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俚语俗谚(六)

 颐源书屋 2024-03-29 发布于北京

图片

臭沟开 举子来

有钱不住东南房

       “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夏不凉,”这是老北京人形容居住房屋的俗谚,它真实,形象地描绘出了北京“大杂院”的情况。

       北京自辽金时代就开创了四合院的格局,到了明清之际,朝廷又明文规定按照封建礼制建筑房屋,官民房屋不准超过“九五”之数。因而形成了四合院的标准模式:坐北朝南的正房(北房);坐南朝北的倒坐房(南房);东西两边的厢房(东房、西房),组成一个封闭式的院落,即一个院落由四组房屋围合而成,故称四合院。四合院又有小、中、大之别,主要以四合为主,形成二进、三进的大院落,以垂花门或角门相连。最初,四合院一般都为一家一户所居,长辈住正房,子、孙辈住厢房,倒坐为书房或客厅,以及供杂役人员暂住。后来,人口急剧增加,一座四合院被不同姓氏的几家人分租合住,这就是北京人说的“大杂院”。

       住大杂院的居民,一般都是花钱按月按年租住,北房(正房)高大宽敞,日光常年照射,采光好,显得很明亮,租价自然就高。而东厢房,坐东朝西,早晨不见日光,可是到了下午,太阳西斜,阳光正晒,特别是夏天,日照时间长,使得东房住户难耐炎热。南房则终年不得阳光,北京的夏天又多雨,南房屋内更加潮湿,住着很不舒服。因此,人们宁肯多出一些钱也要租住正房或西厢房,而不愿意住在“冬不暖、夏不凉”的东南房中。“有钱不住(租)东南房”既反映了北京旧住宅的实际情况,也是老北京人生活经验的总结。

明末修庙 清末修道

      北京作为辽、金、元、明、清的首都,历史悠久。每朝每代都给北京留下了许多谈资和谚谣。“明末修庙,清末修道”这句俗谚真实记录下了这两代封建王朝末期的一些史实。

      明代自英宗宠信侍读太监王振开始,宦官权力恶性发展,至熹宗朱由校宠信宦官魏忠贤,太监权力发展到极点。他们借助皇威,飞扬跋扈,左右朝政,树党营私。

      他们还任意搜刮钱财,然后把一部分钱财用来修坟建庙,城内的崇元观就是明代太监曹化淳所修,西山大部分庙宇则是魏忠贤等权阉所修。“西山巨刹,创者丰中珰,金碧鳞鳞,区过六百”,形成了一股修庙热。因而留下了“明末修庙”的俗谚。

      清朝末年,对外开口通商,西方洋务传入中国,经济贸易有所发展,对道路交通需求迫切,因而成立了路工局,专门负责修建京师内外城各街道马路。从光绪三十年(1904)起,在东华门、王府井、东长安街等处修建了十几条石渣路面的马路。清末有一首描述长安街和北京重要街道变化情况的竹枝词说:大街拥挤记当年,高在中间低两边。一自维新修马路,眼前王道始平平。在民间也就留下了清末修道的俗谚。

臭沟开 举子来

       昔日北京在每年的固定时间里,安排有相同内容的工作,年复一年,成为定例。北京在很长时间里,流动人口也有定例。“臭沟开,举子来”这句俗谚,就具体地反映了明清之际北京在特定的一段时间里的风貌。

       北京自元代修筑大都城时,就注意了污水的排放问题,在主要街道和居民区的地下修有长长的暗沟,上边与一座座用砖砌成的渗井相通。污水倒入渗水井后,慢慢渗入暗沟中,再从暗沟流向水关、河道里。

       明清两朝,仍然借助元代修的渗井和暗沟排放污水。由于历经数百年,暗沟中淤积了大量秽物,而且暗沟砌在地下,疏浚淘挖十分不便,使得城市中地面污水横流,脏乱不堪。明朝成化十年(1474)宪宗朱见深准奏:“京城水关去处,每座盖火铺一,设立通水器县,于该衙门拨军两名看守。遇雨过,即令打捞疏通,其各厂大小沟渠、水塘、河槽,每年二月令地方兵马通行疏通。”从此,每年一过春分,由兵丁和雇佣的淘夫,刨土掀沟盖,淘挖渗井中的淤泥,疏通地下暗沟。当时,沟盖一打开,秽气冲腾,臭不可闻,淘夫经常被熏倒,有的甚至中毒而亡。那些淘出的污泥秽物,堆在大街上,臭气四散,过往行人“多佩大黄、苍术(两种散发香气的中草药)以避之。”清代有一首竹枝词描述京城三月臭沟开的情景是:“污泥流到下洼头,积秽初通气上浮。逐臭当须掩鼻过,寻常三月便开沟”。

      春季淘挖暗沟之时恰好是朝廷开科取士的殿试之期。来自五湖四海的天下举子,进入朝思暮想的北京城中,最先看到的却是一堆堆散发着臭气的污泥和漾着臭水的暗沟,而北京人在春风燥吹,交通堵塞,臭气熏染中见到的则是面目陌生的进京赶考的外地举子。“臭沟开,举子来”这样的反映旧日京城风貌的俗谚也就传开了。

前要照 后要靠

      北京地处华北大平原西北端,“其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势雄伟。古代在选择国都地点时,有一句“前要照后要靠”的谚语,北京城完全符合这个条件。

       谚语中所说的“照”,是指照水,即像镜子一样的海洋、湖泊或河流。是指以高大的山脉作依靠。

      北京前边的“照”既有茫茫渤海,又有永定河、潮白河、拒马河、河以及北运河五大水系。水土丰茂,光彩照人。北京的“靠”是东北和西郊绵延不断的群山。东北的军都山属于燕山山脉,西部的西山属太行山脉,最高的山峰是位于西北部边缘的海坨山(海拔2334米),其次是西部的灵山(海拔2303米),虎踞龙蟠,天然形胜。

      在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这我国的六大古都中,只有北京符合前要照、后要靠的要求。

       西安是前有秦岭、后有渭水,属于“前靠后照”,而洛阳、开封、杭州、南京都是位于平原地区,虽有奔流的黄河、长江,甚或涛涛的东海,但都缺乏作为依靠的连绵高山,属于“有照而无靠”,整体地理形势都不如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