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讨论?

 木一过 2024-03-28 发布于甘肃
图片
01
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

问题是课堂讨论的核心内容,也是课堂讨论的有效载体。教师能否提出有效的问题是影响课堂讨论质量好坏重要因素。正如西方学者德加默(C. DeGarmo)所言,“提问得好即教得好(To question well is to teach well)”。可以说,“好的问题”是课堂讨论成功的一半。因此,要使课堂讨论取得实质性效果,教师首先应精心选择与设计讨论主题,具体可遵循下述四个原则。

1)问题本身具有价值

现在关于讨论式教学存在这样的误区:教师将讨论作为课堂氛围的调节器,片面地追求讨论的形式,只要有疑问,就组织讨论,甚至对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进行讨论。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一切教学方式都必须经受有效性的检验,课堂讨论不是教学的“点缀”,它自身就应该是有效的教学。因此,要保障课堂讨论的质量,首先就要保证讨论内容本身有一定的思维价值,能促使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思辨与广泛交流,产生有意义的学习。

2)问题应当契合学生的兴趣

讨论问题的前提是要学生关注问题,产生探索问题的动机和欲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站在“教”和“学”的双重视角。一方面,问题必须与所教内容有机结合,但不宜过于理论化,艰涩难懂的理论只会让学生混沌一片,丧失讨论的兴趣。故而,讨论的问题在紧扣教学内容的同时应突出它的实用性和启发性。

另一方面,问题应有利于唤醒学生“想知道”的心理冲动。可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或大家共同关心的时事热点话题等,这样的问题会让学生兴味盎然,便可迅速地参与到讨论进程中,做到有感而发,有论可议。

3)问题的设置须难易适中

在课堂讨论中,要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并且有所收获,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须遵循“难易适中”的原则,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思考点。问题的设置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脱离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在此前提下尽可能做到难易兼顾。

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有讨论的余地,若过于简单,低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则无法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问题不但要有适当难度,也要有较大的理论拓展空间和较好的知识丰富度,以利于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地消化和吸收理论知识。

问题设置也不宜太难,要讲究科学性。当学生所储备的知识不足以满足其讨论需求时,他们只会表现得茫然无措,找不到思考的切入点,探索的动力便无法被激活。

4)问题应当具有争议性的

问题能够引发讨论的关键之处在于它本身是富有争议的,这样才能够引起学生之间意见的分歧、观点的争鸣。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关于事实性的知识,或是简单的“是与否”问题,可能会导致学生的观点高度统一,这是无法引起热烈讨论的。没有差异就不会产生实质性讨论,同处一个课堂之中,学生所持观点的差异性才会引发争议,这种争议正是课堂讨论的基础。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找到教学目标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之间的断层,也可称为认知缺口,可基于该认知缺口去设计讨论问题。这类问题将会引起学生的认知失衡,从而激发学生想要补全缺口、缓解认知冲突的内在驱动力,思辨活动会自然产生。此外,能够引起争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一般没有固定答案,开放的问题能够给学生的思维提供广阔的空间。

图片
02
合理地引导与调控讨论过程

课堂讨论质量的好坏、内容的深浅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等与教师对课堂的管理水平紧密相关,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实施精细化的课堂管理和调控。下面具体介绍三类引导和调控讨论过程的策略。

1)倾听及复述

倾听是教学的基础,学生和老师拥有较强的倾听能力是获得高效教学效率的保障。不论是课堂提问,还是组织小组讨论,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倾听。教师耐心、真诚地听学生陈述观点是基本的教学素养,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则传递给学生“我在听你讲”的信息,学生将受到鼓舞,增强了继续表达观点的勇气和自信;二则教师洗耳恭听的态度也感染着在场的其他同学,通过率先垂范来提高其他学生的倾听能力;三则教师只有认真地听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及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思考程度。

当然,只有倾听没有回应也是不合理的,在学生讲到精彩处,教师应复述学生的观点。一方面,教师的复述代表重视学生的观点,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另一方面,复述说明教师能够理解学生表达的意思,师生的思维同频共振,也发射出一种“教师对学生思维闪光点欣赏”的信号。教师有效的倾听和复述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

2)点评及质疑

课堂讨论的宗旨是要让学生在观点的碰撞中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而建构的过程是通过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来实现的。换言之,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需要整合他人观点、修正自身观点才能实现知识的建构。教师应致力于促成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深度与高阶学习,可从两个策略着手。

策略一是教师点评学生的课堂发言。点评要兼顾两个原则,原则一是注重人文关怀,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建设性的评价和反馈,以保护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原则二是尊重客观事实,传递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点评不能一味赞扬,要基于科学事实,教师对于学生不合理的观点应予以中肯的评价,并站在更高的认知层面进行补充,注意尽量将理论与生活现象、热点话题整合在一起,以引领学生深度思考。

策略二是教师在必要的时候提出自己的质疑。例如当讨论很平静、学生的观点“一边倒”时,教师以温和的态度进行质疑或追问,可以采取调侃的方式,既让学生觉得幽默,也能去检视自己思维的漏洞。

3)方向与节奏的把握

教师准确地把握课堂讨论的方向与节奏是有效调控讨论过程的总原则,它决定着整个课堂讨论的效率与效果。

首先,教师要为课堂讨论把舵、把脉,确保讨论过程是为所设定的教学目标而服务的。在讨论之初就应明确讨论的任务及要求;在讨论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讨论主题进行发言,避免游离于主题。

其次,教师须把握好讨论时间的节奏,尽量提前设置好讨论中各环节的时间节点。教师在提出讨论问题后,要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段,让学生先有一定的独立思考、酝酿观点的空间。开启讨论后,教师要关注时间及讨论的进程,建议根据讨论话题的难易程度、讨论的形式来调控留给学生的时间,尽可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有足够的准备和讨论时间。

当然,教师对讨论节奏的把握应当是灵活有弹性的,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所有同学各抒己见是不现实的,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寻求一个平衡点,通过对讨论过程的调控和驾驭来保证课堂讨论的效率与质量。

图片
03
重视小组讨论后的课堂总结

课堂讨论切忌“戛然而止”“仓促收场”,它必须要有一个严谨而郑重的结尾,好的总结可谓是课堂讨论的画龙点睛之笔。教师可采用阶梯式总结策略。

图片

第一步:对讨论的观点进行梳理和归纳

归纳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总结,让观点系统化、结构化,可以板书的形式展现出来;如果是小组讨论,可安排小组内进行归纳,然后在班级进行汇总。归纳应紧扣讨论主题,汇集集体的思维成果,凸显讨论内容的结构纹理。归纳是对课堂讨论成果最直观的展示,会让学生拥有学习的成就感和收获感。

第二步:引导高阶思维将知识有效迁移

教师基于归纳的成果引导学生展开更高阶的思考,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达成有意义的学习。

同时也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举一反三,将讨论成果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让学生产生继续深化讨论成果的浓厚兴趣,以促进学生知识迁移与应用的能力的不断提升。

第三步:教师高屋建瓴地做最后总结

一方面总结要有深度,略高于学生认知水平,既有利于巩固知识,又能将经验升华为理论;另一方面总结应具有引领性,它应该能反应当前讨论主题的最新发展动态,最好能引入一些学术界的前沿观点或研究成果,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

做一个好的课堂讨论的总结不是即兴发挥,它需要教师课前充分的准备与长期的沉淀与积累,但无论如何,总结是课堂讨论的重要一环,一旦你的课堂决定开展课堂讨论,就应该准备一个精彩的“谢幕”,为讨论画上完满的句号。

交流是教学的本质,真正的教学应是师生、生生之间持续的精神对话,课堂讨论是促成真正教学的必要形式之一。学习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应是广大教师的一门必修课。

图片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作者林志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