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炸了!雷军要把人卷疯,上帝到底给他关了哪扇门?

 阳春雪竹轩 2024-04-01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1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据说是“有系统”的人。

雷军。

高考差一点成了满分的理科状元,进入武大两年学完全部课程,大学里靠编程就成了那个年代的“万元户”,毕业进入金山28岁担任CEO,十年后带领金山上市,然后离开,人生低谷的时候账户里只有冷冰冰的数十亿资金。

2010年不甘寂寞创立了小米,8年时间成功上市并进入世界500强。

2020年all in进入造车行业,蛰伏三年多,28日晚,小米正式发布第一款su7,27分钟大定5万台。

对了,他还曾经创立过电商网站卓越网,后来被亚马逊收购;创立了顺为资本,投资了上百家科技企业;为母校捐款了13亿人民币……

除了人生成就,雷军身高1米81,50多岁的人了不近视、不脱发、不油腻、人设不塌房……

用网友的话说,除了英语口语差点,上帝到底为雷军关上了哪扇门?

但更让我觉得感动的是,雷军是真正意义上的白手起家,他没有背景,不靠岳父、不靠老婆,在商业之路上从头打到尾,每天工作15个小时,不知疲倦。

雷军走的每一步,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在给那些靠着家庭背景,靠着父辈余荫,靠着各种拉关系、走门路、占资源做商业的人以一记响亮的耳光。

我看到的有一句最霸气的评价是:老子十年寒窗打的就是你三代从商。

从这个角度讲,无论小米造车最后的结果如何,雷军自己都已经给了太多靠读书走出来的人,以很大的信心了。

你可以吐槽小米,但你很难吐槽雷军。因为他真的是白手起家的读书人能到的天花板了。

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雷军说了一句话:我们从小卷到大,我们是卷王还怕卷吗?

我觉得,这才是雷军最可怕的地方,不怕别人比你有天赋,就怕有天赋的人比你还要卷。

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其实能长期“卷”下去,很可能也是一种天赋,只不过这种天赋可以后天修炼而成。

所以,我有一种感觉,上帝不知道为雷军关上了哪扇门,但一定为他一直开着一扇最牛逼的窗。

2

大家如果老老实实去看雷军这一路走来的经历,就会发现他在学习考试、数学推理、计算编程、领导团队、战略思考、市场嗅觉甚至是个人魅力上都有太多的优秀特质。

但很多人一谈到雷军,总习惯于就是去讲他有多勤奋。

之所以老是拿“勤奋”来说事儿,是因为勤奋你很容易就能看到,也很容易就能“模仿”。

别人学习十个小时,你学习十二个小时;别人加班到十二点,你加班到凌晨三点。

然后呢,就可以了吗?

我就想问一句,大家高中时都没有过面对学霸碾压,再怎么努力都望尘莫及的绝望吗?

如果从雷军这样的人身上,只能学到一个轻描淡写的“勤奋”的话。

不好意思,从铁杵磨成针的故事里我能学到一打。

所有学习和工作效率低的人,都有一个困惑:为什么一到要做事的时候,就会感觉全世界的风吹草动都是诱惑。

当你无法集中注意力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勤奋都是在耗费时间,成效低下而又疲惫不堪。

勤奋能决定的只是下限,真正决定人与人上限差距的,是你能否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到你正在做的事情上,全神贯注。

而这才是那些优秀的人身上真正拥有的特质。

他们在集中注意力学习和工作的时候,几乎可以忽略全世界,保持全身心投入、高度集中注意力。

更可怕的是,只要需要,他们往往可以一天十多个小时持续这样,经年累月、从不懈怠。

这才是隐藏在勤奋表象背后的真正特质,一种更本元的能力:专注

当我查阅雷军早年经历的时候,发现中学时期的他非常喜欢下围棋,还拿过学校的围棋冠军。

而围棋本就是一个需要高度专注的脑力运动。

进入大学后,雷军每天坚持早上6点就起床学习,晚上11点之后才睡觉,仅用了两年时间修完了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全部课程。

这里面难的不是在自习室里每天待十多个小时,而是一整天里都要真正集中注意力,消化吸收学习的知识。

很难想象,在那两年里,雷军是怎样日复一日地保持高强度学习,何况是在号称“玩在武大”的著名校园里,这需要抗拒多大的外在诱惑!

雷军在设计Bitlok加密软件的时候,更是把这种专注发挥到了极致,每天足不出户,只用了两周的时间,就完成了加密软件的所有编码、测试、界面设计以及说明书。

我记得当年看史玉柱的传记时,里面提到他赚取第一桶金的时候,也是一头扎进深圳大学学生公寓里,除了一星期下一次楼买方便面,在计算机前待了整整150个日日夜夜,写出了曾风靡全国的一款文字处理软件。

当我们穿过这些大佬们的巨大财富,穿过他们的成功人生,穿过他们的传奇经历,回到最初的源头,才会惊讶地发现,原来他们一开始就已经具备了日后成功的关键特质。

专注于明确的目标,并排除干扰,这是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威斯康星大学心理中心戴维森

3

多少年了,雷军一直保持着专注的特质。

但很多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能长年累月、能一以贯之地保持专注的状态,到底是一种多么牛逼的能力。

很多人都说雷军身上有挂,如果真的有,那最大的挂就是“这么多年了,他能一直专注地卷下去”。

一般人,压根就坚持不下去好吗?

哪怕是有些读书时能保持专注、勤奋的人,也有可能在工作后就逐渐放松自己,紧不起来了。

还有一些人,则是在工作初期非常专注、非常能卷,但到了三十多岁,就感觉注意力、精力大不如从前,根本“卷不动”了。

和他共事过的人,都谈到雷军身上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全身心投入。

雷军曾总结过小米成功的关键,最出名的叫“飞猪理论”。

现在风口过去,无数猪摔在了地上哀嚎,而真正让小米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其实是雷军另外总结的七字方法论:

专注、极致、口碑、快

专注是一切的基石。只有专注才能做到极致,才能获得口碑,才能保持快速反应。

只是这里的专注,已经不再是雷军年轻时的单打独斗,而是作为一家公司的核心战略。

无论是个人还是一家公司,要做到抗拒诱惑、抱元守一,都是一件困难的事,而这恰恰才是无数人和公司成功的关键。

就像乔布斯说的:专注和简单是我的梵咒,你必须更努力工作来使你的思想干净、简单,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就可以移山了。

十个小时的勤奋,也比不上一个小时的专注。

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相对于勤奋之类的东西,专注更像是一种天赋,一种自发行为。

同样的家庭环境,同样的父母,两个孩子一起学习,也可能一个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

很多清北学霸们,几乎从小学起就总是比同龄人注意力更集中,更能够抗拒外在诱惑,保持高效率学习的时间更长。

现代的神经科学研究发现,这种能忽略干扰和抑制冲动的注意力系统,一般在小孩儿3岁时开始发展,8岁时达致成熟。

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人的专注能力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被决定了,而有些人(大约10%)甚至天生患有注意力缺陷障碍。

他们甚至连一两个小时的专注都做不到。

说了这么多,你只需要知道,现代社会里专注是一种极其稀缺的天赋能力。

而稀缺,意味着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更容易脱颖而出。

4

我在初高中时候,就开始懵懵懂懂地意识到,专注这种能力很有可能是天生的。

有的人就是整天学习看书,也不觉得累,更不觉得痛苦。

而我一旦学习超过两个小时,就会感到痛不欲生。

上课时经常走神,自习时喜欢干别的,教室里门被风吹开,我也通常是第一个转过头去看的人。

但在高三的时候,因为强烈地想要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意愿,我终于爆发出了强大斗志。

寒假里,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就着一盏昏暗的白炽灯,从早到晚看书学习。

没有暖气的南方,我双手生满冻疮,冷到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就在院子里跑两圈,累了就趴着睡,睡醒了接着学。

那时候我就知道,虽然天生专注力不强,但通过意志力,我仍然可以强迫自己保持注意力集中。

后来我看心理学才知道,原来专注包括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套神经系统,分别对应着“本能驱动”“动机驱动”

自下而上,比如你跑步、打游戏的时候,不需要做什么也能集中注意力,也不用多努力,这是本能和天赋的领域。

而自上而下,就像考试前临时抱佛脚,需要克服内心的懈怠、克服外在的诱惑,时刻提醒自己。如果没有极强的动机,是很难做到的。

大家可以反思一下,看这篇文章的时候能保持足够投入吗?

说实话,大家都到这个年龄了,早过了天赋的积累和开发期,如果还想依靠本能就可以做到专注,几乎是不可能的。

你拥有多强烈的动机,你才能在多大程度上掌控自己的注意力。

心理学甚至研究发现,如果人们的动机足够强烈,即使连续三个晚上或更长时间不睡觉,也可以保持敏锐的专注力,但假如他们根本无所谓,那么很快就会开始打磕睡。

我之所以要现在再来强调专注。

第一是因为如果长期缺乏专注,我们很可能会在生活里变得心不在焉,并最终错过太多的机会、美好和可能。

我们一定不能过行尸走肉般、得过且过的生活。

就像心理学家普拉托诺夫曾说的,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专注力很强的人,最好的办法是,无论干什么事,都不能漫不经心。

第二是因为,当我们通过“自上而下”系统有意识地去锻炼专注力的时候,这种能力最终会影响“自下而上”系统。

也就是说,专注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达到或加强的。

这也正是我们能从雷军身上唯一能学到的天赋。

5

其实,我们如果去深入分析雷军做事的风格,可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雷军虽然取得了那么多的成就,但其实,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除了投资外,他基本都是只专注做好一件事情

大学里,学习是最重要的,所以雷军先是极度专注地,用了两年完成学习。

之后又沉浸式地写代码、写软件,一直写到成了金山CEO,这时候带领公司起死回生又成了更需要专注的事。

于是雷军用了十年时间,帮助金山起死回生并且顺利上市。

之后无论是创办卓越网、创办小米做手机,还是如今all in 做电车,雷军都是通过短时间高强度的投入到一件事情上,来实现快速突破。

关于小米su7,有一个细节,就是su7在2021年宣布造车后,用了一年多时间完成了设计,但最后被整个推翻。

现在大家看到的车型设计,实际上是2022年初整个推倒重做出来的。而在这重新设计的半年多时间里,雷军每天早晨8点雷打不动和设计团队一起开视频会,周六周日也是,完全把自己投入到了全车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中。

这也是为什么su7从曝光到现在,大家可能质疑过它的技术、它的价格,但很少有人否定它的颜值。

说真的,就这张霞光紫的配色亮相在武大樱花前的照片,我看了都感觉心动(不是打广告哈~)。

图片

集中注意力和收缩肌肉一样会产生疲劳。

所以,一定要学会把宝贵的注意力和精力用在刀刃上。

要学会用80%的精力去做20%的重要工作,更要学会通过有意识地锻炼,做到当需要专注的时候能很快收心,只要想投入注意力,就能投入。

比如有意识地把自己专注能力特别强的时候和某些声音、气味进行关联,当你需要专注的时候,就播放这种音乐、燃起某种香,提醒自己要进入专注模式了。

还比如,在需要专注的时候,用5分钟进行一下冥想,去平复大脑里纷繁复杂的思维,一旦察觉到自己走神,就提醒自己拉回来,如果再次走神,重复相同步骤,循环往复。经过练习之后,停止胡思乱想、保持专一思想会变得越来越简单。

长期冥想者的大脑神经联结增多,与有实力的举重运动员拥有完美的胸肌是一样的道理。

还有一种极端方式,就是定期将自己置于某种“危险境地”,这就是很多人热爱登山等危险运动的原因之一,危险运动让本能接手对你大脑的控制,让你不得不投人全部专注力。

通过这种方式去感受专注力的产生过程,去体会专注力强大的能量,有助于训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进入这种模式。

当一个人能够通过各种方式长期在某件事上保持专注的状态后,就可能会进入到一种物我两忘、无喜无悲的状态,甚至连时间的流逝都感知不到。

这种强烈的专注力所引发的平和、喜悦的感觉,叫做心流。

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只有在玩游戏时候才能有这种体验。

在生活中产生更多心流的一个秘诀是把我们的注意力和兴趣结合起来,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无疑是幸运的,无论在哪个领域,凡是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都找到了这个结合点。

另外还有一些产生心流的途径,比如我们在全身心处理一件事的时候,把能力发挥到了极致,达到了“力所能及”的范围,心流也可能出现。

把大脑当成是一支军队,心流就是整支军队战斗力最强的时候,每一个单位都动员起来,冲锋的冲锋、射箭的射箭、运粮的运粮,数以亿计的神经信号川流不息而又井井有条。

那一刻,不同大脑区域之间的神经联结既频繁又精确,在这种状态下,不管我们做什么都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一些著名作家年轻时经常徜徉其间,文思泉涌,倚马千言,但随着精力衰退,无法进入这种状态后,甚至会尝试服用兴奋类药物。

侦探小说里的福尔摩斯也好、柯南也好,之所以看似随便走过一个地方,就能关注到常人所无法理解的惊人细节,也是因为他们能够长期保持心流的状态。

只可惜,对常人而言,心流永远都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理想状态,我自己偶尔才能在工作或写作中进入,所以无法准确描述那种美妙的感觉。

而雷军则在很早的时候,就分享过自己写代码进入心流的状态:

每每坐在电脑面前,你就是在你的王国里巡行,这样的日子简直就是天堂般的日子。电脑里的世界很大,编程人是活在自己想象的王国里。你可以想象到电脑里细微到每一个字节、每一个比特的东西。我写程序的感觉就跟写诗歌和散文一样轻松自如,畅快淋漓,一个好程序写出来的感觉,就像完成了一件艺术精品一样!——雷军

 这才是真正的从心所欲,心之所在无不强、心之所往无不成。

——

雷军一路成功的背后,原因有很多,但我一直认为,如果只看那些特别明显的表象,分析出来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

他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他在这一步里无论做什么,你都学不了。

我们要学他,就必须要拨开云雾见月明,去追本溯源,看看最初帮助他不断走向成功的“元能力”。

而这才是我们能学的、也应该学的东西。

毕竟,我们向别人学习,并不是为了打败别人。

而是为了超越曾经的自己。

向雷军致敬,也给自己加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