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之智 / 识人(五)

 为什么73 2024-03-29 发布于北京

原创 君如玉 君如玉 2024-03-26 19:19

图片

众所周知,孔门弟子三千,七十二贤。绝大多数弟子都是为了能够出仕而向孔子学习,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孔子会指出学生的优缺点帮助其继续进步,学有所成,孔子也会因才推荐。孔子之所以比较有把握,是因为其与很多弟子朝夕相处,有无数事件和言谈作为自己判断的依据。虽也有看走眼的情况,但也能很快矫正。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这句我们在信篇解读过,孔子从相信自己弟子宰予的话到听其言还要观其行的变化,就是基于宰予不守信的表现。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孔子对门下弟子们评价的《论语》经文。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长于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辞令:宰我,子贡。政事卓著:冉有,季路。精于文献:子游,子夏。

这就是著名的四科十哲,孔子门下弟子各有特长,但首重德行,因为组织管理忠恕是根本原则,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没有优秀的德行作为为政的基础,强大的技能要么最终发展成为中饱私囊的手段,要么成为他人为虎作伥的工具,《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君子尚德,不亦宜乎?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天命之谓性,性格是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好像熟读经典的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舜左禹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的典故,但是其自身也无法左右的事必躬亲的性格让其晚年不堪劳累死于北伐途中。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孔子的弟子也性格各异,这里提到的高柴、曾参、颛孙师(子张)以及仲由(子路)四位孔门弟子,高柴虽愚,却憨直忠厚,在孔门中为官时间最长,深得所在地民众爱戴,寿有128;曾参虽迟钝,但孝悌诚信,是颜回病逝后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设教讲学,于儒学传播贡献甚大;子张虽出身贫贱且偏激,但尊贤而容众,勤学好问,开创了属于自身的儒家学派;子路的莽撞个性帮助塑造了自己忠正率直,孝义勇敢的品性,只可惜也正是这样的性格导致其在卫国之乱中不听高柴之言不得善终。幼年养性,性格的形成与幼年的经历关系很大。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毅不屈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是这样的人。”孔子说:“申枨啊,他的欲望太多,怎么能刚毅不屈?”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刚就是能排除万难一心为公,欲呢?欲就是软肋。欲望超过了限度,手中又握有可以用来变现的权力,他人就会用酒色财气不断进行腐蚀试探,非仁智之刚者不能识破抵御。

中国古时的贤人之所以能够做到“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是因为自身内心坦荡心怀社稷始终如一,后人不得不“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以此来避免口舌,正是因为无有刚者,贤能的人也只能避嫌以保名节。孔子见申枨之欲,自然知道委以大任是有风险的。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孔子谈到公冶长时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他曾坐过牢,但不是他的罪过。”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荀子有义辱势辱之说,罪有应得为义辱,获刑坐监为势辱,其区别在于一个是的确作奸犯科,另一个则只是下监,有可能是冤案,比如解放战争时期白公馆渣滓洞所关押的革命志士,乃势辱而非义辱。孔子能将女儿托付给公冶长,说明其德行无亏,被冤下狱并不能说明他的本质不好,看来孔子是很了解他的。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南容反复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几句诗,孔子主持把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将女儿嫁给公冶长,将侄女嫁给南容,临终将孙子子思托付给曾参,孔子托以大事的,都是做事深思熟虑,临事以惧好谋以成的人。“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出自《诗经·大雅·抑》,意思就是祸从口出,须慎之又慎。所以孔子评价他“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相反,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子路,孔子是断然不敢托付亲属女儿的。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孔子评论子贱说:“这个人是君子啊!如果鲁国没有君子,他从哪里获得这种好品德的呢?”孔子弟子宓子贱事迹很多,他治理单父这个地方的成果非常好,比如《淮南子》记载的这个故事:宓子贱治理单父三年,巫马期前往察看治理效果,“见夜渔者,得鱼则释(放)之”,甚是疑惑。捕鱼者解释说:“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得者小鱼,是以释之。” 巫马期回来报告孔子:“宓子之德至矣!使人暗行,若有严刑在其侧者。”孔子说他达到了“诚于此者形于彼”,成风化人,润物无声的极高管理水平,也就是忠恕之道的具体实践。

能培养出这样有德君子的鲁国,一定是有深厚的道德基础支持。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此之谓也。所以识人看其出身背景,或者根据某个人的道德表现揣测其环境,都是有依据的。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孔子说:“冉雍啊,其才德可胜任一国之君的责任。”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孔子对仲弓说:“耕牛生的小牛犊长着赤色的毛皮,两角整齐,虽然人们不用来当祭品,被祭祀的山川难道会舍弃它吗?”

这两句话都是孔子对于弟子冉雍(仲弓)由衷的赞赏,第一句是对于其才德的推崇,因为《论语》里另外一处提到南面的只有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第二句更是表达了对当权者有眼无珠不能任用冉雍的遗憾与不满。冉雍曾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为政“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遗憾的是,因为冉雍不是子路冉求那样的具臣,季氏终不能真心任用,所以他选择了离开,“仕三月,是待以礼貌,而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遂辞去,复从孔子。居则以处,行则以游,师文终身”,亲身实践了以道事之,不可则止的大臣原则。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谁最爱好学习?”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爱学习。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不犯同样的过错。只是他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听到谁爱好学习的了。”

颜回的道德、才能无可挑剔,其向学之心不为恶劣的外在条件所转移,生命末期都在废寝忘食协助孔子做经典校对的工作。颜回对于仁道的专注追求让孔子都感叹“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我们在生活中见到过这样低调谦逊,热爱学习,不迁怒他人,也不犯相同错误的人吗?这样的仁人君子,谁不愿亲近。

余下的一些经文,是关于孔子对于弟子从政能力的识别考察。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问:“仲由可以参与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呀,办事果断,参与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端木赐可以参与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呀,通情达理,参与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可以参与政事吗?”孔子说:“冉求呀,多才多艺,参与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知人善任莫过于孔子,他不仅能按照弟子们的特点因材施教,还能根据他们的表现做合适推荐,做到人尽其才。子路果断,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子贡通晓事理,似瑚琏而可为廊庙之材;冉求多才艺,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这些既是弟子们的天资,也是孔子后天教育的成果。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子贡问:“我是怎样的人呢?”孔子回答:“你是一件有用之器。”问:“什么器呢?”孔子说:“你是放在宗庙中盛放黍稷的瑚琏。”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根据只言片语(明察秋毫)就可(睿智)判断是非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无不及时兑现的承诺。子路办事的聪明干练从办案上可见一斑,这一点恐怕孔子自己都自觉不如,因为他讲过“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礼篇我们解释过,孔子善于从源头解决问题,真的有了诉讼的事,根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也是让众人各抒己见,然后他来根据众人的判断做出决断。子路这方面的才能做一个断案的士师应该也是绰绰有余。

《论语》识人的部分讲完了,下一篇我们接着将智者遵循的言行规范。

图片

人划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