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材料)韩玺吾《<促织>与<变形记>:荒诞的背后》、吴向华《新媒体环境下社交媒体对人的异化》阅读训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4-03-28 发布于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促织》与《变形记》在故事整体设定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篇作品都叙述了变形故事:一个是人变成了蟋蟀,一个则是人变成了甲虫。借助于这种变形手法,在貌似荒诞的叙述背后,作品表达出对社会重压下人的命运的思考,即对人与物之间的异化关系或者人的异化的思考,从而具有了深刻的批判性。

《促织》写的是一个在外力残酷压迫之下的小人物“离魂”的人间惨剧。人原是万物之灵,蟋蟀本是捕捉来给人当小玩意的,但在《促织》中,一切都被倒转过来——人成了一只可怜虫,而“蟋蟀”倒像在玩弄着人的命运,成了成名一家生死、吉凶、福祸的主宰。作者表面上写小小的蟋蟀,实际上则是把封建统治阶级的层层官员和处在社会底层、身受好几层压迫的老百姓,自上而下地串联起来,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专制制度对人性的摧残。

如果说蒲松龄只是无意识地涉及异化的问题,那么卡夫卡则是有意识地以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法,深刻表现了现代资本主义普遍的人的异化现象。人在一夜间变成了甲虫,从生理现象看,是反常的、虚妄的、荒诞的;而从社会现象上讲,又是正常的、可能的、现实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一旦失去谋生的能力、谋生的手段、谋生的资本、谋生的机会,就无异于变成一只甲虫。格里高尔发觉自己变成甲虫后,那一串焦急的心理活动正反映了他一年到头过的都是那种惴惴不安、灰黯屈辱的日子。这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非人的生活”。

《促织》思考问题的向度首先指向社会,而《变形记》则主要是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不同的思考向度,体现出中西方两种文化的不同影响。我们知道,中国社会是建构在一个个家庭的基础上的,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在这样的社会格局中,个人的所有生存目的、生存价值指向的都是家庭和社会。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群体的利益(更多的时候就是家庭)高于一切,所以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就成了很多中国人的追求。而西方社会结构的最小单位是个人,或者说是依附于团体的个人。因此,强调个人的权利,对个人的关注,就成了西方社会鲜明的特点。因着文化的不同,中西方在思考问题时就会表现出相应的差异性。中国人总是将人置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来观照,并进而思考人的命运;而西方人则习惯于以自我的眼光去审视社会,从而思考人的命运。《促织》与《变形记》所体现出的不同的思考向度正是这样一种具体的表现。

正是基于不同的思考向度,虽同样是运用变形的手法,但《促织》与《变形记》中人物变形的动因截然不同。在《促织》中,成名的儿子变为促织,是为了挽救整个家庭行将遭遇的灭顶之灾。换句话说,也就是个体是为着群体而牺牲的,这在某种层面上反映了中国人潜意识深处隐藏着的所谓忠孝,体现了专制社会里一个又一个的群体(即家庭)的悲哀。而《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的变形,则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个体在难以承受的社会压榨下走向自我崩溃。虽然这一变形不可能不影响到家庭,但更多地体现出的却是社会重压下一个又一个个体的悲哀。

(摘编自韩玺吾《<促织>与<变形记>:荒诞的背后》)

材料二:

社交媒体作为互联网的新生力量,凭借信息海量、传播及时、交互性和娱乐性强等特点俘获了大量受众。人们在享受其带来的诸多便利时,也面临着被异化的威胁。社交媒体对人的异化,就是指人们沉溺于社交媒体建构的拟态环境中,无限依赖媒体提供的内容,从主动的生产消费角色被异化为受媒体控制和奴役的傀儡,一旦离开媒体,就会陷入极端的恐慌之中。如何规避被媒体异化的危险,是当下受众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社会学家韦伯认为,人的理性包括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这两者之间的博弈与平衡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工具理性的表现形式就是技术革命;而价值理性则是对人的尊严、情感和命运的关怀,强调一个人对于价值问题的理性思考。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的工具理性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急剧膨胀,人们在享用技术盛宴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崇拜。而价值理性却被碎片化、娱乐化的快餐文化持续消解着,人的独立精神越发黯淡无光。在媒体使用过程中,人们将工具崇拜代替了理性思考,不愿付诸任何具体的行动,这种异化正是由社交媒体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失衡导致的。

挣脱社交媒体建构的“异化牢笼”,亟需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以确保社交媒体的良性发展。同时,还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国民的媒介素养与道德认同,将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内在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减少社交媒体使人异化的可能。

(摘编自吴向华《新媒体环境下社交媒体对人的异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促织》与《变形记》都关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命运,表现出对社会的批判。

B.同是在讲述故事时使用变形手法,蒲松龄是无意识的,而卡夫卡是有意识的。

C.因为各自文化不同, 《促织》与《变形记》中人物对自我的认知也明显不同。

D.新媒体既可以为人们带来娱乐与便利,又有可能变成束缚人和奴役人的力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同样关注“人的异化”,材料一属于文学评论,透过文学作品分析人性,材料二直接分析社会现实中的问题。

B.两则材料都重视梳理主要关系,材料一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材料二揭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间的博弈。

C.封建社会里人们容易受制于忠孝观念而牺牲自我,互联网时代人们往往由于对技术的盲目崇拜而丧失自我。

D.为了人类历史的可持续发展,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必须始终保持平衡,避免其中某一方的力量超过另一方。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人们沉溺于网络互动而日渐丧失现实沟通的能力和乐趣。

B.人工智能机器人ChatGPT强大到让许多人担心自己失业。

C.掉进消费主义陷阱的人拼命想通过网络购物来证明自己。

D.有些人将网络当成了法外之地而暴露人性中黑暗的一面。

4.常见的论证结构包括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对照式等。材料二的论证结构属于哪一种?请简要分析。 (4分)

5.《变形记》所揭示的人的异化与新媒体环境下人的异化,在表现和成因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6分)

1.B("使用变形手法"应为“揭示人的异化”。两个作品在使用“变形手法”时都是有意识的。)

2.D(由材料二第二段可知,“两者之间的博弈与平衡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动力”,既然有博弈,平衡就必定是动态的,两者是你追我赶的关系。因此,“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必须始终保持平衡”无法推动历史发展。)

3.A(材料二讨论的重点是“新媒体环境下社交媒体对人的异化”。A项,体现社交媒体对人的异化,人沉迷网络而丧失了自我;B项,体现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带来的挑战;C项,体现消费主义对人的异化;D项,体现网络管理的不完善。)

4. (1) 层进式结构 (1 分 ) 。 (2) 先提出问题,指出新媒体对人的异化;接着分析问题,分析人被异化的原因;最后解决问题,给出减少异化的方法。 (3 分 )( 共 4 分 )

5. ①表现:前者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变成非人,丧失了活着的尊严 ( 或:始终生活在惴惴不安、灰黯屈辱之中 ); 后者表现为,新媒体环境下,人无限依赖媒体提供的内容,变成受媒体控制和奴役的傀儡。 (4 分 ) ②成因:前者因为,个体在难以承受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压榨下走向自我崩溃;后者因为,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已经失衡 ( 工具理性压倒了价值理性 ) 。 (2 分 )( 共 6 分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