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下大单元教案】宋元大单元学习9-科技影响了世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2初中历史教研 2024-03-28 发布于陕西
【七下大单元教学设计】
宋元大单元学习9:科技影响了世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往期内容】点击蓝色字体即可跳转

【初中历史大单元】七下第一单元隋唐大单元资料(5课全)

【七下大单元教案】宋元大单元学习1——整体认知宋元时期特点

【七下大单元教案】宋元大单元学习2——重文轻武话北宋:第6课北宋的政治

【七下大单元教案】-宋元大单元学习3-辽宋西夏话三国: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七下大单元教案】-宋元大单元学习4-南宋偏安千古恨: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附录:初中历史课堂上,读《宋史  岳武穆传》

【七下大单元教案】宋元大单元学习5-草原飓风卷亚欧: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七下大单元教案】宋元大单元学习6-大哉乾元临中国:第11课元朝的统治

【七下大单元教案】宋元大单元学习7-两宋经济耀中华: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七下大单元教案(附)】中考真题演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的

【七下大单元教案】宋元大单元学习8-宋元都市的吟唱: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七下大单元教案】附录之宋词鉴赏——宋元大单元学习8-宋元都市的吟唱: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时目标与单元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重点: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科技的发明、发展、传播与影响;宋元中外交通发达的体现与影响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2.核心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
通过文字和图片,掌握四大发明的发明与发展历程;
识读《元朝交通路线图》,归纳宋元时期海陆交通发展的突出特点及表现
唯物史观
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认识中外交流对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家国情怀
感悟中国古代科学家、发明家勇于实践 、善于创新的精神,感悟中国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展示大单元学习规划和课件标题,展示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列出学习目标,通过一目了然的课时规划和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因为本单元的每课时都是完整的一节课,所以可以利用好每课前面的序言,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学习重点。
二、新课讲授
温故知新:宋元的都市与文化
师:温故知新,带领学生回顾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与文化发展。
生:温故知新,回顾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历史人物。
师:引导学生再次回顾宋朝重视文教、发展科举的影响,以“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为两个关键词,温故了解“文化昌盛”的表现,知新学习“科技发达”的表现。
生:温故知新,回顾宋朝重文的影响,准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师:带领学生阅读序言,引导从中提取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生:阅读序言,认识宋元时期的科技发达与中外交通的发展,提取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与重点内容。
知新学习一:印刷术
师:设置任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9—60页的内容,了解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与对外传播。
生:阅读教材,学习印刷术。
师:以“四大发明之印刷术”为学习标题,以“印刷术1.0版”“印刷术2.0版”为小标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梳理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生:跟随着老师的步伐,一步步梳理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的历程。    
师:以“进阶:(印刷术2.X版)”和“传播(影响世界)”为小标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印刷术的不断改进和对外传播。
生:跟随着老师的步伐,进一步了解印刷术的不断发展和对外传播。
师:引用七下语文教材154页的阅读文章《活板》进行跨学科教学,简单解读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于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记载,一方面让学生体验跨学科学习的乐趣,一方面培养借助史料学习历史的素养。
生:(可以拿出七下语文教材书,翻到154页)在老师的带领下,提前了解语文阅读文章《活板》的大致内容,体验文史结合的乐趣。
1.沈括的记载:《活板》
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復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2.历史老师带领下的简单解读:
印刷术唐朝已出现但尚未普及: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北宋匠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重点强调内容)
活字印刷术的操作方法: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可以简单说明)
活字印刷术的优点——便于大量印刷: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重点强调内容)
活字印刷术的印刷流程: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復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可以简单说明)
活字印刷术的传承: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可以简单说明)
师:播放视频《木活字的传承》。
生:观看视频,了解木活字印刷术的大致流程。

(记得上课时,给学生们播放这个下载自B站的视频,当最后那张宣纸从木活字上揭开时,学生们看到那张字迹清晰的书页时的震惊神情,这就是历史的传承带来的惊喜吧!)

师:扩展分享铜活字印刷术与《古今图书集成》。
生:了解铜活字印刷术的辉煌。
师:扩展分享古登堡的铅活字印刷的贡献。
生:了解活字印刷术对世界的贡献。
师:通过列思维导图的方式总结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发展、传播与影响,加深学生印象。    
生: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总结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发展、传播与影响,加深学习印象。
知新学习二:指南针与火药
师:安排【任务二】,首先通过温故知新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然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情况下,再接再厉,阅读教材60—61页的内容,完成指南针和火药的学习。
【任务二】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别是:
造纸术(西汉出现,东汉蔡伦改进);
印刷术(隋唐雕版,北宋毕昇活字);
还有指南针和火药!
造纸术和印刷术已经学习,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趁热打铁,阅读课本60-61页的内容,继续学习剩下的两大发明——指南针和火药吧!
生:阅读教材60—61页的内容,了解指南针和火药。
师:首先引导学生梳理指南针的学习,第一步是引导学生思考指南针的发明原理,进行简单的跨学科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意识。
生:首先明确指南针的工作原理——磁石指南,因为地球是个大磁体,地理南极与地磁北极,基本重合。
师:接着以“一、基础(指南针2.0版)”和“二、升级(指南针3.0版)”为学习标题,引导学生梳理指南针的发明、发展、应用与传播历程。    
生:梳理指南针的发明、发展、应用与传播历程。
师:通过孙中山先生的诗“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回顾黄帝造指南车的传说,以“零、传说(指南针1.0版)”填补前面故意留下的“漏洞”。
生:温故知新,通过温习涿鹿之战炎黄战蚩尤的传说,了解传说中的指南针的发明。
师:以练促学,通过一道材料题,完整体现指南针的发明、发展、应用与传播的过程。
四大发明之指南针: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以练促学)
材料一:《韩非子》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鬼谷子》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北宋人的书中谈到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时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三:南宋人的书中写道:“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1)从材料一看,司南最迟发明于什么时候?
【参考答案】时期:战国。
(2)据材料一、材料二,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的辨别方向的功能?这一功能在什么时候开始用于航海?    
【参考答案】功能:生产(或采玉)、导航;时期:北宋。
(3)材料二、材料三均谈到了海上航行的情况,二者区别在哪里?反映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区别:北宋时,海上航行只有在阴天时使用指南针;南宋时,海上航行完全使用指南针来定向。问题:反映了南宋时指南针的使用更广泛,指南针更精确,同时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4)谈谈指南针向外传播的情况及影响。
【参考答案】向外传播: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或为环球大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生:以练促学,巩固指南针的学习。
师: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总结指南针的学习。
生:梳理指南针的学习,建立结构化认知。
师:引导学生完成火药的学习。
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教材内容,一步步完成火药的学习。    
师:扩展中国的黑火药技术。
中国发明的火药又被成为黑火药,其基本配方可以概括为“一硝二磺三木炭”,在中国唐代医学大家(炼丹家)孙思邈的《丹经内伏硫黄法》中就有记载,即把硝酸钾、木炭和硫磺按一定比例机械混合即可制成黑火药。
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这样制成的黑火药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黑火药的制作方法流传上千年,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也曾发挥了重要重要。解放区、游击区的军民运用“一硝二磺三木炭”的方法制造各种石雷,创造了“地雷战”。我国人民群众在地雷战的运用上取得有效突破,使这一古老火器焕发新威力。
生:了解火药在中国的发明过程和历史影响。
知新学习三:宋元的中外交通
师:创设【任务三】,引导学生开始宋元中外交通的学习。
【任务三】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们的古人发明了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影响世界发展的重大发明,而且顺利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促进了世界文明史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发达的中外交通必不可少。所以,让我们最后阅读课本62-63页的内容,了解一下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吧。
生:首先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
师:本次历史学习的方法类似于跨学科的语文说明文阅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文本,总结知识点。    
第一段,综述宋元发达的中外交通
宋朝航海进步:海路交通发达;元朝疆域广袤:海陆交通发达!
第二段,讲述宋元陆路的发达交通:
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外交流的重要通道
宋元驿站发达,四通八达,联通中外。
第三段讲宋元海路的发达交通:
基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
技术:指南针应用和其他技术
情况:宋代海路航线多,航程远至波斯湾和东非海岸,与五六十个国家与地区进行贸易;元朝海路再次扩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与多达140多个国家与地区进行贸易。
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分析课本内容,完成宋元中外交通的学习
总结与练习
总结挖空回顾
师:以一段话总结本节课所学,设置重点挖空,帮助学生串联本节课所学内容,检验学习成果。    
生:总结回顾,检验成果。
师:展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结构化概念。
生:完成本节课乃至本单元的大单元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