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呃逆(膈肌痉挛)医案

 杏林独孤 2024-03-28 发布于吉林

    男,18岁。1月9日初诊。患者为大一学生,平素喜食辛辣刺激食物,经常通宵熬夜玩游戏,适逢准备期末考试,压力较大,经常熬夜复习。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呃逆,呃声洪亮,常持续30~60分钟自行停止,但过几个小时后又反复发作,上课时经常引起哄堂大笑,甚是尴尬,亦不能专心复习考试,故来就诊。


    症见:患者呃声响亮,候诊时室内皆可听见,口干,欲饮凉水,口苦,自觉口臭,心烦,无反酸烧心,无恶心欲吐,大便正常,小便色黄,纳眠可。舌红苔黄,脉细数。


    中医诊断:呃逆。


   证型:胃火上逆。


   治法:清胃泻火,降逆止呃。拟竹叶石膏汤加减。


    处方:石膏30g(先煎)、淡竹叶10g、半夏15g、麦冬20g、党参15g、茯苓20g、薏苡仁30g、旋覆花15g(包煎)、柿蒂15g、厚朴10g、焦山楂15g、竹茹10g。六剂,水煎服,日一剂。


    1月16日二诊:诉服药1剂呃逆即止。服药期间呃逆未再发。告知不用再服药,平素要注意饮食清淡,规律饮食,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患者怕呃逆再发,要求再开5剂中药巩固治疗。


     处方:石膏30g(先煎)、淡竹叶10g、姜水半夏15g、麦冬20g、党参15g、茯苓20g、生地黄10g、石斛15g、北沙参15g、玉竹15g、茵陈蒿15g、甘草5g、旋覆花30g(包煎)、黄芩10g。6剂,水煎服,日1剂。


    按语: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症,俗称打嗝,古称“哕”或者“哕逆”。呃逆可见于健康正常人,也可见于危重病患者。呃逆见于正常人时多为生理现象,一般能自行缓解,若出现持续性呃逆,或间隙性发作,影响工作生活时,则应当治疗。


    该患者呃声响亮,无其他病史,诊断为呃逆。患者平素喜食辛辣刺激食物,经常通宵熬夜玩游戏,导致胃肠积热,津液耗伤,胃火上冲而为呃逆。患者口干,欲饮凉水,口苦,自觉口臭,心烦,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脉细数,为胃热津伤,胃火上逆之表现。胃火上逆,灼伤津液,故而口干、口苦、口臭、欲饮凉水;热扰心神,故而心烦;热移小肠,故而小便色黄。因此,方选竹叶石膏汤加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