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近消失的屋面做法|仰瓦灰埂屋面传统做法

 古建秦 2024-04-02 发布于重庆

引  言

图片

一种古建筑屋面做法曾经遍及北京南城,现在却几近消失了,难得保留住没有拆掉的院落里,因年久失修或是多次翻修,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模样。塌落的瓦面、破残的苇席和粗细长短不一的椽子,依稀能看出一些端倪。这种屋面便是仰瓦灰埂屋面,这个叫法非常形象,“仰瓦”指的是底瓦板瓦,其上没有盖瓦。当时不够宽裕的人家,瓦一层板瓦做底瓦后,两垄底瓦之间的缝隙用灰堆抹出形似筒瓦垄的灰埂,营造出一种远观近似筒瓦的屋面做法,尽量体面(图1)。

图片

图1:某院仰瓦灰埂现状

这种做法从何时而兴起,无法追溯到根源,虽然用材不胜考究,但讲究手艺,要做到不漏雨不透风,坚实耐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基于热爱,我们做了一些调研,近年来碰到过为数不多再修缮的仰瓦灰埂屋面,现状堪忧。究其根源主要是懂这种做法的人不多了,一些工艺步骤经不住推敲,甚至改变了原做法。例如有的为了灰埂直顺、肥瘦一致,在灰埂内加了筒瓦再抹面,将灰埂做法改成了筒瓦裹垄做法(图2);有的为了实现苇席平整,铺钉一层木望板后再铺苇席;有的就是苇席和木望板部位用反了,檐头用了苇席,檐檩以上用的是木望板(图3)。

图片

图2:错误做法:灰埂内加筒瓦

图片

图3:错误做法:苇席和望板使用部位不当

做仰瓦灰埂屋面的人家当初不是追求这种做法,而是用苇席和灰埂替代木望板和盖瓦来节约造价的。但上述这些随意的发挥,传递了错误的信息,将会给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带来很多困扰和误导。

带着这些担忧,我们想用一些力所能及的行动,来保护这项传统工艺技术。正巧赶上公司先后承接了几处老院修缮,其中就有仰瓦灰埂屋面。我们对残存屋面现状进行测绘和拍摄,对恢复传统做法做了一些探索与研究,通过几个工程的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工艺技术,可供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参考。

仰瓦灰埂屋面这种做法,不光瓦面做法不同,基层做法也有所不同,往往是单层椽子,椽上铺钉苇席,再做苫背层和瓦面;当然也有的没有使用苇席,依旧使的是木望板。下文分基层和瓦面两部分进行详细阐述。

 基层

图片

基层由木基层和苫背层组成,木基层包括木椽子、檐头木望板和苇席,苫背层包括护席(板)灰、泥背和青灰背。

基层的工艺流程是:钉木椽子→铺苇席、钉檐头木望板→护席(板)灰→泥背→青灰背

木椽子依据古建工艺规矩,按开间号椽花,“一椽一档”固定在大木檩架上。接下来的工序需要注意几点:

(1)檐部露明的椽子上铺木望板,由檐檩中往上其他部位的椽子上铺苇席。

(2)苇席的规格大小,通过赶排屋面尺寸做预定。赶排尺寸的方法是先顺开间方向划分铺设区定宽度,再沿进深方向丈量定长度。

(3)苇席铺设具体方法如下:

(1)檐头铺设木望板,伸向檐檩的一端压住苇席(图4)。这样做,人抬头看到木望板,会产生一种木基层都是木望板的错觉。

图片

图4:铺钉苇席

(2)苇席的短边固定在两坡檐檩上。苇席中间部分用通长木枋子(宽40mm,厚30mm)压住,70mm长的铁钉固定(间隔500mm)在椽子上,每道木枋子之间间隔400~500mm。

(3)相邻区的铺设做法同上,苇席(长边)搭接宽度不小于200mm。

(4)勾连搭这种双屋面每区需用2张,天沟部位交叉搭接处理。

做完木基层,开始苫背。先在苇席和檐头望板上苫10mm护板灰(月白大麻刀灰,泼灰:大麻刀:青灰=100:5:7),做到抹灰严实,不露木骨(图5)。

图片

图5:护苇(板)灰

在护席(板)灰上苫泥背,厚度50~90mm;分层苫抹,六成干的时候拍打坚实,七成干的时候可以苫青灰背。

青灰背厚度不小于30mm(图6)。刷浆赶轧坚实,不少于三浆三轧。表面平整,囊向自然流畅。

图片

图6:苫泥背和青灰背

屋面瓦瓦和堆抹灰埂

图片

苫背层施工完毕后,进行瓦瓦和堆抹灰埂。仰瓦灰埂屋面从分中、号垄、排瓦当、钉瓦口,到调过垄脊和冲垄,同一般筒瓦和合瓦屋面做法基本相同。

不同的是清式仰瓦灰埂屋面两侧边垄做筒瓦和合瓦,边垄之间做灰埂。边垄的做法也不是一成不变,可以瓦1~3垄筒瓦,也可以瓦1垄筒瓦和1垄合瓦。

近现代仰瓦灰埂屋面,两坡和四面坡的全做灰埂,做披水稍垄或者起脊收边(图7)。

图片

图7:起脊收边

为了更好地说明,以清式建筑1垄筒瓦和1垄合瓦为边垄做法为例(图8),说明一下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几点:

图片

图8:清式建筑边垄做法

(1)分中、号垄、排瓦当、钉瓦口,找中线。灰埂和瓦垄一样讲究直顺。以底瓦坐中为原则,分中、排瓦当、排钉檐头瓦口。按照檐头赶排好的瓦口,平行在正脊扎肩灰(月白大麻刀灰)上做出标记,这个标记的位置就是边垄瓦垄和灰埂的中线[1]。

(2)调过垄脊,讲究多(图9)。先将“枕头瓦”(2~3板瓦)横向摆放,在“枕头瓦”上搭放“梯子瓦”(2块板瓦、1块续折腰瓦)。这个过程需要先后挂两条控制线,在屋面两坡挂通长横线(梯子瓦-控制线),在正脊上挂通长横线(折腰瓦-控制线)。调整好后,两人操作,一人挑线,一人将两坡最上边的老桩子瓦(梯子瓦和枕头瓦)拿开,用月白大麻刀灰瓦好“梯子瓦”,沿脊中线在两坡相交处铺月白大麻刀灰,安放1块正折腰瓦。

图片

图9:调脊

(3)冲垄时,屋面前后坡两端分别先瓦出1趟筒瓦边垄,檐头出檐用花边瓦;再瓦出1趟灰埂边垄,檐头出檐用板瓦。当屋面(开间方向)较长时,也可以冲若干垄,有利于控制整体瓦面平整度。

按照两端冲好的灰埂边垄,每坡栓4道控制线。檐头栓“齐头线”,下腰节、中腰节和老桩子挂“楞线”,控制整体瓦面的囊度,达到昂向流畅。

(4)瓦底瓦,仰瓦灰埂屋面的底瓦“蚰蜒当”比筒瓦和合瓦屋面小一些,控制不超过2cm。瓦瓦避免“喝风”和“不合墁”等质量问题。分为下面四个步骤进行:

第1步骤:挂线,在楞线上拴吊鱼。按照排好的瓦当和脊部号垄的标记,拴好底瓦垄的控制线“瓦刀线”。“瓦刀线”的高低以吊鱼的底端为准。

第2步骤:瓦底瓦,仰瓦灰埂屋面的底瓦承担着防御雨水冲刷和下渗的绝大部分功能,工艺要求高(图10)。从檐头开始,水平方向用“齐头线”控制出檐一致。檐头3块瓦用月白大麻刀灰“抱头”,从下往上依次摆放底瓦,掺灰泥(白灰:黄土=3:7)瓦瓦。底瓦搭接密度做到“三搭头”(压六露四,即每块瓦保证6/10的长度被上一块瓦压住)[2],檐头开始逐渐加密至脊部。底瓦摆正,无侧偏,灰(掺灰泥)饱满。底瓦垄的高低和直顺以“瓦刀线”为准。

图片

图1 0:瓦底瓦

第3步骤:背瓦翅,顺底瓦两侧瓦翅将灰(掺灰泥)用瓦刀抹齐,背足、背实。

第4步骤:扎缝、勾抹瓦脸,背瓦翅后,用水冲垄,冲垄后用深月白老浆灰(白灰膏:青灰浆=100:7)将底瓦搭接的瓦脸勾抹严实,用刷子沾水勒刷。

底瓦垄之间缝隙处的“蚰蜒档”,用“扎缝灰”(月白大麻刀灰)抹严、扎实,为灰埂的防雨打好基础。扎缝灰盖住两边底瓦垄的“瓦翅”。

(5)堆灰埂。相比有盖瓦的屋面,仅仅用灰埂堵住底瓦之间的蚰蜒当,将瓦面形成一个整体防御雨水的保护体系,灰埂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灰的成分比例,操作工艺手法也很关键。

灰埂用灰有月白大麻刀灰的(图11);也有用爆炒灰的(图12)。爆炒灰是生石灰反复泼洒水闷制后不过筛(捡出个别大的石块即可)直接用,这种灰应硬,不宜涝,水多泄劲,强度就降低了。

图片

图1 1:月白大麻刀灰灰埂

图片

图1 2:爆炒灰灰埂

以下以月白大麻刀灰灰埂做法为例详细说明:

第1步骤:糙堆出型,月白大麻刀灰沿“蚰蜒档”从下至上糙堆灰,顶部放上尺板,尺板沿着屋面控制线,堆抹出灰埂雏型(图13)。

图片

图1 3:糙堆出型

第2步骤:撸、轧成型,堆好雏形拿掉尺板,开始赶轧,抹出形似筒瓦的灰埂。听老一辈儿师傅讲以前的瓦匠用双梁抹子裹抹赶轧,现在双梁抹子市面上找不到了,取代它的是单梁抹子,这种抹墙专用的抹子并不适合裹抹赶轧灰埂,抹面太大,现在手艺过硬的瓦匠也比较难寻,手艺水平一般的瓦匠则控制不好每垄直顺度和整体灰埂的平整度。

于是,我们自行设计和制作了撸子来解决这个难题,使用方便、成型快,观感效果好,一般的瓦匠都能做到(图14)。

图片

图1 4:撸子实物

撸子用壁厚1mm雪花铁弯制而成,木手柄(图15)。也可以用PVC管对半裁开替代,效果略差一些(弧度不易调整)。

图片

图1 5:撸子尺寸图

用撸子反复撸、轧,形成直顺的灰埂。两侧用瓦刀夹垄,做到平整直顺(图16)。

图片

图1 6:撸型

灰埂垄端头,用小灰铲抹出小斜面,贴上木模具反复比对、铲抹,直至合格。小斜面的角度依据勾头“烧饼盖”的角度定型(图17、18)。

图片

图1 7:端头塑型

图片

图1 8:端头定型

第3步骤:刷浆、赶轧、打点成活,灰埂四五成干时,开始刷青灰浆,反复用撸子撸、瓦刀赶轧,每次赶轧都先刷一遍青灰浆,将灰埂轧光、扎实、找顺,无“蛐蛐窝”和“嘟噜灰”,表面无露麻、开裂、翘边或虚软不实等现象(图19)。

图片

图1 9:刷浆赶轧

成活的灰埂截面是半圆形的,半圆略微尖一些,最宽处宽60mm、最高处60~70mm比较合适。

(6)瓦面刷浆提色

先将瓦面清扫干净,整个瓦面先刷月白浆,檐头刷烟子浆绞脖[3],绞脖的宽度同边垄勾头长度,完成提色。

现在这道工序经常被省略了,或者刷浆不到位,实属不该。

完工效果和不足之处

图片

经过先后几处院落的修缮施工,我们对仰瓦灰埂传统工艺做法越来越有把握,质量也越来越满意(图20-22)。

图片

图2 0:某处修缮前后对比

图片

图2 1:某处恢复仰瓦灰埂屋面

图片

图2 2:某处恢复仰瓦灰埂屋面

回过头来从头梳理,感慨颇多,在最初的施工摸索中,因缺乏经验,有些细节把控不够导致返工,列举一二引以为鉴:

(1)灰埂偏中。这个主要是堆灰埂的瓦匠手艺不精导致,在施工前应做好交底和示范,过程中拉好控制线,就可以避免(图23)。

图片

图2 3:灰埂偏中

(2)灰埂开裂、夹垄灰翘边。这个主要是赶轧不实、虚软不实导致(图24)。

图片

图2 4:灰埂开裂、夹垄灰翘边

(3)苇席局部鼓包。这个主要是苇席铺钉方式不合理导致,在铺苇席的时候,先拉扯平整,从一头往另一头赶铺钉压条,就可以解决。

(4)灰埂尺寸偏大。这个主要是“蚰蜒档”没有控制好导致,仰瓦灰埂屋面的底瓦“蚰蜒当”比筒瓦和合瓦屋面小一些,应控制不超过2cm,尽量小一些,这样灰埂就不会过大。

结  语

图片

以上比较详细地阐述了传统仰瓦灰埂屋面的施工过程以及一些工作体会,一定有许多欠妥之处,望各位前辈和同仁批评指正。

希望本文能对规范仰瓦灰埂做法起到一定作用,为今后标准规范的制定奠定一些基础,以期今后这种传统做法能得以传承,这种屋面能得以更好地保护。

原标题:仰瓦灰埂屋面传统做法研究

作者: 宋娜  卢立辉  北京市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    

原文刊于《古建园林技术》2023年第03期

本文注释从略,完整版内容请订阅查阅《古建园林技术》2023年第0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