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明心学真正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王兆善 2024-03-31 发布于安徽

  仔细读过《传习录》之后,大家就会发现,阳明先生提出的“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这些不同的概念,说的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就是要我们做一个好人,先要有一颗好心,我们心里每时每刻生发的念头都是好的。

阳明心学真正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而且大家还能发现一个问题,就是阳明先生提出的这些概念,它们是一步一步层递加深的,从他龙场悟道悟出的“心即理”和“知行合一”,到赣南平匪,再到平宁王之乱后,他提出“致良知”,从此以后,“致良知”成了阳明心学的核心精髓。

  再到后来天泉证道,他提出“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至此阳明心学才逐步发展为一个独立的思想体系。

  如果说阳明心学的真正的“精髓”说是“致良知”,也没有什么不对。可是,我觉得在《传习录·陈九川录》里的一句话才是阳明心学中的精髓,这句话就是“常快活便是真功夫”。为什么呢?因为这句话它好懂,易学易做,一听就懂,一做就会。相比“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以及“四句教”都要容易得多,简单实用得多。

  “常快活便是真功夫”,说明了我们学习阳明心学的终极目的是让我们做一个真正快乐的人,而真正快乐的人一定是一个好人,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一个对自己热爱事业不懈追求的人,一个无私的人,一个对自己分内的事尽心尽力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阳明心学是一个让人幸福快乐的学问,它不但是一个哲学理论,更有一套教人如何幸福快乐的方法。只要掌握了阳明心法的核心要义,我们就能做一个真正快乐的人。

  我们知道,阳明心学是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整合了道家和佛家合理的成份,使儒、释、道三家合而为一的学问。孔子的儒家思想一直被人们所误解,他实际上主张让人得到真正的快乐,他曾评价自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孔子说为什么说这句话呢,当时楚国有一个大夫叫叶公,这个叶公他姓沈,名诸梁,他在叶城任邑宰的时候,人家都叫他叶公,他曾向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咨询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一时语默,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时孔子就教给子路说,你啊不如这样说,孔子这个人,读书学习发愤起来忘记了吃饭,高兴起来忘记了忧愁,竟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老了。

  从这里我们知道,孔子对自己的评价是一个拥有真正快乐的人。有位哲人说过,一个人的低级快乐,纵欲就可以得到,而一个人真正的快乐只有通过节制才能获得。孔子的快乐是一种真正的快乐,他自己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又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他这样发奋的读书学习,这种真正的快乐正是节制欲望获得的。

  能节制自己的欲望,孔子凭的是意志力,而孔子的意志力来源于他的立志。孔子十五岁便立志,他自己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里的“学”不是单纯的学习,而是有志于弘扬于优秀道德文化。孔子通过艰苦的学习,使他懂得了人间大道莫过于“仁”,孔子所提倡的“仁”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去做。这个“仁”正是阳明先生提倡的“良知”,而按照“仁”的标准做事为人就是“致良知”。孔子还曾说过,“我欲仁,斯仁至矣!”,他说我想按照“仁”的标准做事做人,那么这个“仁”就达到了,这正是阳明先生说的“知行合一”啊,我心里有一个好的念头,那么我就是一个好人了,可见圣人发现的大道都是相通的。

  孔子真正的快乐也来源于他对大道真理坚持不懈的追求。孔子为了传播自己的“仁”道,他五十五岁开始周游列国,不要说那个时代五十五已经是一个年纪很大的人了,到现在五十五岁也是要快退休的人了。他周游列国现在来看是“穷游”,物质条件上非常差,有时候还吃了上顿没下顿。当他和弟子们走陈国和蔡国的时候,还被军队围困起来整整七天没有饭吃。然而,孔子仍然是快乐的,虽然没有饭吃,他每天还是抚琴歌唱,这样的快乐不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也不是纵欲得到的,而是源于对自己所热爱事业的追求。

  孔子最欣赏的弟子是颜回,孔子曾这样评价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说,贤德啊,颜回,一竹箪饭,一小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样清贫的生活,而颜回没有改变他真正的快乐。真是贤德啊,颜回。

  真正的快乐最主要的来源是无私之心。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我们心中有了幸福快乐的念头,这个念头不是一个通过纵欲就可以得到的低级的快乐,而是一个通过节制欲望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这样的快乐不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强大心念上,建立在我们对分内的事尽心而为上。我们心中有这样的念头本身就是一个善念,而这个善念说明我们的心是正的,是无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一个真正快乐的人。

  因为《大学》里有这样一句话,“身有所愤懥(zhì),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只要我们心中有愤怒,有恐惧,有大喜大悲,有患得患失,这些不良情绪都来源于我们心中的邪念。如何避免这些些不良的情绪,很好解决,只要我们做一个无私的人就可以。

  这里的“乐”是一种大喜,是一种过分高兴的情绪。我们提倡真正的快乐,不是过分的喜悦,不是一种过头的高兴,而是一种心安理得,是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按照阳明先生的说法,这种心安理得和悠然自得,必须按照“良知”的标准来为人处事才可以获得。我们什么时候做事,做完之后,觉得心里非常舒服,心里非常平衡,有一种淡淡的幸福感,这就是心安理得。什么事呢?就是我们分内的事,力所能及的事,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我们人生的义务,我们对这些事尽心尽责,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融入到其中,这样做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我国古代儒家思想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在家庭内部,我们对待父母要“孝”,在家庭外部对应是单位的上司,对待他们要“忠”,在儒家思想里,“忠”和“孝”是一样的重要。同时,在家庭内部,对待兄弟要“敬”,在家庭外部对应是朋友,对待他们要“信”,“敬”和“信”也一样重要。对待父母的“孝”,对工作的“忠”,对兄弟的“敬”,对朋友的“信”,正是我们分内的事,是我们责任内的事,也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我们在这些事情上尽心就是“致良知”,这样尽心的过程才是真正快乐的源泉。

所以,阳明先生说的“常快活便是真功夫”,说的就是这样,对自己热爱的事、分内的事尽心尽力就能“常快活”,把这个“常快活”养成习惯就是“真功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