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血不通怎么办?试试中国按摩术的“开法”吧!

 武宗 2024-04-01 发布于北京


“开”这个字,有开始、启动、展现、扩展、进步、融合和贯通的意思。当我们开始按摩时,最担心的就是遇到郁滞,使得气血没有顺畅的通道,这样很容易引发疼痛。所以,对于那些因为闭塞导致的疾病,我们首先要找到那些能影响整个人体机能的关键部位,用按摩的方法开通它们,使得气血能够顺畅流动,打开那些被闭塞的关口,从而治愈各种疾病。因为这个方法不仅有开通的效果,而且经常是按摩的开始步骤,所以我们称它为“开法”。常用的开法有开天门、开地门、开中门等,接下来一一介绍:

一、开天门

天门,原本是指星宿的名字,但在按摩中,它指的是天庭下方、两眉之间的穴位。古时候,也有人把攒竹穴称为天门(攒竹穴还有其他的名字,比如始光、光明穴)。

开天门的方法:先从眉心开始,向额头方向推24次(如果是成人,可以推240次)。如果从眉心一直推到天庭,我们就称之为“开天门”,如果推到囟门,则称为“大开天门”。这是按摩开始时的第一个手法。

古时候有首歌谣这样唱道: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开额天门也是遵循这个意义;
自古以来,阴阳的数目都是九,额头上分推也是基于这个道理;
从天庭开始,逐渐掐按到承浆穴,用掐按来代替针灸,帮助气血流通。

2. 开地门

上面是天,下面是地。所谓地门,就是肠道的终点。肠道的功能在于蠕动,通畅则身体舒适。肠道有大肠和小肠之分,其中天枢穴与大肠相连,而育俞穴则与小肠相关。肚脐是我们出生时的通道,可以说是所有功能的汇聚点。

开地门的方法:首先用点按的手法在肚脐(也就是神阙穴)上施力,然后依次是左肓俞、右育俞、气海、双天枢,一直按到感觉气流通畅为止。

有句歌诀这样说:

肠胃要常蠕动,腑气才能相通;如果感到疼痛,那就是气不通,气一旦通了,疼痛就会消失。通畅则不痛,疼痛则不通;肚脐要保持温暖,腹部宜经常揉动。

3. 开中门

中门,就是中焦的门户。中焦是连接上焦和下焦的桥梁。从位置上来看,中焦大致在膈肌以下到肚脐以上的区域,包括脾胃等重要的脏腑。脾脏主要负责运化食物,胃则负责接纳食物。脾脏是我们后天的根本,它的功能可以通过摩擦眉部来观察。如果摩擦后功能正常,那么积滞自然会消散。建里穴位于脾脏的部位,是健脾平气的重要穴位。阑门穴则在大肠和小肠交接的地方,是食物从小肠转入大肠时暂时停留的地方。不论身体是虚是实,治疗时都必须首先确保这个穴位通畅,这就是所说的“治病不可关门杀贼”。

开中门的方法:患者平躺,医生站在患者的右侧,先用左手的拇指按住巨阙部位(这个穴位俗称拦门穴,有阻止气逆的作用);然后再用右手中指按住阑门穴,旋转着推按,直到感觉气流通畅为止;接着再用右手中指换按建里穴,同样旋转推按,也是以气通为限度。


有句歌诀概括了这一过程:

点按阑门、疏导建里,能泻下肚腹的各种疾病。

4. 开肺门

肺就位于我们的胸腔里,它掌管全身的气,就像是呼吸外界空气的仓库。肺有个门,叫做肺门,大概在胸部正中间旁边一寸的位置,跟胸骨柄和体联结的地方相平(或者也可以说是在第一、二根肋软骨附着处的中间,距离胸骨中线大约一寸的凹陷里面,你按一下会感觉有点酸痛),左右两边都有一个这样的穴位,我们通常叫它气通穴。这个穴位对于开胸顺气非常重要。

怎么开肺门呢?患者先平躺下来。按摩师站在患者的右边,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分别按住两个肺门穴,同时用食指勾住天突穴,持续地用力,直到患者感觉气通了为止。然后,按摩师的右手顺势放平,手掌根部按住膻中穴,手掌和手指则落在天突、璇玑、华盖这一连串穴位上。接着,按摩师用左手掌覆盖在右手掌上,随着患者的呼吸一起用力下压,大概压三分钟,这样可以让胃里的浊气往下降,不再往上冲。

有句口诀说:肺门就在一二肋骨间,用力点按,胸怀就会感觉宽广。

5. 开血门

在古代武术里,有一种技术叫做“点穴”。它按照特定的时间击打穴位,可以阻止气血流动,让人全身动弹不得。但如果我们反过来,打开这些穴位,让气血能够自由流动,那么经脉就会自然舒畅,病痛也会随之消失。

怎么开血门呢?比如说,如果你在某个时间被点穴或者受伤导致某个穴位关闭了,那么这个穴位后面的气血就会堵住。治疗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在这个穴位的前面进行引导,或者在它对面的穴位进行开启,让那个被关闭的穴位受到震动和刺激,慢慢地打开。这样,被堵住的气血就能慢慢地恢复流动了。

有句口诀这样描述:人身体里的血就像有个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动。如果某个时间、某个穴位受到了伤害,七天不治疗的话,生命就危险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