另有规定外,应密封贮存。 

(4)酊剂除另有规定外,应置遮光容器内密封,置阴凉处贮存。 

(5)流浸膏剂浸膏剂除另有规定外,应置遮光容器内密封,流浸膏剂应置阴凉处贮存。 

(6)凝胶剂除另有规定外,应避光,密闭贮存,并应防冻。 

(7)茶剂应密闭贮存;含挥发性及易吸潮药物的茶剂应密封贮存。 

(8)搽剂、洗剂、涂膜剂除另有规定外,均应密封贮存。 

(9)鼻用制剂除另有规定外,应密闭贮存。 

(10)眼用制剂除另有规定外,应遮光密封,置阴凉处贮存。 

(11)气雾剂、喷雾剂除另有规定外,均应置凉暗处贮存,并避免曝晒、受热、撞击。

传统的养护技术

1.清洁养护法 

本法是防止仓虫入侵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方法。 

2.除湿养护法 

①选择条件较好的小库房全部密封后,放入干燥剂,以减少库内湿度,保持贮存环境的干燥。 

②选择一定的容器(如缸、罐、皮箱、铁桶、糊封后的木箱等),放入适量的生石灰,用薄木板隔开,上放置药物,以吸收药物的水分,保持其经常干燥常采用的干燥剂有:生石灰块、无水氯化钙。 

③可利用日晒或采用加热烘干,使饮片的水分散失,保持干燥。 

3.密封(密闭)养护法 

使药物与外界环境隔离。既消除了害虫、真菌的滋生条件,又避免了气味散失、泛油、吸潮、风化等现象的发生。

1.容器密封贮藏法:适用于量少、细贵、易变质的中药品种。 

2.罩帐密封贮藏法:,是塑料薄膜帐密封,是用密封性能更高的新材料密封,更能增强防霉、防虫的效果。 

3.库房密封贮藏法:比罩帐密封规模更大。 

4.低温养护法 温度般控制在2~10℃。如:哈蟆油、银耳、人参、菊花、山药、枸杞子、陈皮等。 

5.高温养护法 温度一般高于40℃,蛀虫就停止发育、繁殖,当温度高于50℃时,蛀虫将在短时间内死亡。 

注意:含挥发油的饮片烘烤时温度不宜超过60℃,以免影响饮片的质量。 

6.对抗贮存法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或种有特殊气味的物品同贮相互克制起到防虫、防真菌的作用。 如: 

(1)牡丹皮与泽泻、山药同贮(披着衫) 

(2)蛤蚧与花椒、吴茱萸或荜澄茄同贮(记忆:小抽着雪喝着花椒味的蛤蚧汤) 

(3)蕲蛇或白花蛇与花椒或大蒜同贮(大花蛇),士鳖虫与大蒜同贮(土大蒜) 

(4)人参与细辛(细心的人啊) 

(5)冰片与灯心草(冰心/冰灯J) 

(6)硼砂与绿豆(绿豆沙) 

(7)藏红花与冬虫夏草(贵细药品)

现代养护技术

1.干燥养护法 

主要有远红外加热干燥养护法、微波干燥养护法。 

2.气调养护技术 

降低氧气或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以杀死害虫和真菌。 

3.60Co-y射线辐射杀虫灭菌养护技术 

4:包装防霉养护法:即无菌包装。 

5.气幕防潮养护技术 

只有防护作用,没有吸湿作用,因此配合除湿机使用效果更佳。 

6.蒸气加热养护技术 

即利用蒸气杀死饮片中的真菌和害虫。 

7.气体灭菌养护技术 即利用环氧乙烷防霉技术和混合气体(氟利昂)防霉技术。

8.中药挥发油熏蒸防霉技术 

荜澄茄,丁香效果最佳。 

9 超高压处理技术 

10.植物源天然防腐剂养护技术 

具有广谱高效、抗菌性强、安全无毒、性能稳定的特点。目前,来源于柑橘、杜仲、大蒜汁、甘草及竹叶 等属的防霉剂已在生产上应用。 

11.生物防控养护技术 

已有研究表明,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等都可抑制霉菌的繁殖和真菌毒素的产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