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个关键词,手把手教你怎么夸一款好茶,花3分钟看完涨知识

 小陈茶事 2024-03-29 发布于福建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看过一位茶友留言。

“我家买了白茶白牡丹,味道很厉害,我能喝出豆浆的纯度。”

表达也挺形象,甚至很有趣。

可以看出他对白牡丹的稠滑口感很是喜欢,也在表达上花了功夫。

却总感觉怎么都差点味。

许多新茶友都有过此类问题。

参加茶局,滋味已经喝出来,也确实体会到茶香茶味。

想和别人表达,话却好像卡在嗓子眼。

该怎么夸茶好喝?

憋出一句“豆浆的纯度”多少有些不够有档次。

其实,也没那么难,5个专业词汇,来学习怎么形容茶汤滋味吧。

《2》

一、醇厚

茶叶品质的好坏,基本一喝就能清楚。

品质不好的茶,喝起来像清汤寡水。

香气寥寥无几,滋味淡,多抿几下也尝不出太多滋味。

品质好的茶,内质充足,释放在茶汤中滋味物质也多。

相比前者,茶汤入口明显能感觉到有东西。

有一种厚度、一种稠感,暗藏力量在其中。

舌头推推茶汤,汤水流动都带着和舌头对抗的阻力。

喝完后让人意犹未尽。

这种奇妙的口感,叫做“醇厚感”。

“醇”这个词,原本是用来形容酒的,指酒味浓厚,代表浓度较高,不掺杂水或是其他物质的酒,形容其纯正饱满。

现在,原意延伸出新意是纯粹、精粹、无杂质。

茶汤醇厚,会让你觉得很舒服,嘴中汤水呈现一种澄澈的纯粹,纯粹中却有独特质感。

像是果浆,不用吞咽,流动的茶汤就会从喉咙滑落,有厚度、有内容。

如果还是难以想象,可以回想喝熬得浓稠的鸡汤,明显有胶质感,汤感饱满。

大家也要注意,苦涩刺激的茶味可不能代表醇厚。

滋味苦涩由冲泡决定,而醇厚由品质决定。

《4》

二、香气落水

这个词对新手来说有些难理解。

一般会觉得,用鼻子闻的香气,要怎么落水?

香气落水是指茶叶的“落水香”。

品茶不仅要尝滋味,还要闻香气,除了干闻,还得湿闻。

干闻,茶叶还未冲泡,状态很干燥,我们可以闻干茶香。

湿闻,冲泡之后,我们可以闻盖香、落水香、挂杯香和叶底香。

落水香是香气落入茶汤中的一种现象。

很多茶客可能会发现,喝一款茶,除了闻着香,喝起来口中好像也有一种香气流淌。

像是喝2023有机白牡丹。

花香馥郁,喝进嘴里,茶汤都弥漫着明显的甜美香气。

这代表它们的芳香物质十分充沛。

入口后,香气通过口腔和鼻腔的通道形成共鸣,才让茶香被喝到。

反之,闻起来香的茶,冲泡后香气却没进入茶汤,汤水喝起来感觉不到厚度,总觉得差点意思。

那么它的品质很可能有问题。

《4》

三、回甘生津

回甘、生津,品茶经常提起的专业名词术语。

简单说明,“回”是指“返回”,甘是指“甘甜”。

两个词组合,回甘是返回的甘甜。

“生”是指“产生”;“津”是指“唾液”。

组合一下,生津是嘴里产生唾液。

它们一般紧密联系,一起提起。

好茶叶,内含物质充足,茶汤滋味饱满。

茶汤从嘴中咽下后,会明显感到茶水浸润过的口腔,会有缕缕甜意泛上来。

它们漫上来,交织着茶香,和生津一起,成为一种美妙的口感。

从科学角度来说,这种现象是因为茶汤物质和舌头上的酶产生交换后,产生的一种感觉。

品茶时,却很多人将茶水入口的甜意归为甘甜。

不对,入口甜意是茶汤中物质在起反应,通过舌头直接感知。

回甘,则是从喉咙里、舌面中上升上来,弥漫在口腔中的甘味。

你会感觉舌头好像是一个泉眼。

清泉清澈、甘甜,不断从你舌头上涌出,若有若无,美妙至极。

《5》

四、层次丰富

有层次的茶汤,通常让人影响深刻。

具体一点,层次感是茶汤进入口腔中分化出多种鲜明感受,能给人带来一种愉悦。

如果还觉得抽象,接下来详细说明。

比如,白茶汤从舌头开始尝到到下咽都只有一种味道,朴素的茶味,从头到尾。

即使并没有不好的味道,却也让人感觉平平无奇,并不出彩,倒是觉得乏味。

而一杯白茶汤,如2019白露茶,开始喝是一种清新甜润。

馥郁花香、悠长药香,充斥在口腔中。

在入口后,安静等上一段时间,嘴中带着幽幽的甘甜,吞下后回味更丰富。

这就是茶味层次丰富的表现。

虽在同一杯茶汤之中,但风味分明,能够轻松被人识别。

如果茶味浑浊,味道交织在一起,难以识别,也代表茶汤缺少层次感。

品质好的茶,只要冲泡方式正确,就会层次丰富。

每一冲的香气滋味都有不同,会有变化,颇有体验感。

品质不好的茶,缺少丰富内质,从一冲到最后一冲可能都没有很大差别,令人厌倦。

《6》

五、喉韵

老茶客评价茶,常常会说“喉韵好”。

新茶客们通常摸不着头脑,不明白意思。

喉韵,指喝茶后茶汤给喉咙带来的感受,是一种综合判断。

相比起回甘、生津、层次等,喉韵强调喉咙深处的感受。

新茶友缺少经验,不太容易体会。

但可以教大家如何去感受。

回甘主要表达在嘴中。

如果甜润的感受从喉中穿过,还能带着甜意,品味起来比较浓郁,说明这款茶喉韵好,表现出色。

茶汤下咽,品尝的人能明显感觉到喉咙被滋润、被开阔,格外舒服。

与之相反,茶叶中有不好的物质,喉咙就会感受到刺激,有锁喉感。

总之,感受喉韵其实不是太高深的技术,并不深奥。

只要多去品尝,细心体会,提高感知,对茶汤滋味的敏锐自然而然能得到提升。

《8》

喝茶的感受要看个人体会。

有人喝出豆浆的纯度,也有人喝出馥郁花香。

但想更深入表达自己品味出的口感,还是要学习专业性知识。

用这些词汇,让身边茶友更明白你能喝得懂。

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终觉浅。

学会这些词语,还要勤加练习。

多喝茶、多感受、多体会,等到下次表达,会更胸有成竹!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