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是唐代宰相郑朗的女儿,后来嫁给了卢知宗

 诗婧画意 2024-04-02 发布于湖北

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14岁的少女郑子章嫁给了卢知宗为妻子,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这个姑娘出身于有名的荥阳郑氏家族,她的父亲是刑部尚书郑朗(就是历史上的著名宰相)。他们的婚姻是幸福和和谐的,先后诞下了五个孩子,但她患上了一种重病。贵族女子郑子章的事迹仅仅只见于墓志,其中补充了史书记载的缺失和疏漏,尤其是郑珣瑜的父亲与儿子和孙子的官职。本文就结合史料和墓志来梳理郑子章的家族和她本人生平。

荥阳郑氏家族

郑子章的名字章很可能出自《易经·坤》,“含章可贞”,其中的意思就是“美”,含义比较符合女子的起名习惯。在发现的古文字材料中,其中侯马盟书最早提到了名为“章的”人名。随后,在西汉印玺中,起名为“章”的人逐渐多了一些,例如“贾章”和“左章”,不过都是男子的名字。另外,“子”一般是对男孩和女孩的通称,《礼记·曲礼下》“子于父母兼自名也”,汉代学者郑玄是这样解释的。在西汉时期的印玺中,我们可以看到名字中间带有“子”的既有男子,也有女子,这可以说是一种取名习惯,例如“王子方”,“子方”应该是他的字。郑子章是郑朗和卢夫人的第二个女儿,卢氏是郑氏后来的丈夫卢知宗的堂姑母,可见这对年轻夫妻的血缘关系是比较近的。卢顼是郑子章的外祖父,在零星的史料中曾经提到,他是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的状元,随后他进入了仕途。在唐德宗时期,卢顼为昭义军留后,不久后因为文才被王虔休任命为掌书记,稍后还担任了洺州别驾(治所在今天河北邯郸市永年区),最后官至泽州刺史。在墓志中确实提到了卢顼的最后官职是“泽州刺史”,在墓志撰写的时候,他已经去世了。因此,可以证明史书中提到的卢顼与墓志记载的应该是同一个人,他可能是在参加科举考试之前,或者之后,就成婚了。至于去世时间可以确定在唐武宗会昌初年,因为晚唐泽州的地理变迁可以说明这一点。

晚唐时期

郑朗和郑珣瑜

在郑珣瑜幼年时期,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但史书没有记载其中的名字。不过,墓志却提到了郑子章曾祖父的名字和官职,“夫人曾大父讳谅,皇朝任冠氏主簿,赠右仆射”,从中可以知道郑珣瑜的父亲,名叫郑谅,他在魏郡(治所在河北临漳)的冠氏担任主簿。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史料记载,唐玄宗天宝元年改为魏郡,这就可以推断,郑谅去世的时间大概在唐肃宗乾元元年之前,估计年龄尚轻。郑谅去世以后,家境还比较艰难,母亲承担起所有家庭事务,郑珣瑜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后来努力学习,参加了科举考试,最后顺利进入了仕途,他的官职是“皇朝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去世后被追赠为“太师”。据说,唐顺宗李诵继位后,他任用王叔文和韦执谊,郑珣瑜一怒之下,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待在家中有七天。唐永贞元年,郑珣瑜自动辞去了宰相职务,没几个月就病逝了,时年68岁,可能是忧愤成疾导致的。有可能,郑珣瑜最初被追赠为“尚书左仆射”,后来才被改为“太师”。墓志提到“维姬与姜,实曰卢郑,历二千祀,代为婚姻”,寓意着郑氏和卢氏世代联姻,从而可以证实郑珣瑜的母亲、妻子和儿媳有可能都出自范阳卢氏家族,这在唐代白居易的诗歌中可以得到有力的证据,当时确实有不少这样代代通婚的家族。由于郑朗还在世,墓志撰写者只是简单地提到了他的官职,“刑部尚书”,但在《新唐书》和《旧唐书》中都没有提到它,他应该是在大中七年(853年)前后担任了这个职务。至于所记载的“荥阳公”很可能是郑朗的爵位,但是源于哥哥郑覃(他被文宗册封为荥阳公)的。842年,郑覃病逝,他的爵位就由其弟郑朗继承,这样的安排也许在他生前就已经指定了,并且得到皇帝的批准,从中可以看出唐代上层贵族继承爵位的传统和惯例,以及特殊的情况(如果本人的儿子还年幼)。

出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六》,其中提到了郑朗

郑家女儿和婚姻

朗和卢夫人的次女郑子章已经14岁了,她性格温和贤明,如同兰花一样盛开繁茂。婚后,郑朗夫妇相中了卢知宗,决定让他主持斋戒祭祀的礼仪,这就说明了他们的儿子还尚年幼,决定让女婿管理家族的事务,尽管只是祭祀。卢知宗当时是在京兆府从事军事事务,他与郑子章举行了婚礼,她的容貌美丽,举止合乎礼仪,作为高门贵族成员,表现出谦虚谨慎的态度。因为墓志是卢知宗撰写的,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妻子的评价和真实的回忆,在他心目中,郑子章是温和谦虚的,礼仪举止符合传统制度,这就是大家闺秀的仪容。从事家族的斋祭事务,也需要换上洁白的服饰,郑子章表现出恭敬的态度。墓志记载他主持斋祭,也可能说明郑朗缺乏合适的继承人,只好让女婿主持祭祀大事。婚后,卢知宗和郑子章夫妇感情深厚,先后育有五个孩子,三子和二女。虽然郑子章出身富贵之家,但为人比较简朴,衣服总是经常洗,并不崇尚奢侈华丽的服饰,她被赞美为“贤妻”。不幸的是,郑子章在唐宣宗大中七年底生下了一个女孩,过了一个月,她患上了疾病,这个婴儿还没有起名。自从郑子章患病以后,她的父亲郑朗就尽力寻找一些好药,派人送到女婿的府邸中。尽管国事忙碌,郑朗还经常去卢知宗的府邸看望女儿的病情,有时候从白天待到晚上,“公昼夜视病于知宗”,对女儿深切挂念。在良医的帮助和亲人的照顾下,郑子章的病情稳定了下来。郑朗很希望女儿能够恢复健康,就在她的房间里建了一个佛寺,号称“悟玄”,还为她进行占卜祈祷,这种风俗习惯在唐代非常盛行。卢家的亲属也陆续赶到府邸看望郑子章,包括卢知宗的哥哥和弟弟。作为丈夫的卢知宗深感惭愧,因为他没有为妻子的疾病做过祈祷的活动,也许是不相信这类事情。没有想到,他的妻子病情越来越重了,濒临死亡。文中使用了“风烛“(比喻临近死亡的人),这个词语出自晋代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遗教子孙耳”。大中七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公元854年1月26日),郑子章在长安长兴里的府邸病逝,时年23岁。临终的时候,郑子章的精神面貌还是那样庄重,与平时相比没有任何异常。大中八年农历正月二十四日(854年2月24日),卢知宗带着妻子的遗体返回到洛阳,二月五日(3月7日)去了洛阳,二十九日(3月31日)那一天,把她安葬在河南县金谷乡焦古村,这里正好就是卢氏家族的墓地。在墓志的最后,卢知宗回忆,他已经32(或者33岁)了,领悟到潘岳《悼亡诗》中感人肺腑的言辞。

唐代时期的黄金艺术品,形状类似叶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