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问渠那得清如许

 昵称45109175 2024-04-02 发布于浙江

提起刘开渠,自然使我回想起二十多年前应约参加山东美术馆“范炳南书画展”开幕式,那次与敦煌学者王子云之子王蒙恰好同宿润华集团一舍。那一夜,王蒙先生在我半梦半醒之间聊述他的父亲王子云母亲何正潢的故事,他们是最早一批考古学家和敦煌学者,也是吴冠中最尊重的恩师,更巧的是王子云是萧县人,当时属于徐州管辖,也就是与李可染萧龙士刘开渠都是老乡。如今,萧县成为宿州所辖县市,而刘开渠出生在淮北杜集区依据行政区划变迁也不知属于哪里了?

刘开渠乳名大田,1904年10月1日生于安徽淮北市杜集区朔里镇刘窑村,也就是今天萧县。刘开渠的父亲刘兆宽是祖父晚年所得,因此在过度溺爱下养成了游手好闲的习性,偶有不如意便打骂妻子胡氏。胡氏本以为为刘家生一儿子自己的境遇会有所转机,殊料开渠的出生并没改变丈夫对她的打骂,极度失望的胡氏竟失去理智,在一个滴水成冰的清晨将怀中几个月大的开渠丢在墙外不闻不问,小开渠在雪地饥寒中号啕残喘,几个钟头后才被祖母发现,急忙把奄奄一息的开渠抱回去抢救,也许是上天怜人,小开渠竟奇迹般地活过来。

刘开渠在家族私塾读了几年书,1914年作为远房伯父孩子陪读到离家二十多里的王寨庄初小读书,老师根据辈分将他改名刘开渠,寓意田大需要灌溉、饮水必要开渠。1918年进入萧县高等小学学习遇到人生第一位伯乐—美术教师王子云,1920年在王子云激勉下考取国立北京美术学校中等科,1924年升入西画系本科师从李毅士、吴法鼎、王梦白、肖谦中、陈师曾等人。1926年在北平中央公园举行个人画展,展出油画《流民图》等引起较大反响。1927年刘开渠艺专毕业后到南京大学工作并得蔡元培赏识;1928年5月由蔡元培引荐赴巴黎学习,后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塑系师从让·朴舍教授并做助手。


于刘开渠而言,雕塑甚至美术都没有任何家学渊源,在青春年华走雕塑之路是兴趣必然和际遇偶然的合力结果。1933年刘开渠应蔡元培林风眠之邀回到国立杭州艺专担任雕塑系主任、教授,开始塑造民族英雄形象以激发国人爱国精神,蔡元培鼓励他为中国的雕塑开创一条路子,鲁迅勉励他:“过去的雕塑只做菩萨,现在该轮到做人了”。1935年创作《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参加杭州举办的专题雕塑展,有他学生王朝闻、朱培均、卢鸿基、黄新维、曾新泉等。1937年他经贵溪辗转长沙、沅陵、成都等地创作大量鼓舞民族精神的雕塑,如《孙中山先生像》以及《王铭章将军骑马铜像》《饶国华像》《李家钰骑马铜像》等影响极为广泛。1944年创作《川军出征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塑造一名普通中国战士,讴歌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愫和博大胸怀。

1946年从成都迁居上海,与陈秋草、吴作人、丁聪、张乐平等组织上海美术作家协会并当选主席;1949年9月刘开渠任杭州艺专校长兼雕塑系主任;195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院长并赴波兰华沙参加造型艺术会议;1951年任杭州市副市长负责园林规划工作;1953年至1958年从杭州借调北京任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处处长兼美术组组长,担负纪念碑浮雕创作。1959年担任中央美院副院长。1960年主持中央美院第二届雕塑研究班教学工作,傅天仇和钱绍武为助教,学员有张德华、俞士松、叶如璋、叶毓山等人;1963年任中国美术馆首任馆长;1977年任毛主席纪念堂雕塑组组长;1978年恢复中央美院副院长、中国美术馆馆长等职务;1982年2月提交《关于在全国重点城市进行雕塑建设的建议》报告,8月北京召开“全国城市雕塑规划学术会议”,成立“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任组长,并任“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1993年6月25日不幸溘然病世,为中国雕塑事业奉献一生。


上世纪30年代始,刘开渠把自己的艺术创作和国家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作品大多屹立在城市公共空间,被誉为“中国第一座表现抗战题材的纪念碑”“中国第一座城市雕塑”。“刘开渠与中国美术馆”精选刘开渠最具代表性60余件雕塑和珍贵文献,展览分四单元:“艺术启蒙与专业学习(1904-1933)”“为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开渠’(1933-1949)”“立民族之碑(1949-1978)”和“向新时代致敬(1978-1993)”,这四个独立单元全面呈现刘开渠艺术人生,系统介绍他与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关系,特别是对中国美术馆学术定位、发展模式等方面开拓性贡献。

“立民族之碑”展品是刘开渠雕塑经典。人民英雄纪念碑三块主题浮雕《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欢迎解放军》《支援前线》和碑身主席题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总理撰书碑文放大、设计制作等都出自刘开渠之手。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是为争取胜利的中国人民和战士立碑,碑上每个人物形象高度凝练艺术化,不突出个性反映共性:工农质朴、妇幼可人及老者慈祥,人物表情与战士神色形成对比,让人感受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礼赞人民英雄的可爱。这组浮雕选择十个历史瞬间,形象概括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呈现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的艰苦历程。


刘开渠经历半生磨砺,在中国现代美术发展之旅留下闪光的足印,此外,由于时代的需要,刘开渠还创作《毛泽东选集》《马克思恩格斯选》《列宁选集》《斯大林选集》封面使用领袖浮雕肖像皆为刘开渠创作,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如是系列会感受到他用美术作品对中国精神产生多广远的影响。他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亲手为重新崛起于中华民族的艺术家立碑。改开初刘开渠担任毛主席纪念堂雕塑小组顾问,从此数年时间里,他完成了《男青年像》《周恩来总理像》《向新时代致敬》《萧友梅像》《蔡元培坐像》《梅兰芳坐像》《科学家孙建初像》《文学家李劼人像》《常德善烈士胸像》《庞薰琹胸像》等作品。刘开渠耕耘美育60年,一批批学子将其思想方法带向各地形成深远影响。他实践自己艺术理念的处所中国美术馆,对其建设做出开拓性贡献。刘开渠不但雕塑自己的人生并以雕塑赋予空间以生命形式,让中国雕塑事业与所处时代相得益彰相映生辉。

1936年刘开渠在杭州国立艺专认识了擅长话剧表演的油画系学生程丽娜并相恋,在1937年随艺专撤退途中结了婚。他们从杭州一路经过贵溪长沙,1938年初到达湘西沅陵。在湘西沅陵,杭州国立艺专得到了沈从文和沈从文大哥沈芸庐照顾,沈芸庐还专门为刘开渠建了工作室,以方便他为沅陵城创作雕塑,痛憾的是日寇逼近而刘开渠夫妇只能放弃一切向贵阳撤退。1938年底刘开渠夫妇再次辗转经贵阳重庆来到成都,国立艺专已从贵阳迁往昆明,刘开渠因夫人临产只能留在成都。直到1941年10月,吕凤子任校长时刘开渠才又回到重庆国立艺专任雕塑系主任。时局动荡下教雕塑是考验,刘开渠教得认真学生学得也认真,刘开渠说:“我们都相信一定会把日本侵略者打败。祖国一定会重新建设的。重新建设家园时,一定是需要雕塑艺术的。”这一时期刘开渠目睹辛勤劳作的农民,“启发我做以农民家庭为题材的雕塑品。”1945年刘开渠在成都完成划时代《农工之家》,重庆美术界认为:“这是我国最早表现农民生活的大型雕塑作品,以农民、工人为题材创作的作品,这在中国雕塑史上还是第一次。”1942年陈之佛接任艺专校长,艺专搬迁到重庆市郊区沙坪坝嘉陵江北岸黑院墙农村,刘开渠一家住在沙坪坝刘家坟祠堂,与丰子恺先生相邻,刘开渠三女儿刘沙平就出生在此。


刘开渠最初奉行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主张求学法国,带着从西方模仿与移植的痕迹,努力与民族传统艺术相融合,与同时代艺术家一起铸造中国现代美术雏形,使得现代美术在新文化里破土而生。研究与展示刘开渠艺术人生,是美术界不忘初心、重温经典、艺术创新的有益实践。刘开渠先生曾说:“一位真正的雕塑家,应该拥有一颗皮格马利翁的心灵。因为赋予创作对象以生命是雕塑家不可抑制的祈愿,当他进一步把这种创作自信和美好期待应用到生活与工作之中时,会收获更大的价值达成更高的目标。”刘开渠正是这样一位真正的雕塑家。从他作品中能看到伽拉泰亚那样让“内在心灵性的东西显现出永恒本质上的独立自足”(黑格尔)的生命意蕴;从他的人生中可以看到历经坎坷却始终坚定理想,让中国雕塑实现历史文脉传承、民族身份认同、文化价值彰显。刘开渠一生是将个人理想与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紧紧相连的一生。众所周知,中国古代雕塑传统是塑佛像陶俑而不塑“新人”,故中国雕塑史罕有真实人物塑像,刘开渠通过对西方雕塑探索促成中国雕塑现代转型,写实简练又准确生动,将古希腊雕塑写实传统与中国人文精神相融汇,以中国历史人物为表现对象;创作雕塑的线和体不但体现一种超拔于形态的单纯之美,更体现创作者光明磊落的人格之美,将自己精神凝固在时间节点上,表现对善恶、美丑与雅俗的价值判断;把雕塑艺术返还给人民大众,还给大写的“人”,透过人性的力量与生命的哲思深深镶嵌在素材材质之中,将雕塑家心灵与作品凝成幽邃豁远的澄明之境,闪烁中国精神和时代风格的生命之光。

1980年刘开渠在《光明日报》发文提出发展雕塑艺术、用雕塑来美化城市和园林的设想;同年又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指出,雕塑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标态;1982年经中央批准成立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刘开渠担任组长,同时成立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亦由刘开渠担任主任。在刘开渠先生的不懈努力下,雕塑艺术被列入国家城市文化建设项目,拥有更丰饶的社会文化土壤和更坚实的社会资源支持,四十年来,中国城市雕塑达数千座,如若雨后春笋蓬勃生长,成为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人文风景和城市名片。

四年前,“百年开渠——刘开渠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刘开渠先生是中国美术学院老院长,作为中国美院第一代筹建者和建设中坚,他对国美的建校和发展,对于国美百年禀赋的形成具有多方面标志性的贡献。一、参与建校的选址考察和筹建;二、形成了国美独特的教学传统,特别是对雕塑教学,开启了中国现代雕塑事业的奠基,并接续了20世纪最杰出雕塑艺术家与国美传承血脉;三、在艺术和人生中始终追求进步、光明,努力站在时代主流之上,注重发挥组织和集体的力量,使国美及其雕塑学科在时代中展现了整体实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四、理论研究、创作实践和教学探索并重,在现代雕塑学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上取得了历史突破性成就,成为引领国美雕塑发展的历史坐标。

忘年之交《淮北日报》编辑纵横聊及,其实一开始刘开渠并没有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兴建工作。他是后来才被三份急电请来的。1952年为缅怀百年来为中国革命而牺牲的烈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亲自参加了奠基典礼。在设计碑身浮雕时,由于参加创作的雕塑家都是当时的一些大家,人人都很有个性,每个人都希望以自己的风格作为群雕的主导风格,因此过去快一年了,方案还迟迟无法决定。必须找个能统领全局的人!这时,有人想到了刘开渠。刘开渠早年留学法国学习雕塑,熟悉中西方雕刻手法且是现代雕塑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以学术和名望此项工作非他莫属!不过此时的刘开渠正担任着上海市美协主席、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院长兼杭州市副市长等职务,各种会议开来开去事务繁忙顾不上,由于纪念碑建设任务紧急,兴建委员会立即上报中央由中央直接发电报借调刘开渠。“刘开渠和我说过,到了1953年4月中央给他所任职的杭州市连发了三封加急电报,借调他到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工作。接到一份又一份的电报,他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于是立即交接了工作,到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报到,任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处处长、雕塑组组长。”纵横说。在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过程中,刘开渠每天早出晚归,家人很不容易见到他,有时甚至把铺盖卷搬到工地每天吃住在工地,有问题和大家一起商量立即解决。事无巨细,哪里缺人全职“替补”。


纵横又给我们讲了一个细节:毛泽东题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几个字因是写在老式信纸上,经放大每个字都超一人高,且字的边缘毛糙不是直线。这几个字如果不描边,肯定没法用。而当时谁都没描过。刘开渠一听,说:“我来”!他站在梯子上像学徒工一样一点一点描完所有笔画。由此,我也联想到作为一位以西方油画素描雕塑为背景的艺术家,其本色依旧还是无法退却传统民族笔墨底蕴的底色,故而时常见到民间流传的还是开渠先生的书法乃至国画居多,而且都是纯粹写意格调和质朴老辣的心画,丝毫没有技艺的彰显和雕饰,这一点也是为什么我一直留意自己冷门的雕塑领域的一位先师所在,同时也格外关注这位画家书法的率真逸趣,品味刘开渠的书法一句话感受——天漫人华风趣,山川香草风流。

座落在淮北相山公园林荫中的四合院式黄褐色建筑,便是赵朴初题“刘开渠纪念馆”。不过刘开渠纪念馆筹建时名为“开渠艺苑”。自小离开淮北的刘开渠一直对故乡有着深深的眷恋,纵横回忆:“我1986年第一次采访刘老时,他一改平时沉默寡言的性格,对家乡的情况问个不停。几年后市里就准备建'刘开渠艺术作品陈列馆’,刘老听后非常支持,亲自选定设计方案,并捐赠了多件作品。”正当积极筹建“开渠艺苑”时,1993年却传来刘开渠逝世的消息,于是“开渠艺苑”改成了“刘开渠纪念馆”。刘开渠纪念馆坐北朝南,建筑在南低北高的相山怀抱中,后院为陵园,青松翠柏环抱着开渠墓石,古朴的半圆形墓碑上镌刻着赵朴初题金字“人民艺术家雕塑宗师刘开渠之墓”。一进展厅是“一代宗师”四个根雕大字,是刘开渠学生所作;下方刘开渠雕像,鼻架眼镜,面带微笑,目光深邃。纪念馆现在共收藏大师雕塑作品近50件及诸多和大师相关的物件,其中有不少是大师在中国雕塑史上创造“第一”的作品,还有刘开渠最后一件也是唯一一件佛像雕塑作品,是应赵朴初先生要求而创作。

刘开渠先生曾说过:“我愿以我走过的全部道路证明一句话:人生是可以雕塑的。”时值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匆促文字以怀念这位德高望重的安徽先贤!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