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惨二手和新地王齐飞。。

 多多ap8vwydsku 2024-03-29 发布于广东

图片

这是达叔的第1324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昨晚文章,写在大号里:

大风起兮。。

达叔目前的工作安排是:

流量端:日更三千字+直播+视频号+知识星球。

获得的流量、资源,倒给达叔手里孵化的几个项目+微天使投资的项目,线下见面会星友资源链接。

设计的范围有:医疗、房产、快消、金融等。

给有资源的人,提供变现的工具。

筛选出乐观的少壮派,给流量、给项目、给资金、给信任背书,一起赚增量市场的钱。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Part1反转

一定会出现

关于反转的话题,达叔曾经做过一个专门的视频。

尺度有点大,平台不给加热的机会。

达叔对这个词,在某种程度上,很痴迷。

在现实中,在理论界,就有一个理论,一个伟大理论的反面,也是一个伟大的理论。

比如,仁爱和善的儒家反面,是残酷无比的法家。

比如,自由主义、奥派的反面,是苏式的威权和计划经济。

互为阴阳。

哪个理论是对的?

你肯定有自己的答案。

问题是,这个答案,是你自己的判断,还是别人告诉你的?

如果真的存在平行宇宙,在英国的那个你,和在北韩的那个你,会有相同的认知结果么?

大概率,不同。

如果认知结果,并不相同,你怎么确定自己,目前的认知结果,一定是正确的?

保持怀疑。

你的父辈,站在1978年的时间点,未必是支持变革的。

不要高估你的父辈。

即使这种变革,在事实上,是有利于他的,他在观念上,也未必支持。

达叔是怎么知道的?

小时候,达叔的那个村子里,就有村民,坚定的认为,当时的秩序并不好。

没有六七十年代好。

这股思潮,至今在互联网上,也广泛存在。

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所谓平等,即使这种全面平等,导致了普遍性的贫穷。

也在所不惜。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导致一些有钱人,至今都没有任何的安全感,一边捏着鼻子赚钱,一边随时准备提桶跑路。

生怕再次反转。

放在楼市里,来回翻烙饼的套路,至今也没有结束。

绝大部分人的体感,是安全不一样的。

在低等级城市的人,房价早就跌麻了,跌到彻底不想谈了,连看都不想看。

但高等级的城市,比如上海、杭州这样的城市,至今都还有人在摇号,在百万、千万规模的排队去给钱。

哪怕是今天,上海的楼市,仍然能触发限售,几乎日光。

均价17.2万/平。

图片

达叔上周末,在杭州办下线见面会。

有个小富婆,早上九点才起床,来报名参加达叔的线下会,她一整天,心神不安的。

在干啥?

摇号、买房。

要买300多平,千万级别的豪宅。

当天,没摇上,垂头丧气的。

大家都生活在中国,都说楼市已经被锤很久,低迷很久了,你有看到、能想到,还有这种现象么?

如果没有,那就有盲区了。

更关键的是,这个均价是17.2万的上海楼盘,上次卖它隔壁的姐妹盘中国建国里,是14.3万/平。

图片

按照这个逻辑,上海的房价,是涨了还是跌了?

周围的二手房,价格都是二三十万一平,你要是有这个体量的资金,你会不会去抢?

宏大是宏大,你是你。

窗外寒风萧瑟,每个人的体感,并不一样。

均价,4000万。

Part2地王

一些城市地王频出

上海这个中海楼盘的单日成交量,近200个亿,是什么水平?

是整个电影行业,2020年的总票房,打个平手,也是200亿。

在地产领域,是什么水平?

同样刷新了这么多年的地产单日成交记录。

2023年,全国的百强县,最后一名入围门槛是671亿的GDP,也就是上海的三个这种体量小区。

全国的县级单位,有2000多个,估计至少1500多个县城GDP,还不如这一个上海小区的单日成交额大。

你觉得,大家貌似都在聊房产,聊的是同一件事么?

不是。

夏虫,不可语冰。

上海的那些高楼,一栋楼的每天用电量,就比很多县城的当天用电量还要高。

同样,一栋楼的年度税收,就比很多城市的税收要高很多。

图片

也就是说,很多县城,一年的GDP都不足百亿,而上海的一幢楼市,不说交易额,纳税就能突破百亿。

就这样的楼,还不止一幢。

哪个是中国,哪个能代表中国?

都是中国。

也都代表不了中国。

更关键的是,你目前生活在哪里,你以后想去哪里,你目前赚多少钱,靠什么生活,未来想赚多少钱。

否则,纸上谈兵,都是空的。

要链接具体的人,做具体的项目,赚具体的钱。

杜绝空对空。

否则,谈论上海的人,和谈论县城、农村的人,两拨人争的面红耳赤,骂骂咧咧的。

都正确,但都片面。

吵架,是最没用的。

你觉得,楼市很冷,谁在这个时间点买房,谁是SB。

她刚从抢房现场回来,手握千万,没抢到房,气的直拍大腿,觉得你才是SB。

买到,就赚到百万、千万规模。

你觉得,房子都卖不掉了。

他看到,倒挂红利还在,很多城市的新地王,又开始陆续出来了。

一些人,完全不看好苏州。

但苏州,昨天也照样出新地王了。

51轮激烈竞价,绿城30.82亿的总价,6.5万的成交楼面价,获得了苏州工业园区的双湖地块。

成为了江苏省的新晋地王。

问题是,你听到苏州,是什么?

外企跑了。

制造业转移了。

苏州房价不行,没前途了。

讲这些论调的人,你说对,还是不对?

十年前,苏州的第一轮制造业转移,就有人按照同样的逻辑,不断唱衰苏州。

2013年,苏州GDP是 1.3万亿。

2023年,苏州GDP是2.46万亿,几乎翻了一倍。

2013年,苏州人口是1000万出头。

2023年,苏州人口是1300万。

图片

一直被唱衰,一直在成长。

悲观者,往往正确;

乐观者,往往成功。

Part3聪明

谁更聪明?

达叔深耕长三角,把主要的仓位也都建在长三角的头部城市,深度参与,就能感受到每个城市的韧性。

抗风险能力,远超绝大部分地区。

涨,这里涨的更多;

跌,这里跌的更少。

以南京为例,在2015年的时间点,宁杭还尚能一争,现在呢?

已经被杭州在房价上,彻底甩开了。

同等地段,杭州卖的价格几乎是南京的两倍。

问题是,你知道这种情况么?

整个南京自媒体的平均水平,也比杭州的自媒体要稍微差一些,文笔、深度、思考点,都不在一个水平上。

南京,更擅长自黑。

乌泱泱的,几乎全是骂自己城市的。

这一点,就特别奇葩。

但你看拿地市场的变化,从2020年开始,到现在的2024年4月。

整个江苏省,住宅市场的用地成交楼面价,Top 10,谁占的最多?

苏州,只占3个。

剩下的7个,全在南京。

问题是,你能想象的出来么?

想不到。

也看不到。

就如同,同样在2024年的3月,宁波也开始出现新地王了,总价22亿,成交楼面价3.26万/平。

厦门也出现新地王,总成交价32.1亿,成交楼面价6.26万/平。

全部淹没在,楼市悲观的信息里。

杭州在2月首次集中卖地,整体溢价率19%;

合肥也诞生新地王,溢价率54.15%,成交楼面价2.5万/平。

上海三月集中土拍供地,整体溢价率9%, 5块地卖了134亿。

一边是绝大部分买房者、潜在买房者的极度悲观,二手房价格跳水;

一边是土拍市场回暖,不断诞生新地王。

你觉得,站在当下,推演未来,该信谁的?

是信一分钱不花的看空者;

还是信出百万规模买房的犹犹豫豫者;

还是信出几十个亿规模的资金,高价拿地、创造新地王的房企?

谁掌握的信息更多?

谁的决策链更长?

换位思考一下。

如果房价在未来一两年,还要继续下跌,连万科都自身难保。

你是这些民企房产的老板、你是国企房产商的CEO,区域高管,你不留着几十个亿的资金自保。

还拿出来高价买地、创新地王买地。

图啥?

整个决策流程,内部一堆精算师,一堆财务审批、一堆人精,钱还是银行的。

怎么就看不到风险,还买新地王呢?

关键是,没打嘴炮,是真金白银的掏钱。

人,在不掏钱的时候,任何观点,都可能是假的。

一旦掏钱做决策,就不会乱喷,不会乱做了。

要想赚钱,就一定要挤进富人堆里,挤进强者的群里,看他们在什么时间点,做了什么。

不和打嘴炮,天天瞎喷的人混。

都是Loser。

悲观的人,告诉你,上海有钱人,全都跑完了。

结果,现在还有人去疯抢单套4000万起的房子。

关注达叔,一起慢慢变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