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 刚 || 渭北高原上的红薯窖

 作家董刚 2024-04-01 发布于陕西

渭北高原上的红薯窖

/董刚

清明上坟,寄托哀思,我回到渭北高原东部的合阳。离开时,天民哥要给我和登科叔带红薯,那就需要人到窖底把红薯取上来。

天民哥是高大魁梧的关中汉子,下窖的时候几乎把窖口堵满了,我真担心他下不去。虽然身强力壮,毕竟也是六十出头的人了,手脚不似年轻时那么灵活,看着他下去又上来,稍显吃力,登科叔说:“来年别把红薯放窖里了,上来下去累人。”天民哥说:“不放到窖里,红薯早早就坏了,人吃啥呢?”我插口说:“可镂回来了,敢下红薯窖!”可镂是天民哥的儿子。天民哥摇摇头,笑了:“你姐敢下窖!”

我不由愕然。前些年,家家都有红薯窖,我们家老宅甚至有两口窖,后来倒碳渣倒垃圾填满了,等有了新的宅基地,干脆就没有打一口红薯窖。那时的老人小孩下窖上窖习以为常,根本不当一回事,而现在,种庄稼的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纷纷离开农村奔向大城市,年轻人不懂稼穑之事,好多家庭已经没了红薯窖,上下红薯窖已经成了一项高难度的 “技术活”,我也是望“窖”而生畏了。

渭北高原,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藏着无尽的岁月与故事。而在这广袤的高原上,红薯窖便是那最朴实无华,却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所在。看到这个红薯窖,一种深深的怀旧感涌上心头。它不仅仅是一个存储红薯的地方,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虽然现在我们有了更多的储存方式,但这种古老的方法仍然在合阳好多人家得以保留,成为我们与过去联系的一种方式。

红薯窖和合阳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红薯饸饹,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自民国3年新池乡南顺村村民从河南引入红薯之后,香甜软糯的红薯变成了合阳人的必备食粮之一,缓解了口粮不足的问题,尤其在饥荒时期,红薯曾是无数人的“救命粮”。每当秋风起,黄叶落,渭北高原上的红薯便成熟了。此时,乡亲们便会忙碌起来,挖掘那深藏在土地里的宝贝。红薯窖,便是他们存储红薯的所在。

红薯窖的建造方法相对简单。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通常是在后院的空地上。然后,用锄头或其他工具挖掘一个直径约60厘米、深度约3-4米的圆形土坑。在窖壁两侧,挖一些小土洞,以便人们上下时脚踩手攀。在红薯窖的底部,有两个小窑洞口,进入其中可到达一个高约1.2-1.3米、面积约2-3平方米的小土窑洞,即红薯窑。这里就是专门用来堆放红薯的地方。

在收获红薯的季节,人们会用圆形铁桶或木桶将红薯吊着放入红薯窖中。他们会用绳子将装满红薯的桶拉上去,每次要拾七八桶,甚至多达十来桶。因为下窖拾红薯是个力气活,每次拾完都要吃好几天。走进红薯窖,一股泥土的气息扑鼻而来,那是大自然的味道,是岁月的痕迹。窖内,红薯堆积如山,有的红润如霞,有的金黄如玉,它们在黑暗中静静地躺着,等待着被唤醒的那一刻。到了夏天,红薯窖就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由于那时候红薯大都吃完了,窖口不用盖,谁都可以进出。孩子们会在里面藏老猫、玩打仗,享受无忧无虑的时光。

红薯窖不仅仅是存储红薯的地方,更是乡亲们生活的缩影。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他们的辛勤与智慧,他们的朴素与善良。他们用手中的锄头,一锄一锄地挖掘出生活的希望,用一颗颗红薯,串起了整个冬天的温暖。每当冬日来临,寒风凛冽,乡亲们便会从红薯窖中取出红薯,或烤或煮,或做成粉条、凉粉、饸饹,蒸红薯馍馍那香甜的味道,便弥漫在整个村庄。红薯,成了他们冬日里最美的味道,也成了他们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这个红薯窖也体现了合阳人的智慧。他们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挖掘,防止了渗水的问题;出入口的设计既方便人们进出,又能保持窖内的温度。不仅仅能储藏红薯,还能储藏土豆,原理都是一样的,冬暖夏凉,是天然的恒温保鲜储藏室这种简单而实用的设计,不仅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

如今,时光流转,渭北高原上的红薯窖依旧静静地躺在那里,甚至只留下了遗迹,见证着岁月的变迁。而每当我想起那些红薯窖,心中便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那不仅仅是对红薯的热爱,更是对那片土地、对那些勤劳的乡亲们的深深眷恋。

渭北高原上的红薯窖,是生活的诗篇,是岁月的歌谣。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也期待着未来的篇章。

董刚202441日星期一

作者简介:

董刚,陕西省合阳县百良镇莘村人,西安市东方中学高中教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散文、评论、诗词歌赋等二百多万字,出版个人文集《一路艰辛是寻常》。曾获西安市教师专著特等奖,首届世界华文小说奖。相关介绍搜索“莘村董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